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卒中
  • 7篇脑卒中
  • 4篇缺血
  • 4篇MCA
  • 3篇血管
  • 3篇血流
  • 3篇血性
  • 3篇抑郁
  • 3篇缺血性脑卒中
  • 3篇卒中后
  • 3篇卒中患者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脑卒中患者
  • 3篇教学
  • 3篇梗死
  • 3篇肝硬化
  • 3篇TCD
  • 2篇胆管
  • 2篇低氧

机构

  • 23篇佳木斯大学附...
  • 2篇佳木斯大学

作者

  • 23篇于佳楠
  • 10篇迟男男
  • 8篇魏春杰
  • 5篇姜尧佳
  • 5篇盛宝英
  • 5篇杨晓玉
  • 4篇李欣
  • 4篇韩凤
  • 3篇田嘉莹
  • 2篇付先东
  • 2篇朱艳丽
  • 2篇苏德望
  • 2篇朱晓峰
  • 2篇杜景峰
  • 1篇任秀敏
  • 1篇程开
  • 1篇齐志国
  • 1篇王克健
  • 1篇徐建博
  • 1篇陈颖

传媒

  • 9篇微量元素与健...
  • 3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广东微量元素...
  • 1篇医学新知
  • 1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右江医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12篇2018
  • 9篇2017
  • 1篇2016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CD检测MCA供血区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血流动力学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TCD检测MCA供血区非痴呆型血管认知障碍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和住院部被确诊为MCA供血区缺血性脑梗死的患者80例,将被诊断为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36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被确诊为无血管性认知障碍的44例患者为对照组。通过TCD检测两组患者MCA的血流速度、脉动指数。比较两组的血流速度及脉动指数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与认知正常的对照组之间TCD脑血流动力学存在差异,观察组的各期血流速度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而脉动指数增高(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CD检测MCA供血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流速度和脉动指数可以指导临床医师早期对VCI-ND的辅助诊断。
于佳楠李欣
关键词:MCA经颅多普勒超声
米氮平影响老年脑卒中大鼠NF释放的机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米氮平在老年脑卒中大鼠核因子(NF)释放中的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6月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动物实验老年脑卒中大鼠180只,建立老年大鼠脑卒中后抑郁大鼠模型,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分为模型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只。建模成功后,模型组不采取任何措施,对照组采用疏肝解郁胶囊治疗,实验组采用米氮平治疗,比较三组临床疗效及NF释放机制。结果三组大鼠均取得造模成功。实验组治疗后大鼠精神状况良好,毛色光泽良好,能正常饮水、活动幅度相对较大。对照组治疗后大鼠精神状况一般,毛色无光,基本能饮水,活动幅度较小。大鼠治疗2、7及16 d后,实验组旷野试验结果与对照组和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7及16 d后,实验组糖水消耗量与对照组、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NF水平与对照组和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脑卒中大鼠采用米氮平治疗效果理想,能阻断α2受体,增加NF的释放,产生抗抑郁和抗焦虑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魏春杰田嘉莹于佳楠杨晓玉盖昱辛盛宝英王增冕
关键词:米氮平疏肝解郁胶囊核因子
TCD诊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准确性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TCD诊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狭窄或是闭塞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0例经DSA确诊为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为观察对象。对观察者进行床头TCD检查,观察颅内血管的情况,并与DSA结果进行对比。结果:TCD对不同类型颅内血管狭窄或闭塞诊断的准确性存在差异。其中,颈内动脉系统血管狭窄的诊断准确性最高,最高达92.9%,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狭窄的准确率为70.6%,且TCD能够显示某些DSA不能提供的血流信号,如盗血和栓子雨的形成。结论:与DSA比较,TCD在评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狭窄或是闭塞的准确性较高,尤其是对于颈内动脉系统,同时TCD能提供DSA所不具备的实时血流动力学信息辅助临床医师诊断和治疗。
于佳楠迟男男李欣
关键词:TCD颅内动脉缺血性脑卒中DSA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彩超检测MCA血流速度及脉动指数的临床效果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较高,且常伴有认知功能损害(Post 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1]。文献报道显示[2]: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将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影响,严重者甚至演变为痴呆。对于血管性认知功能缺损(VCI)评估主要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诊断为主,该方法虽然能评估患者认知功能,但是对于患者预后判断价值有限[3,4]。近年来,彩超检测MCA血流速度及脉动指数在部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5]。为了探讨彩超检测MCA血流速度及脉动指数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临床效果。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医院诊治的缺血性脑卒患者50例,报道如下。
于佳楠魏春杰姜尧佳盛宝英韩凤杨晓玉王克健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患者血流速度彩超检测MCA认知功能损害
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02~2016-02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抑郁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给予氟西汀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选择Barthel指数、HAMD表评价患者治疗前、治疗第1周、第5周和第10周的疗效。结果:经过治疗,研究组临床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抑郁患者,选择氟西汀治疗,可明显缩短患者病情,提高肢体功能康复速度,降低残疾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魏春杰田嘉莹于佳楠杨晓玉齐志国盖昱辛盛宝英王增冕
