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建兴

作品数:9 被引量:46H指数:5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细胞
  • 6篇细胞肺癌
  • 6篇小细胞
  • 6篇小细胞肺癌
  • 6篇非小细胞
  • 6篇非小细胞肺癌
  • 6篇肺癌
  • 5篇META分析
  • 3篇手术
  • 2篇单抗
  • 2篇单抗治疗
  • 2篇早期非小细胞...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结
  • 2篇淋巴结清扫
  • 2篇肺叶
  • 2篇PD-1
  • 2篇PD-1/P...

机构

  • 9篇兰州大学第二...
  • 5篇兰州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9篇马建兴
  • 8篇王成
  • 8篇敬涛
  • 8篇冯海明
  • 6篇李斌
  • 4篇赵晔
  • 2篇张建华
  • 2篇杨建宝
  • 2篇蒋鹏
  • 1篇裴斐
  • 1篇万俊哲
  • 1篇李敏
  • 1篇拜争刚
  • 1篇权晓莉

传媒

  • 4篇中国循证医学...
  • 3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8
  • 5篇201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胸腺瘤患者术后辅助放疗效果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7年
胸腺瘤是侵袭性和持续性的非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是目前广泛被认可的治疗方法,手术指征、长期预后、胸腺瘤术后放疗的效果等均不明确。一些回顾性研究指明了一个方向:对于第一阶段的胸腺瘤,手术完全切除即可;对于第二阶段的胸腺瘤,术后放疗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指示。对于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的胸腺瘤,术后放疗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50 Gy剂量的放疗适用于微小肿瘤,而更高剂量的放疗则适合于较大的肿瘤。随着放疗技术的发展,其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但对于放疗在胸腺瘤治疗中到底具有怎样的作用和地位以及其最佳治疗方案是什么,这些问题需要慎重对待。
马建兴冯海明敬涛李斌王成张建华
关键词:胸腺瘤辅助放疗手术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不同淋巴结清扫方式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系统评价非系统性淋巴结清扫(NSMLD)与系统性淋巴结清扫(SMLD)比较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搜集NSMLD与SMLD比较治疗NSCLC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非随机对照研究(N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6年10月。由2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个研究,包括4个RCT和12个NRCT,共4 71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SMLD相比,NSMLD的死亡风险更大[HR=1.23,95%CI(1.11,1.37),P<0.000 1]。但两组在无病生存期、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和安全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NSMLD组手术时间更短,引流量和失血量更少。按照NSMLD组的不同手术方式进行亚组分析,对NRCT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SMLD相比,NSMLD组采用淋巴结采样(LN-S)的手术方式会增加死亡风险[HR=1.43,95%CI(1.17,1.75),P=0.004],而采用肺叶特异性淋巴结清扫(L-SLD)方式,未见增加死亡风险。结论当前证据表明,与SMLD相比,采用L-SLD方式的NSMLD治疗早期NSCLC不会增加死亡风险,而采用LN-S方式的NSMLD可能会增加死亡风险。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待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敬涛杨建宝冯海明马建兴拜争刚王成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META分析非随机对照研究
抗PD-1/PD-L1单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单组率的Meta分析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系统评价抗程序性死亡因子1/程序性死亡因子1配体(PD-1/PD-L1)单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和The Cochrane Library,搜集抗PD-1/PD-L1单抗治疗晚期NSCLC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7年8月1日。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4个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抗PD-1/PD-L1单抗治疗的客观反映率(ORR)、1年总生存率(OSR)和1年无进展生存率(PFSR)分别为22%[RD=0.22,95%CI(0.20,0.25),P<0.001],54%[RD=0.54,95%CI(0.46,0.63),P<0.001]和27%[RD=0.27,95%CI(0.20,0.33),P<0.001]。在安全性方面,抗PD-1/PD-L1单抗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RD=0.61,95%CI(0.54,0.68),P<0.001],其中,3~5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RD=0.13,95%CI(0.10,0.15),P<0.001]。结论抗PD-1/PD-L1单抗治疗晚期NSCLC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受纳入研究的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研究予以验证。
冯海明赵晔李敏蔺军平张建华马建兴敬涛王成李斌蒋鹏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PD-1META分析
