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超

作品数:22 被引量:114H指数:7
供职机构: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电气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6篇感器
  • 5篇传感
  • 5篇传感器
  • 4篇电流传感器
  • 4篇电平
  • 4篇多电平
  • 4篇多电平换流器
  • 4篇模块化多电平
  • 4篇模块化多电平...
  • 4篇互感器
  • 4篇换流
  • 4篇换流器
  • 4篇光学电流传感...
  • 4篇磁滞回线
  • 3篇直流
  • 3篇直流输电
  • 3篇柔性直流
  • 3篇柔性直流输电
  • 3篇输电
  • 3篇互感

机构

  • 15篇福州大学
  • 6篇国网福建省电...
  • 2篇国网福建省电...
  • 2篇国网福建省电...
  • 1篇福建省电力有...
  • 1篇国网福建省电...

作者

  • 22篇李超
  • 14篇徐启峰
  • 3篇邹焕雄
  • 3篇王夏菁
  • 3篇唐志军
  • 3篇晁武杰
  • 2篇林国栋
  • 2篇陈锦山
  • 2篇胡文旺
  • 1篇郑佩祥
  • 1篇齐虹
  • 1篇林韩
  • 1篇叶力行
  • 1篇陈冲
  • 1篇谢楠
  • 1篇郭健生
  • 1篇翟博龙
  • 1篇谭巧
  • 1篇石吉银
  • 1篇郑瑜

传媒

  • 4篇电工技术学报
  • 3篇电力系统自动...
  • 3篇电气技术
  • 2篇电子测量与仪...
  • 2篇企业技术开发...
  • 1篇光电子.激光
  • 1篇电机与控制学...
  • 1篇福州大学学报...
  • 1篇高电压技术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通讯世界
  • 1篇电网技术
  • 1篇电力建设

