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艳

作品数:697 被引量:4,528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58篇期刊文章
  • 24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55篇医药卫生
  • 31篇生物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36篇基因
  • 103篇多态
  • 101篇细胞
  • 95篇多态性
  • 69篇耐药
  • 66篇基因多态性
  • 64篇蛋白
  • 63篇血清
  • 49篇肝炎
  • 42篇心病
  • 42篇冠心病
  • 42篇白细胞介素
  • 37篇动脉
  • 37篇白细胞
  • 37篇病毒
  • 35篇耐药性
  • 31篇乙型
  • 30篇乙型肝炎
  • 30篇慢性
  • 30篇病患

机构

  • 506篇武汉大学
  • 51篇中国人民解放...
  • 44篇广东省中医院
  • 26篇首都医科大学...
  • 22篇解放军第30...
  • 18篇山东省胸科医...
  • 13篇军事医学科学...
  • 1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1篇南开大学
  • 10篇军事医学科学...
  • 10篇第三军医大学...
  • 9篇山东大学
  • 9篇中南大学
  • 9篇第四军医大学...
  • 8篇复旦大学
  • 8篇江苏省人民医...
  • 8篇昆明市第一人...
  • 8篇兰州大学第二...
  • 8篇北京医院

作者

  • 689篇李艳
  • 91篇张平安
  • 47篇李从荣
  • 46篇汪明
  • 37篇童永清
  • 34篇戴雯
  • 32篇徐朴
  • 32篇郑红云
  • 26篇黄从新
  • 24篇夏尊恩
  • 24篇李庚山
  • 20篇彭少华
  • 18篇蔡璇
  • 17篇吴薇
  • 17篇苏汉文
  • 17篇刘长庭
  • 17篇徐万洲
  • 16篇李晓艳
  • 15篇包安裕
  • 13篇施金玲

