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自然保护
  • 2篇自然保护区
  • 2篇绿尾虹雉
  • 2篇国家级自然保...
  • 2篇保护区
  • 1篇多样性
  • 1篇行为节律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鸟类
  • 1篇迁徙
  • 1篇迁徙路线
  • 1篇种群
  • 1篇种群密度
  • 1篇岷山山系
  • 1篇猛禽

机构

  • 3篇四川大学

作者

  • 3篇冉江洪
  • 3篇余翔
  • 2篇吴永杰
  • 1篇王彬
  • 1篇梁敏仪
  • 1篇梁思琪
  • 1篇严勇

传媒

  • 2篇四川动物
  • 1篇生物多样性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四川小寨子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绿尾虹雉的日活动行为特征被引量:7
2018年
2017年4—8月,利用瞬时扫描法和红外相机调查法对四川小寨子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绿尾虹雉Lophophorus lhuysii的日活动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春、夏季绿尾虹雉的活动时间主要用于移动(38.04%),其次是取食(33.96%)、观望(17.01%)和静栖(7.05%),用于社会(2.14%)、保养(1.54%)和繁殖(0.27%)的时间较少;2)取食行为早晚的频次较高,静栖和保养行为在午后具有明显高峰,社会行为在清晨和夜宿前达到峰值;3)静栖、社会和保养行为节律存在性别和季节差异,繁殖行为节律存在性别差异;4)与笼养种群相比,野生绿尾虹雉的取食时间占比更大,静栖行为占比更少,移动、社会、繁殖和观望行为节律存在差异。了解野生绿尾虹雉的行为特征是保护该物种的重要基础,同时也可为人工圈养种群的管理提供参考,今后应重视其野外生态学研究工作。
陈俊橙贺飞彭波余翔吴永杰吴永杰
关键词:绿尾虹雉行为节律
四川小寨子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绿尾虹雉种群密度调查与栖息地评价被引量:23
2017年
2015年6—8月和2016年3—8月,在四川小寨子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地区,采用绝对密度调查法,对繁殖期绿尾虹雉Lophophorus lhuysii的密度进行了调查,并基于Max Ent对繁殖期绿尾虹雉的栖息地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在保护区及其周边区域内,绿尾虹雉繁殖期常活动于海拔3 500~4 100 m靠近阳坡的草甸、灌丛生境。在整个评价区域内适宜栖息地120.05 km^2,次适宜栖息地141.67 km^2;在保护区内繁殖期绿尾虹雉的平均密度为4.99只/km^2,适宜栖息地49.17 km^2,次适宜栖息地48.27 km^2,推测其种群数量为245只。放牧、资源采集等人类活动是影响绿尾虹雉种群密度的主要因子,因此在本区域的保护区网络间需要加强对人类活动的控制,限制放牧活动,以保护高海拔区域的生物多样性。
余翔陈俊橙王彬严勇冉江洪贺飞彭波
关键词:绿尾虹雉种群密度岷山山系
四川省猛禽多样性及迁徙路线被引量:8
2016年
基于文献、标本馆数据和野外调查记录,共收集四川省猛禽分布记录数据2,410条,依此分析了四川省猛禽的分布与迁徙路线。四川省猛禽记录有56种(76种及亚种),其中隼形目3科41种,占全国隼形目鸟类总数的64.06%;鸮形目2科15种,占全国鸮形目鸟类总数的48.39%;国家I级重点保护猛禽5种。四川省猛禽总体呈现西部多东部少的格局,记录最多的平武县有32种;在垂直分布上以1,000–3,500 m海拔段物种丰富度最高。在四川省境内具有迁徙习性的猛禽有19种,其中金堂县迁徙猛禽最多。主要迁移路线有3条:1条属于中亚–印度迁徙路线,经过四川省西北角的石渠和德格县;另外2条属东亚–澳大利亚迁徙路线,其中1条沿四川省盆地西缘的岷山–邛崃山–凉山一线向南到我国云南、缅甸;另外1条沿四川北部岷山至金堂和南充一线向东南至重庆、贵州。本研究为保护四川猛禽资源和了解猛禽迁徙路线提供了参考。
梁敏仪冉江洪梁思琪吴永杰余翔
关键词:猛禽迁徙路线生物多样性鸟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