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云霞
-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爱尔眼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州市卫生局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州市越秀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 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手术后黄斑裂孔的发生机制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玻璃体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后出现黄斑裂孔的临床表现并分析其原因。方法:回顾7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手术后出现黄斑裂孔的病例资料和检查结果,对其视网膜脱离时裂孔的位置、性质进行归纳,分析术后黄斑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特征,进一步推测黄斑裂孔形成的原因。结果: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手术后的OCT图像提示黄斑区视网膜表面膜与黄斑裂孔形成密切相关。患者均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离,术后黄斑裂孔解剖上闭合,5例(71.4%)视力较术前提高,6例(85.7%)术后视力>0.1。结论:玻璃体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后出现的黄斑裂孔是罕见的并发症,推测视网膜表面膜是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手术后黄斑裂孔形成的主要原因。
- 陈倩茵张静琳汤云霞林慧敏高汝龙
- 关键词:黄斑裂孔玻璃体切除手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 成年超高度近视眼患者黄斑区巩膜厚度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 2019年
- 目的观察成年超高度近视(等效球镜度≥-9.00 D)患者黄斑区巩膜厚度的改变,并分析巩膜厚度与年龄、眼轴长度、屈光度数及最佳矫正视力的关系。方法纳入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就诊于广州爱尔眼科医院的超高度近视患者112例(195只眼)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0例(84只眼),女性62例(111只眼);年龄18~67岁,平均(33.10±13.27)岁。采用扫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测量黄斑中心凹处及由中心凹向鼻侧、颞侧各500μm、1000μm及1500μm的巩膜厚度值,共测量7个点位。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超高度近视眼黄斑区不同部位的巩膜厚度有无差异,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时,再用最小显著性差异法进行两两比较,计算相关系数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黄斑中心凹处巩膜厚度和眼轴长度、年龄、屈光度数及最佳矫正视力的关系。结果本研究纳入的患者平均最佳矫正视力(0.68±0.31),区间为0.01~1.00;平均屈光度数(-14.68±4.31)D,区间为-9.00~-25.25 D;平均眼轴长度(29.14±2.06)mm,区间为25.20~36.00 mm。中心凹颞侧1500μm处的巩膜厚度均值最小,为(281.17±93.84)μm;中心凹处巩膜厚度均值最大,为(318.13±87.49)μm。颞侧1500μm处的巩膜厚度与颞侧500μm、中心凹处和鼻侧相比较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8,-3.90,-3.37,-2.85,-3.07;P<0.05);颞侧1000μm处的巩膜厚度与中心凹处、鼻侧500μm和鼻侧1500μm处相比较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7,-2.35,-2.05;P<0.05)。中心凹处巩膜厚度与年龄呈轻度负相关(r=-0.371,P<0.05);与眼轴长度呈中度负相关(r=-0.573,P<0.05);与屈光度数和最佳矫正视力呈中度正相关(r=0.469,0.414;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眼轴长度和年龄是影响中心凹处巩膜厚度的独立相关因素(β=-18.436,-1.347;P<0.05)。结论扫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测量成年超高度近视眼患者黄斑区巩膜全层图像的方法,是无创、实用且简单易行的。本研究结果�
- 李梦媛汤云霞张静琳侯金佟陈倩茵马红婕吴德正
- 关键词:超高度近视眼眼轴长度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人
- 光动力疗法治疗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研究以维替泊芬为光敏剂的光动力疗法(PDT)对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45眼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青绿脉络膜血管造影(ICGA)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的黄斑区CNV患者临床资料,包括PDT治疗后12周及24周的视力、眼底改变及OCT检查结果。结果治疗后12周视力提高10眼(22.2%),视力保持不变35眼(77.8%),无患眼视力下降。FFA/ICGA检查示CNV病灶消退21眼(46.7%),CNV病灶减轻15眼(33.3%),CNV病灶复发9眼(20.0%)。治疗后24周复查,视力提高23眼(51.1%),保持不变21眼(46.7%),视力下降1眼(2.2%)。CNV病灶消退40眼(88.9%);CNV病灶复发5眼(11.1%)。未发现与药物有关的全身或眼部不良反应。结论 PDT治疗黄斑区CNV安全有效,能减轻CNV的渗漏。
- 吴斌斌高汝龙姚翠群汤云霞林晓梅李梦媛邓一鹏
- 关键词:光动力疗法黄斑脉络膜新生血管
-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ranibizumab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临床观察
- 目的 评价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单克隆抗体ranibizumab对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治疗效果.方法 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等检查确诊CNV患...
