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璐

作品数:50 被引量:826H指数:21
供职机构:北京市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篇天文地球
  • 19篇农业科学
  • 7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滴头
  • 7篇土壤
  • 6篇滴灌
  • 6篇泥沙
  • 5篇滴头堵塞
  • 5篇喀斯特峰丛洼...
  • 5篇浑水
  • 5篇峰丛
  • 5篇峰丛洼地
  • 5篇暴雨
  • 4篇沙粒
  • 4篇施肥
  • 4篇泥沙粒径
  • 4篇强对流
  • 4篇全波
  • 4篇全波形
  • 3篇地统计
  • 3篇地统计学
  • 3篇正演
  • 3篇植被

机构

  • 27篇中国科学院
  • 14篇中国科学院大...
  • 13篇西北农林科技...
  • 12篇中国科学院亚...
  • 10篇北京市气象局
  • 9篇中国科学院研...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湖南农业大学
  • 3篇广西大学
  • 3篇中国气象局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吉林省人工影...
  • 2篇北京城市气象...
  • 1篇宝鸡文理学院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华...
  • 1篇中国气象局北...
  • 1篇山西省气象台

作者

  • 50篇刘璐
  • 11篇王克林
  • 11篇牛文全
  • 10篇宋同清
  • 10篇彭晚霞
  • 10篇曾馥平
  • 8篇杜虎
  • 7篇鹿士杨
  • 5篇刘洪
  • 5篇耿建军
  • 5篇杜佳
  • 4篇孙兆彬
  • 3篇冉令坤
  • 3篇殷庆仓
  • 3篇李元
  • 2篇丁仁伟
  • 2篇周玉淑
  • 2篇何寻阳
  • 2篇季崇萍
  • 2篇孙秀忠

