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江华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华北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中动脉
  • 4篇缺血
  • 4篇大脑
  • 4篇大脑中动脉
  • 3篇星形
  • 3篇星形胶质
  • 3篇星形胶质细胞
  • 3篇细胞
  • 3篇胶质
  • 3篇胶质细胞
  • 2篇影响因素
  • 2篇再灌注
  • 2篇体感
  • 2篇缺血再灌注
  • 2篇小鼠
  • 2篇脑缺血
  • 2篇灌注
  • 2篇大脑中动脉缺...
  • 1篇蛋白
  • 1篇动脉

机构

  • 6篇华北理工大学

作者

  • 6篇王淑娟
  • 6篇宋江华
  • 5篇元小冬
  • 5篇李刚
  • 4篇张攀攀
  • 2篇吕淑娟
  • 2篇周立富
  • 2篇刘文兴
  • 1篇张俊录
  • 1篇雷军
  • 1篇张萍淑
  • 1篇张英杰

传媒

  • 2篇现代电生理学...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年份

  • 4篇2017
  • 2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小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后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变化的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观察小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后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动态改变。方法昆明小鼠64只随机分为脑缺血组48只、正常组4只和假手术组12只。脑缺血组用线栓法制作小鼠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TTC染色观察缺血1、3、6、12、24和48h的脑缺血部位及范围;HE染色法观察不同缺血时间海马神经元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不同缺血时间海马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脑缺血组3、6、12、24和48h脑梗死体积显著增加[(19.67±5.46)%,(33.68±3.46)%,(54.65±6.13)%,(76.85±7.15)%,(81.81±4.09)%,P=0.000]。HE染色显示,脑缺血组缺血侧海马神经元产生损伤并不断加重,缺血6h后出现不可逆性损伤。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相比,脑缺血组缺血侧海马各区GFAP表达随缺血时间的延长数量不断增多(P<0.05),细胞体肿胀,突起不断增粗延长,GFAP阳性细胞增长在6h时增速最快,48h达到高峰(P<0.05)。结论小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后,可引起缺血侧海马神经元损伤,并刺激星形胶质细胞过度反应和增殖。
李刚元小冬刘文兴张萍淑宋江华张攀攀江茜茜王淑娟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星形细胞海马
本体感觉测量方法相关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7年
本体感觉包括位置觉、运动觉和振动觉。其检测方法可分为传统体格检查法、音叉检测法、角度阈值测量法、角度重建法、本体感觉诱发电位检测法、定量感觉检查法、事件相关电位法等多种阈值检测法,不同检测方法也各有利弊。本体感觉障碍使关节运动的控制力和稳定性下降,对日常运动和生活能力产生极大影响。所以,人体本体感觉的检测和评估就极为重要。本文将本体感觉的研究方法做一概述。
宋江华元小冬周立富吕淑娟王淑娟
关键词:本体感觉感觉阈值影响因素
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及缺血再灌注后星形胶质细胞的改变被引量:2
2017年
众所周知,组成脑组织的细胞主要有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的数量是神经细胞的10~50倍,其中大部分是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s,AS)。已有研究表明,AS在营养、支持、保护神经元以及维持神经元的细胞代谢、离子浓度、酸碱平衡等方面承担着重要角色,尤其在脑缺血后AS首先受累且在对神经元的保护与损伤方面发挥着双重作用。
宋江华元小冬李刚张攀攀江茜茜王淑娟
关键词:脑缺血缺血再灌注星形胶质细胞
体感诱发电位刺激电流阈值与感觉电流阈值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正常成人下肢体感诱发电位刺激电流阈值(SEPCT)与感觉电流阈值(CPT)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为寻找适宜的刺激强度、规范本实验室体感诱发电位检查及后续本体感觉障碍患者的脑功能研究提供客观理论指导。方法:选择89例健康成年人,其中男49例,女40例,平均年龄(52.75±15.09)岁。按年龄分组,青年组:20~40岁,男7例,女13例;中年组:40~60岁,男20例,女13例;老年组:≥60岁,男20例,女16例。交替刺激双侧内踝部胫后神经,测量其双下肢CPT,并测量其SEPCT,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男性受试者SEPCT及CPT均明显高于女性受试者,其SEPCT/CPT比值则显著低于女性(P〈0.05);老年男性受试者SEPCT及SEPCT/CPT均明显高于中年男性组,且老年男性受试者SEPCT高于青年男性组(P〈0.05);女性受试者SEPCT及CPT均值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高(P〈0.05),而SEPCT/CPT则较为恒定,各组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SEPCT均值与CPT均值呈正相关。结论:在进行SEP临床检查及相关科研工作时,男性可给予4.40倍左右SEPCT/CPT的刺激电流强度,且老年男性受试者可给予稍高的SEPCT;女性则可给予6.13倍左右SEPCT/CPT刺激电流强度。
宋江华元小冬吕淑娟周立富张英杰李刚雷军王淑娟
关键词:影响因素
小鼠线栓法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6年
近些年来,小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越来越多的用于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特别是线栓法小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因其操作简便、易于普及而受到广大研究者青睐;然而,这种方法也存在着影响因素众多、手术技巧要求高、死亡率高等问题。本文就小鼠线栓法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制作过程及相关问题作出综述。
李刚宋江华张攀攀江茜茜王淑娟
关键词:线栓法大脑中动脉栓塞小鼠模型
小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后缺血区及周边区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小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后脑梗死体积、星形胶质细胞(AS)病理形态及其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选取69只成年健康雄性KM小鼠,将小鼠随机分为脑缺血2h再灌注1、4、10、24、48、72h模型组(n=9)以及假手术组(n=6,仅结扎右侧颈总动脉)和正常组(n=9)。采用线栓法制备小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观察脑梗死的部位与体积;免疫组化法观察脑缺血中心区与周边区不同再灌注时间点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1h开始出现脑梗死灶,且再灌注24h时梗死体积最大,之后逐渐缩小(F=745.534,P=0.000)。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中心区AS肿胀、肥大进而较快发生凋亡,其GFAP表达水平低于周边区(P<0.05);而缺血周边区GFAP阳性表达的AS出现反应性活化,进而发生形态学改变;缺血周边区及对侧相应脑组织区域GFAP的表达量均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呈现增加趋势(P<0.05)。结论 AS反应性活化可能是一种缺血后的全脑保护性防御机制,尤其是在缺血周边区,其活化程度影响脑组织的存活与修复,提示在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AS反应性活化可能在脑损伤后可塑性形态及功能改变中发挥重要作用。
宋江华李刚元小冬刘文兴张俊录张攀攀王淑娟
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