- 吴斌斌高汝龙姚翠群林晓梅汤云霞
- 图形视网膜电图在黄斑部疾病中应用价值的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建立实验室图形视网膜电图(PERG)各项测量参数的医学参考值范围。采用PERG对黄斑部疾病患者的黄斑部功能改变情况进行评价。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于广州爱尔眼科医院就诊的21例(29只眼)黄斑病变患者及68例(68只眼)无其他眼部疾病的正常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将纳入研究的全部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将对照组正常人按照年龄和裸眼视力分为两个亚组。其中,裸眼视力≥1.0且年龄≥45岁者为对照A组;裸眼视力≥0.8且年龄<45岁者为对照B组。将全部黄斑部疾病患者作为黄斑部疾病组。将黄斑部疾病组患者按照年龄和最佳矫正视力分为两个亚组。其中,最佳矫正视力≥0.1且年龄<45岁者为黄斑A组;最佳矫正视力≥0.1且年龄≥45岁者为黄斑B组。对照组正常人和黄斑部疾病组患者均行相同的PERG检测,记录全部受检者N_(35)波、P_(50)波及N_(95)波潜伏期和P_(50)波及N_(95)波振幅等PERG测量参数。分别将对照组正常人的2个年龄组各项PERG测量参数的2.5%~97.5%百分位数作为本实验室的医学参考值范围。计算黄斑部疾病组患者各项PERG测量参数的异常率。对照组和黄斑部疾病组患者PERG各项测量参数采用中位数和2.5%~97.5%百分位数进行描述。对照组和黄斑部疾病组对应年龄组PERG各项测量参数的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结果经检验,本实验室PERG各项测量参数的医学参考值范围如下。对照A组的N_(35)波、P_(50)波及N_(95)波的潜伏期分别为29.00~32.50 ms、50.00~58.40 ms及93.50~112.90 ms,P_(50)波及N_(95)波的振幅分别为1.14~3.30μV及3.41~9.61μV;对照B组的N_(35)波、P_(50)波及N_(95)波的潜伏期分别为25.10~31.90 ms、48.10~56.00 ms及90.30~110.00 ms,P_(50)波及N_(95)波的振幅分别为3.86~8.77μV及4.93~11.78μV。黄斑A组患者N_(35)波、P_(50)波及N_(95)波的潜伏期和P_(50)波及N_(95)波的振幅的异常率分别为85
- 张静琳吴德正李梦媛侯金佟汤云霞高汝龙梁炯基
- 关键词:黄斑图形视网膜电图电生理
- 超广角眼底成像在近视患者周边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应用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评价欧堡Daytona 200度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检查近视患者眼底周边部视网膜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病例研究,收集爱尔眼科医院要求行屈光手术的近视患者1 000例(2 000只眼),分别进行小瞳下欧堡Daytona 200度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眼底检查和散瞳后三面镜检查,记录检查结果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欧堡Daytona 200度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检查发现有周边视网膜病变共230例(310只眼),检出阳性率为15.50%;三面镜检查发现周边部视网膜病变共242例(322只眼),检出阳性率为16.10%。两种检查方法对近视患者周边部视网膜病变检出阳性率具有很好的一致性(Kappa值0.8~1.0)。结论:欧堡Daytona 200度超广角成像系统为检查周边部视网膜病变提供了更省时高效的方法,在屈光手术前筛查视网膜周边部病变,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 汤云霞陈倩茵李梦媛张赛赛张静琳
- 关键词: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