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
- 作品数:8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 四川会理县猴子洞遗址2017年出土人骨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通过对四川会理县猴子洞新石器时代遗址所出土的91例人骨标本进行的鉴定和人口学分析表明,猴子洞居民的平均预期寿命为27.08岁。对其中保存较好的颅骨标本进行的观察、测量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体质特征应属于亚洲蒙古人种。具体表现为颅型与蒙古人种北亚类型最接近,但在面部特征上体现出更多的南亚类型特征,而与东北亚类型的关系相对较远,显示出明显的南北方混合型或过渡型体质特征。在与相关古代组的对比中显示,与金沙江南岸的云南永胜堆子组的关系最密切,而与其他各组均表现出较为疏远的距离。
- 张燕赵东月刘化石高寒
-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头骨体质特征
- 四川西昌市羊耳坡遗址槽子田墓地2016~2017年度发掘简报被引量:4
- 2018年
- 为配合基建,2016年8月至2017年6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位于四川西昌市裕隆回族乡长村和星宿村的羊耳坡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槽子田墓地,该墓地共发掘墓葬80座,墓葬形制分为凸字形竖穴土坑墓、长方形竖穴土坑两类,出土各类随葬品500余件,为研究安宁河流域的考古学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 唐飞郑万泉郑万泉张燕连锐孙策张燕冉兢张利霞孙策刘红庆辛春祥王楠白芮
- 关键词:安宁河流域
- 看人骨鉴定专家如何“以骨释古”
- 2021年
- 当我们看到考古发现中耀眼夺目的精美文物时,不禁惊叹于先辈们非凡的创造力,感慨人类厚重的历史和文明。那么,你是否曾对这些物质文化背后的缔造者——人,产生过好奇呢?他们是谁?他们吃什么?健康状况如何?生活方式是怎样的……发掘出土的人骨(及牙齿)是我们解答这些问题的重要信息来源。考古遗址发现人骨材料后,往往需要考古学、骨骼人类学、遗传学、化学等多学科相结合进行综合研究,全面再现古代人群的生活面貌,包括体质形态、健康状况、饮食结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人群的溯源与迁徙等。
- 张燕
- 关键词:信息来源考古遗址饮食结构考古学宗教信仰
- 四川西昌市羊耳坡遗址蛮子沟墓地2016年度发掘简报被引量:4
- 2017年
- 为配合基建,2016年8月至12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位于四川西昌市裕隆回族乡长村和星宿村的羊耳坡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两处土坑墓地,其中,蛮子沟墓地共发掘墓葬96座,出土各类随葬品200余件,为研究安宁河流域的考古学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 唐飞郑万泉郑万泉连锐张燕孙策孙策冉兢童兴茂张利霞刘红庆刘红庆王楠白芮徐海伦
- 关键词:土坑墓安宁河流域
- 四川宁南县钟家梁子遗址先秦时期墓葬发掘简报
- 2023年
- 2019年12月至2021年3月,为配合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的建设,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会同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等单位对宁南县钟家梁子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此次共发现287座新石器时代末期至夏商时期的石棺墓、土坑墓、瓮棺,大体可分为早晚两期。早期墓葬流行戳印纹、刻划纹和水波纹的侈口罐,广泛分布在宁巧地区的金沙江干流两岸;晚期墓葬流行素面磨光黑陶的小平底盘口罐,为该地区首次发现。随葬器物特征明显,地层叠压关系清晰,为研究金沙江中下游史前考古学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 郑万泉江聪(摄影)江聪何鑫(执笔/绘图)游燕丹(绘图)赵金玉(绘图)程大宏(绘图)张燕孙策张燕唐波
-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石棺葬金沙江
- 新石器时代晚期凉山地区粟黍农业初探——来自河东田、河头地遗址先民骨骼生物磷灰石的稳定同位素证据被引量:1
- 2023年
- 中国西南地区是新石器时代粟黍向外传播、发展的重要交流通道,然而该区域粟黍南传的具体过程和路线尚不明确。鉴于此,本研究对四川凉山地区河东田遗址(26°10′7.78″N, 102°6′51.83″E)和河头地遗址(26°10′25.20″N, 102°6′54.84″E)先民骨骼生物磷灰石进行了碳、氧稳定同位素分析,以探讨凉山地区先民的生存策略以及粟黍在该地区的传播。河东田遗址和河头地遗址共获取了6例人骨生物磷灰石的有效数据,其δ13C均值分别为-5.5‰±1.8‰(n=4),-5.5‰(n=2,-6.9‰和-4.0‰),结果显示该区域人群的饮食呈现为兼具C3和C4类食物的混合食物结构,且粟黍等C4类食物在本地区先民的食物结构中具有重要的贡献;河东田遗址和河头地遗址先民的δ18O均值分别为-12.3‰±0.4‰(n=4),-12.0‰(n=2,-12.0‰和-11.9‰),显示两处遗址先民摄入的水分来源相对一致,当时的先民可能是在本地生活,围绕城河定居。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西南地区同时期稳定同位素数据和其他考古研究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凉山地区的粟作农业应当是当地自然环境和考古学文化互动双重影响的结果,粟黍可能传播至凉山地区后继续南传至云南乃至东南亚地区。
- 刘化石夏珏宝郭贵诚李万涛连锐张燕郭怡
- 四川会理猴子洞新石器时代遗址拔牙风俗初探
- 2022年
- 作为一种仪式现象,有意识拔除健康牙齿以表达某些信息的拔牙行为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广泛分布,年代从旧石器时代一直延续至近现代。根据以往研究,我国境内拔牙风俗有自己的源流系统,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居民中,并从黄河下游和长江下游之间的山东-苏北大汶口文化分布地区向南、西南方向传播,但西南地区的拔牙风俗出现较晚,多集中在历史时期。猴子洞遗址是四川会理县的一处最早距今约5000~4800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墓葬区出土的人骨标本上发现了比例很高的拔牙现象,弥补了过去西南地区拔牙风俗在史前资料上的不足。对猴子洞遗址先民拔牙现象的观察和拔牙模式分析表明,该遗址拔牙出现率没有明显的性别和社会等级差异,但拔牙行为与年龄密切相关,应是成年的标志。通过与中国境内和东南亚地区拔牙遗址的对比分析,西南地区的拔牙风俗至少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开始流行,其模式符合中国拔牙风俗的主流传统,但与东南亚地区也有很多相似性。
- 赵东月王铭张燕刘化石
-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
- 四川屏山县斑竹林遗址商周时期窑址发掘简报被引量:1
- 2014年
- 为配合向家坝水电站建设,考古工作者于2012年5~7月对四川屏山县斑竹林遗址进行了第二次考古发掘,发现的商周时期遗存中由3座窑址组成的小型窑场形制和结构清晰,在川南地区尚属首次。这为研究金沙江下游地区商周时期的陶器制作技术和烧造工艺,以及揭示其与早期蜀文化的渊源关系都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实物材料。
- 辛中华王涛张燕丁社民代兵曾令玲曾令玲
- 关键词:商周时期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