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美卿

作品数:9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山西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山西省地震局科研项目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主题

  • 7篇地震
  • 2篇地震震源
  • 2篇地震震源机制
  • 2篇震源
  • 2篇震源机制
  • 2篇震源机制解
  • 2篇测震
  • 1篇地貌
  • 1篇地貌演化
  • 1篇地震学
  • 1篇地震学异常
  • 1篇地震震源机制...
  • 1篇信息推送
  • 1篇应力场
  • 1篇云端
  • 1篇孕震
  • 1篇孕震过程
  • 1篇震相
  • 1篇震相特征
  • 1篇山西北部

机构

  • 9篇山西省地震局
  • 3篇太原大陆裂谷...
  • 1篇天津市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地震局
  • 1篇辽宁省地震局

作者

  • 9篇宋美卿
  • 3篇王霞
  • 2篇王霞
  • 1篇何宏林
  • 1篇曹文强
  • 1篇李艳娥
  • 1篇谭毅培
  • 1篇赵春花
  • 1篇李丽
  • 1篇梁向军
  • 1篇宁亚灵
  • 1篇张建增
  • 1篇李斌
  • 1篇郑智江
  • 1篇董春丽
  • 1篇魏占玉
  • 1篇王新胜
  • 1篇沈晓松
  • 1篇王林瑛
  • 1篇闫计明

