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阳阳

作品数:11 被引量:105H指数:5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急诊
  • 4篇急诊科
  • 3篇护理
  • 2篇输液
  • 2篇输液瓶
  • 2篇输液用
  • 2篇水平杆
  • 2篇连杆
  • 2篇儿童输液
  • 2篇板凳
  • 2篇创伤
  • 1篇心病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力衰竭患者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因子
  • 1篇医护
  • 1篇医护合作
  • 1篇医院感染
  • 1篇预后

机构

  • 11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卢阳阳
  • 5篇颜雷雷
  • 2篇樊淑玉
  • 2篇林海鸟
  • 2篇廖德珺
  • 2篇汤鲁明
  • 2篇孙未
  • 2篇王爱霞
  • 2篇苏红侠
  • 2篇朱聪
  • 2篇林晨
  • 2篇张春梅
  • 2篇陈瑞敏
  • 1篇王志翊
  • 1篇黄海群
  • 1篇郑婷婷
  • 1篇朱芳芳
  • 1篇周玲玲

传媒

  • 2篇中医药管理杂...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层防御管理体系在急诊科护理安全事件防范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探讨多层防御管理体系在急诊科护理安全事件机会弹道阻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0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急诊科护理安全多层防御管理体系构建活动,对活动前(2015年6—9月)和活动后(2016年1—4月)的各相关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多层防御管理体系构建活动后,急诊科护理人员安全护理态度评分从(106.13±3.95)提高至(118.83±3.93)分(t=16.753,P〈0.05);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从11.82%下降至3.82%(X^2=46.309,P〈0.05):抢救物品完好备用率100%,无菌技术达标率93.8%,导管护理合格率87.5%,均高于活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926,4.571,3.865;P〈0.05)。结论在急诊科护理实践中构建护理安全多层防御管理体系.能够提高急诊科护理人员的安全护理态度和安全护理项目合格率,降低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对急诊科护理安全事件机会弹道的形成具备积极有效的阻断效应。
颜雷雷廖德珺周玲玲卢阳阳
关键词:急诊科安全事件阻断
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严重性创伤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 研究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严重性创伤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将2013-06~2015-06间我院急诊科接诊的120例严重性创伤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预见性护理.调查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抢救效果、护理满意度及护患纠纷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抢救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28).结论 对急诊科严重性创伤患者行预见性护理可显著改善其预后,提高其满意度.
刘芋兵卢阳阳林翔翔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急诊护理质量
急诊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与炎症因子水平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分析急诊脑卒中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对患者的相关炎症因子水平变化进行研究。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2月-2016年10月医院收治的急诊脑卒中患者286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和病原菌进行分析,并对感染患者和非感染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2(IL-12)、IL-18、IL-6和IL-8水平进行观察。结果 286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41例,感染率为14.34%;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为主;共培养分离病原菌5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0株占67.80%;革兰阳性菌16株占27.12%;真菌3株占5.08%;年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合并糖尿病和抗菌药物使用是急诊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P<0.001);感染患者TNF-α、IL-12、IL-18、IL-6和IL-8分别为(24.45±7.29)ng/L、(134.55±43.03)ng/L、(253.06±50.92)ng/L、(96.04±40.04)ng/L、(99.93±38.43)ng/L均高于非感染患者(P均<0.001)。结论急诊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应引起临床重视,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为主,针对革兰阴性致病菌积极预防,有针对性地对易感染人群进行干预,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发生。
季银和叶挺卢阳阳吕洋洋陈瑞敏林晨孙未
关键词:医院感染炎症因子
影响急诊科医护合作的因素与建议
2018年
急诊科是医院门诊科室中极为特殊的部门,不仅需要全天候应诊,还需要医护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急诊科患者病情特殊,病情重且急,医护工作繁重。因此,医护人员能够良好合作是急诊科开展好工作的重要因素。本文就影响急诊科室医护合作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以提高诊疗质量和效果。
朱芳芳卢阳阳吕洋洋
关键词:急诊科室医护合作诊疗效果
冠心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健康心理控制源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0
2018年
