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双

作品数:37 被引量:101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肿瘤
  • 9篇细胞
  • 7篇蛋白
  • 6篇肝硬化
  • 5篇切除
  • 5篇冷冻
  • 5篇基因
  • 5篇肝细胞
  • 5篇肝肿瘤
  • 5篇P53蛋白
  • 4篇胰腺
  • 4篇受体
  • 4篇外科
  • 4篇细胞癌
  • 4篇免疫
  • 4篇冷冻外科
  • 4篇肝癌
  • 4篇肝细胞癌
  • 4篇肝再生
  • 4篇肠癌

机构

  • 37篇中山医科大学...
  • 2篇广州呼吸疾病...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深圳市红十字...

作者

  • 37篇陈双
  • 21篇区庆嘉
  • 10篇陈积圣
  • 7篇王洪涛
  • 5篇刘建平
  • 5篇邓美海
  • 5篇宋尔卫
  • 4篇刘超
  • 4篇王捷
  • 4篇蒋宁一
  • 3篇金晓凌
  • 3篇刘晓平
  • 3篇张红卫
  • 2篇麦嘉秉
  • 2篇朱彤
  • 2篇熊茂明
  • 2篇欧阳能太
  • 2篇罗葆明
  • 1篇陈亚进
  • 1篇黎剑

传媒

  • 16篇岭南现代临床...
  • 3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浙江肿瘤
  • 1篇第八届全国肝...

