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敏
- 作品数:11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人造靶点免疫导向吡柔比星治疗小鼠S180肉瘤的试验研究
- 目的: 制备小鼠抗人IgG-葡聚糖-盐酸吡柔比星(THP)免疫靶向偶联物,制备荷S180肉瘤昆明小鼠模型,并在肿瘤组织中接种人IgG非特异性靶点,经抗原抗体结合途径靶向药物到达肿瘤组织,以探讨人造靶点免疫导向治疗的可行性...
- 张婧周媛罗敏张积仁
- 关键词:S180肉瘤盐酸吡柔比星靶向免疫治疗
- 文献传递
- 大鼠原发性肝癌肿瘤细胞与骨髓造血干细胞在肝癌个体化治疗应用中的实验研究
- 背景:
以肝切除为代表的外科治疗仍是原发性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但由于原发性肝癌的早期发现存在困难,肝癌切除术后的5年复发率高达60%以上,切除术后的综合治疗在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化疗是综合治...
- 罗敏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肿瘤干细胞造血干细胞
- 文献传递
- 人血型B抗原模拟多肽P1/Fas-Mip3β双表达重组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 2010年
- 目的构建并鉴定人血型B抗原模拟多肽、巨噬细胞炎症蛋白3β(Mip3β)双表达重组质粒。方法抗血型B抗体筛选噬菌体随机12肽库,筛选阳性噬菌体克隆P1,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P1噬菌体DNA,同样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PBluscript-Fas基因的跨膜区及胞内段,与P1酶切连接,最后与质粒PORF5-mMip3βv21扩增巨噬细胞炎症蛋白3β基因酶切连接,获得血型B抗原模拟多肽、Mip3β双表达重组质粒并进行鉴定,并在人黑色素瘤细胞株B16中转染与表达。结果和结论成功制备了血型B抗原模拟多肽、Mip3β双表达重组质粒,并在黑色素瘤细胞株B16中成功表达。
- 罗敏李许峰岑东芝邹建军张积仁
- 关键词:重组质粒FAS基因
- 基于Hermite微分算子的水平集MR图像分割方法
- 2006年
- 本文介绍一种基于Hermite微分算子用于MR图像分割的水平集方法。该方法采用Hermite微分算子来代替传统一阶差分算子,即在水平集曲线演化时函数微分用像素点的二阶邻域差值求得,而不是传统方法由一阶邻域决定。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相同的分割过程,运用了Hermite微分算子的水平集方法,其分割结果更加精确。尤其是对于南噪声等因素所引起的退化图像,其分割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方法,而运算速度与传统方法相差无几。
- 杨丰金大年陈武凡罗敏
- 关键词:MRI图像分割水平集有限差分HERMITE
- SRB法检测大鼠原发肝癌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HepG2细胞的抗肿瘤药物敏感差异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应用SRB法探讨不同药物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肝癌细胞(HC)和HepG2细胞的药敏差异.方法:雌性清洁级SD大鼠20只,应用二乙基亚硝胺饲喂法建立大鼠原发性肝癌模型,选取诱癌成功大鼠8只分别原代培养HC与MSCs,同时培养HepG2细胞系细胞,SRB法进行药物敏感实验,观察药物敏感性的差异.结果:对阿霉素、顺铂、洛拉曲克的敏感度从高到低依次为HepG2细胞,HC,MSCs.而丝裂霉素药敏显示,3种细胞药物敏感度从高到低依次为HepG2,MSCs,HC.结论:HC药敏实验与HepG2细胞和MSCs存在一定异同.
- 罗敏周媛宫卫东周思朗张婧张积仁
- 关键词:肿瘤干细胞间质干细胞
- 不同抗肿瘤机制药物对大鼠肝癌细胞成瘤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肝癌细胞药敏与肝癌细胞成瘤能力的相关性。方法30只雌性清洁级SD大鼠应用二乙基亚硝胺饲喂法建立大鼠原发性肝癌模型,选取诱癌成功大鼠10只分别原代培养肿瘤细胞与间充质干细胞,MTT法用于不同作用机制抗肿瘤药物的药物敏感实验,药物作用后接种至裸鼠,观察其成瘤实验的差异,对模型大鼠间充质干细胞、肿瘤细胞抑制率与化疗药物作用后肿瘤细胞移植裸鼠后的成瘤质量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5种药物药敏结果显示肝癌癌细胞与间充质干细胞药物敏感无明显相关性(P<0.05)。间充质细胞药敏实验与成瘤实验正相关。结论间充质干细胞耐药机制与肿瘤干细胞相似,有希望代替普通肝癌肿瘤细胞进行药物敏感实验。
- 周媛罗敏张婧张文清张积仁
- 关键词:肝肿瘤肿瘤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药物敏感实验