传媒

  • 66篇微循环学杂志
  • 33篇现代检验医学...
  • 33篇检验医学与临...
  • 33篇国际检验医学...
  • 30篇中华检验医学...
  • 2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9篇海南医学
  • 15篇职业与健康
  • 14篇临床检验杂志
  • 10篇中国优生与遗...
  • 10篇检验医学
  • 9篇山东医药
  • 9篇中华医学遗传...
  • 7篇医学综述
  • 7篇中国老年学杂...
  • 7篇四川医学
  • 7篇中国实验血液...
  • 7篇军事医学
  • 6篇华中医学杂志
  • 6篇实用医学杂志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8
  • 44篇2017
  • 76篇2016
  • 53篇2015
  • 49篇2014
  • 36篇2013
  • 37篇2012
  • 45篇2011
  • 29篇2010
  • 36篇2009
  • 39篇2008
  • 22篇2007
  • 29篇2006
  • 41篇2005
  • 48篇2004
6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外膜蛋白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外膜蛋白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Smlt4123蛋白,是如下(a1)‑(a3)中任一种:(a1)由序列表中序列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a2)由序列表中序列4自N端第53‑240位所...
李艳许广杨汤雪萍尚学义郭雷静
文献传递
乙型肝炎病毒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表达的影响。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IGFBP3mRNA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IGFBP3的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IGFBP3血清学含量。结果 IGFBP3mRNA和蛋白的表达在HepG2细胞中的表达水平较HepG2.2.15高;乙肝患者IGFBP3血清学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能够在体内、外抑制IGFBP3的表达。
祝成亮李艳汪明高国生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慢性失眠的序贯法管理模式思考被引量:2
2016年
慢性失眠是一类发病率高、病程迁延、病情缠绵难愈的疾病,对患者的心身健康带来明显负担。慢性失眠有复杂的成因和多样的治法,但单一法治愈率不高。文章阐述了从序贯法的角度管理慢性失眠的思路,即首先使用量表及访谈的方式明确病因,然后根据不同病因采取不同的治法序贯治疗失眠,以求达到全面、合理、经济、有效管理慢性失眠的目的。
欧碧阳杨志敏王蕴佳胡悒萍刘凤芹李艳
关键词:慢性失眠序贯疗法慢病管理
细菌性脑膜炎菌培养基的选择和制备
1990年
小儿细菌性脑膜炎的病原学诊断,关系到此病的治疗和预后。而且可据此作出流行病学估价,为制备疫苗提供依据。然而,国内经细菌学检查只能明确至多20%的病原。原因与培养基敏感性密切相关。b 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生长需要 X、V 因子,可用巧克力和 Levinthal 培养基。近年来国内有人自制 X、V 因子培养基,培养效果良好。但 Hib 在血培养基中生长不好,肺炎链球菌(PNC)和脑膜炎球菌(MC)生长需要血,在上述培养基中生长不好。但临床上很难同时接种两种培养基进行培养。加之,
傅曙光沈叙庄张桂荣李艳高薇王永红袁林杨永弘
关键词:细菌性脑膜炎病原学诊断脑膜炎球菌培养阳性率羊血清
汉阳区2010~2011年儿童乙肝血清标志物阳性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乙型肝炎病毒(HBV)呈全球性分布,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壮年。HBV感染主要发生在婴幼儿时期,被HBV感染时的年龄越小,变成HBsAg的携带者几率越高。在以往的统计中,我国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高达10%左右,农村高于城市。
张珺刘俊李艳
关键词:乙肝血清标志物阳性结果分析乙肝表面抗原婴幼儿时期
武汉市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和P区耐药突变模式及两者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武汉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的分布情况和P区耐药突变模式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提取HBV-DNA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后以直接测序法检测HBV基因型及P区耐药突变位点,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1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浆中检出HBV基因型B型135例(61.6%)、C型61例(27.9%)、D型2例(0.9%)、B+C混合型3例(1.4%)、B+F+G混合型1例(0.4%)、未分型17例(7.8%)。对202例分出基因型的标本进行耐药突变检测,其中76例发生耐药突变,突变位点以M204I(42.9%)、M204V(22.1%)、L180M(27.3%)多见。YMDD突变的发生率在B、C基因型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YMDD突变类型中的M204V和M204I在B、C基因型中的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武汉地区HBV基因型以B型和C型为主,HBV耐药突变以M204I、M204V、L180M多见,临床医生应根据基因分型和耐药突变结果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
崔艳李艳乔斌汪明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耐药突变核苷(酸)类似物
临床分离嗜麦芽寡养单胞菌L1、L2酶基因克隆、测序及定位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产L 1、L 2β-内酰胺酶情况、酶基因定位及核苷酸序列进化和同源关系。方法PCR法扩增两种β-内酰胺酶基因,通过克隆、测序、序列比对确定其亚型、基因进化、同源关系和基因所在位置。结果细菌染色体DNA和质粒DNA扩增L 1、L 2酶基因阳性,其序列具有明显异质性,两种酶基因位于12kb大小的质粒上。结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绝大多数产生两种β-内酰胺酶,酶基因变异和进化加速的驱动力部分可能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长期使用有关。
李艳刘长庭
关键词:Β-内酰胺酶质粒
中国汉族人群P-选择素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研究P-选择素(P-selectin)C-2123G、T-1817C、G-1969A、Thr715Pro基因多态性在中国湖北地区健康汉族人群中的分布,比较种族间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分析方法,检测200名健康者P-selectin基因C-2123G、T-1817C、G-1969A、Thr715Pro的基因型并计算其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中国汉族人群P-selectin C-2123G位点基因型以GG型频率最高,CG型次之,CC型最少,这种基因多态性分布在男女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德国和英国比较,该位点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均<0.001)。P-selectin G-1969A位点基因型以GG型频率最高,GA型次之,未检测到AA型,男女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德国和英国比较,该位点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均<0.001)。P-selectin T-1817C位点基因型以TT型频率最高,TC型次之,CC型最少,男女间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英国比较,该位点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本次实验中未检测到Thr715Pro基因多态性。结论中国湖北地区汉族人群存在P-selectin启动子区C-2123G、G-1969A、T-1817C基因多态性,这种多态性在同种族男女间无差异,在种族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不存在Thr715Pro基因多态性。
明凯华李艳夏尊恩熊小泉
关键词:P-选择素基因多态性种族
湖北地区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及其意义的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湖北地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 EGFR基因的突变情况,评价湖北地区 EGFR突变的检测力度,为临床合理选择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采用 PCR-sanger测序法以及 ADx-ARMS法检测2010~2015年期间253例肺癌标本中 EGFR基因突变情况,探讨不同检测手段的敏感度,探讨不同性别、不同组织分型间EGFR不同外显子的突变频率差异及其临床意义。结果253例肺癌标本中共检测到突变位点93个,以 E19和 E21的突变最为常见,占比为53.76%和35.38%。ADx-ARMS法的 EGFR总突变检出率明显高于 Sanger测序法(P=0.001)。女性肺癌患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P=0.001)。不同组织分型中,腺癌(38.01%)的检出率最高,腺鳞癌(30.77%)与大细胞癌(20%)次之,鳞癌(4.55%)较低。无吸烟史的肺癌患者检出率(51.6%,81/157)明显高于有吸烟史患者(24%,12/50)。结论与PCR-sanger测序法相比,ADx-ARMS法对临床筛选 EGFR-TKI治疗的受益亚群,预测 EGFR-TKI疗效更为敏感有意义。湖北地区女性肺癌患者中 EGFR突变频率明显高于男性,与激素水平变化及吸烟状况有关。
王京伟李艳童永清吴薇郑红云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EGFR突变
L-选择素P213S基因多态性与心绞痛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L-选择素P213S基因多态性与心绞痛的相关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138例心绞痛病患者和156例正常对照者L-选择素基因型,结合血脂水平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L-选择素基因型PP、Ps和SS频率在心绞痛组和对照组间分别为60.1%、36.3%、3.6%和44.9%、48.1%、7.0%;等位基因P、S频率在心绞痛组和对照组分别为78.3%、21.7%和68.9%、31.1%,两组和对照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等位基因患心绞痛的风险是S等位基因的1.624倍(OR=1.624,95%CI:1.118~2.359)。结论L.选择素P213S基因多态性与心绞痛的发病有相关性,P等位基因可能是心绞痛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夏尊恩李艳熊小泉明凯华
关键词:L-选择素心绞痛基因多态性
共6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