年份

  • 2篇2002
  • 6篇2001
  • 1篇2000
  • 4篇1999
  • 7篇1998
  • 11篇1997
  • 4篇1996
  • 2篇1995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长激素受体mRNA在肝细胞癌和癌旁肝硬化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正>目的:探讨肝癌组织、癌旁肝硬化组织中生长激素受体mRNA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生长激素受体mRNA。结果:肝癌组织生长激素受体mRNA表达率(32/37,81%)较肝硬化组织的表达率(32/...
王洪涛王捷区庆嘉刘晓平陈双
文献传递
胃癌细胞免疫抑制因子对单核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1997年
研究背影 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肿瘤宿主的免疫功能低下,常处于免疫抑制状态。肿瘤宿主的这种免疫抑制状态,一方面使肿瘤逃逸机体的免疫监视,得以迅速地增长、扩散;另一方面又大大削弱了机体自身的防御能力,而成为影响宿主预后的重要因素。然而,目前对造成肿瘤宿主免疫抑制的机理了解还较少。近年来的一些研究发现肿瘤细胞可产生某种免疫抑制因子(tumor-derived immunosuppressive factor)与宿主的免疫抑制有关。肿瘤免疫抑制因子可通过多种途径产生免疫抑制作用,如影响淋巴细胞的IL-2表达、抑制免疫效应细胞的杀伤活性或激活抑制性细胞等。可能是许多实体瘤免疫治疗疗效不佳的重要原因。我们前阶段的实验研究已成功地在人胃癌细胞株(SG-7901)培养上清中分离出分子量为41KD,等电点5.1的免疫抑制因子,本实验的目的是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理。 材料与方法 实验采用塑料平皿粘附法去除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单核巨噬细胞(Mφ),观察在胃癌抑制因子的作用下,去除Mφ前后的前列腺素E_2(PGE2)水平变化,(^(125)Ⅰ放免法),LAK细胞和NK细胞杀伤活性(LDH释放法)以及加用消炎痛(INDO)的作用。 结果 1)去除Mφ前加入胃癌抑制因子可明显地提高PGE2的水平,同时伴有NK的LAK细胞活性降低;用粘附法去除Mφ后可明显减轻胃癌?
陈双
关键词:胃癌免疫抑制因子单核巨噬细胞免疫学
术前肠外营养和化疗干预对结直肠癌细胞生物学的影响
2001年
目的 了解术前短期肠外营养对大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治疗干预前经肠镜活检证实为大肠癌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CO),肠外营养组(PN),术前单纯化疗组(CT),肠外营养加化疗支持组(PT)。流式细胞计数仪检测手术取得标本的增殖情况:DNA指数;细胞周期GO/Gl、S、G2+M(%);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术前肠镜标本和手术取得标本的Ki67指数。采用SPSS8.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经5~7天治疗后,PN组细胞增殖指标Ki67指数有显著增加;CT组则显著减少(P<0.01),治疗干预后的细胞生物学指标Ki67、S、G2+M各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PN组Ki67、S、G2+M明显增加,CT组明显G2+M减少而S增加,PT组G2+M减少。结论 术前短期肠外营养(5~7天)可能会刺激肿瘤的生长增殖,但亦可能有利于发挥周期特异性化疗药物的疗效。
黎剑陈双曾炳胜
关键词:结直肠癌胃肠外营养化疗
影响肝外胆管癌患者术后生存期的Cox模型多因素分析
1997年
目的 通过对肝外胆管癌患者术后生存期的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旨在探讨其生物学特性中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以期对临床治疗能有所帮助。 临床资料 作者收集1986~1995年经外科手术证实、病理确诊、资料完整的肝外胆管癌35例(围手术期死亡者已除外),其中男23例,女12例,平均年龄59岁;部位:上段22例,中段9例,下段4例,壶腹周围癌已除外;大体类型:乳头状/息肉样型7例,结节型11例。局限硬化型11例,弥漫浸润型6例;组织学类型:腺癌31例(88%),胆总管乳头状瘤恶变2例.胆管细胞癌2例:按Donald EH(1992)分期:Ⅰ期13例,Ⅱ~Ⅳ期22例,其中门静脉侵犯10例(28%),肝转移2例;手术方式:根治性切除16例,姑息性切除6例,引流术13例,切除率为63%。预后:本组病例均获随访,4例健在,最长已生存65个月,全组5年生存率19.4%,中位生存期10个月。 方法 该研究将7个临床病理因素按Cox模型统计原则进行预后分析。这些因素包括:肿瘤部位、大体类型、组织学类型、分期、手术方式,肝功能异常,血清总胆红素。分析步骤:①单因素分析:采用Cox方法进行单因素的显著性检验。将P值特大(P>0.90)的一些因素剔除,进行因素的初步筛选。②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危险度模型(逐步法),找出与生存期关系最密切的因素。
王洪涛邓宗鍉陈双
关键词:胆管癌COX模型术后生存期
腹股沟疝Shouldice法修补技术与疗效
1997年
本文介绍了腹股沟疝Shouldice法修补的技术原理、操作要点、作者体会及有关技术改进。根据大宗病例随访报道,对比分析了Shouldice法与其他修补方法的疗效,结果显示Shouldice法修补疗效优于Bassini法和McVay法。
陈双
关键词:腹股沟疝疝修补术
转化生长因子-β_1在肝细胞癌的表达
1997年
用LSAB法对12例肝细胞癌病人手术切除标本进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免疫染色,经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分析,发现肝癌组织的TGF-β1表达明显低于癌旁肝组织,阳性染色面积(相对数),肝癌与癌旁肝组织分别为(9.96±10.7)%和(56.6±26.62)%(P<0.01)。此外,外周血TGF-β1水平测定(SELISA法)发现,健康志愿者组和肝硬化病人组外周血TGF-β1水平明显高于肝癌病人(未治疗组),3组分别为(182.92±90.45)μg/L,(119.53±87.73)μg/L和(62.37±51.52)μg/L(P<0.01和P<0.05);本研究提示肝癌细胞TGF-β1表达降低可能与其细胞的转化和生长失控有关,也是其生物学特征之一。
刘超区庆嘉陈双
低位直肠癌局部切除的技术和疗效
1998年
本文介绍了低位直肠癌局部切除指征、术前分期、操作要点和关键技术。根据目前的回顾性和前瞻性研究结果,分析低位直肠癌局部切除术与常规Miles切除术的疗效,结果显示低位直肠癌局部切除术后癌肿的复发率与常规Miles切除术的复发率相似.但术后的并发症和生活质量却高与常规的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陈双邓美海
关键词:直肠癌局部切除
深低温对第一肝门部影响的实验研究
1998年
目的:了解深低温对第一肝门部的影响。方法:15只小猪,随机分为两组,用平底冷冻头对实验组第一肝门部进行3分钟的直接深低温冷冻;对照组:仅阻断肝门3分钟,术后通过血清学、病理学等方法了解肝脏改变。结果:动物肝门部的胆管系统在冷冻后出现严重损伤,表现为进行性、不可逆的胆管坏死、狭窄、胆病、化脓性胆管炎等并发症,肝动脉、门静脉的结构不受影响。结论:如对第一肝门部进行直接深低温冷冻,应注意避免损伤胆管系统。
刘建平区庆嘉陈积圣陈双陈镆铘
关键词:胆管狭窄肝肿瘤深低温冷冻外科
严重腹部闭合性损伤胰十二指肠瘘
1996年
实习医生:(汇报病史)病人,男,21岁。入院8天前在工作时不慎被圆木撞击中腹部,无昏迷史,4小时后中上腹剧痛,在当地医院保守治疗无效,急诊剖腹探查。术中发现十二指肠第二段前壁挫伤,胰头部包膜有瘀血,即行十二指肠修补,腹腔内单管引流术。术后第7天出现高热,自引流管及管周流出大量液体,第8天手术切口迸裂。
陈涛陈双陈亚进陈积圣区庆嘉
关键词:腹部闭合性损伤胰十二指肠引流术腹腔内手术探查
重组生长激素对实验性肝硬化肝细胞生长激素受体表达的调控作用被引量:20
2002年
目的探讨重组生长激素对肝硬化肝细胞表达生长激素受体的调控作用。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的重组生长激素 (0、13 3、133 3、1333ng/ml)干预后大鼠肝硬化肝细胞生长激素受体的数量变化。结果培养后肝硬化肝细胞生长激素受体的数量 (10 4 /cell)分别为 0 73± 0 13、1 14± 0 17、1 2 3± 0 2 1、0 6 8± 0 10 (P <0 0 5 )。
王洪涛邓美海区庆嘉魏菁刘晓平陈双
关键词:肝硬化生长激素生长激素受体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