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唐

作品数:13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认知功能障碍
  • 5篇轻度
  • 5篇轻度认知
  • 5篇轻度认知功能...
  • 5篇丙泊酚
  • 4篇麻醉
  • 3篇异丙酚
  • 3篇受体
  • 3篇配伍
  • 3篇七氟醚
  • 3篇二异丙酚
  • 3篇丙酚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瘤
  • 2篇异氟烷
  • 2篇神经元
  • 2篇受体Α
  • 2篇术后
  • 2篇七氟醚复合丙...
  • 2篇颅内

机构

  • 13篇天津医科大学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医院
  • 2篇天津市环湖医...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内蒙古科技大...

作者

  • 13篇李唐
  • 8篇王海云
  • 6篇陈一萌
  • 5篇郭娣
  • 4篇佟小光
  • 3篇张文超
  • 3篇李唐
  • 2篇李平
  • 2篇王红柏
  • 2篇瞿秋
  • 1篇尚彦国
  • 1篇施铭岗
  • 1篇朱敏
  • 1篇李艳丽
  • 1篇王国林
  • 1篇杨建华
  • 1篇王国林
  • 1篇王欣悦
  • 1篇王金鑫
  • 1篇陈玲

传媒

  • 4篇中华麻醉学杂...
  • 3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国际麻醉学与...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鼠腹股沟区血管显微吻合训练的可行性研究
2022年
目的探讨应用大鼠腹股沟区血管进行显微血管吻合训练的可行性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35只雄性SD大鼠,进行腹股沟区显微血管吻合术,共70侧。根据吻合方式不同分组,A组为端端吻合组,包括A1组(股动脉端端吻合组,采用两点定位法)、A2组(股动脉端端吻合组,采用单向缝合法);B组为半环式旁路移植端侧吻合组;C组为动静脉分流端侧吻合组,包括C1组(股动脉-股静脉端侧吻合组)、C2组(股静脉-股动脉端侧吻合组);D组为动静脉侧侧吻合组。观察大鼠的一般状态和死亡率情况,并统计各组的吻合时间,计算总体即刻吻合口通畅率。结果共完成腹股沟区血管吻合术70侧,其中吻合口不通5侧,吻合口渗血4侧,即刻吻合口通畅率为93%(65侧)。35只大鼠术中、术后均无死亡,术后术侧肢体血运、活动均正常。各组吻合时间:A1、A2组分别为(36.5±7.6)min和(43.1±8.5)min,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P=0.048);B组为(93.9±6.7)min;C1、C2组分别为(45.1±8.6)min和(50.4±10.1)min,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2,P=0.178);D组为(34.5±4.0)min。结论采用大鼠腹股沟区血管可进行不同方式吻合术的训练,术中局部血管的分离简单、快速、安全,术后大鼠致残、致死率低,可作为显微血管吻合训练的理想模型。
李唐李唐杨建华张文超张文超
关键词:腹股沟
ADAR2核转位在丙泊酚后处理对抗糖氧剥夺及复糖复氧损伤过程中的作用
背景:很多研究已经证明丙泊酚后处理对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神经保护的作用.研究发现AMPA受体GluR2亚基参与丙泊酚后处理神经保护作用.而GluR2亚基的pre-mRNA编辑酶ADAR2是否也参与其中,尚没有报道.我们前...
朱敏李唐王海云刘书颖王欣悦郭娣
关键词:静脉麻醉丙泊酚核转位神经保护
异氟烷/丙泊酚配伍对低氧损伤大鼠海马神经元BiP-GABAA受体α1亚基稳态的影响
目的:神经元细胞在缺氧条件下易受损伤及发生功能障碍。在缺血性脑病患者中,认知功能障碍非常普遍。对于术前已存在认知功能减退的患者若麻醉药物选择不当将加重病情。异氟烷可引发神经元损伤,其神经毒性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而亚麻醉剂...
李唐
关键词:丙泊酚异氟烷低氧损伤海马神经元
右美托咪定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缺氧损伤时胞膜含NR1亚基的NMDA受体和含GluR2亚基的AMPA受体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缺氧损伤时胞膜含NR1亚基的NMDA受体和含GluR2亚基的AMPA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出生24h内的健康Wistar大鼠的海马神经元,接种于培养板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24):对照组(C组)、缺氧组(H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H组和D组采用缺氧6h的方法制备神经元缺氧损伤模型;D组缺氧6h时加入0.1μmol/L右美托咪定孵育3h,随后更换正常培养基进行培养24h.采用CCK-8法检测神经元活力,检测LDH漏出率,Western blot法检测胞膜含NR1亚基的NMDA受体和含GluR2亚基的AMPA受体的表达水平,Fluo-3AM法检测胞浆钙离子浓度.结果 与C组比较,H组和D组神经元活力降低,LDH漏出率升高,胞膜含NR1亚基的NMDA受体表达上调,含GluR2亚基的AMPA受体表达下调,胞浆钙离子浓度升高(P<0.05);与H组比较,D组神经元活力升高,LDH漏出率降低,胞膜含NR1亚基的NMDA受体表达下调,含GluR2亚基的AMPA受体表达上调,胞浆钙离子浓度降低(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减轻大鼠海马神经元缺氧损伤的机制可能与抑制胞膜含NR1亚基的NM-DA受体表达上调和含GluR2亚基的AMPA受体表达下调有关.
