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兰浩

作品数:36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宁德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艺术
  • 8篇哲学宗教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0篇书法
  • 10篇中国书法
  • 10篇国书
  • 6篇艺术
  • 5篇书法艺术
  • 5篇文化
  • 4篇审美
  • 4篇书法史
  • 4篇法史
  • 3篇帖学
  • 3篇碑学
  • 2篇代书
  • 2篇当代中国书法
  • 2篇心灵
  • 2篇中国书法史
  • 2篇中国书法艺术
  • 2篇中国文化
  • 2篇审丑
  • 2篇书风
  • 2篇清代

机构

  • 24篇宁德师范学院
  • 12篇厦门大学

作者

  • 35篇兰浩
  • 3篇傅小凡
  • 2篇陈居静
  • 1篇高晓丽

传媒

  • 5篇书法赏评
  • 3篇艺术广角
  • 2篇太原理工大学...
  • 2篇新疆艺术学院...
  • 2篇吉林艺术学院...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电影评介
  • 1篇宁夏社会科学
  • 1篇长春大学学报
  • 1篇华侨大学学报...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内江师范学院...
  • 1篇吉首大学学报...
  • 1篇北华大学学报...
  • 1篇贵州大学学报...
  • 1篇济南大学学报...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焦作师范高等...
  • 1篇九江学院学报...
  • 1篇绥化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8篇2015
  • 8篇2014
  • 2篇2013
  • 7篇2012
  • 3篇2011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唐书不如晋书”论
2014年
中国书法史上,历来晋唐书法相提并论,后人学书,多从魏晋钟王、唐代颜柳入手。但若翻阅历代名家书论.“唐书不如晋书”之论调时常可见,如蔡襄《论书》:“书法惟风韵难及。虞书多粗糙,晋人书,虽非名家亦自奕奕,有一种风流蕴藉之气。缘当时人物,以清简相尚,虚旷为怀,修容法语,以韵相胜,落华散藻,自然可观。可以精神解领,不可以言语求觅也。
兰浩
关键词:唐代晋书中国书法史名家风韵书论
帖学不继 碑学未成 碑帖相融的稚弱——清代书法反思被引量:2
2011年
清代书法分帖学和碑学两大创作流派和发展阶段。帖学未能很好继承前朝成就,碑学理论和实践存在诸多不足,后期沈曾植等人在碑帖相融方面作出一些尝试和探索,但尚显稚弱。反思清代书法,可为当今书法艺术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兰浩
关键词:清代书法帖学碑学
论构建中国化的审美现代性
2012年
肇始于西方启蒙运动的现代性,既带来历史的巨大进步,也引发现代社会的诸多危机。审美现代性作为对现代性的反思和批判,日益受到思想家的重视和关注。中国现代性的发生在天人关系、人与人和人自身关系的不同对待上与传统审美产生一定矛盾张力关系。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与现代性相融的对接面,激活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传统审美智慧,由此建构有中国化特色的审美现代性,是探索缓解现代性困境和危机的有效途径。
兰浩
关键词:审美现代性
从神话到历史:《玄奘大师》的拍摄意义及局限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玄奘大师》的叙事还原抵制商业化电影的负面影响,力图梳理和弘扬真实的玄奘西游历史和人格精神,具备当下激励人心的感召作用。影片尊重原著,从技术制作、场景还原、演员造型多方面的拍摄技术下功夫,摆脱《西游记》"唐僧"的玄奘形象错读,具备还原历史文化的积极意义。但从学术性角度考论,玄奘创立法相唯识宗、翻译佛经、佛学人格境界的内在诠释显得较为缺憾。坚持历史还原和学术性的有机统一,有助于理解真实完整的玄奘大师。
兰浩高晓丽
关键词:叙事意义唯识学
论王铎的书法与抒情被引量:1
2015年
明末“三株树”黄道周、倪元璐、王铎人生赋予传奇、悲壮色彩,他们同年进士,同在朝廷内阁任职,互相切磋攻书,三人书法成为晚明书法史极为靓丽壮阔的风景。在晚明大厦倾覆的历史关头,黄道周、倪元璐慷慨捐躯报君,他们的悲情壮烈为后世称颂敬仰。而王铎选择降清的贰臣之路,背上屈辱的道德重压。可见倪元璐、黄道周二人气节性情相似,而王铎却有所不同。如果悬置道德伦理判断来审视“三株树”书法。饶有趣味的是,王铎书法风格迥异于倪、黄二人处非常明显。书法即内心性情世界的展露,在明末“三株树”这里演绎得可谓精彩绝伦。
兰浩
关键词:书法史抒情黄道周倪元璐伦理判断书法风格
林语堂书法美学思想评析
2014年
近代作家林语堂书法美学思想从"气韵"、"性灵"、"韵律"、"自然"等角度论及中国书法特征,显示其敏锐的观察力和以及对中国书法美学的精深把握。林语堂书法美学思想展示出中国书法共时性发展规律。作为近代中国书法美学的初步奠基者,林语堂书法观具备向西方介绍中国书法文化的积极意义。辩证对待林语堂书法观,有助于当代中国书法研究多向层面的展开。
兰浩
关键词:书法美学气韵性灵韵律
徐谦《笔法探微》研究
2012年
徐谦(1871-1940),字季龙,晚年自署黄山樵客。祖籍安徽歙县徐村,生于江西南昌。民国政要,现代著名法学家、政治活动家。1904年光绪朝进士,进入翰林院仕学馆攻读法律。1921年,任孙中山政府最高法院院长。1923年,任岭南大学文学系主任,并创办《评议日报》。
兰浩
关键词:笔法政治活动家法院院长法学家
“科学精神”与中国书法评价体系
2015年
当今书法创作、书法评论、书法研究等领域,日益模糊苍白。从小学生到耄耋老人,不时冒出书法明星、书法官员,产生一个个方生方死的书坛新闻。书法越来越像个大江湖、大酱缸,什么人都可以装进来,鱼龙混杂的乱象令书法发展岌岌可危,以致人们对书法越来越审美疲劳。纵观中国书法史,当今的书法没有形成历史性突破和进展,不能不令人深思。
兰浩
关键词:中国书法史书法创作书法评论书法研究书法发展审美疲劳
朱熹诚信思想对佛教因果报应说的疏离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通过对朱熹诚信思想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剖析,并与佛学伦理思想中的因果报应说进行比较探索,朱熹诚信观对佛教因果报应说持有一种否定疏离的态度,主要原因是宋代儒学的主要目标是维系道德伦理建构,批判性融合佛教思想的时代产物。佛教因果报应说对当代诚信社会构建的道德资源值得借鉴,朱熹诚信思想在当代的弘扬应该要坚持道德伦理的构建和中国传统宗教性资源等多方面的吸取与创造。
兰浩
关键词:诚信思想
从《兰亭序》到《松风阁》:中国书法的东晋、北宋之变
2017年
东晋王羲之《兰亭序》与北宋黄庭坚的《松风阁》两件经典行书的美学风格、时代背景、书家内心世界、创作动因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区别。从晋书尚韵、宋书尚意的总体特征中可以探索二者的美学风格;王羲之、黄庭坚人生经历、出生背景、时代思想中也可以研究两件作品风格诞生的不同之处,但在书法笔法、结构、章法形式方面两件作品仍然保持一定的书法本质规律及稳定性。《兰亭序》和《松风阁》的多维角度比较,对于探索中国书法发展规律以及当代书法创作具备一定学术价值。
兰浩
关键词:《兰亭序》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