年份

  • 4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J-A模型误差修正和温度特性仿真被引量:13
2014年
Jiles-Atherton(J-A)模型在磁滞建模领域应用广泛,但其二次磁滞回线仿真结果误差较大且无法仿真磁滞回线温度特性。为建立精确并反映温度特性的磁滞回线模型,提出了J-A模型误差修正和温度特性仿真方法。通过修正模型参数提高二次磁滞回线仿真准确度,同时引入居里温度、临界指数等附加参数,实现了对磁滞回线温度特性的仿真。最后以硅钢片为例介绍了建模过程并进行了实验验证,仿真与实验结果吻合,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李超徐启峰
关键词:温度居里温度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无环流仿真模型被引量:3
2017年
为简化仿真控制策略和提高仿真效率,对桥臂环流抑制功能投入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进行整体建模,提出一种无环流仿真模型。首先分析了MMC单个子模块工作的电气特性,然后以此为基础推导出换流器相单元电容电压之和与交、直流侧电气量的关系,最后对三相相单元进行整体建模得到反映换流器外特性的仿真模型。在M ATLAB中利用模型搭建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并对各种运行工况进行仿真,其仿真结果与基于RTDS详细模型仿真结果一致,充分说明了本文模型的可行性与准确性。该模型适用于仅关注换流器外特性的场合,具有仿真速度快、仿真精度高、适用性广的特点。
石吉银唐志军林国栋李超晁武杰邹焕雄
关键词:柔性直流输电子模块
MMC静态直流充电时电容均压特性研究和保护定值整定被引量:11
2016年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在静态直流充电时存在电容电压两极分化的问题,部分子模块甚至因电压跌落导致反复启动。先通过引入取能电源等效阻抗动态参数改进子模块等效模型,然后根据改进后模型仿真分析了电容电压两极分化的机理,最后在仿真基础上提出了静态直流充电耐受时间定值整定方法,通过优化保护定值降低电容电压两极分化程度。依托厦门柔性直流输电工程进行了静态直流充电和单个阀塔加压试验,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所提子模块等效模型、电容电压两极分化机理分析和保护定值整定方法的正确性。
李超唐志军林国栋邹焕雄翟博龙陈锦山
关键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均压保护定值整定
一种基于位置敏感器相位检测的振动测量方法被引量:2
2014年
针对微机械系统和精细加工技术中现有的振动测量方法存在易受电磁干扰、动态和线性范围窄等诸多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一维位置敏感器(PSD)相位检测的振动测量方法,通过激光三角法将被测物体的振动信号转换为光斑在PSD的位置变化,PSD两电极输出的电流相差信号经PSD相位法的信号处理电路转换为与光斑位置成线性关系的直流电压信号,由此确定光斑的位置变化,进而测量物体的振动,且实时信号可以通过示波器或在上位机界面中显示。本文实验测量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89%,最大误差为1.75%,线性度优于1.2%,实现了振动的高精度、高线性度和不受电磁干扰的测量。
王夏菁郑佩祥李超徐启峰
关键词:光学三角法振动测量
一种基于PSD的转速测量新方法被引量:19
2014年
转速测量方法如机械转速测量法、霍尔效应法等,其测量速度与动态测量范围有限.基于线阵CCD图像传感器实现的转速测量方法实时性受限,并易受振动、器件倾斜、亮条纹宽度等因素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一维位置敏感器(position sensitive detector,PSD)的新型转速传感器.通过被测轴上的反射材料,将转轴的转速转变成光斑在PSD上的位置移动,利用PSD高速、高分辨率的特点,结合数字化的采集方案,实现了高、低大范围、非接触、高精度、实时性的转速测量,测量的最大转速达105 r/s;当转速发生变化时,测量的波形能够在一个周期内进行调整,实时性可靠性高;实验在0 ~50 000 r/min内平均相对误差为0.079 1%,最大误差为0.168%,线性度优于1.1%,满足高精度测量的要求.
吴鸿陈冲李超王夏菁
关键词:转速传感器测频法
改善光伏电池发电效率的若干措施被引量:1
2013年
发电效率与经济效益是设计光伏系统时必须考虑的关键问题。本文对影响光伏电池发电效率的若干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种提高效率的措施并分析了其经济可行性。通过仿真与实验证明可以有效地改善光伏系统的发电效率与经济效益。
李超徐启峰
关键词:光伏电池
合并单元时间同步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被引量:3
2013年
本文评述了合并单元时间同步系统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时间同步的基本特性,详细分析了时钟源、秒脉冲同步、网络时间协议和精密时间协议等关键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相关测试方法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李超徐启峰
关键词:合并单元时间同步系统网络时间协议
随温度变化的Preisach磁滞模型建模方法被引量:8
2013年
铁磁材料磁滞回线随温度发生变化,这直接影响电磁设备在不同温度下的磁特性,因此有必要建立可随温度变化的磁滞回线模型。本文在Preisach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可反应温度对磁滞回线影响的新模型。通过增加材料的居里温度、临界指数等附加参数,将磁滞回线的温度特性引入原Preisach模型。以硅钢片磁心为样本进行了仿真和温度特性实验,二者结果基本一致,表明了建模方法的有效性。
李超徐启峰
关键词:温度磁滞回线居里温度铁磁材料
基于四象限探测器的线性光学电流互感器被引量:3
2017年
基于径向检偏原理的线性光学电流互感器(OCT)将磁致旋光角转换为同步旋转的光斑图像,通过电荷偶联相机对光斑条纹定位实现电流测量,克服了传统光强检测模式的动态测量范围窄、非线性、光功率依赖性、线双折射干扰和温漂等缺陷。但是其图像检测方法仍然存在成本高、分辨率低、算法误差大等问题,尤其是在小电流测量时误差较大,难以达到S级要求。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四象限探测器测量光斑图像旋转角的方法并应用于线性OCT中,具有成本低、算法简单、分辨率高、精度高等优点。经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在±40°磁致旋光角范围内测量分辨率提高了近100倍,测量准确度从0.5级提高到了0.2S级,图像检测单元的成本降低了95%以上。
陈翔斌徐启峰谭巧李超
关键词:四象限探测器光学电流互感器
集磁式光学电流传感器磁场与温度场耦合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集磁式光学电流传感器(optical current transducer,OCT)磁场分布受温度影响,建立其磁场与温度场耦合仿真模型有助于提出温漂补偿措施。在分析温度对铁磁材料磁滞回线和集磁环气隙长度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集磁式OCT三维有限元模型。经过多次电磁场-热场-磁致回线与气隙长度修正的迭代求解过程,实现集磁式OCT在测量稳态直流电流时磁场与温度场的耦合仿真,确定了温升、磁场强度、环境温度和母线电流之间的数学关系。根据仿真结果提出一种磁场强度基本不随温度变化的补偿措施。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仿真模型和补偿措施的有效性。
李超徐启峰
关键词:光学电流传感器集磁环磁场强度温升气隙磁致伸缩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