- 人造靶点免疫导向阿霉素对荷肉瘤小鼠瘤质量及生存期的影响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制备小鼠抗人IgG-葡聚糖-阿霉素免疫靶向偶联物,在肿瘤组织中接种人IgG非特异性靶点,探讨人造靶点免疫导向治疗肿瘤的可行性。方法制备小鼠抗人IgG-葡聚糖-阿霉素(阿霉素)偶联物,建立荷瘤小鼠模型。采用ELISA法测定小鼠抗人IgG-葡聚糖-阿霉素偶联物抗体活性;体外细胞毒性实验比较分析小鼠抗人IgG、游离阿霉素、小鼠抗人IgG-葡聚糖-阿霉素对S180细胞的毒性作用,比较阿霉素、小鼠抗人IgG-葡聚糖-阿霉素、小鼠抗人IgG-葡聚糖-阿霉素+人IgG的抑瘤作用及对荷瘤小鼠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制备的偶联物中,小鼠抗人IgG、葡聚糖与阿霉素物质的量比为1∶2.5∶38;偶联物保留了小鼠抗人IgG抗体活性;体外细胞毒性实验表明偶联物对S180细胞有体外杀伤作用。小鼠抗人IgG-葡聚糖-阿霉素+肿瘤中接种人IgG组对小鼠移植性S180肉瘤的抑瘤率达17.72%,与其他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但并未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结论通过在肿瘤组织中接种IgG非特异性靶点,用抗人IgG单克隆免疫靶向阿霉素治疗小鼠S180肉瘤较对照组具有靶向作用。
- 张婧罗敏周媛张积仁
- 关键词:阿霉素小鼠肉瘤S180抑瘤率
- 跨膜型血型A抗原模拟肽疫苗诱导黑色素瘤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 2011年
- 目的研究跨膜型血型A抗原模拟肽疫苗诱导恶性黑色素瘤细胞B16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分别将前期构建的模拟肽疫苗稳定转染B16细胞,加入终浓度为2.5μg/ml、5μg/ml、10μg/ml及20μg/ml的抗血型A单克隆抗体培养72h,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P/F-M-pIRES组的B16细胞经10μg/ml抗血型A单克隆抗体诱导后凋亡率为74.74%,转染有模拟肽/Fas融合基因的P/F-M-pIRES组和P/F-pIRES组凋亡率明显高于未转染的M-pIRES组和pIRES组。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显示不同实验分组之间的差异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69.707,P〈0.01),不同浓度分组之间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6.596,P〈0.01),不同实验分组不同浓度之间的交互效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F=34.806,P〈0.01)。结论跨膜型血型A抗原模拟肽疫苗可诱导黑色素瘤细胞B16凋亡,在黑色素瘤治疗中可能是一种有潜在价值的方法。
- 岑东芝李许锋邹建军罗敏张积仁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造靶点导向的吡柔比星在肿瘤组织中的浓度
- 2008年
- [目的]制备小鼠抗人IgG-葡聚糖—盐酸吡柔比星免疫靶向偶联物,在肿瘤组织中接种人IgG非特异性靶点,探讨人造靶点免疫导向治疗肿瘤的可行性。[方法]制备小鼠抗人IgG-葡聚糖—盐酸吡柔比星(THP)偶联物,建立荷瘤小鼠模型。采用ELISA法测定小鼠抗人IgG-葡聚糖—盐酸吡柔比星偶联物抗体活性;体外细胞毒性实验(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比较分析小鼠抗人IgG、游离盐酸吡柔比星、小鼠抗人IgG-葡聚糖—盐酸吡柔比星对S180细胞的毒性作用;采用高效液相法(HPLC)测定肿瘤组织中盐酸吡柔比星药物浓度。[结果]制备的偶联物中,小鼠抗人IgG、葡聚糖与盐酸吡柔比星物质的量比为1∶2.5∶54;偶联物保留了小鼠抗人IgG抗体活性;体外细胞毒性实验证明偶联物对S180细胞有体外杀伤作用。对荷S180肉瘤小鼠进行体内导向治疗试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鼠抗人IgG-葡聚糖—盐酸吡柔比星+人IgG组中肿瘤组织含盐酸吡柔比星含量较盐酸吡柔比星组增加(P<0.01)。[结论]通过在肿瘤组织中接种IgG非特异性靶点,用抗人IgG单克隆免疫导向吡柔比星治疗小鼠S180肉瘤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 张婧罗敏周媛张积仁
- 关键词:靶向治疗偶联物肉瘤细胞
- 人血型B抗原模拟多肽、Mip3β双表达重组质粒体外转染人黑色素瘤细胞B16的抗肿瘤效应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将人血型B抗原模拟多肽、Mip3β双表达重组质粒于人黑色素细胞B16转染,检测其对抗肿瘤效应的影响。方法:选用人黑色素瘤细胞株B16,设4个组:A组,转染P1/Fas-Mip3β-pIRES组;B组,转染P1/Fas-pIRES组;C组,转染Mip3β-pIRES组;D组,转染pIRES组。转染方法采用Invitrogen(美国)公司的LipofectamineTM2000脂质体转染的方法(6孔板,8×105孔,2mL体系)。分别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进行体外补体介导的细胞杀伤(CDC)实验和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实验,获得细胞活力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重组质粒成功转染人黑色素瘤细胞株B16:(1)流式细胞仪检测双表达组组细胞凋亡率87.6%,明显较其他组别高。(2)CDC试验发现最小均值的组合为20g/L组B肽-MIP-pIRES。(3)ADCC试验发现最小均值的组合为40∶1组B肽-MIP-pIRES。结论:人血型B抗原模拟多肽、Mip3β双表达重组质粒能在人黑色素细胞B16转染,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并通过CDC及ADCC效应增强免疫反应。
- 罗敏周媛岑东芝张积仁
- 关键词:黑色素瘤血型抗原重组质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