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榕
- 作品数:7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广东海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语言文字天文地球更多>>
- 浅析马克斯·韦伯的“价值无涉”思想
- 2016年
- 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价值无涉",是要划清价值判断与经验事实的科学知识之间的界限,建立不同于自然科学而又能保证其客观性的社会科学方法。他认为研究者对经验材料的逻辑论证不能上升到价值判断,必须保持对事实的客观认识,并要求研究者在进入对对象的研究阶段时必须采取客观理性的科学态度。
- 沈榕
- 南海争端中中西方话语能量的共时研究——以中菲南海仲裁案为例
- 2016年
- 针对南海争端,以中菲南海仲裁案的裁决为例,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的话语能量进行分析,指出其对中国南海主张的判定都是一系列的翻译性解读,以及对方所仰赖的绝对共时话语语态的逻辑错误。而中国在维护《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宗旨和价值的前提下,所坚持的南海断续线有对特定时空环境适应的合理根据,这是在相对共时中寻求差异性的体现。仲裁庭所做出的结果不仅在逻辑上站不住脚,更在平等自由的价值观上显得软弱无力。
- 沈榕王建廷
- 关键词:共时一元论
- 南海争端中中西方话语能量的共时研究——以中菲南海仲裁案为例
- 2016年
- 中菲南海仲裁案背后是西方话语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逻辑,这种专横的话语霸权试图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的文本概念和规则作为普世标准,从而对南海断续线背后的意图作出镜像解读。语言哲学家索绪尔的"共时"概念或方法提供了观察西方某些国家在南海争端背后话语机制,揭示其对绝对共时话语权利的幻想和逻辑缺陷,证明南海断续线的意图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要实现的价值的一致性。
- 沈榕王建廷
- 关键词:共时一元论
- 语境冲突下的南海争端——对南海断续线的历时追问
- 2017年
-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的海洋权益界线与中国的南海断续线,是在两个不同时间场域(语言逻辑背景)中的海权划界模式。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以《公约》作为其言说的时空场域,用其中既有的概念和规则去言说和判定形成于二战背景下的南海断续线。易造成中西双方说理主体之间的理解和把握在时空上的错位,自然会产生误解甚至歪曲。用语言哲学家索绪尔的"历时"概念或方法,通过在动态中整体性和在静态中的深度方能还原南海断续线划设的原初意图。
- 王建廷沈榕
- 关键词:南海争端
- 马克思的自由时间理论及其现代新形式的表现
- 2016年
- 在马克思的自由时间理论中,与劳动时间对立的自由时间是人获得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并认为劳动者无法真正占有自由时间的重要原因是社会分工的产生。因此,实现自由发展的重要途径便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旧式分工关系的消解。然而,在脑力劳动普遍发展的今天,劳动时间与自由时间的对立依然存在,几乎所有的人都受到时间的奴役。本文从人的时间观念出发,来审视劳动时间与自由时间二者所表现出来的新的对立关系。
- 沈榕
- 试探海洋意识与时空的关系并为中国海洋战略提出相应对策
- 2017年
- 海洋,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新的空间,深深影响着人们的实践方式和意识观念。新一轮的"圈海"竞争背后是海洋文明与陆地文明、东方逻辑与西方逻辑之间的相互冲突与逐渐融合。这是中国面临的一次挑战和崛起的机遇,要在纷繁复杂的海权争夺中突出重围,就需要整体、系统地把握海洋事业的发展方向,就需要首先在思维层面上占据制高点。
- 沈榕
- 关键词:海洋意识
- 共时与历时视域下的中国南海断续线问题思考
- 概念,是人类对纳入自己视界范围内的客观事物所进行的抽象性把握,具有确定性和稳定性。但它又依赖于自身所处的情境时空,而呈现出不同的特质。一个概念在其所属的语言系统内有特定的内涵和意义而如果将其放置到另一种语言系统中未必就有...
- 沈榕
- 关键词:地缘政治外交政策南海争端话语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