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琰欣

作品数:7 被引量:130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对外直接投资
  • 2篇要素生产率
  • 2篇中国对外直接...
  • 2篇全要素生产率
  • 2篇绿色全要素生...
  • 1篇演化博弈
  • 1篇政府
  • 1篇政府规制
  • 1篇制度环境
  • 1篇制造业
  • 1篇省际
  • 1篇省际面板
  • 1篇省际面板数据
  • 1篇时空异质性
  • 1篇双边投资协定
  • 1篇税制
  • 1篇投资协定
  • 1篇能源
  • 1篇企业
  • 1篇企业减排

机构

  • 7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作者

  • 7篇胡琰欣
  • 6篇屈小娥
  • 1篇王增涛

传媒

  • 2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现代经济探讨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财贸经济
  • 1篇经济学家
  • 1篇现代财经(天...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的绿色经济增长效应被引量:23
2019年
现有关于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如何影响经济发展的研究多集中在OFDI的纯经济增长效应,有关“一带一路”OFDI如何影响我国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文献极少。因此,本文从绿色经济增长视角切入“一带一路”国际直接投资的母国效应,首先从理论上厘清“一带一路”OFDI影响我国绿色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并提出三个可能的传导途径。然后选取我国29个省级经济单元2004—2017年的面板数据,分别采用OLS、GMM和空间计量方法实证检验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对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对传导途径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无论是否考虑内生性和空间相关性,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都显著促进了我国绿色经济增长;从作用机制看,“一带一路”OFDI仅能通过推动技术进步效率这一机制对绿色经济增长产生正向作用,而非通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实现;从区域和国别差异看,我国对“一带一路”亚洲国家投资产生的正向效应远高于欧洲国家,对发展中国家OFDI的绿色经济效应远高于发达国家;从传导途径看,“一带一路”OFDI主要通过改善劳动力错配、产业结构升级、增加研发投入对绿色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本文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以及我国绿色可持续发展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
胡琰欣屈小娥李依颖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空间计量模型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绿色生产率增长效应——基于时空异质性视角的经验分析被引量:35
2016年
本文基于时空异质性视角,采用2004—2013年中国29省市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对外直接投资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长期和短期异质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对外直接投资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上具有一定的长期促进效应,且这种影响随时间推移呈现波动增大态势;(2)对外直接投资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异质效应和滞后效应,其并非促进了所有省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部分省市甚至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3)在"走出去"过程中,充分注重对外直接投资与政府财政支出、产权制度以及市场化进程等因素的有效融合,有助于强化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绿色溢出效果,且这种交互效应也呈现显著的空间差异;(4)对外直接投资短期波动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短期波动存在显著的异质空间效应,对外直接投资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长期均衡也具有明显的短期异质修正效应;(5)对外直接投资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长期和短期影响效应亦存在一定的异质性现象。
胡琰欣屈小娥董明放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时空异质性交互效应
双边投资协定、区域制度与区域外商直接投资被引量:7
2019年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转型经济体,中国区域制度和区域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差异较大。因而,研究双边投资协定、区域制度与区域外商直接投资问题,不仅有助于双边投资协定理论的丰富,还有利于中国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本文以1997—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基于FDI综合动因理论并利用门槛模型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双边投资协定、区域制度均对区域外商直接投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双边投资协定与区域制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替代效应。而利用区域制度作为门槛变量的研究进一步发现,双边投资协定对区域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存在区域制度门槛:相较于区域制度高于门槛值的区域,双边投资协定对区域制度低于门槛值的区域的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作用更大。因此,积极签订双边投资协定,努力完善区域制度,不仅有助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而且有利于缩小区域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差异,促进中国经济均衡发展。
