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越

作品数:27 被引量:88H指数:5
供职机构:四川省骨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腰椎
  • 11篇椎间盘
  • 10篇椎间盘突出
  • 9篇突出症
  • 9篇椎间盘突出症
  • 8篇腰椎间盘
  • 8篇颈椎
  • 7篇腰椎间盘突出
  • 7篇腰椎间盘突出...
  • 7篇椎间孔
  • 6篇手术
  • 5篇神经根
  • 5篇内镜
  • 4篇椎体
  • 4篇经皮内镜
  • 3篇腰椎椎体
  • 3篇神经根型
  • 3篇神经根型颈椎...
  • 3篇椎体后缘
  • 3篇椎体后缘离断...

机构

  • 26篇四川省骨科医...
  • 3篇成都体育学院
  • 1篇凉山州中西医...
  • 1篇绵阳市骨科医...

作者

  • 26篇李越
  • 20篇吴忌
  • 16篇楚福明
  • 14篇肖清清
  • 14篇唐小松
  • 12篇王雯
  • 12篇王艳杰
  • 8篇苏洪
  • 7篇黄莉
  • 6篇邓尚
  • 3篇廖涛
  • 3篇王雯
  • 3篇曾巧
  • 2篇熊小明
  • 1篇石华刚
  • 1篇吴文知
  • 1篇李小红
  • 1篇沈海
  • 1篇李霞
  • 1篇张雪林

