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娟
-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1
-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D133、CD44、Igr5在大肠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目的:探讨CD133、CD44、Lgr5在大肠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系。
方法:本研究选择20例大肠癌组织、40例大肠息肉组织(腺瘤性息肉20例、炎性增生性息肉20例)、10例正常大肠组织...
- 刘玉娟
- 关键词:CD44蛋白肿瘤干细胞
- 文献传递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发生肝硬化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发生肝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28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查结果分为肝硬化组、健康恢复组及非肝硬化组,对比各组患者相关指标及基本情况进行分析;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珚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Bonferroni校正,多组计量资料平均水平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进行变量间相关度检验。结果肝硬化组HBsAg水平临界指数≥2 000患者26例,占42.62%;明显高于非硬化组的21.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恢复组、非肝硬化组、肝硬化组垂直感染率分别为50.85%、87.65%、96.72%;呈上升趋势,肝硬化组垂直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长、有乙型肝炎或肝硬化家庭史、饮酒是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危险因素,且肝硬化组的ALT、HBV-DNA、甲胎蛋白、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指标均高于非硬化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感染者发生肝硬化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临床治疗时对具备以上危险因素的患者应给予重视,进行系统性干预,以延缓或阻止患者肝硬化的进展。
- 苏毅李传腾刘玉娟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