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强

作品数:15 被引量:94H指数:6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安徽高等学校省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文化科学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院校
  • 4篇高职
  • 3篇职业教育
  • 3篇中药
  • 3篇教育
  • 3篇高职院校
  • 2篇学成
  • 2篇职业院校
  • 2篇芍药
  • 2篇芍药苷
  • 2篇羟甲基
  • 2篇羟甲基糠醛
  • 2篇糠醛
  • 2篇化学成分
  • 2篇甲基
  • 2篇教学
  • 2篇国家职业教育
  • 2篇白芍
  • 2篇5-羟甲基糠...
  • 2篇X

机构

  • 14篇安徽中医药高...

作者

  • 14篇张强
  • 8篇秦亚东
  • 6篇赵宝林
  • 3篇黄丽平
  • 2篇戴胜
  • 1篇马波
  • 1篇汪荣斌
  • 1篇金欣
  • 1篇吴晟
  • 1篇吴德宝

传媒

  • 2篇卫生职业教育
  • 2篇现代中药研究...
  • 2篇产业与科技论...
  • 1篇黑龙江教育(...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药材
  • 1篇辽宁高职学报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太原城市职业...
  • 1篇大学教育

年份

  • 1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参与度提高因素分析——以安徽省职业院校中药技能大赛为例被引量:2
2019年
职业技能大赛只有具有了广泛的参与度,才能真正实现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通过分析技能大赛参与度不高的原因,并以安徽省职业院校中药技能大赛为例,从政府、政策、院校、教师和学生等多个方面详细分析了技能大赛参与度提升的因素,以期为职业院校以技能大赛为抓手提升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
张强赵宝林黄丽平秦亚东
关键词: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中药鉴定与调剂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7
2018年
教学团队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中药人才,通过对中药鉴定与调剂教学团队建设的必要性、团队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进行总结,以期为相关教学团队建设提供参考。
赵宝林秦亚东张强刘想晴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团队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逆“木桶理论”现象分析
2018年
高校近年来的规模扩招,引起教学质量不断下降。本文从"木桶理论"角度,分析目前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依据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社会发展需求,探讨高校人才培养中逆"木桶理论"现象,进而根据"木桶理论"在高校人才培养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改革建议,以提升教学质量。
张强赵宝林
关键词:木桶原理职业教育
加工方法对白芍化学成分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研究没食子酸、儿茶素、芍药苷和芍药內酯苷四种成分在白芍加工前后的变化,探索赤白芍同源不同效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HPLC测定白芍鲜品及不同加工品中的四种成分的含量,分析研究不同加工品中四种成分随加工的变化,结合四种成分的药理作用分析。结果白芍鲜品与干燥品的四种含量差别不大,根皮中芍药內酯苷和儿茶素含量是根中含量的10倍左右;白芍中没食子酸的含量随着煮制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其余三种成分呈先升后减的趋势。结论没食子酸可能是赤白芍同源不同效的主要成分。
刘亮镜余静张强徐斌
关键词:白芍没食子酸儿茶素芍药苷
基于“职教20条”对“1+X”证书制度的思考被引量:34
2019年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1+X”证书制度,并于2019年3月开始试点。“1+X”证书制度作为一种新型证书制度受到了职业院校的高度重视,但“1+X”证书制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亟待明确和解决。文章基于“职教20条”,阐述了“1+X”证书制度内容,分析了“1+X”证书制度的优势,并探讨了“1+X”证书制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期对进一步完善“1+X”证书制度有所帮助。
张强秦亚东
高职院校药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践课程建设与实践被引量:1
2019年
新时代教育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已迈入全面加强内涵建设的历史时期。加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已成为各方共识,然而目前高职院校药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践课程建设相对滞后,尤其缺少特色鲜明的实践课程,成为制约专业发展的瓶颈。本文从高职院校药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践课程建设思想、建设原则、建设经验和方法方面进行探索。
秦亚东汪荣斌张强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践课程课程建设
高职院校卓越中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被引量:6
2017年
探索高职院校卓越中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人才培养内涵建设,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当下高职院校中药专业教育凾待解决的问题。结合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卓越中药技能型人才计划项目的实施,就卓越中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构建进行了阐述。
秦亚东黄丽平赵宝林张强金欣
关键词:中药专业
高等职业院校就业指导全程化探析被引量:2
2017年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从推进职业引导,强化职业能力;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方位就业指导,提升就业能力等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如何将就业指导贯穿于高等职业院校教学全过程。
张强黄丽平吴德宝赵宝林马波
关键词:职业院校就业指导全程化
丹参酒炙过程中炮制时间、颜色与化学成分含量的相关性被引量:13
2021年
目的:评价丹参酒炙过程中炮制时间、颜色与化学成分含量的相关性。方法:用黄酒制备不同炮制时间(7~15 min)的丹参酒炙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及其酒炙品中丹酚酸B、丹参酮ⅡA和5-羟甲基糠醛(5-HMF)的含量;采用色差仪测定两者的色度值[红绿色轴分量(a*)、黄蓝色轴分量(b*)、明度(L*)]并计算总色差值(ΔE);采用Spearman’s rho、Kendall’s Tau-b检验考察炮制时间、色度值与化学成分含量的相关性。结果:丹参饮片中丹酚酸B、丹参酮ⅡA、5-HMF的含量分别为17.9~70.6、2.3~3.1、0 mg/g;丹参酒灸品中丹酚酸B、丹参酮ⅡA、5-HMF的含量分别为14.8~68.4、1.1~3.9、0.7~34.4 mg/g。丹酚酸B含量先降低再增加,约在9、11 min达到高峰后逐渐降低;丹参酮ⅡA含量先增加,约在7 min达到高峰后逐渐降低;5-HMF在炒制13 min后含量急剧增加。以丹参为标样的丹参酒炙品的ΔL*为-5.369~2.553、Δa*为-1.098~0.321、Δb*为-1.471~2.355,ΔE为0.217~5.397。Spearman’s rho、Kendall’s Tau-b检验的结果均显示,ΔE与丹参炮制时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517、0.389)、5-HMF含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549、0.405)均呈正相关(P均小于0.01);丹参酮ⅡA含量与Δb*(相关系数分别为-0.509、-0.391)、炮制时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556、-0.420)、5-HMF含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545、-0.392)均呈负相关(P均小于0.01);5-HMF含量与炮制时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957、0.870)呈正相关(P均小于0.01)。结论:丹参酒炙过程中丹参酮ⅡA、5-HMF的含量与炮制时间及颜色显著相关,即随着炮制时间增加和温度升高,其颜色由红黄色向黄绿色变化,在黑白程度上偏黑色;丹参酮ⅡA含量降低,5-HMF含量升高。
徐斌张强刘亮镜
关键词:丹参酒炙5-羟甲基糠醛丹酚酸B色度值
葛根与粉葛HPLC特征图谱差异性研究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研究葛根与粉葛特征图谱的差异性。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_(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2%冰醋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建立21批葛根与粉葛的特征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及化学模式识别研究。结果:建立了葛根与粉葛的HPLC特征图谱,共确定15个共有峰,21批样品相似度为0.946~1.000,其中葛根样品相似度均>0.985。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均可用于区分葛根与粉葛。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显示大豆苷元、染料木素、葛根素、染料木苷等12个成分是引起差异的主要成分。结论:该研究建立的特征图谱方法可以区分葛根与粉葛,可为其品种的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韩晓珂梁朝锋秦亚东徐斌张强周娟娟
关键词:粉葛化学模式识别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