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志明

作品数:9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政治法律
  • 4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中共
  • 3篇干部
  • 2篇党务
  • 1篇党内
  • 1篇党治
  • 1篇地方化
  • 1篇多边互动
  • 1篇新区
  • 1篇新中国
  • 1篇新中国初期
  • 1篇选拔
  • 1篇以党治国
  • 1篇政治
  • 1篇政治动物
  • 1篇政治史
  • 1篇制度史
  • 1篇制度史研究
  • 1篇治国
  • 1篇治史
  • 1篇中共代表团

机构

  • 9篇四川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四川文理学院

作者

  • 9篇何志明
  • 1篇李万斌
  • 1篇张秀梅

传媒

  • 3篇中共党史研究
  • 2篇苏区研究
  • 1篇史林
  • 1篇抗日战争研究
  • 1篇民国研究
  • 1篇中共历史与理...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从“见物不见人”到“见物又见人”——关于深化中共制度史研究的思考被引量:3
2019年
按照研究对象的属性划分,制度史属于政治史范畴。政治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现象,“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①。因此,作为政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度史研究应该充分强调并还原“人”的属性,“人”是任何制度史研究都需要首先面对的主体。与制度运作相伴随的则是权力的兴衰流转,权力是制度史研究的重要对象。这个规律在任何制度史研究中均具有普适性。因此,中共制度史必须要研究人,要通过人的个人经历、社会交往来展现权力、制度与政党历史演进的内在逻辑。为此,笔者结合中共制度史研究对象的“变”与“常”以及近年来该研究领域存在的“见物不见人”的总体特征,就如何继续深化中共制度史研究提供一得之见。
何志明
关键词:制度史中共政治动物政治史
川陕苏区时期乡村干部的选拔·淘汰机制探析被引量:1
2019年
作为一种全新的政权组织形式,川陕苏区建立伊始即面临着严重的干部荒。为了迅速恢复秩序并汲取社会资源,苏区建政之初采取了从旧人员和乡村边缘人群中吸收乡村干部的权宜之计。迫于生存压力,苏区政权建设呈现了明显的军事化特征,尤其强调对于乡村资源的汲取,特别是在分配土地与财产等方面。因关涉自身利益,这些乡村干部往往表现为消极抵制或者贪污腐化,进而引发清洗与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在实践中发现的贫农积极分子。然而随着苏区生存危机的加剧,往往又会出现新一轮干部清洗。这种频繁的非常态干部流动体现了针对乡村干部的选拔·淘汰机制。尽管这种机制的形成与苏区面临的生存压力紧密相连,但极易造成苏区基层干部资源的枯竭,进一步消解了苏区的社会动员效能。
何志明
关键词:乡村干部选拔
塑造“主人翁”:新中国初期乡村普选过程中的国家意识构建被引量:2
2018年
1953年的普选是乡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寄托着新政权塑造乡村民众的"主人翁"形象和形成"人民当家做主"观念的期待。与城市普选不同,乡村普选开展之初即与"新三反"相结合。在前期宣传准备阶段,由于时间紧迫与干部缺乏,使此次宣传存在明显的临时性和突击性特征,以致在普选宣传之初,乡村民众就将选举法误读为"选干部法",进而产生了各自不同的认知。普选进行之时正值农忙,民众面临"普选"还是"生产"的冲突之际,普选工作队的行为调整更是充分体现了"主人翁"形象构建过程中的国家主导特征。可见,此次普选并非是以培养乡村民众的民主与独立意识为目的,而是借此构建并强化这种以新政权向心力为主要特征的国家意识。这种国家主导下的"当家做主",与西方政治学意义上的选举存在显著差别。
何志明何志明
关键词:新中国乡村民众普选生存逻辑
国民党党务监察工作及其实施困境(1927~1937)被引量:1
2017年
1928年北伐的完成,标志着中国政制完成了从议会制向党国体制的重大转型。作为一个非竞争性政党,国民党必须建立较为完善的监察机制,强化对于党员与政府的监督,方能保证“以党治国”目标的顺利实现。按照制度设计,国民党的监察工作职权包括“党纪审议”、“党政考核”、“财务稽核”和“监督政府”等四个领域,涉及范围从党内扩大至党外。事实证明,尽管战前十年国民党在建立健全党内监察机制方面做出了努力,但在运行过程中暴露出的权限不清、手续繁复、力度虚弱等诸多问题,不仅难以对党内实施有效监察,而且无法对同级政府施加影响。这一切,都使战前国民党的党务监察工作处于“内外皆轻”的尴尬境地,进而严重制约其执政效能。
