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芳黎

作品数:6 被引量:52H指数:3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杜鹃
  • 4篇植物
  • 2篇大王
  • 2篇杜鹃属
  • 2篇杜鹃属植物
  • 2篇种群
  • 1篇地理成分
  • 1篇地理成分分析
  • 1篇凋落
  • 1篇凋落物
  • 1篇动态特征
  • 1篇杜鹃花
  • 1篇优势科
  • 1篇入侵
  • 1篇入侵植物
  • 1篇森林凋落物
  • 1篇神话
  • 1篇神话故事
  • 1篇特有濒危植物
  • 1篇种群结构

机构

  • 6篇云南大学
  • 1篇云南省林业调...

作者

  • 6篇刘芳黎
  • 5篇申仕康
  • 2篇吴富勤
  • 2篇王跃华
  • 2篇张越
  • 2篇张雪
  • 2篇龙波
  • 1篇杨柳
  • 1篇张新军
  • 1篇和树庄
  • 1篇董文婧
  • 1篇苏应雄

传媒

  • 3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大自然
  • 1篇生态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藏在深闺人不识的大王杜鹃
2017年
我国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杜鹃鸟与杜鹃花的凄婉哀怨的神话故事,尤以“望帝啼鹃”和“杜鹃啼血”为人熟知。单帝,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又名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身死国亡,死后灵魂化为鸟,彻夜啼哭,以至于口中鲜血直流。
刘芳黎申仕康
关键词:杜鹃花神话故事鲜血
杜鹃属植物沿海拔梯度叶功能性状与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研究
植物个体的基本性状特征和功能特性集中体现了其在漫长进化历程中对环境的适应策略,叶片是植物进化过程中对环境改变最为敏感的营养器官。海拔梯度在较小范围内包含了诸多环境因子如光照强度、湿度、温度等的变化,为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刘芳黎
关键词:海拔梯度杜鹃属
文献传递
滇池湖滨带种子植物物种组成与地理成分分析被引量:12
2017年
研究湖滨带植物物种组成及地理分布特征,可以为湖滨带植物地理学、外来物种入侵、人工群落构建、生态恢复与重建等提供科学依据。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和室内植物标本鉴定与文献资料整理相结合的方法,对滇池湖滨带种子植物的物种组成、多样性和地理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滇池湖滨带种子植物共计124科371属553种,其中云南本土植物370种,外来植物183种。滇池湖滨带种子植物中含10种以上优势科有11科,主要以禾本科、菊科、蔷薇科、唇形科、蝶形花科等草本科为主。科、属组成主要集中在含1~10种的科和含1~5种的属内,表明滇池湖滨带具有较丰富的种子植物多样性。滇池湖滨带植物地理分布较复杂,科的分布以热带分布型(47科)为主,属的分布以热带分布型(151属)与温带分布型(165属)为主,具有由热带分布型向温带分布型过渡的属性。入侵植物共27种,主要来自于热带、亚热带地区(6科/12属)。基于上述调查结果,提出了对滇池湖滨带植被修复与重建工作的建议。
张雪申仕康吴富勤杨冠松董文婧刘芳黎和树庄王跃华
关键词:湖滨带入侵植物优势科
自毒和森林凋落物化感作用对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大树杜鹃种子萌发的影响被引量:20
2017年
