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丹

作品数:15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肿瘤
  • 4篇细胞
  • 4篇免疫
  • 3篇组织化学
  • 3篇腺肿瘤
  • 3篇免疫组织
  • 3篇免疫组织化学
  • 3篇甲状腺
  • 3篇甲状腺肿
  • 3篇表达及意义
  • 3篇肠癌
  • 2篇蛋白
  • 2篇增殖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文化
  • 2篇文化建设
  • 2篇细胞癌
  • 2篇细胞核
  • 2篇腺癌

机构

  • 13篇温州市第三人...
  • 3篇温州医学院附...
  • 2篇温州医学院
  • 1篇温州市人民医...

作者

  • 15篇潘丹
  • 8篇张品南
  • 6篇冯国飞
  • 4篇周素英
  • 4篇郭群
  • 3篇陈国荣
  • 2篇刘翠
  • 2篇夏作利
  • 2篇吴成亮
  • 2篇陈亮
  • 2篇包向东
  • 2篇袁吟迅
  • 2篇周慧珍
  • 2篇项剑瑜
  • 2篇颜王鑫
  • 1篇卢何莲
  • 1篇金茹
  • 1篇郑园园
  • 1篇郑张帆
  • 1篇陈琼秋

传媒

  • 3篇医院管理论坛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浙江医学
  • 1篇温州医学院学...
  • 1篇医学信息(下...

