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旱塬小麦丰产优化模式示范被引量:1
- 1991年
- 长武县王东沟试验区年降水587mm,年平均气温9.1℃,无霜期17天,土壤为黑垆土和黄墡土,质地为中壤或轻壤偏中,耕层容重约1.3,总孔隙度47.5—56.0%,田间最大持水量22.0—26.6,含有机质0.99%,全氮0.081%,碱解氮40.8ppm,速效磷2.9ppm,速效钾168ppm,无灌溉条件。结合试区的投入条件,应用了湿润年份产量350kg优化栽培模式。 (?)=344.01+38.98x_1-15.36x_2-76.
- 陈培元李英陈建军
- 关键词:小麦旱塬丰产
- 干旱条件下氮营养对小麦不同抗旱品种生长的影响被引量:42
- 1996年
- 在土壤干旱条件下,3类小麦品种叶片水势、饱和渗透势、相对含水量、净光合速率、叶片导度、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均明显降低,且施氮小麦的下降幅度大于不施氮小麦,干旱削弱了氮素营养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促进作用。土壤愈旱,渗透调节作用愈强,适当的氮素营养可增强渗透调节强度。水地型品种对水分和氮素营养均最敏感,其水分状况、游离脯氮酸含量、光合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变化均较旱地型品种大;旱地型品种受旱时水分状况较稳定,生理过程受抑制较小。土壤干旱下,旱薄型对氮素反应较旱肥型更敏感。无论施氮还是不施氮,旱肥型品种在干旱条件下均有良好的产量潜势。
- 陈建军任永浩陈培元李英
- 关键词:小麦土壤干旱光合物质生产
- 底墒和氮肥对小麦抽穗后绿色叶面积参数的调控模型被引量:8
- 1994年
- 采用二因素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对小偃6号抽穗后绿叶面积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肥措施对小麦抽穗后绿叶面积参数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如不同处理绿叶持续天数为27~40天、绿叶持续期为9~22天、单茎最大绿叶面积为82~105cm ̄2等;籽粒产量随绿叶持续期的延长而增加,与绿叶持续时间相关性不明显;小麦绿叶面积参数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氮肥的多少,底墒的调节作用有限;抽穗后维持较高绿叶面积和作用时间对提高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 李英上官周平陈培元张春雷薛青武梁银丽
- 关键词:小麦绿叶面积氮肥底墒
- 氮肥和底墒对小麦同化产物累积与运转的调节效应模型被引量:10
- 1994年
- 以氮肥和底墒为变量,采用最优二次D饱和设计,系统分析了氮肥与底墒对小麦生长后期同化产物累积运转过程的影响,在同化产物累积与运转方面建立了一些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小麦籽粒产量决定于抽穗后累积同化产物的能力,随着抽穗后同化产物积累量的增加,籽位产量中来源于抽穗后光合产物的比例上升,产量构成因素也随之改善;小麦籽粒产量与调运贮藏同化产物的能力呈显著负相关,籽粒中有9%~36%来自抽穗前贮藏同化产物;通过水肥措施的应用可显著提高或改善同化产物的累积与分配比例,并提高水分和肥料的利用效率。
- 上官周平李英陈培元张春雷薛青武梁银丽
- 关键词:小麦同化产物氮肥
- 限量灌溉对冬小麦抗旱增产和水分利用的影响被引量:60
- 1992年
- 在渭北旱塬长武试验基点进行了三年冬小麦限量灌溉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底墒状况对冬小麦苗期生长、抗旱增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特别大。底墒不足的干旱年份,如有条件,应进行限量灌溉使1m土层的有效水含量达到130mm以上,根系用水层的底墒蓄积总量超过350mm,低于这一水平,产量将锐减。一般情况下,拔节孕穗阶段的生长期灌溉效果不如播前灌溉。
- 陈培元李英陈建军曹国臣
- 关键词:土壤墒情小麦抗旱性水分
- 黄土旱塬小麦生产管理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14
- 1995年
- 黄土旱塬小麦生产管理专家系统主要是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并分析总结该领域专家的知识和经验所建立的一个专家系统。该系统在Windows(3.1)和SDK(3.1)支持下运用MicrosoftC(6.0)编制而成,采用正向的精确和模糊推理机制,知识库主要由产生式规则构成,包含数学模型和知识模型。该系统可针对当地气候和生产条件,作出灵活的反应,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和生产安排,以获得最佳的产量和效益。
- 上官周平陈培元李英梁银丽王永庆陈军王红峰朱友红
- 关键词:专家系统小麦生产管理黄土旱塬
- 地膜覆盖对渭北旱塬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 1990年
- 研究结果表明,覆膜可以使玉米生长健壮,提高光合强度25.7%,增加产量32.6%,成熟期提早11天。在丰水年份,覆膜的作用主要在前中期,对后期影响很小。
- 陈建军陈培元李英
- 关键词:地膜玉米光合强度穗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