传媒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3篇四川中医
  • 2篇颈腰痛杂志
  • 2篇中医正骨
  • 2篇四川医学
  • 2篇西南国防医药
  • 2篇西部医学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国中医骨伤...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成都医学院学...
  • 1篇世界中医药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8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椎间孔前上象限成形入路治疗高度向上游离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椎间孔前上象限成形入路经皮内镜手术治疗高度向上游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3月椎间孔前上象限成形入路经皮内镜手术治疗25例高度向上游离腰椎间盘突出症资料,其中L2/31例,L3/43例,L4/521例。比较术前、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腰痛和下肢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末次随访以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结果2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5~98 min,平均62 min。25例随访6~30个月,中位时间14个月。术后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ODI均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优18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2.0%(23/25)。结论对于L4/5及以上节段高度向上游离髓核位于上椎弓根下缘至上椎弓根中分之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前上象限成形入路可以在内镜直视下完成游离髓核摘除,对椎管内结构干扰小,有限切除骨质不破坏脊柱的生物力学结构。
肖清清李越吴忌楚福明王艳杰王雯黄子洋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运动疗法对盘源性腰痛患者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对盘源性腰痛患者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3月〜2020年9月医院收治盘源性腰痛患者116例,按住院号尾数的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8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施以运动疗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的疼痛(VAS)评分和JOA评分变化以及治疗1个月后的腰椎功能恢复优良率。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试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JOA评分、腰椎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疗法能更有效改善盘源性腰痛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促进其腰椎功能的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黄莉李越廖涛邓尚曾巧
关键词:运动疗法盘源性腰痛疗效
颈椎后路内镜用工作套管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颈椎后路内镜用工作套管,包括一体成型的主套管和设置于主套管外壁的神经探子套管;神经探子套管包括连通的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第二套管外壁设置有调节器和刻度线;调节器上设置有延伸至第一套管内的神经探子。本装...
李越吴忌熊小明王雯
文献传递
经皮脊柱内镜治疗腰骶椎椎体后缘离断症近期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观察经皮脊柱内镜治疗腰骶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我科收治的29例采用经皮脊柱内镜症状侧单侧(椎间孔或椎板间入路)治疗腰骶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经过6~18个月的随访,中位时间12个月,VAS评分术前为(5.3±2.1)分,术后6个月为(1.5±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DI评分术前为(76.3±25.9)分,术后6月为(16.9±1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时手术疗效满意程度:优25例,良2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6.2%。结论经皮脊柱内镜治疗腰骶椎椎体后缘离断症具有创伤小、疗效好等优势,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内镜下离断骨块是否完全摘除需根据术前CT三维重建,判定离断骨块稳定性,以神经根或硬膜囊充分减压为目的,并评估完全摘除后对椎间盘纤维环强度影响程度。
唐小松李越楚福明吴忌王艳杰
腕踝针联合加巴喷丁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内镜术后神经病理性疼痛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探讨腕踝针联合加巴喷丁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内镜术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我院行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内镜术后出现神经病理性疼痛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加巴喷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以腕踝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及2月腰痛评价量表(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治疗2月后以改良MacNab标准评估总体疗效优良率。结果治疗后,两组腰腿疼痛及功能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4周及2月观察组JO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2月后改良MacNab标准总体疗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踝针联合加巴喷丁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内镜术后神经病理性疼痛临床疗效明显,能快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促进腰椎功能恢复,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黄莉廖涛李越肖清清曾巧彭文彦
关键词: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内镜术腕踝针加巴喷丁神经病理性疼痛
中医外治配合后路经皮内镜手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观察中医外治方法配合经皮内镜后方入路颈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手术(Posterior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Cervical Disectomy,PPECD)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科室自2015年12月至2017年06月因颈椎间盘突出症收入住院的35例患者,均行经皮内镜后方入路颈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手术。围手术期行局部电针、推拿、手指点穴等中医外治方法。观察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1天、3月、6月,JOA、VAS评分及末次随访Williams疗效评价标准。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6个月,术后35例患者症状明显减轻,术前、术后1天、3个月及6个月时的JOA评分分别为(5.98±0.72)分、(11.59±0.46)分、(13.24±0.11)分、(13.59±0.32)分;疼痛VAS评分分别为(8.02±0.24)分、(2.84±0.48)分、(1.32±0.13)分、(1.25±0.13)分;末次随访Williams疗效评价,其中32例优,3例良,0例可,0例差。无一患者脊髓神经损伤。结论:中医外治配合经皮内镜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够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围手术期的中医外治能提高治疗疗效,内镜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及进一步深入研究。
王雯李越吴忌楚福明唐小松王艳杰黄子洋
关键词:中医外治经皮内镜颈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
耳穴埋豆结合五音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观察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观察耳穴埋豆结合五音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8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以耳穴埋豆结合五音疗法。对患者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后的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PSQI)评分、JOA腰痛评分情况、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情况、疼痛(VAS)评分、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变化情况、腰椎功能恢复优良率情况进行观察。结果:相比于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试验组的SAS评分、SDS评分、PSQI评分、VAS评分、ODI评分明显降低,JOA评分、ADL评分明显提升,并且试验组的腰椎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提高,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耳穴埋豆结合五音疗法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情绪与睡眠改善效果明显,有利于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促进其腰椎功能的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黄莉廖涛李越王艳杰彭文彦曾巧
关键词:耳穴埋豆五音疗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效果
二黄新伤止痛软膏走罐联合颈椎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二黄新伤止痛软膏走罐联合颈椎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选择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48例、对照组42例。试验组采用二黄新伤止痛软膏走罐联合颈椎旋提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颈部放松手法联合颈椎牵引治疗。隔日治疗1次,每周3次,共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后及治疗2周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患者颈肩部疼痛情况进行评价,并采用田中靖久等制定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判定标准对临床疗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间患者颈肩部疼痛VA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 031.863,P=0.000),即存在时间效应,VAS评分逐渐降低。2组患者颈肩部疼痛VAS评分总体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214,P=0.000),即存在分组效应。治疗前,2组患者颈肩部疼痛VAS评分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56±0.839)分,(7.345±0.873)分,t=1.095,P=0.298];治疗1周后和治疗2周后,试验组颈肩部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4.260±0.928)分,(5.012±0.815)分,t=16.434,P=0.000;(1.927±0.744)分,(3.012±0.676)分;t=51.852,P=0.000)。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9.226,P=0.000)。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间患者临床疗效综合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3.412,P=0.000),即存在时间效应,临床疗效综合评分逐渐增高。2组患者临床疗效综合评分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405,P=0.000),即存在分组效应。治疗前,2组患者临床疗效综合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100±2.116)分,(10.210±2.055)分,t=0.062,P=0.803];治疗1周后和治疗2周后,试验组临床疗效综合评分均高于对照组[(13.980±1.422)分,(13.020±1.538)分,t=9.373,P=0.003;(17.710±0.874)分,(15.310±1.554)分,t=84.088,P=0.000];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15.064,P=0.000)。结论:二黄新伤止痛软膏走罐联
吴忌李越楚福明黄莉唐小松王艳杰王雯苏洪
关键词:颈椎病推罐肌肉骨骼手法
经皮内镜下颈椎后路循椎弓根减压治疗C7/T1神经根型颈椎病被引量:2
2022年
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因颈椎间盘突出或脱出,后方侧块关节骨质增生或钩椎关节骨刺形成等退行性改变,对脊神经根造成刺激与压迫而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目前,经皮内镜下颈椎后路椎间盘切除术(posterior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cervical discectomy,PPECD)从后路Keyhole手术技术及显微内镜颈椎间盘切除减压手术发展而来并逐渐成熟,现已成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一种有效手术方式。C7/T1节段因解剖结构的特殊性,PPECD治疗独具优势,但目前国内外文献未见单独报道。PPECD术中需显露病变节段相邻颈椎椎板上下缘与侧块关节内侧重叠区域,即“V”点,该标志随颈部的屈伸活动发生改变,因此在术中以此作为入路的标志可能存在偏移,易增加手术的风险。我们团队在手术过程中以椎弓根作为减压的固定标志,改良PPECD的手术流程,命名为“经皮内镜后路循椎弓根减压手术”。2018年1月~2021年11月我们采用本手术方式治疗C7/T1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13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肖清清李越吴忌楚福明邓尚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减压手术颈椎间盘突出屈伸活动脊神经根钩椎关节
椎间孔镜直视下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小关节源性腰痛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小关节源性腰痛的治疗方法,对比药物保守治疗与椎间孔镜下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消融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08-2016-08收治小关节源性腰痛患者97例,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保守组54例,均口服非甾体类药物治疗;射频组43例,予以经皮椎间孔镜下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后均随访12个月,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 (1)射频组患者在治疗后1、3、12个月,其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JOA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均为P<0.05);保守组治疗后1个月时,其两项指标亦有显著改善(P<0.05),但其后,至3个月时疗效显著下降,12个月时进一步下降。治疗后1、3、12个月,射频组的两项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保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1年时,射频组优良率为90.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口服非甾体类药物而言,椎间孔镜下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小关节源性腰痛的改善效果更佳,且疗效更加稳定。
楚福明李越黄莉吴忌唐小松黄子洋王雯苏洪肖清清
关键词:射频消融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