传媒

  • 5篇农业工程学报
  • 5篇地球物理学报
  • 4篇生态学报
  • 3篇农业机械学报
  • 3篇大气科学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气象学报
  • 2篇第30届中国...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土壤学报
  • 1篇中国岩溶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高原气象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农机化研究
  • 1篇生物技术世界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3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11篇2013
  • 6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时段分析法”在2015年8月7日北京强对流天气的临近预报中的应用
2015年8月7日北京地区出现了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大部分地区出现雷暴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本文采用'三时段分析法',详细分析此次过程中不同时段内各种高分辨率探测资料,得出如下结论:(1)随着时段的临近,探测资料的探测...
吴剑坤时少英李靖孙秀忠刘璐
关键词:强对流天气雷暴多普勒天气雷达
文献传递
木论喀斯特峰丛洼地森林群落空间格局及环境解释被引量:69
2010年
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峰丛洼地景观尺度内不同微生境条件和植物群落类型50个样地(20m×20m)的系统取样调查,用二元物种指示方法(TWINSPAN)对样地内胸径(DBH)≥1cm的木本植物进行分类,选择10个土壤环境因子和5个空间因子,利用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DCCA)研究了森林群落分布的土壤环境与空间格局,并给予定量化的合理解释。结果如下:1)TWINSPAN将森林群落划分为11组,在三级水平上分为4类生态群落类型。2)DCCA第一排序轴集中了排序的大部分信息,突出反映了各森林群落所在的坡向和土壤主要养分梯度,沿第一轴从左到右,坡向由阴转阳,岩石裸露率越来越高,土壤主要养分逐渐降低,森林群落分别出现了由原生性和耐阴性强逐步向阳性先锋树种为主的次生林和人工林变化的格局。3)因子分离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环境因子对森林群落分布格局的解释能力为39.16%,其中21.02%单纯由土壤环境因子所引起,空间因子的解释能力为31.34%,其中13.16%独立于土壤环境的变化,18.15%是土壤环境和空间因子相互耦合作用的结果,不可解释部分达47.66%,表明喀斯特峰丛洼地森林群落的物种共存受生态位分化理论和中性理论双重控制。
宋同清彭晚霞曾馥平王克林覃文更谭卫宁刘璐杜虎鹿士杨
关键词:森林群落
2013年6月11日北京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2013年6月11日08时至6月12日08时,北京地区出现了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部分站点出现冰雹、短时强降水等灾害性天气。本文详细分析此次过程的大尺度天气环流背景、物理量场、北京S波段新一代天气雷达基本反射率因子、径向速...
耿建军刘璐孙兆彬吴剑坤杜佳
关键词:强对流三体散射中气旋
文献传递
北京及周边地区雷暴阵风锋特征统计分析被引量:10
2020年
为全面和系统研究北京及周边地区阵风锋各方面特征,使用2006-2015年暖季(5-9月)北京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及北京、河北、天津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对北京及周边地区的阵风锋过程进行综合统计分析。结果表明,346次阵风锋过程有232次触发了对流,占总数的67%,表明阵风锋对雷暴具有较强的抬升触发能力。阵风锋在6-8月出现的日数占5-9月阵风锋总日数的85%;出现的时段主要是午后至傍晚(12-21时,北京时),维持时间0.5-3 h;阵风锋在北京东南方向生成的数量最多,且触发对流的次数也最多;其次为偏东和东北方向;偏南和西南方向生成阵风锋数量居中,而偏北、偏西和西北地区阵风锋个例相对较少,触发对流的比例也相对较低。产生阵风锋的母风暴中48%为孤立雷暴(包括孤立多单体和超级单体风暴),31%为雷暴群,21%为飑线;97%的母风暴最强回波在50 dBz以上,阵风锋的回波强度为10-25 dBz。91%的阵风锋移动速度集中在10-60 km/h,84%的阵风锋与母风暴的最大距离为1-60 km;在母风暴回波强度减弱到30 dBz以下时,80%的阵风锋能够继续维持的时间不超过2 h。阵风锋母风暴向东南方向移动的个例最多,从阵风锋和母风暴移动方向的关系来看,阵风锋与母风暴移向一致的情况占比最高,为32%,其次为母风暴无移动及阵风锋弧形扩散情况,各占17%;阵风锋与母风暴移向相反情况所占比例最低,只有3%。最后统计了阵风锋经过地面自动气象站时,自动观测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阵风锋在经过地面自动气象站时会造成风速增大、温度降低、相对湿度增大、气压升高。
何娜丁青兰丁青兰俞小鼎付宗钰周璇刘璐柳克
关键词:阵风锋多普勒雷达
基于修正拟牛顿公式的全波形反演
波形反演是一种利用全波场信息,通过最小化预测波场和实际波场的残差来揭示地下岩性和构造信息的方法.本文首先简述了常规拟牛顿算法的原理,之后利用一种新的拟牛顿公式对Davidon-F1etcher-Powell(DFP)和B...
刘璐刘洪张衡崔永福李飞段文胜彭更新
关键词:波形反演HESSIAN矩阵拟牛顿法
文献传递
施肥对浑水灌溉滴头堵塞的加速作用被引量:27
