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符彬

作品数:7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第三人称
  • 2篇特异
  • 1篇生态
  • 1篇生态文明
  • 1篇实践教育
  • 1篇农村
  • 1篇农村区域发展
  • 1篇农耕
  • 1篇专业课
  • 1篇专业课程
  • 1篇专业课程教学
  • 1篇资源平台
  • 1篇资源平台建设
  • 1篇校园
  • 1篇伦理
  • 1篇伦理问题
  • 1篇教育
  • 1篇课程
  • 1篇课程教学
  • 1篇教学

机构

  • 7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共海南省委...

作者

  • 7篇符彬
  • 1篇娄瑞雪
  • 1篇何慧丽
  • 1篇胡方萌
  • 1篇潘国亮

传媒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燕山大学学报...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大庆师范学院...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俪人(教师)

年份

  • 3篇2016
  • 4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感觉质:一种表象分析
2016年
丹尼特采用基于第三人称的异现象学方法论,把感觉质由内在的、定性的特征解构为外在的关系属性,并进一步澄清人们日常关于感觉质的所指只是与经验共生的经验感受器。这与许多传统的看法矛盾,从而引发了感觉质的表象与实在之争。
符彬
关键词:表象
丹尼特异现象学方法论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意识由于它的第一人称特征,用科学的第三人称的方法似乎很难通达,二者之间存在着一个不可逾越的鸿沟。这就使得意识成为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丹尼特持非常激进的态度,提出要采用异现象学的方法来解决意识难题。丹尼特的方法论研究开始于对内省的第一人称方法的批判和对第三人称方法的坚持,并对前二者结合之后提出异现象学方法论。他的异现象学方法遭到了查尔莫斯的反对并引起了激烈的争论。虽然这种方法论有不合理的地方,但是对意识研究依然有启示意义。
符彬
以生态文明为导向的高等教育理念转型及其试验被引量:1
2015年
高等教育本质上属于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上层建筑范畴。近现代高等教育以工业化为导向,以培养"产业型"人才为目标。它在履行其历史使命的同时,出现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失衡、以实用主义尤其是经济功用为学术取向等弊病。生态文明作为超越于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其到来需要高等教育形态的转型相匹配。其人才取向为"生态型",包括具有整体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敬畏生命和灵魂、把握自主性和合作之道,等等。与之相应的新型教育形态雏形,有中山大学博雅学院的通识教育和博雅教育改革,北京林业大学翱翔支农与实践社的"校园农耕"经验,河南大学"三农"发展研究会的"乡村情景分享"经验,北京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的"农村发展人才培养计划"经验等,应完善这样的制度探索并推广之。
何慧丽胡方萌符彬潘国亮
关键词:生态文明高等教育博雅教育实践教育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平台建设
2015年
信息化时代使得在线学习逐渐成为一种必要的学习方式,课程教学资源平台建设也凸显出它的重要性.福建农林大学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依据相应的教育部文件,立足自己的基础情况,持续建设其教学资源平台.本文梳理了本专业的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适当的建议和对策.希望本专业的教学资源平台能继续发展,建设出自己的特色,以满足课程需要.
符彬
关键词:农村区域发展
科技与伦理的双向运动--评《与善同行--当代科技前沿的伦理问题与价值抉择》被引量:3
2016年
当前科技的发展对伦理观念形成了挑战,同时,伦理也对科技发展形成约束,这种局面构成科技与伦理的双向运动。分析这种双向运动的成因、过程和可能的结果,正是李建会教授主编的新书《与善同行——当代科技前沿的伦理问题与价值抉择》的主题。该书讨论了纳米科技、信息科技、生命科技和认知神经科技遭遇的伦理问题和道德抉择,并主张科技活动必然具有价值负载的观点,对规避科技活动中的社会风险做出了积极的探索。除此之外,该书还讨论了用于价值抉择的协商伦理学的原则,并指出协商所应体现的态度和目标。
符彬娄瑞雪
关键词:伦理
丹尼特多重草稿模型的合理性论证
2016年
丹尼特的早期意识理论主要反映在多重草稿模型之中,后期意识理论也都是在此模型的基础之上而进行分析的。多重草稿模型是他的意识理论的基础,也是最有争议的部分。沿着丹尼特的思路,分析他的多重草稿模型提出的原因、特征优势和他对多重草稿模型所作出的合理性论证。
符彬
丹尼特异现象学方法论下的意识解释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意识由于它的经验特征,一直被认为不能为第三人称的科学的方法所研究,这就使它成为了很难解决的问题。丹尼特坚决反对意识的第一人称特权,提出意识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解释。他采用的是被称为"中间道路"的异现象学方法来解决意识问题。根据远程功能主义视角,他认为意识是一个虚拟机器,并对无心人质疑进行了高阶信念的回应。他取消主观经验的观点遭到了诸多哲学家的批判,并对之进行了回应。显然经验意识是意识研究中的核心内容,不可以轻易消除掉。他的观点有诸多不合理的地方,但是他坚持科学的自然化潮流确实是这个时代的主流,他的方法论尝试对后来的意识研究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符彬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