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菊
- 作品数:31 被引量:66H指数:5
- 供职机构:德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喜辽妥防治阿昔洛韦致外周性静脉炎的临床应用观察
- 2017年
- 目的:探讨喜辽妥(多磺酸黏多糖乳膏)防治阿昔洛韦所致外周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收治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喜辽妥防治静脉炎,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防治静脉炎。结果:观察组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喜辽妥(多磺酸黏多糖乳)更有利于防治阿昔洛韦所致静脉炎。
- 刘艳周菊王延芬李黄艳
- 关键词:喜疗妥静脉炎
- 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在电子医嘱流程优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 2019年
- 探讨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在电子医嘱流程优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从2016年3月起,科室将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应用于电子医嘱流程优化管理中,通过一系列管理措施的实施与改进,引起了医护人员对电子医嘱的重视,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保证了电子医嘱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有效降低了医嘱环节的错误率,既保障了患者安全,又保护了医护人员的权益,此工作模式在临床医疗过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 周菊王延芬李黄艳
- 关键词:医嘱管理
- 一种神经内科下肢护理训练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下肢护理训练装置,包括底座、立板和固定板,所述底座顶部通过安装槽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通过预留槽安装有导轨,所述导轨上端设置有位移块,所述位移块底部两端通过螺钉安装有滚轮且滚轮位于导轨内...
- 王延芬周菊李黄艳宋平刘艳刘婷叶永领李莎莎
- 文献传递
- 自我管理教育对脑卒中后抑郁病人的治疗效果被引量:14
- 2012年
-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脑卒中后抑郁(PSD)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 120例PSD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我管理教育,比较组间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病人治疗6月后抑郁改善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4.43、4.30,P<0.05)。结论积极地自我管理教育对PSD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可明显缓解PSD病人的抑郁症状,增强脑卒中病人的康复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易骏珍周菊
- 关键词:自我管理脑卒中抑郁
-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检查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检查装置,包括底座、箱体和电解质分析仪,所述箱体内底部通过安装座安装有电解质分析仪,所述电解质分析仪上端通过连接架安装有血糖仪,所述电解质分析仪一侧设置有加热盒,所述加热盒内设置有网板,...
- 周菊王延芬刘艳宋平李黄艳
- 文献传递
- 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细胞病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22年
- 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星形细胞病是由自身免疫介导的主要累及脑膜、脑、脊髓和视神经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目前国内未见该病相关案例报道,且缺乏诊断和治疗的统一标准,临床容易误诊及漏诊。本研究收集本院近期收治的1例自身免疫性GFAP星形细胞病患者,现报道如下。
- 孟全华田婧何妮王淳周菊黄攀
- 关键词: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细胞免疫介导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脑膜
- 一种卧床病人用神经内科护理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卧床病人用神经内科护理装置,包括槽形块、压板和固定台,所述槽形块顶部两端通过螺纹孔安装有紧固螺钉,所述紧固螺钉底端贯穿槽形块顶部且端部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外套设有压板,所述压板顶部通过支架安装有固定台...
- 王延芬李黄艳周菊宋平刘艳刘婷叶永领李莎莎
- 一种吞咽障碍测试用容积黏度测试工具盒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吞咽障碍测试用容积黏度测试工具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上铰接有盒盖,盒体内设置有第一用品区、第二用品区和第三用品区,第一用品区设置有三个水杯放置孔,所述水杯放置孔内设置有支撑体,所...
- 李黄艳王延芬廖旭陈琴刘婷李莎莎周菊刘莉平
- 一种神经内科用护理支架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用护理支架,包括手柄、第一横板、吊钩、第一橡胶套、筒体、箱体和第二橡胶套,转动手柄,从而带动第一皮带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从而进一步使转轴跟随第二皮带轮转动,从而进一步带动丝杠转动,...
- 周菊王延芬刘艳宋平李黄艳
- 文献传递
- 炎症和内皮功能相关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斑块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探讨炎症和内皮功能相关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方法根据中国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方案,对四川省8个社区≥40岁且居住时间大于6个月的居民进行筛查。采用颈动脉超声对筛查出的2377名脑卒中高危人群的颈动脉斑块有无、斑块类型进行评估,同时对炎症和内皮功能相关的10个基因19个位点多态性进行检测。通过广义多因子降维法(GMDR)分析这19个基因位点间的交互作用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结果在2377名脑卒中高危人群中,852名(35.8%)发现有颈动脉斑块,其中454名(53.3%)为稳定斑块,398名(46.7%)为易损性斑块。单因素分析发现,PPARArs4253655(OR=1.01,95%CI 1.03~1.82),HABP2rs7923349(OR=1.18,95%CI 1.06~3.11)和IL1Ars1609682(OR=1.09,95%CI 1.03~2.87)与颈动脉斑块相关(均P<0.05);NOS2Ars2297518(OR=1.05,95%CI 1.02~2.64)和PPARArs4253655(OR=1.00,95%CI 1.01~1.74)与易损斑块相关。GMDR分析发现,HABP2rs7923349、ITGA2rs1991013、IL1Ars1609682和NOS2Ars8081248之间存在交互作用。调整协变量和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基因型后发现,这4个基因位点高风险交互基因型与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发生独立相关(OR=2.81,95%CI 1.32~7.49,P=0.005)。结论脑卒中高危人群中颈动脉斑块的患病率高。炎症和内皮功能相关基因位点HABP2rs7923349、ITGA2rs1991013、IL1Ars1609682和NOS2Ars8081248多态性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可能与颈动脉斑块的发生、发展相关。
- 卢静易兴阳李洁罗华喻明周菊
- 关键词:卒中高危炎症颈动脉斑块易损斑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