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美

作品数:4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贵州医科大学医学检验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阴沟
  • 4篇阴沟肠杆菌
  • 4篇杆菌
  • 4篇肠杆菌
  • 3篇耐药
  • 2篇药性分析
  • 2篇质粒介导
  • 2篇内酰胺酶
  • 2篇耐药性
  • 2篇耐药性分析
  • 2篇AMPC酶
  • 2篇ESBLS
  • 1篇药物
  • 1篇同源性
  • 1篇同源性分析
  • 1篇头孢
  • 1篇头孢菌素
  • 1篇头孢菌素酶
  • 1篇内酰胺
  • 1篇耐药基因

机构

  • 3篇贵州医科大学
  • 1篇贵阳医学院

作者

  • 4篇李美
  • 3篇杨焕婕
  • 3篇费樱
  • 3篇刘宝
  • 3篇万珊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阴沟肠杆菌耐药性分析与产β-内酰胺酶及质粒介导基因型检测研究
目的:1.了解我院2008年1月-2014年12月阴沟肠杆菌的临床感染分布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2.明确我院阴沟肠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头孢菌素酶(Amp C酶)及质粒...
李美
关键词:阴沟肠杆菌AMPC酶ESBLS基因型
文献传递
阴沟肠杆菌质粒介导耐药基因检测及同源性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了解质粒介导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头孢菌素酶(AmpC)及喹诺酮类耐药(qnr)基因在阴沟肠杆菌中的分布,分析耐药阴沟肠杆菌株间的分子同源性,为指导临床有效控制耐药菌株在医院内的传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6月-2014年6月非重复阴沟肠杆菌174株,采用PCR法对其ESBLs基因(TEM-1、SHV-12、CTX-M-3、SFO-1、VEB-3)、AmpC酶基因(ACT-1、DHA-1)和qnr基因(qnrA、qnrB、qnrS)进行扩增;应用肠杆菌科重复一致序列(ERIC)方法对71株耐药菌株进行DNA分子同源性检测。结果 174株阴沟肠杆菌中β-内酰胺酶基因检出率57.47%,AmpC酶基因检出率22.41%,qnr基因检出率为27.01%;经χ2检验,环丙沙星耐药或敏感株对qnr基因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BLs+AmpC酶基因均阴性株与ESBLs、AmpC酶、ESBLs+AmpC酶基因均阳性株对qnr基因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沟肠杆菌中同时存在不同类型β-内酰胺酶基因和qnr基因,ESBLs耐药基因以TEM-1型为主;ESBLs或AmpC酶基因阳性株可同时携带qnr基因;阴沟肠杆菌在医院内存在部分克隆株散在传播情况。
李美刘宝万珊杨焕婕费樱
关键词:阴沟肠杆菌AMPC酶基因QNR基因
2008―2012年临床分离阴沟肠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了解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阴沟肠杆菌分离株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WHONET5.6软件回顾性分析5年内阴沟肠杆菌株的标本来源、感染科室分布及耐药状况。结果 5年内共分离出阴沟肠杆菌1068株,菌株来源以呼吸道标本、分泌物、尿液标本为主;临床感染主要分布于急诊外科、外科、内科、重症监护病房(ICU);药敏结果显示,5年内,阴沟肠杆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最高(>60.0%);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8.0%)。2009-2012年,除亚胺培南、氨苄西林/舒巴坦、复方磺胺甲噁唑、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外,阴沟肠杆菌对其余11种抗生素的耐药率逐渐下降(P<0.05)。结论阴沟肠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下降趋势;对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敏感菌株的出现应引起重视。
李美刘宝万珊杨焕婕费樱
关键词:阴沟肠杆菌耐药性抗菌药物
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和ESBLs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明确阴沟肠杆菌产头孢菌素酶(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情况,分析细菌产酶与药物耐药间的关系,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非重复阴沟肠杆菌共174株采用Microscan walkaway-40SI全自动细菌鉴定与药敏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多底物协同-拮抗法(MSSAT)检测ESBLs和AmpC酶。结果 174株阴沟肠杆菌中,单产AmpC酶92株(52.87%),其中高诱导型25株,部分去阻遏型33株,完全去阻遏型22株;同时产AmpC酶和ESBLs 54株(31.03%);单产ESBLs 1株(0.57%);AmpC酶和ESBLs均不产有27株(15.52%);阴沟肠杆菌产酶株的耐药率明显高于不产酶株的耐药率(P<0.05),同时产AmpC酶和ESBLs菌株的耐药率高于单产AmpC酶株的耐药率(P<0.05);产AmpC酶和ESBLs菌株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均高于92.0%,对氨曲南耐药率高达88.9%,对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14.8%),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0%。结论阴沟肠杆菌以产AmpC酶为主,单产ESBLs菌株少,同时产AmpC酶和ESBLs的菌株对三代头孢菌素、单环类、青霉素类具有高度耐药性,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依然是治疗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感染的首选。
杨洪芬李美刘宝万珊杨焕婕费樱
关键词:阴沟肠杆菌头孢菌素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