关键词:氟西汀脑卒中后抑郁META分析
HIF-1和MIF在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中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急性胰腺炎(AP)的发生主要是在各种原因的诱导下,使胰酶异常激活,从而导致胰腺的自身消化。另一方面,激活的胰酶也可以刺激胰腺内的单核巨噬细胞及已被破坏的胰腺腺泡产生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导致胰腺及其周围组织炎症的发生。目前,虽然AP的发病机制还在处于不断的研究阶段,但是经过多年国内外研究者的努力,关于AP在基因水平调控及炎症学说等领域都取得了一些成就。其中,低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HIF-1)和巨嗜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对急性胰腺炎的发病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迟男男于佳楠徐建博付先东司兆明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低氧诱导因子1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分析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按照随机分配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实施盐酸舍曲林治疗,选择HAMD、Barthel指数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HAMD、Barthel指数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两组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实施舍曲林药物治疗,治疗效果良好,不良反应比较轻微,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王增冕田嘉莹于佳楠杨晓玉盛宝英魏春杰
关键词:脑卒中后抑郁舍曲林
胆管上皮细胞TLR3内源性活化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胆管上皮细胞中Toll样受体3(TLR3)内源性活化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损伤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肝内胆管上皮细胞(HiBEC),并通过冻融处理制备坏死HiBEC样本。将死亡样本与活样本混合培养6h,以制备TLR3内源性活化样本,将其标记为观察组;以核酸酶处理坏死细胞及活细胞,并混合培养6h,以制备对照样本,将其标记为对照组。检测2组细胞凋亡率、TLR3及β干扰素Toll样受体结构域衔接蛋白(TRIF)表达水平、Caspase-3活性。结果:观察组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TLR3及TRIF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Caspase-3平均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LR3的内源性活化可导致HiBEC凋亡,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发生及发展中可能有一定促进作用。
迟男男苏德望于佳楠陈颖程开
关键词:TOLL样受体3胆管上皮细胞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TOLL
辩证唯物主义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8年
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的结合起来就成了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被看作是理论化和系统化后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总和,现代医学在内的自然科学理论的形成和构建就是以此为基准和逻辑框架来建立起来的。临床医学,相对于基础医学来说,是一门直接面对患者来解决实际问题,是医学生学习的基础医学课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一门课程。从这个角度来说,它应是医学与哲学相结合,走进医学生课堂,作为教学改革的第一课。授课教师在引导医学生如何从理论学习走向医学实践的过程中,坚持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从哲学的角度从新审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这样能够使医学生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体观、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理解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理解人体结构功能的对立统一等,突出强调实践在学习中的价值。这将对即将走入临床面对患者的准医生树立正确的整体观和实践观,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和分析问题,理解并解释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建立科学的可靠的临床思维来处理临床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疑难杂症,这对指导临床实际工作有着相当重要的价值。
于佳楠迟男男
关键词:辩证唯物主义教学
肝硬化合并HEV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对IL-22水平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重叠感染HEV肝炎病毒时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特点和血清白介素22(IL-22)水平在此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急性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同时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硬化分为A组(双重感染HBV和HEV的肝硬化患者64例)和B组(单纯感染HEV无HBV感染的肝硬化患者36例),选择同期被确诊为肝硬化而无病毒感染的患者10例为C组,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D组。常规检测患者入院24 h内的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水平,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IL-22、白介素17(IL-17)、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水平,分析对比各个组间的差异和不同。结果:ALT、AST、TBIL等反应肝功能的指标A组、B组明显高于C组、D组(P <0. 05),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反应患者的凝血功能,A组明显低于B组、C组、D组(P <0. 05),IL-22水平A组、B组明显高于C组、D组(P <0. 05),IL-6水平测定A组明显高于B组、C组、D组(P <0. 05),IL-17和TNF-α水平A组> C组> B组> D组(P <0. 05),A组患者中,有33例出现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ACLF),31例未出现ACLF。伴ACLF患者的IL-22、IL-6水平均显著高于不伴ACLF患者(P <0. 05)。结论:肝硬化患者合并感染HBV和HEV双重病毒感染时,其肝功能受损程度最为严重,单纯感染次之,IL-22参与HEV感染后肝脏炎性损伤的过程,,IL-22水平的高低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预后情况存在密切联系,临床可将其作为评估HEV患者病情转归的有效指标。
迟男男于佳楠朱艳丽杜景峰
关键词:肝硬化HEVIL-22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