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琳
- 作品数:68 被引量:194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重要人兽共患寄生虫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1年
-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基因组学的研究已从结构基因组学转向功能基因组学,对于基因功能的研究也由单一基因转向大规模、批量分析。为促进我国寄生虫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本文介绍几种重要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技术方法,并对近几年来一些重要寄生虫功能基因组学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艾琳陈韶红陈家旭
- 关键词:功能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
- 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核酸扩增技术检测多房棘球绦虫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基于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扩增技术(Recombinase-aid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assay,RAA)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多房棘球绦虫的核酸检测方法,并进行检测效果评价。方法以多房棘球绦虫线粒体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AB018440)作为靶序列,根据RAA反应原理设计并合成引物,利用该引物进行RAA扩增。以聚合酶链反应(PCR)作为平行对照,应用RAA方法扩增不同稀释浓度的多房棘球绦虫基因组DNA及梯度稀释的含不同拷贝数目的基因片段的pMD19-T(Simple)克隆质粒,以评价RAA检测的敏感性。应用此方法检测细粒棘球绦虫(G1型)、牛带绦虫、亚洲带绦虫、多头带绦虫、犬复孔绦虫、犬弓首蛔虫、毛首鞭形线虫、蓝氏贾第虫、肝片吸虫、卫氏并殖吸虫、大片吸虫以及华支睾吸虫基因组DNA,以评价其特异性。在对建立的方法进行条件优化后,检测9份感染多房棘球蚴的动物组织样本、3份模拟现场多房棘球蚴感染阳性犬粪样本以及2份现场阳性犬粪样本,以验证所建立的RAA方法的可靠性和实用性。结果所建立的RAA法可在40 min内特异性扩增多房棘球绦虫目的基因片段。以多房棘球绦虫基因组DNA为模板,RAA法最低检测量为10 pg;以重组质粒为模板,RAA法最低可检出的质粒拷贝数为10^4个。以细粒棘球绦虫(G1型)、牛带绦虫、亚洲带绦虫、多头带绦虫、犬复孔绦虫、犬弓首蛔虫、毛首鞭形线虫、蓝氏贾第虫、肝片吸虫、卫氏并殖吸虫、大片吸虫以及华支睾吸虫基因组DNA为模板,应用所建立的RAA法扩增结果均为阴性。应用本研究建立的RAA法检测感染多房棘球蚴的动物组织样本以及模拟和现场阳性犬粪便样本结果均为阳性,且与PCR法检测结果一致。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反应快捷、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的RAA检测方法,其在多房棘球绦虫虫种鉴定以及棘球蚴病基因诊断方面展现出较好应用前景。
- 周鸿让陈木新余晴艾琳王莹许秋利肖宁
- 关键词:多房棘球绦虫核酸检测
- 片形吸虫线粒体nad1基因的序列分析及种系发育被引量:7
- 2009年
- 为阐明来自中国、尼日尔、法国和美国的片形吸虫分离株在线粒体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脱氢酶亚单位1基因(nad1)部分序列(pnad1)的遗传变异情况,并以pnad1序列进行种系发育研究,利用PCR扩增了中国、尼日尔、法国和美国片形吸虫分离株的pnad1序列并与GenBankTM中片形吸虫相应序列进行了比较,进行了种系发育分析。结果显示,所有片形吸虫样品的pnad1序列长度均为446 bp,中国、尼日尔、法国和美国肝片吸虫分离株与GenBankTM公布的肝片吸虫相应序列的种内变异为0.2%~0.7%,0.2%~0.9%,0.9%~2.0%,0.2%~0.9%;中国及尼日尔大片吸虫分离株与已报道的大片吸虫相应序列的种内变异为1.8%~2.7%,1.8%~3.4%;中国中间型虫株与中国及尼日尔大片吸虫分离株以及网上报道的大片吸虫的序列差异为5.6%~6.3%,5.6%~7.8%,5.7%~8.1%。中间型片形吸虫在遗传学上介于大片吸虫与肝片吸虫之间,但与大片吸虫的遗传关系更近。表明,片形吸虫pnad1序列可作为种间鉴定及种内遗传变异研究的标记;在中国的确存在中间型片形吸虫。