李艳丽李唐王海云华伟杨陈祎陈一萌
关键词:缺氧神经元受体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AMPA
血流调整及血流重建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巨大型动脉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血流调整及血流重建治疗症状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巨大型动脉瘤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9年8月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0例症状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巨大型动脉瘤(最大直径≥2.5 cm)患者(共20个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术前行头颅CT血管成像(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球囊闭塞试验、脑灌注成像并综合评估后选择相应的手术治疗方案。20例患者中,接受单纯颈内动脉结扎术2例,单纯颈内动脉缩窄术11例,高流量搭桥联合颈内动脉结扎术2例,中流量搭桥联合颈内动脉结扎术1例,低流量搭桥联合颈内动脉缩窄术4例。术后定期随访并复查头颅CTA或DSA,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患者的预后。结果20例患者中,术后动脉瘤消失5例,体积缩小11例,大小无变化4例。术后3例患者出现局灶性脑梗死。18例获得随访,2例失访。影像学随访时间为(7.8±3.0)个月(3~12个月),其中动脉瘤消失7例,体积缩小9例,大小无变化2例。临床随访时间为(46.3±16.3)个月(20~85个月),至末次随访,16例患者的术前症状消失或好转,2例症状无改善。末次随访mRS:0分9例,1分8例,3分1例。结论血流调整联合血流重建是治疗症状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巨大型动脉瘤的有效方法。根据患者的侧支循环代偿情况采取个体化手术方案,能够获得较好的预后,且并发症少。
李唐李唐杨建华张文超张文超尚彦国尚彦国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血流重建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
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麻醉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大鼠术后脑组织hnRNPA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评价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麻醉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大鼠术后脑组织核不均一性核糖核蛋白A2(hnRNPA2)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16~18月龄,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致其重度狭窄的方法建立MCI模型。取MCI模型制备成功的大鼠48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2):假手术组(SH组)、七氟醚麻醉组(S组)、丙泊酚麻醉组(P组)和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麻醉组(SP组)。S组吸入3%七氟醚;P组静脉输注丙泊酚40 mg·kg^-1·h^-1;SP组吸入1.7%七氟醚,静脉输注丙泊酚20 mg·kg^-1·h^-1。3组麻醉时间均为3 h。待大鼠翻正反射消失后,行胫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7 d时行Y迷宫实验,计算新异臂(N臂)停留时间百分比;行旷场实验,记录活动总路程和中央区活动时间;然后处死大鼠,取脑组织,分别采用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法测定海马hnRNAP2和γ-氨基丁酸A型受体α1亚基(GABAA-α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SH组比较,S组和P组N臂停留时间百分比降低,海马hnRNPA2表达上调,GABAA-α1表达下调,SP组海马hnRNPA2表达上调(P<0.05),N臂停留时间百分比和海马GABAA-α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组或P组比较,SP组N臂停留时间百分比升高,海马hnRNPA2表达下调,GABAA-α1表达上调(P<0.05);4组间活动总路程及中央区活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麻醉不加重MCI大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可能与上调脑组织hnRNPA2表达,维持GABAA-α1稳定表达有关。
王金鑫王海云李唐陈一萌杨陈祎
关键词:二异丙酚
异氟烷/丙泊酚不同剂量配伍对胫骨骨折手术MCI大鼠Bip-GABAA受体α1亚基蛋白稳态(proteostasis)影响
目的:评价异氟烷/丙泊酚不同配伍对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大鼠Bip-GABAA受体al蛋白稳态(proteostasis)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0...