不同手术方式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系统评价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比较和电视胸腔镜辅助手术(VATS)与传统开胸术比较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术后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BM和CNKI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6年10月1日,搜集不同手术方式对早期NSCLC患者术后肺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 Man 5.3和Meta Analyst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5个研究,包括2 924例早期NSCLC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1)与肺叶切除术组比较,肺段切除术组手术前后第一秒用力呼气率的差值(ΔFEV_1%)[MD=–0.03,95%CI(–0.03,–0.03),P<0.001]和手术前后用力肺活量预测值百分比的差值(ΔFVC%)[MD=–0.09,95%CI(–0.11,–0.06),P<0.001]较好;而在手术前后第一秒用力呼气量的差值方面(ΔFEV_1)[MD=0.01,95%CI(–0.10,0.11),P=0.9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VATS与传统开胸术比较,VATS组在术前与术后3月的ΔFEV_1[MD=–0.19,95%CI(–0.27,–0.10),P<0.001]、ΔFVC[MD=–0.20,95%CI(–0.37,–0.03),P=0.02]、ΔFEV_1%[MD=–0.03,95%CI(–0.06,–0.01),P<0.001]、术前与术后≥6月最大通气量的差值(ΔMVV)[MD=–5.95,95%CI(–10.38,–1.52),P=0.008]方面均优于传统开胸术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在一氧化碳弥散率的差值(ΔD L C O%)[M D=–0.0 4,9 5%C I(–0.0 9,0.0 2),P=0.1 6]、术前与术后≥6月ΔFEV_1%[MD=–0.02,95%CI(–0.06,0.02),P=0.32]、ΔFEV_1[MD=1.13,95%CI(–0.92,3.18),P=0.28]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NSCLC对术后肺功能的保护作用优于肺叶切除术。VATS对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通气功能保护作用更好。受纳入研究的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冯海明赵晔马建兴敬涛李斌王成蒋鹏
关键词: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肺癌根治术肺段切除术肺功能META分析
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清扫方式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对比淋巴结采样(LN-S)和肺叶特异性淋巴结清扫(L-SLD)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和The Cochrane Library(2017年2期)数据库公开发表的英文文献,搜集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SMLD)与LN-S或L-SLD治疗NSCLC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队列研究(CS),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7年3月。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直接Meta分析,采用ITC软件进行间接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8篇,包括4篇RCT和14篇CS,共10 714例患者。直接Meta分析结果表明:CS中与SMLD组相比,L-SLD延长了总生存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0.99,95%CI(0.78,1.25),P=0.92],LN-S组总生存期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1.43,95%CI(1.17,1.75),P=0.000 4],但在RCT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CS中无病生存期SMLD组和LN-S组[HR=1.25,95%CI(0.96,1.62),P=0.10]、L-SLD组[HR=1.15,95%CI(0.92,1.43),P=0.2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方面,与非系统性淋巴结清扫(NSMLD)相比,SMLD在CS和RCT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S:P=0.43,P=0.39;RCT:P=0.24,P=0.10);术后并发症在CS[OR=0.79,95%CI(0.58,1.09),P=0.15]和RCT[OR=0.36,95%CI(0.09,1.45),P=0.15]中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间接Meta分析显示,与LN-S组相比,L-SLD组死亡风险降低了31%[HR=0.69,95%CI(0.51,0.95),P=0.46],复发风险降低了35%[HR=0.65,95%CI(0.65,1.30),P=0.7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早期NSCLC,与L-SLD相比SMLD在生存获益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LN-S的总生存期短于SMLD。间接Meta分析显示相比LN-S组,L-SLD组降低死亡风险和复发风险,然而两者的预后尚无直接比较的证据支持,仍需要更进一步的前瞻性研究予以验证。
敬涛冯海明马建兴王成李斌张建华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META分析