何志明
关键词:国民党以党治国
一九二七年的中共中央长江局研究——兼论土地革命初期中共党内对于自身发展道路的探索被引量:8
2017年
中国共产党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主要将工作重点放在城市。尽管此后八七会议明确提出了土地革命的战略方针,但这种"城市依赖症"并未得到迅速改观。实际上,土地革命前期,以城市为中心开展武装暴动进而夺取区域乃至全国政权的策略,在中共党内仍然占据主流。盲目暴动导致的严重后果,亦使一些党组织开始冷静反思并尝试作出改变。以1927年10月成立的长江局为例,该局曾多次制止了下属省委制订的城市暴动计划,并强调依托农村开展游击战争。与此同时,长江局的做法亦在党内引发了争议。然而正是诸如此类的探索,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形成提供了宝贵经验。这也说明了中共革命道路形成的复杂性与多面性。
何志明
关键词:武装暴动
中共中央、中共代表团与满洲省委:围绕东北抗日统一战线的多边互动(1931—1936)被引量:6
2017年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过程中推行的重要策略,它从提出到最终形成经历了一个不断演进的变化过程。东北地区是抗战时期中共初步践行统一战线的重要区域。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共产国际的统一战线方针发生变化,使中共中央与中共代表团就东北地区如何建立统一战线出现了分歧,后者直接对东北党施加影响的做法非但未能解决问题,反而使其直接面对中共中央与代表团之间的意见冲突而难以适从,进而对东北党乃至满洲省委的命运产生了重大影响。从本案例可以发现,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并非是简单的线性作用,而是存在与中共中央、地方党组织多边互动的复杂过程。
何志明
关键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共中央
国际革命背景下的中共东北党务——以满洲省委时期为例(1927~1936)被引量:1
2017年
由于东北特殊的地缘关系,中共东北党身处与关内党组织迥然相异的内外部局面。满洲省委时期的东北党务工作无论是组织机构完善还是武装力量发展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党员数量及群体构成方面却并不如意。此外,东北党在处理与东北联共(布)组织及原朝鲜共产党成员之间的关系上更是困难。东北党曾多次努力尝试建立与联共(布)的正式沟通渠道,但均因苏联自身的实用外交政策所制而未能如愿;在接收在东北原朝共党员入党后,其原有的派系纠葛非但没有消弭,反而随之延伸到中共东北党内。这一切,都使东北党成为国际革命背景下,中共地方党组织面临国际主义与地方利益两难困境的生动范例。
何志明
关键词:联共(布)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新区的干部培养及其群体发展趋向--以川北区为考察中心被引量:10
2016年
干部匮乏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新区基层建政时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以川北区为例,中共川北区委采取上级训练输送与下级自行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在依靠南下干部的同时,着力培养地下党干部、民主人士干部以及乡村干部,使干部匮乏的状况得以迅速缓解,为该区政治经济秩序的恢复奠定了组织基础。在此过程中,川北区干部呈现出地方化的特征,这反映了整个新区地方干部群体的转型与发展趋向。与地方化趋向相伴随的,则是地方干部对于国家政权向心力的强化。
何志明
关键词:干部培养南下干部地方化
川陕苏区史研究三题被引量:3
2017年
目前学界对于川陕苏区的研究成果较多,但苏区与共产国际的关系、军事化特征与干部培养问题等,相关研究仍然有待深入。共产国际对于川陕苏区始终予以关注,并力图施加影响;在严酷的外部环境下,苏区各级政权运作呈现明显的军事化特征,即始终以服务前线为主要目的,大部分工作都主要是供给军队;在干部培养方面,苏区始终面临严重的干部匮乏问题,但因时局所限,难以持续有效地培养本地干部,在军事优先原则下,各级党团组织发展受限,且往往优先供给军队,无法向政权持续输送干部。但这种军事化特征明显的苏区政权,以其在资源汲取方面的高效工作方式,却为红军此后的长征取得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何志明李万斌
关键词:共产国际军事化干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