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昊

作品数:6 被引量:55H指数:5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骨折
  • 2篇手术
  • 2篇缺损
  • 2篇胫骨
  • 2篇胫骨骨折
  • 2篇踝关节
  • 2篇外科
  • 2篇外科手术
  • 2篇开放骨折
  • 2篇骨缺损
  • 2篇骨水泥
  • 2篇关节
  • 1篇短缩
  • 1篇修复外科
  • 1篇修复外科手术
  • 1篇症状
  • 1篇症状性
  • 1篇支撑钢板
  • 1篇韧带
  • 1篇前臂

机构

  • 6篇沈阳军区总医...

作者

  • 6篇张昊
  • 5篇周大鹏
  • 4篇田竞
  • 4篇杨超
  • 4篇薛海鹏
  • 4篇解冰
  • 3篇马鑫
  • 3篇刘兵
  • 2篇刘欣伟
  • 1篇项良碧
  • 1篇胡汉

传媒

  • 3篇中国骨伤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创伤与急危重...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Masquelet技术治疗胫骨中段开放骨折合并骨缺损24例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应用Masquelet技术分期治疗复杂胫骨中段开放骨折合并骨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沈阳军区总医院骨科收治的24例复杂胫骨中段开放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asquelet标准化治疗方案:Ⅰ期彻底清创、抗生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填充骨缺损、外固定架固定、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负压引流。Ⅱ期闭合创面,骨折端复位、髓内钉固定,骨缺损处继续予以抗生素骨水泥填充;6~8周后骨缺损处应用自体髂骨植骨。随访观察所有患者感染控制、骨折愈合及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24例患者,术后随访12~33个月,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6.8个月,术后均未出现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结论应用Masquelet技术通过早期植入PMMA骨水泥局部释放持续抗生素来控制感染,维持肢体长度及断端稳定性,通过体内诱导在骨缺损部位产生自体膜结构,通过移植自体松质骨的方法对骨缺损实施重建修复治疗,是治疗复杂胫骨中段开放骨折合并骨缺损的有效方法。
刘兵周大鹏刘欣伟马鑫张昊孙齐明韩宁
关键词:开放骨折胫骨骨折骨缺损骨水泥
Masquelet技术治疗前臂单骨感染性骨缺损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分析应用Masquelet技术治疗前臂单骨感染性骨缺损的机理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我科收治的18例前臂单骨感染性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给予Masquelet技术进行二阶段治疗,第一阶段彻底清创、抗生素PMMA骨水泥填充骨缺损及内固定,第二阶段治疗在一期治疗结束6~8周后,在骨缺损处应用自体髂骨植骨。随访观察18例患者感染控制、骨折愈合及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均无感染复发、植骨吸收、接骨板螺钉松动断裂等情况发生;按Anderson功能评价体系评价功能恢复:良好9例,满意6例,不满意3例,无失败病例,满意率83.33%。结论应用Masquelet技术植入PMMA骨水泥局部释放持续抗生素来控制感染,通过体内诱导在骨缺损部位产生自体膜结构,然后移植自体松质骨对骨缺损实施重建修复治疗,是治疗前臂单骨感染性骨缺损的有效方法。
马鑫周大鹏刘兵刘欣伟孙齐明张昊
关键词:开放骨折骨水泥骨缺损
经改良后内侧入路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后Pilon骨折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后内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治疗后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7月至2015年1月手术治疗10例后Pilon骨折患者,其中男3例,女7例,年龄31~54岁。根据俞光荣等提出的后Pilon骨折分型,Ⅰ型1例,Ⅱ型3例,Ⅲ型6例。所有患者采用改良后内侧入路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骨愈合及复位情况,并予术后1年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10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18(14.1±3.2)个月。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切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及屈肌腱挛缩发生。术后根据Burwell-Charnley影像学评价标准判定骨折复位,后踝解剖复位8例,复位良好2例。所有骨折均获得愈合,时间12~16(13.2±1.8)周。术后1年根据AOFAS评分评定临床疗效,优8例,良2例。患者术后3~6(4.7±1.4)个月重返原工作岗位。结论 :改良后内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治疗后Pilon骨折临床疗效肯定,并发症少,患者可以早期负重功能锻炼。
解冰田竞周大鹏薛海鹏杨超张昊田帅王源伟胡汉
关键词:胫骨骨折外科手术
跖骨近端Z形截骨短缩手术治疗成人症状性Morton趾被引量:1
2016年
背景:临床上症状性Morton趾较为少见,目前国内外鲜有关于其手术治疗方面的报道。目的:采用跖骨近端Z形截骨短缩手术治疗症状性Morton趾,并评价其初期疗效。方法: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对6例(10足)Morton趾患者实施相对较长跖骨的近端Z形截骨短缩手术,评价患足手术前后影像学改变及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差异。结果:患者均获得9-21个月,平均(15.0±4.6)个月随访。截骨部位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0-14周,平均(11.6±2.7)周。术前第1、2跖骨相对长度差为11.5-15.5 mm,平均(14.3±2.7)mm,术后为2.0-6.0 mm,平均(3.9±1.2)mm,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2跖骨短缩8.0-13.5 mm,平均(10.1±3.3)mm,约占第2跖骨长度的16.4%。而AOFAS评分由术前的48-64分,平均(57.3±6.0)分提高到术后的74-87分,平均(81.0±5.6)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症状性Morton趾,对相对较长的跖骨采用跖骨近端Z形截骨短缩手术可以有效纠正畸形、恢复正常的跖骨头相对长度,患足疼痛及外观改善明显,但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解冰张昊杨超薛海鹏周大鹏田竞
关键词:截骨先天畸形
自体半腱肌重建外侧副韧带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 :探讨采用自体半腱肌重建外侧副韧带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6年11月采用自体半腱肌肌腱重建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治疗28例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0例,女8例;平均年龄28.6岁(18~47岁)。记录围术期并发症,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关节评分标准评价术后功能改善情况,采用视觉模拟标尺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术后疼痛情况。结果 :2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18.2个月。围术期未出现医源性骨折及切口感染等严重手术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未出现踝关节不稳或踝关节活动受限,未出现膝部肌腱供区肌肉功能障碍。AOFAS评分由术前的53.1±6.8提高至术后的90.4±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由术前的6.3±1.7提高至术后的0.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体半腱肌解剖重建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手术方式简便,术后恢复好,无严重并发症,临床疗效好,是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可靠方法之一。
张昊解冰薛海鹏杨超刘兵马鑫田竞周大鹏项良碧
关键词:踝关节修复外科手术
慢性踝关节不稳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6年
慢性踝关节不稳常由急性踝关节扭伤漏诊或者治疗不当所致,可以导致局部长期疼痛,继发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甚至功能障碍等一系列问题,是种常见但治疗相对棘手的疾病。但是对于其诊断与治疗尚没有统一的标准。应力下X线、MRI及超声等检查方式众多,哪种才是疾病诊断过程中的首选或是金标准。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手术是治疗严重踝关节不稳的主要手段,但现有的手术方式疗效差别较大,理念也不尽一致,使临床医师选择手术方式时存在较大的困惑。近年来文献报道的手术治疗方式已由原有的非解剖重建逐渐向原位解剖重建转变。
张昊解冰薛海鹏杨超田竞
关键词:踝关节关节不稳定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