传媒

  • 3篇山西地震
  • 2篇地震地磁观测...
  • 1篇大地测量与地...
  • 1篇第七届构造地...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地震窗口概述及其在短期地震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自1971年傅承义先生提出邢台地震是华北红肿区的"疮口"以来,我国的余震窗研究在地震预测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由王泽皋于1979年正式发表命名为"地震窗口"。本文收集了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今约45年的研究成果,对地震窗口进行了...
宋美卿王霞李丽
山西大同、朔州地区非天然地震特征与识别被引量:6
2022年
通过震相特征、P波初动方向、As/Ap振幅比、频谱等,对山西北部非天然地震的特征及其识别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爆破、塌陷具有相对独特的震相特征,塌陷震相频率单一、面波明显且出现早,爆破震相的P波发育且初动强而尖锐,波列衰减较快,持续时间短;在P波垂直初动方面,震中距100 km范围内,塌陷超过85%的台站初动向下,爆破超过78%的台站初动向上;爆破的S波与P波最大振幅比(As/Ap)小于塌陷;在频率特征方面,爆破的优势频率集中在0~5 Hz,宽于塌陷,主频为1 Hz。塌陷的优势频率集中在0~2 Hz,主频为1 Hz,低频率成分相对简单。
郑亚迪宋美卿
关键词:频谱震相特征山西北部
山西裂谷地貌演化过程的高精度定量研究
闫计明何宏林魏占玉宋美卿董春丽李斌刘瑞春宁亚灵张建增沈晓松赵春花王新胜曹文强
项目主要用三维激光测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GIS的空间分析方法研究山西裂谷地貌形态演化过程及其与内、外营力的关系.项目通过对新技术的运用,填补中国在野外微观尺度上断层面(断层崖)形貌学研究的空白,建立断层(或断层崖)面形貌...
关键词:
关键词:地貌演化
晋北地区中强震前后构造应力场变化特征
2023年
基于1990年1月至2021年12月晋北地区中小地震的P波初动极性数据,采用综合震源机制解法反演晋北地区的综合断层面解。结果显示,震源机制解节面为EW和NE向,与晋北地区主要构造线一致;震源错动类型以正断型为主;主压应力方向为NE-NEE,仰角较大,主张应力方向为NW-SE,仰角近水平,与区域构造应力场方向吻合。综合断层面解中,P轴方位与区域优势方位一致时,晋北地区可能孕育中强地震的发生。
郭文峰宋美卿杨世英杨世英王霞
关键词:构造应力场中强地震
《地震观测异常现场核实报告编写测震》行业标准建设
2022年
1研究背景为加强观测资料的动态监视跟踪、及时提取异常,提升震情跟踪工作质量,异常核实和宏微观异常零报告上报机制已经成为地震预报探索实践的重要制度,凡是新增测震学异常均要进行核实,并编写异常核实报告。2014年、2016年中国地震局先后印发《地震学异常分析工作报告编写要求(试行)》《地震学异常分析工作报告编写要求(修订)》通知文件。2014年以来,测震学科分析预报技术管理组先后接收、审定了400余份技术报告,每年针对上一年度技术报告进行质量评比,经过近7年的工作实践,对测震观测资料中出现的异常判定已经形成比较规范的分析方法和工作程序,对推进地震分析预报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从地震分析预报工作法规性文件建设需要和测震分析预报学科标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考虑,有必要建立地震学异常分析报告编写规范。
宋美卿
关键词:审查
山西大同-阳高M>5.5地震震源机制中心解的确定被引量:1
2021年
1989年大同-阳高6.1级地震是山西地区自现代仪器记录以来最显著的地震事件,之后该地又发生多次中强地震,这些地震的发生受到诸多地震学者的关注。不同研究机构和多位学者应用不同方法和资料,求得这些中强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同一个地震的多个解间存在一定的差别。文章采用最小空间旋转角表达2个震源机制解的差别,然后从已知多个震源机制中确定中心解,使其与所有收集的震源机制解差别的平方和最小。研究结果可为后续地壳应力场、地震应力触发、地震概率预测、地震动力学等分析研究工作提供合理选取震源机制解即中心解提供参考借鉴。
王霞王霞宋美卿郭文峰
关键词:震源机制解大同-阳高地震
测震学部分方法异常自动识别与信息推送被引量:2
2021年
1研究背景震情会商是我国地震预报探索实践形成的工作机制,是前兆异常认定、动态跟踪、地震预报意见产出的关键环节。2000年后陆续引入很多单机版分析预报软件,但落后的数据服务方法和各种非规范化的临时性计算程序不但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产生了大量的简单低水平重复劳动,现有工作模式已无法满足震情监视跟踪和日常震情会商研判需求。
宋美卿张博贾漯昭李玉铰郑智江谭毅培杨士超
关键词:自动识别地震学异常
从波速比变化看汶川与芦山地震的孕震过程被引量:11
2016年
为研究汶川和芦山地震的孕育过程,利用单台单震法,将地震丛发区内发生的地震粗略视为"广义重复地震",系统分析龙门山断裂带及附近区域1990~2015年波速比时空变化过程。结果发现,波速比在汶川地震前降低,芦山地震后明显恢复。对于龙门山断裂带北段的地震丛发区,大部分台站波速比的同步时间变化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在汶川地震前,2000年~2008-05波速比出现异常降低-回返-发震过程,低值异常持续时间约8a。汶川地震后,波速比快速回升。二是2010年开始再次显现波速比持续性稳定下降,在2013-04降至最低点,发生芦山地震,震后波速比再次快速回升到正常值。对于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及附近的地震丛发区,大部分台站波速比的同步时间变化从2000年~2013-04波速比维持长时间的异常低值状态,低值持续时间约13a,直至2013-04芦山地震后波速比快速回升。不论是龙门山南段还是北段,均可看到波速比基本一致的变化,2000~2013年的异常降低-恢复过程,显示了汶川8级地震与芦山7级地震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孕震过程长达14a。由此可见,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很可能是同一动力学过程孕育的两次先后发生的强震。
李艳娥王林瑛宋美卿陈丽娟
关键词:汶川地震波速比重复地震
用CAP方法反演2010年三次Ms>4.5地震震源机制解
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后,山西地震带于2009年3月28日发生原平4.0级地震,打破了该区域长达3年零3个月的持续平静,之后2010年相继于1月24日、4 月4日、6月5日发生河津-万荣4.8、大同-阳高4.6、阳曲...
宋美卿梁向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