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慧慧

作品数:8 被引量:40H指数:5
供职机构:大连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技厅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扇贝
  • 5篇虾夷扇贝
  • 5篇闭壳肌
  • 3篇蛤仔
  • 3篇菲律宾蛤仔
  • 2篇代谢
  • 2篇蛋白溶解性
  • 2篇溶解性
  • 2篇生化
  • 2篇生化代谢
  • 2篇干露
  • 2篇ATP
  • 1篇代谢规律
  • 1篇底播
  • 1篇对虾
  • 1篇暂养
  • 1篇生理代谢
  • 1篇生食
  • 1篇湿藏
  • 1篇平滑肌

机构

  • 8篇大连海洋大学
  • 1篇大连工业大学
  • 1篇獐子岛集团股...

作者

  • 8篇刘慧慧
  • 7篇田元勇
  • 7篇刘俊荣
  • 5篇宋扬
  • 5篇郑尧
  • 3篇张龙
  • 3篇刘金洋
  • 1篇李冬梅

传媒

  • 2篇水产学报
  • 2篇大连海洋大学...
  • 1篇水产科学

年份

  • 1篇2018
  • 7篇201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捕后虾夷扇贝闭壳肌免疫因子与活品品质评价初探被引量:7
2017年
为探索采捕后活品贝类的品质变化规律,以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为对象,研究了其闭壳肌中酸性磷酸酶(AC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LSZ)、过氧化氢酶(CAT)等4个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变化规律,试验基于活品虾夷扇贝的商品流通链分别进行湿藏和干藏处理,捕后贮藏分为离水至甲板、运输船中转、港口卸货、基地缓冲池和净化等5个关键环节,共设10个采样点。结果表明:虾夷扇贝闭壳肌中表现出ACP及SOD活力,CAT活力很低,LSZ则未检出活力;在捕后106 h内,ACP活力呈现出先下降再升高的趋势,而SOD活力则呈先升高再下降再升高的趋势,二者与虾夷扇贝所受胁迫强度均有相关性。研究表明,闭壳肌中非特异性免疫因子ACP及SOD可以作为活品扇贝的胁迫应答因子及品质评价指标进行深入研究。
郑尧刘俊荣周晏琳刘慧慧宋扬田元勇赵学伟
关键词:虾夷扇贝闭壳肌
捕后暂养对虾夷扇贝闭壳肌硬化的影响被引量:10
2017年
虾夷扇贝的捕后处置对闭壳肌的硬化产生重大影响,而硬化又是影响闭壳肌生食品质的重要因素。为延长虾夷扇贝死后硬化发生时间,通过宰杀前暂养,缓解捕后胁迫对后期闭壳肌贮藏特性的影响。将采捕后的虾夷扇贝分为3组(对照组、暂养3 d组和暂养7 d组),然后去壳取闭壳肌进行0~7 d冰藏,分析闭壳肌在贮藏过程中的僵直情况、ATP关联物、K值、p H值、糖原及水溶性蛋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不论是否经过暂养,冰藏3 d内K值均低于5%,可以满足生食要求。经过暂养,闭壳肌中ATP的含量略有升高,暂养7 d组>暂养3 d组>对照组。在贮藏0~2 d内,暂养组的ATP含量基本保持不变,可抑制肌肉收缩并减少汁液流失。暂养组的糖原含量和水溶性蛋白含量低于对照组。研究表明,30 ku蛋白在暂养组中的消失时间比对照组提前了1~2 d。扇贝采捕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少胁迫,采捕后应尽快加工,以免影响商品的品质及货架期。
田元勇刘金洋刘慧慧张龙刘俊荣
关键词:虾夷扇贝闭壳肌生食
菲律宾蛤仔的干湿藏保活特性初探被引量:8
2017年
以菲律宾蛤仔为研究对象,对其活品贮藏特性进行探索。分别采取冷却干藏和常规湿藏两种方式,进行3个处理组贮藏特性的分析比较,即4℃干藏充气组、4℃干藏充氧组以及室温湿藏组;以存活率、磷酸精氨酸、三磷酸腺苷及其关联物、糖原以及pH为指标,跟踪分析各个处理组在10d保藏期间的代谢变化情况。研究结果显示,4℃冷却条件下的干藏保活效果总体好于常规湿藏,其中干藏充氧组的保藏效果最好,10d后存活率仍达到52%,其次为干藏充气组,7d后全部死亡;而湿藏组3d内全部死亡。生化指标分析结果进一步佐证了冷却干藏较常规湿藏有更好的保活效果,冷却干藏条件下肌肉pH、三磷酸腺苷及磷酸精氨酸水平均高于湿藏组,显示出较活跃的生命代谢状态;同时,冷却干藏组的活贝在保藏期间均维持较稳定的糖原水平。
