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哲义
- 作品数:7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皮左心室重建术对心尖部室壁瘤形成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术后即刻心排量的影响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评价经皮左心室重建术对心尖部室壁瘤形成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术后即刻心排量的影响。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行经皮左心室重建术的心尖部室壁瘤形成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25例。监测患者在经皮左心室重建术前、后的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25例患者中男23例(92.0%),平均年龄(65.4±11.9)岁,体重指数(23.2±4.0)kg/m2。共24例(96.0%)患者成功进行经皮左心室重建术,1例因装置无法达到最佳位置而终止手术。PARACHUTE装置植入后,患者心排量[(4.85±0.93)L/min比(3.83±0.72)L/min,P<0.01]、心排量指数[(2.90±0.82)L/(min·m^2)比(2.32±0.74)L/(min·m^2),P<0.01]均显著高于开伞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复苏后患者的心功能仍保持稳定,心排量[(5.01±0.92)L/min比(3.83±0.72)L/min,P<0.01]、心排量指数[(3.01±0.87)L/(min·m^2)比(2.32±0.74)L/(min·m^2),P<0.01]均较术前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左心室重建术后即刻明显提高心尖部室壁瘤形成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心排量和心排量指数,这可能与植入物即刻改善心尖部室壁瘤的矛盾运动相关。
- 王建赖可可张哲义苏茂龙王焱
- 关键词:缺血性心肌病
- 多模式心脏影像学在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介入左心室重建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18年
- 人口老龄化和各种心脏疾病终末期导致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的患病率逐年增加,沉重的医疗负担和预后差是患者及家庭面临的严峻问题。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通常无法在心肌梗死(心梗)时间窗内开通罪犯血管,导致大面积心肌坏死后形成疤痕[1]。心脏外科既往在冠状动脉(冠脉)旁路移植的同时切除梗死区域的疤痕,进行左心室重建,在部分患者中能够改善预后[2]。但外科手术创伤大、费用多,手术风险高,因此未能在临床上广泛开展。目前,通过经导管途径的左心室重建术或左心室分区术,旨在减小左心室容积,改善或消除大面积左心室疤痕患者的室壁活动异常,增加患者心输出量并降低血栓栓塞和疤痕相关的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是缺血性心衰介入器械治疗领域的热点。我院于2015年初开展经导管途径使用PARACHUTE装置进行左心室重建,目前已成功完成25例。2017年初我院心脏团队使用REVIVENT系统完成8例心外膜左心室重建。早期临床研究[3-6]结果显示,该方法有较高的手术成功率和短期安全性,术后患者的有创心排量、超声心动图以及包括NYHA心功能分级、6分钟步行试验在内的心功能指标均较术前有所改善。多模式心脏影像学检查在左心室重建的患者筛选、介入器械选择、手术方案及心功能评估、远期预后判断等方面,与以往外科左心室重建有较大不同。本文将通过介绍介入左心室重建的器械治疗进展,重点阐述多模式心脏影像学评估在伴有左心室严重重构的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 王建张哲义赵之伟赵军卢庆王焱
- 关键词:缺血性心力衰竭心脏外科影像学检查介入多模NYHA心功能分级
- 动态CT扫描在探索声带麻痹患者喉部软组织三维动态变化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采用动态CT扫描探索声带麻痹患者喉部软组织三维形态的动态变化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7月就诊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二嗓音科的单侧声带麻痹患者18例(男10例,女8例,年龄29~75岁)和健康受试者10名(男5名,女5名,年龄25~58岁),行喉部动态CT Cine电影序列扫描,获得受试者从吸气到发音过程中喉部运动的10个动态序列影像,结合声门区面积和环状软骨位移的动态变化将获得的动态序列影像划分为吸气相和发音相、开相和闭相,分别测量各个相位声带长度、宽度、厚度和声带下方收敛角度。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单侧声带麻痹患者与健康受试者声带的三维形态参数。结果健康受试者从吸气到发音的过程中,吸气相和发音闭相声带形态相对稳定,发音开相和开闭相变换时,声带形态变化明显,长度变长(1.19±0.10)mm,宽度变宽(2.19±0.17)mm,厚度变薄(2.66±0.56)mm,声带下方收敛角度变小(31.45±4.78)°。声带麻痹组与健康受试组比较,开相时,声带麻痹组患侧声带的厚度比健康受试组薄(t=10.25,P<0.001),宽度较健康受试组大(t=5.25,P<0.001);闭相时,声带麻痹组患侧声带下方收敛角度较健康受试组大(t=4.41,P=0.001),健侧声带宽度比健康受试组大(t=2.54,P=0.026),其他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喉部动态CT扫描为吸气到发音过程中喉部软组织三维形态动态变化的客观定量测量提供了一种简便、无创的方法。吸气到发音过程中,失神经支配的单侧声带麻痹患者的声带下方收敛角度与声带厚度较健康受试组发生特征性的动态变化。闭相时健侧声带的宽度可用于评估其代偿功能。