- 宋慧群艾琳莫伊梦周嘉琦林瑞庆袁子国朱兴全
- 关键词:片形吸虫线粒体DNA
- 肺孢子菌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病原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建立肺孢子菌动物模型,并对肺孢子菌病原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进行研究。方法 SD和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大鼠皮下注射地塞米松,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诱导8周后处死全部大鼠,收集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肺组织,分别做涂片和肺印片,染色后镜检。用FTA卡采集所有大鼠的BALF进行PCR检测。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利用BLAST软件将测序结果与Gen Bank数据库中的鼠源性肺孢子菌进行比对,确定菌种。结果共采集肺组织标本和BALF各34份,病原学检测显示实验组总感染率为29.2%(7/24),对照组感染率为0;其中SD和Wistar大鼠实验组感染率分别为25.0%(3/12)和33.3%(4/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实验组SD大鼠肺印片和BALF肺孢子菌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5.0%(3/12)和16.7%(2/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实验组Wistar大鼠肺印片和BALF肺孢子菌阳性检出率分别33.3%(4/12)和16.7%(2/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用PCR方法共检测28份大鼠BALF样本,实验组阳性检出率为91.7%(26/28),对照组均为阴性。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分析,发现其与Gen Bank已登录的大鼠源肺孢子菌(JX499145、GU133622、EF646865)的同源性均为100%。结论通过皮下注射地塞米松可以建立肺孢子菌动物模型,SD大鼠与Wistar大鼠在作为肺孢子菌动物模型的选择上无显著差别。在早期感染阶段,适宜用PCR法进行肺孢子菌检测,病原形态学检测漏检率高。
- 田利光艾琳储言红吴秀萍蔡玉春陈卓陈韶红陈家旭
- 关键词:肺孢子菌动物模型病原检测PCR检测
- 旋毛虫病免疫诊断抗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5年
- 旋毛虫病的血清学诊断技术基于诊断抗原的研究。旋毛虫抗原分为排泄-分泌抗原、表面抗原、虫体抗原及重组抗原。排泄-分泌抗原是旋毛虫肌幼虫分泌排泄物,重要的组分有p49、p53和杆细胞相关颗粒抗原等,前者对旋毛虫病有诊断价值,p53可区分现症感染与既往感染,面后者则具早期诊断价值。旋毛虫虫体表面抗原的研究较少,处于起步阶段。旋毛虫的虫体抗原成分复杂,多与其他寄生虫病有交叉反应,用作诊断抗原的价值还有待考证。基因工程抗原研究较多的有旋毛虫氨基肽酶(TsAP)、副肌球蛋白(Ts-Pmy)、Ts87蛋白、组织蛋白酶样B蛋白酶(TsCPB)等,由于其均质性,可大量制备等倍受青睐。本文就旋毛虫抗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旋毛虫病免疫诊断用抗原的研究提供参考。
- 简莎娜艾琳陈韶红蔡玉春卢艳陈木新吴秀萍田利光陈家旭
- 关键词:旋毛虫病免疫诊断抗原
- 一种用于联合诊断三种吸虫病的蛋白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联合诊断三种吸虫病的蛋白芯片,属于生物工程领域,本发明一种用于联合诊断三种吸虫病的蛋白芯片,由一个固相载体构成,所述的固相载体上固定有华支睾吸虫抗原、卫氏并殖吸虫抗原和血吸虫抗原。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
- 陈家旭艾琳陈木新郭俭陈韶红蔡玉春张永年李浩田利光张玲玲朱兴全
- 文献传递
- 牛带绦虫microRNA及其应用
- 本发明一种牛带绦虫microRNA,其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n所示,n选自1-120的正整数;或者与SEQIDNO:n中的任何一条序列互补的序列。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任一所述的牛带绦虫microRNA在制备牛带绦虫...
