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闯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文化
  • 2篇孔庙
  • 2篇记忆
  • 2篇共同体
  • 1篇新媒体
  • 1篇新媒体环境
  • 1篇扎根
  • 1篇政治
  • 1篇政治传播
  • 1篇政治象征
  • 1篇政治仪式
  • 1篇人类学
  • 1篇人类学解读
  • 1篇土壤
  • 1篇文化传播
  • 1篇文化共同体
  • 1篇文化记忆
  • 1篇文化认同
  • 1篇礼文化
  • 1篇礼物交换

机构

  • 6篇郑州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6篇王闯
  • 1篇张兵娟

传媒

  • 4篇新闻爱好者
  • 1篇现代传播(中...
  • 1篇中华文化与传...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扎根华夏传播土壤 构建礼文化现代认同——访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潘祥辉教授被引量:1
2019年
在传播学的西化的背景下,中国的传播学研究面临着同质化与主体性丧失的危机。学者们缺乏问题意识,既对中国本土的东西习焉不察,又亦步亦趋地跟随西方的理论,使中国的传播学研究成为一种检验西方理论的注脚。潘祥辉教授以"传播考古学"为研究路径,关注古代中国的传播媒介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传播现象。在访谈中,潘祥辉教授扎根中国文化土壤,回顾自身学术脉络,并认为对中国礼文化的现代传承与认同而言,理解重于同情,文化性大于政治性。在"失礼"现象频发的当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仍是我们最大的精神财富。
王闯潘祥辉
关键词:礼文化文化认同
传播史上的孔庙祭祀礼制及其当代价值被引量:6
2018年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标志和文明象征,祭礼是中国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庙(文庙)既是祭祀空间,也是文化载体,同时还是中国祭祀礼制的实体化显现。从传播史的研究视角切入,考察孔庙祭祀礼制和儒家文化传播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及作用,指出孔庙作为传播媒介兼具"时间偏向"和"空间偏向",是一个"隐形的传承者";孔庙祭祀礼制具有教化天下和传承文明的跨文化传播价值。在当代中国,积极发挥孔庙及祭孔礼制的文化传播功能,对增进文化自信,建构文化共同体,将起着重要的作用。
张兵娟王闯
关键词:孔庙文化传播文化共同体
记忆之场:孔庙的传播特征及其纪念碑性被引量:2
2018年
孔庙是综合了祭祀、教育、传播、交流等多重属性和功能的建筑群,从传播空间论来看,孔庙是人之延伸、礼之媒介、教之场域,承担着教化天下和传承文明的重任。从孔庙的媒介表象深入其内里,会发现孔庙是一个记忆得以储存、共享和再生的记忆之场,同时还是一个集合性的"纪念碑":孔庙不仅仅是对孔子的纪念、对孔子历史地位的肯定,还是道统(儒家传道系统的一种说法)的象征,甚至成为拥有道统的先决条件。孔庙的纪念碑性在当代应当被重新认识和重视,这对唤醒文化记忆、实现国家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王闯王志昭
关键词:孔庙文化记忆
新媒体环境下祭礼仪式的转型与国家共同体建构——以国家公祭网为例被引量:1
2016年
新媒体环境下祭礼仪式正在发生转型,国家公祭网是为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于2014年7月6日正式上线的。它看似一个虚拟的网络空间,却是承载社会共同记忆的历史"博物馆",公民可以在线参加国家公祭仪式,并在其中接受南京大屠杀历史知识教育,重塑社会集体记忆。此外,国家公祭网更是一个提供平等对话的公共领域,帮助公民表达爱国情感,并对国家共同体的建构产生重大推动作用。
张兵娟王闯
关键词:集体记忆共同体
政治传播视野下的祭孔大典与认同建构
2017年
祭孔大典在传统社会,是帝王承接"天命"、获取政治合法性的方式。千年过后的现代中国,政治合法性的来源已由"天命"转向人民的认同,但祭孔大典依然被国家重视,被人民关注。在政治传播的视野下,探究祭孔大典为政权和人民带来的利益,为社会发展提供的好处,认为在纪念孔子、传承文化之外,祭孔大典作为一种政治传播的具体形式,传达出社会所需的政治价值,营造出和平稳定的政治图景,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增强社会团结,最终建构起对政治合法性的认同。
王闯
关键词:政治传播政治仪式政治象征
礼物交换:微信红包的媒介人类学解读被引量:5
2018年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红包向虚拟红包转型,"微信红包"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从"礼物交换"的人类学理论出发,并结合深度访谈法,认为微信红包作为一种礼物交换的媒介,具有游戏性、功能性和情感性,表现在集体狂欢、社交礼仪和人的延伸之中。微信红包跨越时空局限,交换着数字化的货币,也传递着祝福与问候,它可以增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结关系,延续礼物交换的礼俗,传承中国的礼文化。
王闯
关键词:礼物交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