目的调查冠心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健康心理控制源和应对方式相关性,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1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就诊的冠心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152例,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多维度健康心理控制源量表C表、医学应对问卷,对其进行测量。结果冠心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得分为(58.90±10.19)分,处于中等水平,健康内部控制、健康权威人士(医生)控制、健康权威人士(其他人)控制、面对型应对与自我管理行为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498、0.263、0.310、0.525(均P<0.05),而健康机遇控制、屈服、回避型应对与自我管理行为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50、-0.248、-0.468(均P<0.05)。结论冠心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较差,护理人员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健康心理控制源特点,提高健康内部控制水平,提供更多的疾病康复知识,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护患关系;同时对应对方式进行评估,对采取消极应对方式的患者该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可以侧重于告知患者知识内容,教会具体做法;对于日常生活管理和情绪控制相关的知识,除了教会患者要如何做,还应讲解行为的重要性,关注患者态度的转变,树立实施健康行为、控制病情的信心,最终提高自我管理行为。
苏小萍陈瑞敏孙未卢阳阳
关键词:冠心病心力衰竭自我管理行为
综合性护理对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患者的肺损伤评分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对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患者的肺损伤评分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参照所采取的护理措施将38例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中毒护理,综合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给予心理、饮食、呼吸、肝肾功能监测等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肺损伤评分及预后情况。结果 两组护理后的肺损伤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t=-8.054、-3.137,P=0.000、0.003),且综合护理组护理后的肺损伤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t=-3.432,P=0.001);综合护理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常规护理组(t=-8.389,P=0.000),综合护理组消化道出血和死亡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χ2=4.156,P=0.041)。结论 综合性护理可有效减轻百草枯中毒患者的肺损伤程度,缩短住院时间并降低感染等合并症和死亡的发生。
颜雷雷林晨卢阳阳王志翊
关键词:综合性护理肺损伤百草枯预后
一种儿童输液用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儿童输液用装置,包括夹杆组件和安装件,所述夹杆组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输液瓶吊挂件、垂直伸缩杆及水平杆,所述水平杆的两端对称设置有夹具组件,位于左侧的所述夹具组件包括开设在水平杆上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
林海鸟张春梅王爱霞纪伟平朱聪苏红侠樊淑玉卢阳阳汤鲁明任海瓯
急诊科开展特色健康教育工作的措施
2018年
目的:探讨急诊科开展特色健康教育的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医院急诊科的16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急诊特色健康教育的观察组,每组各80例,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以及对治疗依从性、健康教育、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急诊疾病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及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结论:急诊科开展特色健康教育,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知晓率及对治疗依从性,大幅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卢阳阳颜雷雷季银和
关键词:急诊科满意度
系统分级复温模式对低体温创伤患者不同时段全因死亡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系统分级复温模式对低体温创伤患者不同时段全因死亡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收治的236例修正创伤评分<12分的低体温创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系统分级复温组和传统复温组,每组118例。研究的主要结局事件是伤后15 d内全因死亡。次要结局事件是伤后3、7、30 d内全因死亡。结果13.98%(33/236)的患者在伤后15 d内死亡,14.83%(35/236)的患者在伤后30 d内死亡,所有死亡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6(4,10)d。与传统复温组比较,系统分级复温组的复温后2 h体温更高(P=0.001),复温干预前后体温变化更大(P=0.0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系统分级复温组的15 d(27.3%比72.7%,P=0.005)和30 d(25.7%比74.3%,P=0.002)死亡率低于传统复温组。Kaplan-Meier分析显示系统分级复温组患者的生存时间长于传统复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采用系统分级模式复温是伤后生存时间的强保护因素(HR=0.450,P=0.042)。进一步对各时段全因死亡的发生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协变量后,采用系统分级复温模式对患者发生伤后15 d和30 d内全因死亡的OR值分别为0.289和0.286(P=0.008,P=0.005),复温后2 h体温与伤后30 d内全因死亡的发生呈负相关(OR=0.670,P=0.049)。结论系统分级模式复温是创伤低体温患者伤后生存时间的保护因素,采用系统分级复温模式是伤后15 d和30 d内全因死亡发生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复温后2 h体温有望成为低体温创伤患者伤后30 d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应用系统分级复温模式能够降低创伤患者的死亡率。
吕洋洋卢阳阳黄海群郑婷婷颜雷雷
关键词:创伤全因死亡
一种便于使用的约束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使用的约束装置,包括底板、第一约束组件和第二约束组件,所述底板用于安装第一约束组件和第二约束组件,所述第一约束组件包括可拆卸连接于底板的支撑筒,所述支撑筒为圆弧形,支撑筒的一边连接有卡环,支撑筒的另一...
廖德珺颜雷雷卢阳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