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飞

作品数:5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压裂
  • 2篇水平井
  • 2篇平井
  • 2篇气井
  • 2篇相态
  • 1篇压裂工艺
  • 1篇致密砂岩
  • 1篇砂岩
  • 1篇射孔
  • 1篇射孔参数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数对
  • 1篇水平井射孔
  • 1篇天然气井
  • 1篇起裂压力
  • 1篇最小混相
  • 1篇最小混相压力
  • 1篇网络
  • 1篇细管实验

机构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化
  • 2篇中国石化集团...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5篇沈飞
  • 4篇任双双
  • 3篇杨胜来
  • 2篇虞建业
  • 1篇乔春国
  • 1篇杭达震
  • 1篇杲春
  • 1篇范照伟
  • 1篇顾庆宏
  • 1篇吴晓云
  • 1篇王刚

传媒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复杂油气藏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偏差因子在富含CO2天然气井计算中应用
2010年
井筒压力、温度分布在气井的日常管理及气井设计、动态分析中是两个重要的参数,直接用烃类气井压力、温度模型计算富含CO2气井的压力温度,因CO2的性质和烃类差异较大导致计算结果不准确。为此,通过针对富含CO2气修正相应偏差因子,考虑CO2性质影响,基于质量、动量、能量守恒原理及传热学理论,建立预测井筒流体压力、温度分布的数学模型,进行井筒计算。通过计算,分析不同CO2含量情况下偏差因子、压力、温度及密度变化井筒中天然气相态变化情况,得出同一深度时压力随CO2含量的增加而变小,温度随深度增加趋于气藏温度,沿井筒向井口流速增高,向地层传热减少,井口温度增高,井口差异较大,在井口密度接近液相,即密度较大,越到井底密度越小,总的有从液相向气相过渡的趋势。
任双双杨胜来沈飞王刚吴晓云杭达震
关键词:CO2气井相态变化
BP神经网络预测最小混相压力被引量:9
2010年
应用BP神经网络预测CO2最小混相压力,选择C5+分子量、油藏温度、挥发油(CH4和氮气)的摩尔分数、中间油(C2—C10)的摩尔分数作为参数,用相关文献的实验结果作为样本进行训练,选取网络模型各层函数、隐含层节点数和算法得出适合的BP神经网络,结合实际细管实验的数据及相关参数修改网络输入参数应用于实际油藏,预测最小混相压力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指导生产和相应理论研究。
任双双杨胜来沈飞
关键词:BP神经网络最小混相压力CO2驱细管实验
水平井射孔参数对压裂起裂压力的影响被引量:18
2011年
水平井压裂起裂压力对压裂施工至关重要,其中射孔参数对压裂起裂压力的影响更为重要。为了弄清射孔参数对起裂压力的影响,优化射孔参数,改进水平井压裂设计,以水平井压裂起裂压力为研究对象,结合井筒应力分布模型,考虑射孔完井水平井的起裂压力,应用江苏油田某水平井压裂施工数据,分析了水平井井筒方位角、射孔方位角、射孔相位角、定向和非定向射孔对起裂压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平井井筒方位角和射孔方位角是影响压裂起裂压力的主要因素。优化出适合江苏油田水平井压裂的射孔参数,即沿着最小主应力的方向布置水平井井筒,采用定向射孔时,射孔方位角为0°~15°,射孔相位角为180°;采用非定向射孔时,射孔相位角为60°或120°。
虞建业沈飞顾庆宏任双双
关键词:水平井压裂射孔参数起裂压力相位角
水平井裸眼滑套分段压裂工艺在Q7P1井的应用被引量:4
2013年
水平井分段压裂工艺技术作为有效开采致密砂岩的技术措施,在Q地区率先应用。以Q7P1井为例,针对地层储层特点,分析了水平井裸眼滑套分段压裂改造的技术难点;从裂缝分段优化、压裂管柱、压裂液体系优选,以及施工规模等方面阐述了该工艺技术的现场应用情况,为下步致密砂岩水平井的压裂改造提供参考。
沈飞虞建业杲春乔春国
关键词:水平井分段压裂致密砂岩
混CO_2气井相态特征被引量:4
2009年
通过实验对不同含量CO2天然气偏差因子、密度的相应高压物性变化规律进行相态变化研究,针对沿井筒相态的关键参数压力、温度等变化规律复杂,而多个参数关联起来变化可能性更多,不可能通过实验一一测定,对不同含量CO2气井应用常规天然气井压力温度计算模型加不同CO2含量状态方程修正偏差因子,从而通过数值方法对非线性方程编程计算压力温度分布,并进一步计算相态参数偏差因子、密度分布。通过相关实例研究混CO2气井相态特征,得出混CO2气井流动气柱时成饱和蒸汽相、不饱和蒸汽与气相分布;而静止气柱时成液相、液气过渡相、气相,呈现重上轻下的倒置现象,实验结果与相关油田测试结果比较,相态特征基本吻合。
任双双杨胜来朱海鹏范照伟沈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