对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个简单的术前风险评分(PRSLC)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提出一个简单的术前风险评分,以便能更好的预测肺癌患者术后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从2005年至2017年接受手术治疗的450例肺癌患者,其中男性252例,女性198例,中位年龄为67岁,年龄区间为49~78岁。对其当时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利用电话随访获得术后相关信息。我们通过新的心脏风险指数、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肺功能测试,将其分为三个风险组,并计算出相应的OS值以及DFS值,证实此术前风险评分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患者的死亡率、发病率、临床病例学数据DFS(disease-free survival)以及OS(overall survival)都与此肺癌切除术前风险评分相关。对于接受过肺癌切除术的患者,此肺癌切除术前风险评分可以较清楚地预测其治疗效果,其评分越高风险就越高。评分越高组的患者OS值和DFS值越低(P<0.001)。结论利用此肺癌术前风险评分,能较好的预测肺癌患者的预后情况,且方法简便易行。
马建兴马建兴裴斐权晓莉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抗PD-1/PD-L1单抗治疗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系统评价抗PD-1/PD-L1单抗治疗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2016年8期)、Web of Science、CBM、CNKI和VIP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6年9月1日。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研究,2 580例进展期NSCLC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抗PD-1/PD-L1单抗组的总体客观反应率[RR=1.86,95%CI(1.37,2.52),P<0.001]和1年总生存率[RR=1.37,95%CI(1.23,1.52),P<0.001]优于一线化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在1年疾病无进展率[RR=1.85,95%CI(0.61,5.59),P=0.28]和疾病控制率[RR=1.13,95%CI(0.76,1.68),P=0.55]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安全性方面,抗PD-1/PD-L1单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RR=0.85,95%CI(0.76,0.95),P=0.004]和3~5级不良反应发生率[RR=0.28,95%CI(0.18,0.43),P<0.001]明显低于一线化疗组,但两组因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60,95%CI(0.26,1.39),P=0.23]。结论与一线化疗相比,抗PD-1/PD-L1单抗治疗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较好。
冯海明赵晔敬涛马建兴李斌王成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PD-1PD-L1META分析
全身多发性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及相关文献回顾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索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malignantsolitary fibrous tumor,MSFT)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1例MSFT临床病理特征,并通过检索相关数据库,复习相关文献报告。结果:此例为61岁男性患者,主因胸闷、活动后气喘,伴咳嗽、咳痰半月,原发肿瘤位于右肺下叶,双肺散在发生,且于胸前壁、口腔、左侧丘脑、心包前区、脾脏及腹膜后等可见肿瘤生长。B超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组织瘤镜检:组织之瘤细胞呈短梭形或卵圆形,排列呈束状、席纹状、波浪状,瘤细胞丰富,密集,胞核增大、深染、异型,核分裂>4/10 HPF,部分有出血、坏死及黏液变,黏液变区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肿瘤细胞CD34(+)、vimentin(+),CD99(+)、EMA(+/-),不表达S-100、Bcl-2、CKp、h-caldesmon、CK8/18、desmin,Ki67阳性细胞数50%。结论:MSFT是一种少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可发生于全身各个组织器官,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主要依靠形态学及免疫组化检查,常需与恶性纤维瘤、纤维肉瘤、恶性胸膜间皮瘤、血管外皮细胞肉瘤、滑膜肉瘤、脑膜瘤、恶性神经鞘瘤相鉴别。MSFT预后差,易复发和转移、孤立性病变首选手术切除,术后需长期随访,不可切除患者放化疗效果欠佳。除此之外,针对该病全身多器官发病及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等特点,临床医师应详细询问病史、仔细体格检查,并与患者及家属良好沟通,尽可能使诊断准确化及患者获益最大化。
杨建宝冯海明赵晔马建兴敬涛王成
关键词: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临床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
食管癌切除术术前风险评分(PRSEC)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术前风险评分(PRSEC)与食管癌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5年我院行食管癌切除术的498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92例、女106例,中位年龄59(30~83)岁。通过术前风险评分(修订的心脏风险指数、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和肺功能测试评分)将患者分为3组:PRSEC1组,PRSEC2组和PRSEC3组,计算总体生存期(OS)和无病生存期(DFS),分析术前风险评分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患者的死亡率、发病率、DFS及OS都与食管癌切除术前评分有关。对于行食管癌切除术的患者,食管癌切除术术前评分可以清楚地预测其短期的治疗效果。评分为2分和3分的患者死亡率和发病率的风险显著高于1分的患者。另外,评分高的患者DFS和OS更短(P<0.001)。结论食管癌切除术前风险评分评分方式简便易行,能客观地反映患者发病率、死亡率、长期治疗效果。
马建兴冯海明敬涛李斌王成张建华
关键词:食管癌食管癌切除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