年份

  • 1篇2013
  • 7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K19和CKH在甲状腺病变的表达及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研究分析细胞角蛋白(CK)19、高分子量细胞角蛋白(CKH)在甲状腺结节的表达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2例甲状腺癌(56例乳头状癌,6例滤泡癌)、12例甲状腺腺瘤,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10例桥本甲状腺炎中CK19和CKH的表达。结果CK19和CKH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00%和89.3%,与良性病变中的表达率14.3%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19和CKH在滤泡型乳头状癌与滤泡癌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19、CKH检测在鉴别甲状腺乳头状癌和良性病变时的敏感性、特异性及诊断正确率分别为100%、89.3%,85.7%、100%,93.8%、87.8%;CK19的敏感性高,而CKH的特异性高。结论CK19和CKH有助于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甲状腺良性增生性病变、甲状腺滤泡型乳头状癌与滤泡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而且CK19、CKH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甲状腺良性病变的诊断正确率。
潘丹陈国荣卢何莲陈艳梅袁吟迅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乳头状癌CK19免疫组化
加强医院和谐文化建设 树立医院服务品牌被引量:1
2012年
医院文化能增强医院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也能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和提高医院的综合服务水平。医院文化的管理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管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不仅仅是医院之间医疗技术和设备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医院整体素质和整体形象的竞争,更是医院品牌和发展战略的竞争。只有加强医院形象建设、人文关怀建设、理念建设、行为建设和视觉建设才能树立医院服务品牌。
张品南冯国飞潘丹郭群
关键词:医院服务品牌文化建设医院形象建设综合服务水平医院整体素质
丛状纤维组织细胞瘤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伴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一例
2009年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60岁。体检时发现双侧甲状腺多发结节和右肩部皮下肿块而入院。体检:血常规检查:红细胞4.5×1012/l,血红蛋白119g/l,白细胞8.4×109/l,血小板268×109/l。b超检查:肝、胆、胰、脾和肾未见异常;左甲状腺探及二个结节,大者(0.9×0.7×0.6)cm,小者(0.7×0.6×0.5)cm;右甲状腺探及二个结节,大者(1.0×0.8×0.7)cm,小者(0.8×0.7×0.6)cm。右肩部皮下探及一实质性肿块,大小(2.0×1.5×1.0)cm,略呈多结节状。逐行甲状腺和皮下肿块手术切除。术见后者肿块位于皮下略高出于皮肤表面,活动度欠佳,无热痛感,无包膜,位于真皮和皮下组织交界处,质偏硬。
张品南王忠泉潘丹
关键词: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结节性甲状腺肿丛状纤维组织细胞瘤甲状腺多发结节皮下肿块实质性肿块
甲状腺癌组织VEGF-C和nm23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探讨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研究VEGF-C和nm23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EnvisionTM二步法检测63例甲状腺癌组织、10例癌旁组织和1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中VEGF-C和nm23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VEGF-C蛋白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癌旁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P<0.01;VEGF-C蛋白的阳性率与淋巴结有无转移相关,P<0.01。nm23蛋白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年龄、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VEGF-C与nm23在甲状腺癌中表达负相关,r=-0.592,P<0.01;VEGF-C阳性表达伴nm23阴性表达组的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率显著高于VEGF-C阴性表达伴nm23阳性表达组,P<0.01。结论:VEGF-C在甲状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与甲状腺癌的侵袭和转移正相关,nm23与甲状腺癌的侵袭和转移负相关。两者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负相关,联合检测VEGF-C和nm23可能有助于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判断。
吴成亮张筱骅李尚群潘丹冯国飞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VEGF-CNM23肿瘤转移
以创新文化建设促进医患和谐被引量:1
2012年
创新医院文化建设应将着眼点、着重点、着力点放在确定医院经营理念和发展战略,培育医院精神,强固员工素质,塑造医院形象,树立医院品牌等无形资产上来赢得社会信誉度、美誉度和品牌效应,进一步促进医院和谐和医患和谐,使医院健康、快速发展。
张品南郑园园潘丹夏作利
关键词:创新文化建设医患关系
组织芯片宫颈癌中EGFR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宫颈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特点及其对宫颈癌分子靶向治疗的潜在意义。方法:构建含有80例宫颈癌标本的组织芯片,EnVision免疫组化法检测宫颈癌及癌旁组织中EGFR的表达,并分析EGFR的表达与各种宫颈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EGFR在宫颈癌旁组织中呈少量表达或不表达,在宫颈癌中的表达率为94.8%,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在宫颈癌的组织中EGFR的过表达,与不同年龄无统计学差异,而与不同肿瘤的大小、组织类型、病理分级、侵袭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5;P<0.01;P<0.05;P<0.05)。结论:EGFR的表达参与宫颈癌的生长,侵袭和转移过程,检测宫颈癌中的EGFR,可作为宫颈癌预后,筛选高危转移患者的有效指标,并且值得进一步以它作为宫颈癌靶向治疗新的作用靶点。
周素英张品南潘丹夏作利陈艳梅冯国飞郭群
关键词:宫颈癌靶向治疗
p57蛋白检测对水泡状胎块诊断和分型的意义被引量:4
2011年
水泡状胎块(hydatidiform mole)也称葡萄胎,是指绒毛水肿及不同程度的滋养叶细胞增生的异常胎盘,是最常见的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我国水泡状胎块的发病率为1∶1290次妊娠.按遗传物质来源可将水泡状胎块分为遗传物质来自父方和来自双亲两类,即:完全性水泡状胎块(C水泡状胎块)和部分性水泡状胎块(P水泡状胎块).两者在形态学上鉴别存在困难,但两者恶变率不同,预后存在明显差异.p57基因是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CDKI)家族成员,参与细胞周期调控,
周素英刘翠潘丹张品南冯国飞许杨杨
关键词: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细胞周期调控
喉鳞状细胞癌中C-Met基因和细胞核增殖抗原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喉鳞状细胞癌中C-Met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antigen)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喉鳞癌中C-Met和PCNA的表达,并取30例声带息肉作对照。结果:C-Met在喉鳞癌中阳性表达率为57.5%,高于对照组6.7%(P<0.05)。C-Met在喉鳞癌中的表达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与年龄、原发部位无显著相关(P>0.05)。PCNA在喉鳞癌中的表达率为77.5%,在声带息肉中为16.7%,两者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CNA的表达强度与喉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显著相关,与年龄、原发部位无关。C-Met和PCNA的表达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C-Met和PCNA的过表达在喉鳞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二者对于判断喉癌的进展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潘丹陈国荣
关键词:喉肿瘤C-MET
OPN和CD13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正>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和CD13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80例结直肠癌和癌周粘膜组织中OPN和CD133表达。结果OPN和CD133...
张品南郑翔潘丹郭群冯国飞刘翠周素英吴成亮
文献传递
涎腺上皮性肿瘤中CUL-1和Ki-67蛋白表达的意义
2011年
目的:研究Cullin-1(CUL-1)和Ki-67蛋白在涎腺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手术切取的涎腺上皮性肿瘤62例(多形性腺瘤22例、腺样囊性癌24例和腺癌16例),其中男38例,女24例,年龄34~68岁,平均(42.5±4.7)岁。另取10例正常腮腺组织作对照。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CUL-1和Ki-67蛋白在涎腺正常组织及良、恶性上皮肿瘤中的表达。在200倍视野下,辨别阳性细胞和阴性细胞并计数,计算出CUL-1和Ki-67蛋白在不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对各组的阳性表达率作卡方检验。结果:CUL-1蛋白的阳性细胞呈棕黄色表达于细胞核和细胞质,在3种肿瘤中均呈高表达。在多形性腺瘤、腺样囊性癌和腺癌中,CUL-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10%、46.63%和43.88%;在正常组织呈低表达,阳性表达率为1.43%。经卡方检验,CUL-1蛋白在多形性腺瘤、腺样囊性癌和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χ2=492.821、550.069、504.907,均P<0.01),而在良、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Ki-67仅表达于细胞核。在腺样囊性癌和腺癌中呈高表达,阳性表达率高达48.59%和53.88%;在多形性瘤和正常组织中呈低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6%和4.32%。经卡方检验,Ki-67蛋白在腺样囊性癌和腺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多形性腺瘤(χ2=454.522、544.010,均P<0.01)。结论:CUL-1蛋白在涎腺上皮性肿瘤中表达增高是导致涎腺上皮细胞异常增生的分子机制之一。Ki-67蛋白在涎腺恶性上皮肿瘤中呈高表达,可作为判断涎腺上皮性肿瘤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指标。
张品南陈琼秋潘丹郭群
关键词:涎腺肿瘤KI-67蛋白免疫组织化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