郭娣王海云李唐陈一萌王国林
关键词:丙泊酚异氟烷
低流量搭桥术治疗巨大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低流量搭桥术治疗巨大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5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7例采用低流量搭桥术治疗的巨大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侧支循环的代偿情况决定手术方式, 其中6例行颈内动脉闭塞联合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 1例行颈内动脉缩窄联合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术中采用荧光素血管造影和(或)血管超声检查评估桥血管的通畅情况。术后行影像学随访评估动脉瘤情况, 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7例患者术中评估桥血管均通畅。术后1例患者发生脑梗死, 预后良好;无一例患者死亡。术后随访6~48个月, 随访期间未见动脉瘤复发或破裂出血, 6例动脉瘤消失, 1例动脉瘤缩小;mRS 0分者5例, 1分者1例, 3分者1例。结论初步观察显示, 低流量搭桥术治疗巨大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的临床效果好, 并发症少。
杨建华杨建华李唐李唐施铭岗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海绵窦
异氟醚/丙泊酚不同配伍麻醉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大鼠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评价异氟醚/丙泊酚不同配伍麻醉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大鼠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6~18月龄,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致其重度狭窄的方法,建立MCI模型。取MCI模型制备成功的大鼠15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30):假手术组(S组)、异氟醚组(I组)、丙泊酚组(P组)和异氟醚/丙泊酚不同剂量配伍组(IP1,2组)。I组吸入1.9%异氟醚;P组静脉输注丙泊酚40mg·kg-1·h-1;IP1组吸入1.0%异氟醚,静脉输注丙泊酚20mg·kg-1·h-1;IP,组吸入1.4%异氟醚,静脉输注丙泊酚10mg·kg-1·h-1。各组麻醉时间均为3h,待大鼠翻正反射消失后行胫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于术后7d行恐惧条件化测试与Y迷宫实验检测认知功能,取海马组织,尼氏染色确定海马CA1区存活神经元计数;免疫荧光法确定海马CA1区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及cflspase-12阳性神经元计数。结果与s组比较,IP2组、I组和P组N臂停留时间比率、僵直时间比率和存活神经元计数降低,CHOP阳性神经元计数和caspase-12阳性神经元计数升高(P〈0.05),IP1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IP1组比较,IP2组、I组和P组N臂停留时间比率、测试期僵直时间比率和存活神经元计数降低,CHOP阳性神经元计数和caspase-12阳性神经元计数升高(P〈0.05);与IP2组比较,I组和P组N臂停留时间比率、测试期僵直时间比率和存活神经元计数降低,CHOP阳性神经元计数和caspase-12阳性神经元计数升高(P〈0.05)。结论1.0%异氟醚复合丙泊酚20mg·kg-1·h-1麻醉不加重MCI大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郭娣王海云李唐陈一萌王国林
关键词:二异丙酚异氟醚手术后并发症
大鼠颈部显微解剖及血管吻合训练模型的建立
2022年
目的探讨大鼠颈前区显微解剖特点,安全、高效显露颈部血管的技巧及显微血管吻合训练方法。方法2021年1月-2021年7月,在天津市环湖医院显微解剖实验室对30只成年雄性SD大鼠进行实验,麻醉成功后沿颈前中线切开,分别进行颈部组织分离并显露双侧颈外静脉(EJV)、颈总动脉(CCA)及其分支,分别测量游离CCA的长度、双侧CCA间距、CCA及EJV直径,总结外科解剖特点、操作技巧,针对提高神经外科搭桥手术技能建立显微血管吻合训练模型(端端、端侧、侧侧吻合),观察并记录术后半小时吻合口通畅性、吻合口漏血及狭窄等并发症例数、围手术期大鼠死亡例数。采用SPS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双侧CCA之间、EJV之间直径对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30只大鼠均成功完成颈前区重要解剖结构显露,测量游离CCA长度(18.0±2.5)mm,双侧CCA间距(11.0±1.5)mm,CCA直径(1.3±0.2)mm,EJV直径(2.5±0.3)mm。双侧CCA之间、双侧EJV之间直径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功完成CCA端端吻合10例、CCA-EJV端侧吻合5例、EJV-CCA端侧吻合5例、半环端侧吻合10例、CCA侧侧吻合5例。本组发生吻合口漏血5例,吻合口狭窄4例,吻合口不通2例,围手术期无大鼠死亡。结论大鼠颈前区是显微血管吻合训练的理想部位:大鼠颈前区解剖分离过程有助于提高显微外科操作技能;充分显露血管获取足够的操作空间是进行多种显微血管吻合训练的前提。
李唐李唐杨建华张文超张文超
关键词:显微血管吻合颈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