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云 作品数:19 被引量:62 H指数:4 供职机构: 大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机械工程 更多>>
椎动脉沟环2例报告 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收集并研究椎动脉沟环。 [方法 ]在动脉注入红色乳胶的 1 6例头颈标本上 ,解剖观测32条椎动脉的 2、3段。 [结果 ]发现两例椎动脉第 3段穿寰椎椎动脉沟环。 [结论 卢云 张奎启 王福 鞠成林关键词:椎动脉 Tweed技术在下颌第1磨牙近中移动中的临床运用 2010年 [目的]探讨用Tweed方丝弓矫治技术来使下颌第1磨牙近中移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错牙合畸形伴下颌第2双尖牙拔出需下颌第1磨牙近中移动的患者,共10例,年龄14~20岁,拔牙间隙处牙槽嵴高度和宽度正常。运用Tweed方丝弓矫治技术的cherry loop和shoehorn loop来近中移动第1磨牙。[结果]所有10例病例均实现下颌第一磨牙整体移动,无近中倾斜,无近中舌向旋转的发生,第1磨牙与第1双尖牙接触关系良好,间隙完全关闭。[结论]运用Tweed方丝弓矫治技术来使第1磨牙近中移动临床效果稳定,效率高,无牙齿不良移动,完全实现整体移动。 贵林 杨茜 卢云 曲虹关键词:方丝弓矫治技术 大学新生错畸形状况及正畸意识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错畸形患病情况和分布特点,初步研究错畸形对大学新生心理的影响。方法采用临床检查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大连医科大学新生470名进行调查,由口腔医师按统一标准进行检查,所有参检学生填写矫治意识调查问卷,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大学新生错畸形患病率为86.04%(男生84.00%,女生87.70%),男女患病率无统计学差异,各类畸形构成比由大到小依次为Ⅰ类、Ⅲ类、Ⅱ类。中线不齐、拥挤、深覆发病率高。82.88%之前没有做过正畸检查或咨询,但在正畸医生的建议下一半人表示会接受治疗。近半数人对正畸治疗费用、疼痛等情况的了解不多,但绝大多数人知道正畸治疗会影响美观。结论大学新生错畸形患病率较高,且患者治疗率极低,对畸形认识不足,广泛开展正畸宣教及治疗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骆大尧 刘硕 刘光源 张学通 卢云关键词:错[牙合]畸形 患病率 大学新生 青少年双侧后牙正锁牙合的固定矫治器治疗 目的:双侧后牙正锁牙合不是临床常见的错颌畸形,并且临床矫治此类错颌难度较大,但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临床上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矫正此类错颌。 贵林 常新 姜婷婷 杨茜 卢云 杨琳琳关键词:扩弓器 青少年 大鼠实验性牙移动中P2X3受体在牙周膜的表达变化研究 2010年 目的 探讨大鼠实验性牙移动中P2X3受体在牙周膜的表达变化,初步了解P2X3受体与正畸牙移动疼痛信息传递的关系.方法 54只雄性SD大鼠(体重200~250 g)随机分为空白组(5只)、对照组(14只)和实验组(35只).选择左侧上颌第一磨牙作为观察对象,制备大鼠正畸牙移动不同时间点牙周膜组织切片.结果 正畸牙移动加力后,牙周膜压力侧和张力侧P2X3受体免疫阳性表达增加,呈短时上调规律,两侧相同时间点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正畸牙移动疼痛信息传递过程中P2X3受体在牙周膜压力侧与张力侧呈一过性上调规律,推测P2X3受体与牙移动伤害表达密切相关,但其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卢云 华小川 常新 贵林 王晟 赖文莉关键词:实验性牙移动 疼痛 P2X3受体 枕动脉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1 2003年 [目的 ]研究枕动脉起始的位置、管径、行程、分支、分布 ,为颅外内血管搭桥和枕、椎动脉吻合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用 32侧动脉注入红色乳胶的成人头颈标本 ,逐层解剖暴露枕动脉的全程、椎动脉的第 3段。用游标卡尺测量、照相 ,作统计分析。 [结果 ]枕动脉在二腹肌后腹下缘起于颈外动脉后壁 ,沿二腹肌后腹行向后上 ,再转向该肌深面、内侧 ,经乳突内侧的枕动脉沟 ,向后经头上斜肌外缘穿项枕深筋膜 ,在上项线下方 (1 7.1 3± 3.1 4 )mm ,枕外隆凸外侧 (2 7.5 7± 5 .72 )mm处至枕部皮下。枕动脉起点处的管径为 (1 .93± 0 .2 3)mm ,在枕部穿出点的管径为 (1 .72± 0 .2 4 )mm。枕动脉枕支分为主干型、二支型和三支型 ;椎动脉第 3段在寰椎侧块上关节凹后方呈“U”形弯曲 ,管径为 (3.71± 0 .5 9)mm ,周围有丰富的静脉网和交感神经丛。 [结论 ]本研究为枕动脉—大脑中动脉皮质支或小脑下后动脉吻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 ,枕动脉与椎动脉第 张奎启 王福 卢云 鞠成林关键词:枕动脉 椎动脉 动脉吻合 三种测量方法对下颌平面角判断影响的探究 2022年 目的探究3种不同定义的下颌平面MP(G)(额顶点Gn与下颌角点Go连线)、MP(T)(下颌下缘最低部的切线)、MP(Me)(过额下点Me与下颌角下缘切线)对下颌平面角测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我院正畸科初诊患者400例,测量分析头侧位片并进行高、低角筛选,分析影响下颌平面角测量的相关因素。结果①在MP-SN组和MP-FH组中,MP(T)所成下颌平面角与MP(G)、MP(Me)所成下颌平面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P(G)-SN:37.00°±6.25°,MP(T)-SN:39.44°±7.08°,MP(Me)-SN:37.04°±7.12°;MP(G)-SN vs MP(T)-SN:P<0.001,MP(T)-SN vs MP(Me)-SN:P<0.001;MP(G)-FH:28.21°±5.58°,MP(T)-FH:30.65°±6.35°,MP(Me)-FH:28.25°±6.40°,MP(G)-FH vs MP(T)-FH:P<0.001,MP(T)-FH vs MP(Me)-FH:P<0.001].而MP(G)与MP(Me)所成下颌平面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P(G)-SN vs MP(Me)-SN:P=0.653;MP(G)-FH vs MP(Me)-FH:P=0.620];MP(G)、MP(T)、MP(Me)平面在MP-SN、MP-FH两组组内及组间筛出高角、低角病例数不一致;③高角组中,MP(G)-FH与额部形态无明显相关性(额厚度/高度:r=-0.090,P=0.381;额角:r=-0.135,P=0.189);低角组中,MP(Me)-FH与额部形态无明显相关性(额厚度:r=-0.258,P=0.194;额角:r=-0.229,P=0.109;额前点高度/额高度:r=-0.318,P=0.100)。结论医师在诊断分析中应注意MP(T)、MP(G)、MP(Me)所构成的下颌平面角存在差异,同组中MP(T)所构成的下颌平面角最大,MP(G)与MP(Me)所构成下颌平面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建议可将MP(G)-FH、MP(Me)-FH分别作为筛选高角、低角病例时测量下颌平面的参考指标。 卢云 刘世杰 李佳伦 孔润泽 王林关键词:下颌平面角 垂直向 舌下神经根池段的动脉供应及其与邻近血管的关系 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研究舌下神经池段的行程、动脉供应及其与邻近血管的关系。[方法]在2 5例脑干标本上原位观察舌下神经根丝的数目、长度、排列方式,舌下神经池段的动脉供应及其与邻近血管的关系。[结果]舌下神经从延髓橄榄前沟出脑,舌下神经根丝一般有5条左右,长约10mm ,神经根丝聚集成上、下二束(71.8% )、三束(9.4 % )或扇形(18.8% )。舌下神经池段主要由延髓前外侧动脉、延髓外侧动脉和脑桥外侧动脉发支供应,这些动脉可起自椎动脉、脊髓前动脉、小脑下后动脉和基底动脉或它们发出的穿动脉。椎动脉的90 %行于舌下神经根的腹面,偶尔椎动脉穿舌下神经根上下两束之间或行于舌下神经根丝的背面。小脑下后动脉的5 0 %向后穿舌下神经根丝之间,然后行于舌下神经根的背面。舌下神经与椎动脉发生接触的占74 % ,形成压迫的占18% ,小脑下后动脉与舌下神经发生接触的占2 0 %。[结论]舌下神经池段有数条动脉供应,这些动脉主要起于椎动脉或它的分支,舌下神经多与椎动脉接触或被椎动脉压迫,这种接触和压迫可能不是舌下神经麻痹的重要原因。 王福 张奎启 裘罡 金鑫 卢云关键词:动脉供应 小脑下后动脉 舌下神经麻痹 脊髓前动脉 原位观察 穿动脉 正畸疼痛相关因子在牙髓牙周组织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09年 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大多数患者会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疼痛。疼痛是令人不愉快的感觉,它使患者惧怕甚至放弃正畸治疗。寻找正畸疼痛发生和变化的规律,探讨如何有效地减轻或防止治疗过程中的疼痛,一直是正畸学中令人关注的热点。目前的研究开始从分子水平上关注正畸疼痛的相关机制,并发现疼痛相关因子在正畸疼痛的外周和中枢机制中均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正畸疼痛相关因子在牙髓牙周组织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卢云 简繁 赖文莉关键词:牙髓 牙周组织 牙移动 儿童第一恒磨牙拔出后第二恒磨牙前移的临床病例总结 目的:总结在临床上儿童第一恒磨牙拔出后使第二恒磨牙近中移动的矫治技术、适应证、支抗的控制和第三磨牙的考虑.方法:选择错(牙合)畸形伴第一磨牙拔出需第二磨牙近中移动的患者,共10例,年龄11-15岁,拔牙间隙处牙槽嵴高度和... 贵林 杨茜 卢云 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