李依颖王增涛胡琰欣
关键词:双边投资协定门槛效应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能源环境效率的影响——基于我国吸收能力与制度环境的视角被引量:10
2018年
基于中国省际层面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门槛回归方法,从吸收能力和制度环境两个视角出发,实证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如何影响能源环境效率。研究结果表明:从吸收能力角度看,金融发展、产业集聚条件下,OFDI对能源环境效率的作用均表现为单一门槛特征。当金融发展水平超过门槛值时,对外直接投资才能显著地推动能源环境效率提升。大部分省市突破了金融发展水平的门槛值;产业集聚门槛条件下,对外直接投资对能源环境效率的边际效应呈现出递增规律。越过产业集聚门槛的主要集中在少量东部省市;从制度环境角度看,在环境规制门槛条件下,OFDI对能源环境效率的正向作用在跨过门槛值后变得显著。大部分省市越过了环境规制门槛,个别中部省份环境规制不足;政府资源配置能力和政府参与程度均呈现出双重门槛特征,大部分中西部省市的政府资源配置和政府参与过度,阻碍了逆向绿色技术溢出。鉴于此,政府应该根据各地区特有的吸收能力和制度环境条件,采取有针对性的、灵活多变的对外直接投资政策。
屈小娥胡琰欣骆海燕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制度环境技术吸收能力
环保税制下政府规制对企业减排的影响——基于演化博弈的分析被引量:21
2020年
以新环保税制为背景,将环境保护税与政府其他环境规制行为结合起来,运用演化博弈理论,研究地方政府与排污企业的策略互动行为,并将公众举报纳入政府收益函数当中。基于地方政府及排污企业不同策略间净收益的大小,得到12种演化路径,以此为基础将企业减排创新的过程分为发展、成长和成熟期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政府监管强度对企业减排的影响程度视后者减排净收益大小而定,而前者强弱与否主要取决于监管成本的高低;企业减排发展初期过低的环保税率并不会引致企业进行减排技术创新;减排成长期的企业进行减排创新的决策则视政府策略而定;处于成熟期的减排企业则会主动进行减排技术创新。因此,在多种规制工具并行的前提下,政府应视企业所处发展周期的不同制定环保税率,同时辅以一定的税收减免和补贴力度,以降低企业治污成本,促使排污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向减排技术创新演化。
骆海燕屈小娥胡琰欣
关键词:环境规制环保税
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创新溢出效应——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门槛回归分析被引量:12
2018年
基于区域创新系统和非线性的"双重维度",采用2006-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和门槛回归技术考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创新溢出效应。结果发现:近十年来,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明显地逆向推动了区域创新效率水平的提升,这种积极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创新溢出效应总体呈现出显著的"U"型非线性特征,且这种非线性效应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显著的逆向创新溢出效应主要发生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还不太明显,中部地区甚至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吸收能力显著地正向调节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创新溢出效应,只有当人力资本、金融支持和市场化等吸收能力水平达到一定条件时,才能最大限度地驱动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创新溢出;在"走出去"过程中,不断注重加强对外直接投资与人力资本、金融支持和市场化进程等因素的深度融合,可能是新常态下广大中西部地区省份有效摆脱"走出去困境"的重要突破口。以上结论的发现,对新常态下中国更好地提升对外直接投资逆向创新效应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胡琰欣屈小娥赵昱钧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区域创新效率
产业集聚对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长短期行业异质性视角的经验分析被引量:25
2019年
采用2006—2015年制造业行业的面板数据,从行业异质性视角入手,运用广义最小二乘法和变系数模型,实证检验了产业集聚对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化影响效应、异质滞后效应、异质交互效应以及异质短期波动效应。研究表明:多数行业的产业集聚显著地推动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部分行业的影响效应并不显著甚至呈现出负相关关系。这说明产业集聚并不是在所有行业都表现为规模效应,部分行业的拥挤效应超过了规模效应。从滞后效应来看,每个行业随着滞后期的增加表现出异质性的变化规律:正(负)向效应逐渐增强、逐渐减弱、先增强后减弱、先减弱后增强、一直不显著等。从交互效应来看,企业平均规模越小的行业越容易从产业集聚中获取正向效应;大部分行业的国有产权和资产专用性都在一定程度上对产业集聚的绿色生产率效应的发挥产生了抑制作用,但少数行业与之相反,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这些行业的国有产权和资产专用性反而发挥了正面效应;在短期内,大部分行业的产业集聚并不能有效推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只有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的产业集聚的短期效应显著;从长短期效应的对比来看,大部分行业的长期和短期效应呈现出差异化特征。因此,政府在制定集聚政策时不应该忽略不同行业的差异,对所有制造业行业采取"一刀切"的集聚促进措施,而应根据不同行业的具体影响规律和所处的集聚阶段,制定有针对性的,动态调整的集聚政策。
屈小娥胡琰欣赵昱钧
关键词:产业集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系数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