- 陈家旭周晓农艾琳陈木新刘宏坤陈绍荣王尚位陈韶红张永年郭俭李浩徐民俊朱兴全
- 文献传递
- 田鼠巴贝虫感染BALB/c小鼠血细胞动态变化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观察小鼠感染田鼠巴贝虫(Babesia microti)后体重、脾脏及血液细胞的变化情况。方法取田鼠巴贝虫感染种鼠外周血(虫密度为20%),腹腔接种6周龄健康BALB/c小鼠,100μL/只,并设立健康小鼠对照组。感染组小鼠于感染后0~28 d隔日尾尖采血,涂薄血片,吉氏染色后油镜下观察田鼠巴贝虫增殖情况,并分别于感染后0、7、14、21、28d测定小鼠体重、脾重,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析小鼠血细胞。结果小鼠在感染后第1天即可在外周血中查见田鼠巴贝虫虫体,第7天染虫率最高(55%),随后感染率逐渐下降,至第28天外周血虫体镜检阴性,进入隐性感染阶段。小鼠于感染后第7天体重降至最低,随后逐渐恢复;脾脏重量在感染后第14天最重,后逐渐降低,但至第28天脾重仍高于正常组。全血细胞分析发现,感染组小鼠白细胞数量及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比例无明显变化,波动范围在正常小鼠参考值范围内。感染组小鼠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及血小板计数在感染后虫密度高峰期降至最低,后随着虫密度降低而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田鼠巴贝虫感染可引起小鼠体重下降、脾脏增重、红细胞及血小板数量降低,全血细胞分析仪对巴贝虫病诊断具有参考价值。
- 蔡玉春陈韶红杨春利赵枝新李浩卢艳艾琳储言红沈慧敏陈家旭
- 关键词:小鼠血常规检查血液指标
- 一种快速检测淡水鱼中华支睾吸虫囊蚴的方法及其试剂盒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检测淡水鱼中华支睾吸虫囊蚴的方法,包括一个对离体的淡水鱼样品处理的步骤;一个提取样品DNA的步骤;一个对样品的DNA进行PCR扩增的步骤;一个对PCR扩增的产物进行电泳观察的步骤;在一个对淡水鱼样品处...
- 陈韶红李树清张永年陈家旭艾琳
- 文献传递
- 基于IgY抗体检测日本血吸虫循环抗原的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的建立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建立基于I“的血吸虫循环抗原的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ndirect hemagglutination test,IHA)并初步探讨IgY在诊断日本血吸虫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日本血吸虫卵可溶性虫抗原(soluble egg antigen,SEA)免疫海蓝蛋鸡,获得抗SEA的IgY抗体。取人O型红细胞醛化、鞣化,形成鞣化后红细胞,并分别用磷酸盐、碳酸盐和柠檬酸盐缓冲液稀释抗SEA-IgY抗体,以确定IgY致敏红细胞最佳缓冲液。将IgY溶解于最佳的缓冲液中致敏鞣化后红细胞,形成IgY红细胞检测液,用此检测液分别检测感染30、20、10条日本血吸虫尾蚴和正常小鼠血清各10份,初步检测不同感染度小鼠血清的循环抗原。结果pH7.2磷酸盐缓冲液溶解的IgY所得致敏红细胞检测血清最佳,效价可达1:320。用此IgY—IHA法检测中、高感染度血清(感染20条和30条日本血吸虫尾蚴)阳性率为100%,低感染度血清(感染10条日本血吸虫尾蚴)阳性率为70%,对照组10只小鼠血清全为阴性,特异性为100%。结论建立了IgY-IHA法,此法检测日本血吸虫病循环抗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 蔡玉春郭俭陈韶红田利光陈木新艾琳张玲玲陈家旭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循环抗原I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