刘慧慧刘俊荣田元勇郑尧宋扬周晏琳
关键词:菲律宾蛤仔生化代谢
干露处置对活品虾夷扇贝闭壳肌蛋白溶解性的影响
为探究干露处置对活品虾夷扇贝品质的影响,以肌肉蛋白的溶解性为出发点开展初步探索。首先,将鲜活的虾夷扇贝在4℃下进行干露贮藏5 d,分别于0,48,72,96,120 h进行采样,测定横纹闭壳肌ATP含量;进一步对新鲜、干...
张晴田元勇刘俊荣宋扬刘慧慧郑尧周晏琳
关键词:虾夷扇贝溶解性ATP
采捕后菲律宾蛤仔的代谢规律与品质评价
以活品菲律宾蛤仔为研究对象,根据实地调研结果,探究采捕后菲律宾蛤仔的代谢规律与品质变化。建立了菲律宾蛤仔感官评价体系,通过理化分析及感官评价,探讨了菲律宾蛤仔沿流通链的变化规律及贮藏特性。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  (1...
刘慧慧
关键词:菲律宾蛤仔生理代谢风味品质
捕后处置对活品底播虾夷扇贝生化代谢的影响被引量:26
2017年
为了研究干藏与湿藏对活品虾夷扇贝生化代谢的影响,探讨捕后干露、碰撞和温度3个胁迫因素对活品虾夷扇贝生化代谢的影响。将采捕后的虾夷扇贝分别进行干藏和湿藏处置,干藏采取冰藏方式,保藏时间为4 d;湿藏采取循环海水方式,同时施加温度与碰撞2种胁迫因素作对比,保藏时间为7 d。以闭壳肌中糖原、ATP及其关联物、AEC值、p H值和水溶性蛋白为指标,对4个处置组的活品虾夷扇贝进行跟踪分析。干藏条件下扇贝p H值、ATP含量和AEC值均迅速下降,生理状态快速恶化,短期内(1~3 d)扇贝陆续死亡。湿藏(5和10°C)条件下,扇贝闭壳肌可保持较高的ATP含量、AEC值和p H值,且5°C较10°C湿藏条件下糖原含量更高;相同温度下(10°C),增加碰撞会导致扇贝ATP含量和AEC值下降,糖原消耗增多。研究表明,捕后处置方式与活品虾夷扇贝的生化代谢有密切联系,干露是虾夷扇贝活品流通过程中比较突出的胁迫因素,温度和碰撞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扇贝的生理状态。
刘金洋刘俊荣田元勇张龙刘慧慧李冬梅
关键词:虾夷扇贝生化代谢胁迫
干露处置对活品虾夷扇贝闭壳肌蛋白溶解性的影响
为探究干露处置对活品虾夷扇贝品质的影响,以肌肉蛋白的溶解性为出发点开展初步探索。首先,将鲜活的虾夷扇贝在4℃下进行干露贮藏5 d,分别于0,48,72,96,120 h进行采样,测定横纹闭壳肌ATP含量;进一步对新鲜、干...
张晴田元勇刘俊荣宋扬刘慧慧郑尧周晏琳;
关键词:虾夷扇贝溶解性ATP
文献传递
菲律宾蛤仔闭壳肌组织学及其蛋白特性被引量:5
2017年
为探讨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的加工特性与肌肉蛋白质特性的关系,对菲律宾蛤仔闭壳肌的组织形态、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Mf)的分布特性,以及与其低温凝胶化相关的特性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闭壳肌肌纤维具有高度同向性,横纹肌呈直线柱状,平滑肌呈螺旋柱状;利用SDSPAGE电泳对两种类型肌肉的蛋白分布分析显示,横纹肌肌浆蛋白组分中存在相对分子质量为23 000的差异蛋白,且溶出更多的粗丝蛋白,平滑肌的Mf组分中存在标志性蛋白Myorod,且副肌球蛋白含量高,肌球和原肌球蛋白含量低,肌动蛋白含量接近;整个闭壳肌Mf的溶解性依赖于离子强度和有无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的添加;Ca^(2+)-ATPase活性在中等离子强度(KCl浓度为0.30 mol/L)时最高,偏离中等离子强度后活性逐渐降低;参与交联的蛋白包括肌球蛋白、副肌球蛋白、原肌球蛋白,离子强度越高交联作用越显著。本研究结果可为探究经济贝类软体可食部位蛋白特性提供参考。
张龙刘俊荣田元勇姜梦云刘慧慧郑尧宋扬刘金洋
关键词:菲律宾蛤仔横纹肌平滑肌肌原纤维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