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钱莹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单抗
  • 1篇单抗治疗
  • 1篇心型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抑制...
  • 1篇抑制素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肝癌
  • 1篇人血
  • 1篇人血管
  • 1篇人血管内皮
  • 1篇水肿
  • 1篇水肿指数
  • 1篇中晚期
  • 1篇中晚期原发性...
  • 1篇中心型
  • 1篇肿瘤
  • 1篇重组人血管内...
  • 1篇晚期

机构

  • 3篇三峡大学第一...
  • 3篇三峡大学

作者

  • 3篇许新华
  • 3篇苏进
  • 3篇钱莹
  • 2篇易芳
  • 2篇刘洋
  • 1篇胡娟

传媒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药房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2月-2014年12月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收治的94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48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患者每天早晚餐后30 min内口服替吉奥胶囊40~60 mg,bid;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15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10 m L中,采用便携式微量泵持续泵注120 h。治疗14 d后间隔7 d为1个周期,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近期客观疗效、临床受益反应(CBR)及不良反应,并比较病情进展时间和平均生存期。结果:联合组患者客观有效率为14.6%,疾病控制率为66.7%,疾病进展时间为(5.5±1.3)个月,平均生存期为(10.7±3.8)个月;对照组患者客观有效率为8.7%。疾病控制率为45.6%,疾病进展时间为(4.8±1.2)个月,平均生存期为(8.9±3.3)个月,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总CBR率(79.2%)显著高于对照组(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替吉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和耐受性,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苏进史克志刘洋钱莹许新华
关键词: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原发性肝癌
罕见多中心型Castleman病一例被引量:1
2017年
患者男性,25岁。于2010年2月无意间发现双侧颈部及腹股沟多个包块,最大一枚约2.0 cmx2.5 cm,当时不伴发热、痛痒、红肿、局部皮肤破溃等,曾于2010年6月25日就诊湖南省常德市人民医院,行颈部淋巴结穿刺活组织检查,考虑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给予头孢唑啉、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治疗后颈部肿块缩小,但停药后又再次增大。2010年8月23日来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就诊,查体:左侧扁桃体Ⅱ度肿大,无脓性分泌物;双侧颈部及腹股沟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质地中等,边界清,无压痛,活动度可;其中较大一枚位于左颈部,大小约1.5 cmx1.5 cm;双侧腹股沟肿大淋巴结大小均约0.5 cmx1.0 cm;乳酸脱氢酶(LDH)正常;CT提示:双侧颈部及锁骨上区淋巴结增大,口咽部软组织肿胀;咽部肿胀软组织针吸细胞学穿刺考虑慢性扁桃体炎。2010年8月31日在我院行左颈部淋巴结切除活组织检查术,镜下观察:部分淋巴滤泡内小血管增生,管壁透明变性(图1),部分血管壁增厚呈洋葱皮结构(图2),病理诊断考虑透明血管型 Castleman 病(Castleman disease,CD)。结合临床诊断为多中心型 CD (MCD)(透明血管型),但患者暂不同意全身化疗。随访至2012年3月,患者双颈部及腹股沟包块大小无明显变化。2012年3月经患者同意给予CHOP方案(环磷酰胺750 mg/m2,第1天;多柔比星60~80 mg/m2,第1天;长春新碱1.4 mg/m2,第1天;泼尼松100 mg,第1天至第5天)化疗4个周期,颈部及腹股沟包块消失,疗效评价达完全缓解。随访中,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无肿瘤复发迹象。
苏进易芳钱莹胡娟许新华
关键词:多中心型CASTLEMAN病淋巴瘤
贝伐珠单抗治疗难治性瘤周脑水肿的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观察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BEV)治疗难治性瘤周脑水肿的近期疗效。方法:分析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三峡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16例行BEV治疗的难治性瘤周脑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肺癌脑转移13例、乳腺癌脑转移2例、复发性胶质母细胞1例,所有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渗透性脱水剂等常规治疗不敏感。BEV每次使用剂量为5 mg/kg,每3~4周重复,至少接受1次以上BEV治疗;MRI测量治疗前、首次治疗后1个月、首次治疗后2个月瘤周水肿及瘤体体积并计算水肿指数;记录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功能状态评分(KPS)及不良反应;采用t检验及最小显著性差异法比较组间差异。结果:16例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KPS评分显著提高(P〈0.001);全组患者瘤周水肿体积及肿瘤体积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5),水肿指数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BEV可有效控制脑恶性肿瘤瘤周脑水肿,为难治性严重脑水肿患者改善生存质量争取治疗机会。
苏进钱莹史克志刘洋易芳许新华
关键词:脑恶性肿瘤瘤周脑水肿水肿指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