- 马艳利王勇蔡捷游永晶张哲义王金岸蒋家琪庄佩耘
- 关键词:声带麻痹动态CT
- 原发性输尿管癌的多层螺旋CT多期动态增强表现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观察原发性输尿管癌的多层螺旋CT(MSCT)多期动态增强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输尿管癌13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2例,对病灶行MS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结果病灶强化峰值时间位于肾实质期8例,增强前后时间-密度曲线呈"速升-缓升-速降"型。3例位于皮髓质交界期,呈"速升-速降"型。2例位于肾盂期,呈持续缓升型。结论原发性输尿管癌MSCT多期动态增强具有一定特征,结合其他相关影像表现诊断不难。少数强化峰值位于肾盂期者需与原发性非特异性输尿管炎进行鉴别。
- 肖东健林玉琳王勇张哲义李子彦
- 关键词:输尿管
- CT评价经皮左室分区术对心尖部室壁瘤形成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8年
- 心尖部室壁瘤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发病早期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引起心力衰竭、心脏破裂、缺血性心肌病及栓塞等并发症,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肌梗死造成。
- 张哲义王建姜宁宁肖东健李子彦王金岸
- 关键词:缺血性心肌病室壁瘤形成CT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临床表现及影像特点分析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结合肺结核患者共计80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把患者按照糖尿病合并肺结核与单纯肺结核的标准,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对80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CT检查结果的特征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的患者起病急剧,主要表现是炎症,呼吸道及结核中毒的现象明显,少部分患者无呼吸道症状;两组患者在病变范围及部位、病变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的临床影像表现为肿块、结节、树芽状、空洞,有纤维状的斑片影、条影,动态影像主要是以大片融合、实质发生病变为主;对照组临床表现主要为支气管扩大、淋巴结肿大、出现空洞及钙化现象,动态影像主要呈现多个小片阴影、大片阴影。结论相较于单纯的肺结核患者,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的患者临床表现及肺部CT均出现一定的特殊性,掌握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对治疗此病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李子彦柴晓明肖东健张哲义杨秀荣
- 关键词: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影像特征
- CT与MRI对肾脏囊性病变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探讨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CT与MRI对肾脏囊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0月在本院诊治经手术病理确诊为肾脏囊性病变的90例(共108个病灶,其中良性60个,恶性48个)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资料,90例患者接受过CT与MR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Bosniak分级结果和诊断效能。结果:CT与MRI的Bosniak分级结果提示,CT与MRI均能有效明确病灶组织,在Bosniak分级鉴别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诊断效能方面,MRI下的Bosniak分级诊断符合率95.37%、敏感性95.83%、特异性95.00%均明显高于CT下Bosniak分级的76.85%、72.92%、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T相比,MRI的Bosniak分级在肾脏囊性病变中的诊断效能更显著,建议首选MRI下的Bosniak分级。
- 姜宁宁张鹏廖良忠张哲义李子彦
- 关键词:肾脏囊性病变CTMRIBOSNIAK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