2015年
为探究水肥一体化灌溉过程中,施肥对滴头堵塞的影响,分别配置了4个施肥浓度(0,0.4,0.6和1.2 g/L),3种泥沙级配,进行浑水间歇灌水堵塞试验,并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了堵塞物的结构与成分。结果表明:施肥对于迷宫滴头堵塞具有明显的加速作用,施肥浓度越大,加速堵塞效果越明显,当施肥1.2 g/L时,3种级配浑水的有效灌水次数比未施肥的对照处理分别下降了36.4%,77.8%和78.8%;当施肥0.4 g/L时,有效灌水次数分别下降9.1%、33.3%和14.3%,施肥浓度≤0.4 g/L时,加速滴头堵塞的效果较小。浑水中增加化肥增强了水体中泥沙颗粒间的絮凝作用,促进了稳定而致密团聚体的形成,这是施肥加速滴头堵塞的主要原因;施肥后堵塞物表面结构复杂程度增加,堆积体间隙减小,堵塞以完全堵塞为主。该试验结果为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李康勇牛文全张若婵刘璐
关键词:肥料灌溉泥沙
台风暴雨过程中位势散度波作用密度分析和预报应用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在位涡的基础上,考虑散度效应,把水平风矢量旋转90°后的旋度在广义位温梯度方向上的投影定义为位势散度,并把其二阶扰动量定义为位势散度波作用密度,该波作用密度代表扰动热量的扰动输送,与位势稳定度的发展演变有关.登陆台风Morakot(2009)的诊断分析表明,在台风登陆台湾岛,进入台湾海峡和登陆大陆三个阶段,波作用密度高值区与大陆和台湾降水区相重叠,扰动热量的扰动输送显著;在前两个阶段,大陆和台湾降水区波作用密度逐渐增大,扰动热量的扰动输送逐步增强;在台风登陆福建霞浦市后,大陆地区波作用密度减小,扰动热量的扰动输送减弱.在影响波作用密度局地变化的诸多物理因素中,扰动非地转风位涡项是主要强迫项.统计分析表明,波作用密度与观测降水有一定的相关性,据此发展了位势散度波作用密度降水预报方程,其本质是数值模式预报资料的动力延伸释用,预报应用表明,利用24h模式预报场计算的波作用密度降水能够较好地再现观测降水的落区,对台风Morakot引发的暴雨有一定的预报技巧.
冉令坤刘璐李娜齐彦斌
关键词:位涡
2013年北京地区一次强对流降水天气成因分析被引量:27
2016年
通过对2013年6月6日20时-7日20时北京地区出现的中到大雨、局地暴雨的天气过程的大尺度天气环流背景、物理量场、北京多普勒雷达产品和海淀风廓线探测数据、VDRAS反演物理量等多种资料详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本次过程500 h Pa北京处于从河套以东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低槽槽前,温度槽落后于高度槽,地面处于东高西低的形势场中。2)北京处于850 h Paθ(se)高能舌的前部,为对流性天气的出现提供了良好的能量条件。3)强回波在单点稳定少动或多个降水云团先后经过同一地区,造成该地区降水偏大。4)超低空急流加强,且风向由东南转为偏南,南风分量明显加大,有利于水汽的输送和辐合,有利于出现短时强降水。5)据VDRAS反演物理量场的分析,某地区较长时间处于扰动温度相对大值区(0.9-1.2℃),与该区域降水较大相对应。强回波的合并与维持和其位于东南风和偏南风的辐合区中相关联。6)对EC、T639数值模式降水预报的检验表明,数值模式对明显大尺度系统影响的降水过程预报效果较好,EC对本次过程的预报能力优于T639。
耿建军李浚河杜佳吴剑坤刘璐张淅妍
关键词:列车效应
木论喀斯特自然保护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空间格局被引量:22
2012年
土壤微生物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分解者,在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以典型喀斯特峰丛洼地为试验对象,利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方法分析了土壤微生物量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量的变异程度均很大,土壤微生物量碳(Cmic)、土壤微生物量氮(Nmic)、土壤微生物量磷(Pmic)的变化范围依次为:44.29—5209.63,20.91—1894.37,0.34—77.06 mg/kg。Cmic、Nmic呈极显著的相关关系,Cmic/Nmic为4.78,明显低于其它生态系统。半变异函数分析表明,Cmic和Nmic的最佳拟合模型为高斯模型,Pmic的最佳拟合模型为球状模型,Cmic/Nmic的最佳拟合模型为指数模型。土壤微生物量的块金值/基台值均介于25%—75%之间,表现为中等空间相关性,说明其受随机因素和结构因素的综合影响。Cmic、Nmic的自相关距离约为50 m,随着滞后距离的增大,自相关函数逐渐向负方向增长,达到显著的负相关。Pmic的Moran's I在滞后距大于70 m后反而增大,表现为正相关。Cmic/Nmic的Moran's I较小,在-0.2—0.2之间波动。Cmic、Nmic的空间分布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呈凸型片状分布,坡中含量高且向两边递减。Pmic表现为明显不同的分布格局,其在坡中上位和洼地含量较高。Cmic/Nmic呈相反的凹形零星斑块状分布。土壤微生物存在着一定的空间格局,受干扰后其含量急剧降低,因此应加强喀斯特原生生态系统的保护。
刘璐宋同清彭晚霞王克林杜虎鹿士杨曾馥平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量地统计学
优化15点频率-空间域有限差分正演模拟
频率域正演是频率域波形反演的基础,有效快速的正演差分格式可以保证反演结果的精度和效率.本文以用较小的系数矩阵带宽来高效地压制频域正演频散为目标,综合利用加权平均算子、平均加速度项和优化系数三种方法,提出了优化15点差分格...
刘璐刘洪刘红伟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