为了探讨立地条件对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大树杜鹃的种子萌发和种群自然更新的作用机制,该试验对大树杜鹃鲜叶、枯叶和植株冠幅下不同距离(0、2、5和10m)的森林凋落物以及林下苔藓等浸提液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及自毒与森林凋落物的化感作用对大树杜鹃种群自然更新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大树杜鹃鲜叶和枯叶浸提液对种子萌发均具有抑制作用,但枯叶浸提液对其种子萌发率和萌发的抑制强度较小;而种子萌发率和萌发指数均随鲜叶浸提液浓度增加而显著降低,当鲜叶浸提液浓度为10%时,种子萌发率仅为8%,表明大树杜鹃具有较强的自毒作用。(2)大树杜鹃植株冠幅下不同距离的森林凋落物对其种子的萌发具有化感作用,但不同距离的影响不同;距离冠幅5m的凋落物对其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最强,在该距离下的凋落物浸提液浓度为2%时大树杜鹃种子萌发率和萌发指数分别显著降低为77.33%和21.35,较对照分别显著降低18.32%和20.5%。(3)大树杜鹃林下苔藓对大树杜鹃种子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作用并不明显。研究认为,大树杜鹃具有较强的自毒作用,可能进一步影响其种群自然更新;森林凋落物对大树杜鹃种子萌发具有一定的化感抑制效应,推测立地条件可能会通过影响其种子萌发而进一步影响种群的自然更新。
刘芳黎张越吴富勤杨柳龙波申仕康
关键词:自毒作用森林凋落物化感作用
西南特有濒危植物大王杜鹃种群结构及动态特征被引量:18
2020年
为了揭示高山杜鹃种群生存潜力和濒危原因,以西南特有濒危植物大王杜鹃(Rhododendron rex subsp.rex)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云南省轿子雪山和小百草岭2个大王杜鹃自然种群的野外植株胸径及数量的调查,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建立大王杜鹃种群的径级结构、静态生命表并绘制种群存活曲线,阐明其种群的结构特征,利用种群数量动态预测和时间序列预测来分析种群未来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云南轿子雪山和小百草岭两个样地大王杜鹃均表现出第Ⅰ~Ⅱ龄级个体不足的现象,尽管两个样地内大王杜鹃种群仍表现为稳定型种群,但其均对外界干扰具有很高的敏感性。(2)大王杜鹃存活曲线在云南轿子雪山和小百草岭2个样地都趋于Deevey-Ⅱ型,个体平均生存能力的期望值均在幼年(Ⅰ和Ⅱ龄级)个体中最大,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3)时间序列预测分析表明,云南轿子雪山大王杜鹃种群在未来2、4、6年龄级后总体均呈下降趋势,种群面临衰退危险;小百草岭样地内,大王杜鹃种群总体上呈增长趋势,种群具有一定的恢复潜力。建议加强大王杜鹃自然种群生境的保护与管理从而维持其种群自然更新与发展的能力。
杨慧琴刘圆缓刘芳黎胡春相赵昌佑龙波申仕康
关键词:种群结构存活曲线
云南10种杜鹃属植物的叶片覆被物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被引量:3
2016年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云南10种杜鹃属植物叶片毛被与鳞片特征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已报道的中国45种杜鹃属植物毛被与鳞片特征进行了聚类分析,探讨叶表皮毛被与鳞片在该属植物中的系统学意义。结果表明:(1)常绿杜鹃亚属的8种植物叶背面具毛被却无鳞片结构,杜鹃花亚属的2种植物叶背面均具鳞片结构。(2)基于叶表面毛被与鳞片特征对55种杜鹃属植物进行聚类分析显示,有鳞片杜鹃与无鳞片杜鹃分别聚为2类,聚类结果与杜鹃属植物在亚属水平上的传统分类基本一致,表明叶表面毛被与鳞片特征在杜鹃属植物各亚属的分类中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3)从亚组水平看,55种杜鹃属植物的聚类结果对云锦杜鹃亚组、有鳞大花亚组、露珠杜鹃亚组具有较好的分类学界定,但在三花杜鹃亚组、高山杜鹃亚组、大理杜鹃亚组、大叶杜鹃亚组、树形杜鹃亚组存在明显的交叉现象,表明叶表皮覆被物特征不足以作为这些亚组在分类处理上的关键性状。(4)该研究聚类结果表明,糙叶杜鹃与其他有鳞杜鹃之间亲缘关系较近,支持糙叶杜鹃归并到杜鹃花亚属。
张越申仕康张新军刘芳黎苏应雄张雪王跃华
关键词:杜鹃属毛被鳞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