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爱红

作品数:13 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视网膜
  • 10篇网膜
  • 7篇病变
  • 6篇视网膜病
  • 6篇视网膜病变
  • 4篇血管
  • 4篇脉络膜
  • 3篇血管造影
  • 3篇荧光
  • 3篇荧光素
  • 3篇造影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2篇新生血管
  • 2篇新生血管膜
  • 2篇血性
  • 2篇眼底
  • 2篇眼底血管
  • 2篇眼底血管造影
  • 2篇荧光素眼底血...

机构

  • 12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常州市第一人...
  • 1篇常州市第二人...
  • 1篇北京中日友好...

作者

  • 13篇李爱红
  • 6篇孙心铨
  • 5篇金明
  • 3篇王燕琪
  • 2篇苑维
  • 2篇邓辉
  • 2篇张有花
  • 2篇王志军
  • 2篇严钰洁
  • 2篇苗龙生
  • 1篇王国相
  • 1篇陈术
  • 1篇赵通
  • 1篇刘兴洲
  • 1篇张利
  • 1篇顾卫红
  • 1篇赵丽丽
  • 1篇李德姣
  • 1篇王晓工
  • 1篇王宁利

传媒

  • 3篇眼科
  • 2篇中华眼科杂志
  • 2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临床眼科杂志
  • 1篇中国中医眼科...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第三届岐黄论...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08
  • 2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药治疗CNV临床疗效的观察
:观察中药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膜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80例97只眼符合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或病理性近视或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脉络膜新生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及对照组,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
金明李爱红张有花
关键词:脉络膜新生血管膜中药治疗疗效评价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临床分析
2004年
目的 了解与循环系统相关眼底病的发病率、年龄增长趋势以及血管造影检查在眼底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眼科 12 83例患者进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 ,FFA)和 /或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检查的资料、眼底病发病部位和性质进行了分组比较。结果 在 12 83例患者中 ,视网膜血管性疾病 70 0例 ,占 5 4 5 % ,平均年龄 5 8 7岁 ;黄斑部疾病 330例 ,占 2 5 7% ,平均年龄 5 4 1岁 ;炎性眼底病 10 3例 ,占 8% ,平均年龄 4 4 0 2岁。结论 随着年龄增长 ,循环系统疾病的不断增多 ,眼底病发病率逐渐增高 ;
金明邓辉苑维李爱红
关键词: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吲哚青绿血管造影视网膜脉络膜
橄榄-桥脑-小脑萎缩伴视网膜变性的临床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被引量:24
2000年
目的探讨橄榄-桥脑-小脑萎缩伴有视网膜变性(SCA7)的临床表型与致病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对发病表现为共济失调、辨色力异常、视力下降的2个家系共21名成员(8例患者)进行了系统的临床及辅助检查,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技术检测家系成员和另55名健康人的SCA基因内CAG重复序列,分析SCA7临床表型与CAG重复突变的相关性。结果2个家系11个系代-子代对均存在遗传早现现象,在父系遗传时更为明显。正常等位基因CAG重复数目为9~18,8例患者的异常等位基因的CAG重复数目为44~85,两者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1例无临床症状病例的异常等位基因CAG重复数目为59。异常扩展的CAG序列呈现代间不稳定性,重复数目与发病年龄呈明显负相关关系(r=-0.883,P=0.005),并与症状严重程度有关,这一特点在父系遗传时更为明显。初步发现突变等位基因的CAG重复序列在外周血白细胞中存在镶嵌现象。结论从临床及基因学方面确认国人SCA7家系的存在,阐明其临床特征,建立国人SCA7基因学诊断标准;致病基因内CAG重复数目呈代间不稳定且与发病年龄呈负相关,此为遗传早现的分子基础。
顾卫红王国相王燕琪刘兴洲周宝玉杜浩萍王晓工李爱红
关键词:橄榄体桥脑小脑萎缩视网膜变性等位基因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全视网膜光凝术后中长期随诊结果被引量:16
2003年
目的:进一步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全视网膜光凝术(PRP)后中、长期随诊的激光量和疗效的临床结果。方法:63例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PRP术后随诊12~132个月(平均43.2个月)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结果:63例PDR患者PRP术的平均视网膜光凝斑总数975个。视力改变:提高者占24.2%,不变者占35%,下降者占40.8%。主要晚期并发症是程度不等的玻璃体视网膜纤维膜形成及少数病例(4例5只眼)发生1~3次不同程度的玻璃体出血。结论:PDR病例PRP术后中、长随诊的激光量——平均总视网膜光斑数1000个左右;60%的病例视力保持不变或改善,40%的病例视力下降,病情控制。强调了适宜的视网膜光凝范围、适宜的激光波长和适宜的视网膜有效光斑是PRP术成功的关键。还讨论了DR激光治疗后视力下降的因素和主要晚期并发症。
孙心铨王燕琪李爱红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全视网膜光凝术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氩绿和氪红激光治疗技术被引量:5
1996年
根据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荧光造影特征和渗漏性病变的部位,提出了氩绿激光和红红激光直接、间接和格栅光凝技术,讨论了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作用机制、关键光凝技术和尽早治疗的原则。
孙心铨王燕琪李爱红
关键词: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氩绿激光激光
糖尿病性黄斑病变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黄斑病变分型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retinopathy ,DR)分期及视力损害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DR患者 4 2 5例 (85 0只眼 )采用眼底血管荧光造影 (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 ,FFA)确诊及视力等检查手段进行统计的临床资料。根据我国DR诊断、分期标准对DR进行分期 ,参照美国DR早期治疗研究小组制定标准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diabeticmacularedema ,DME)进行细化分型 ,分析统计各期DR中DME发生率以及DME及DR各期及视力损害的关系。结果 :4 2 5例患者中 ,194例 387只眼存在DME ,占 4 5 5 % ;其中局限性黄斑水肿 6 7只眼 ,占 17 3% ,弥漫性黄斑水肿 176只眼 ,占 4 5 5 % ,黄斑囊样水肿 115只眼 ,占 2 9 7% ,缺血样黄斑病变 2 9只眼 ,占 7 5 %。DME在DRI期中占 1 0 3% ,Ⅱ期中占11 11% ,Ⅲ期中占 36 6 4 % ,Ⅳ期中占 4 5 4 7% ,Ⅴ期中占 5 7%。黄斑水肿对视力有不同程度损害 :其中 <0 1者占 13 6 9% ,0 1~ 0 3占 2 8 6 8% ,0 4~ 0 6占 33 85 % ,0 7~ 0 9占 16 %和≥ 1 0占 7 7%。结论 :DME是DR引起视力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DR程度加重 ,DME的发生与DR分型有一定平行关系 ,但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
金明李爱红邓辉苑维
关键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囊样水肿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Valsalva′s出血性视网膜病变被引量:1
2002年
李爱红苗龙生孙心铨
关键词:病例报告
视神经炎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及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损伤演变过程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 探讨视神经炎患者黄斑区节细胞复合体(mGCC)及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pRNFL)的动态变化.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眼科诊断为视神经炎且规律复诊的患者11例(11只眼),其中男性4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40.4±14.1)岁.分析患者的相干光层析成像术(OCT)检查结果,观察mGCC和pRNFL随病程进展的变化特点及与视力、视野的对应关系.结果 11只视神经炎患眼发病初期(亚正常眼期)视力下降、视野异常,OCT检查结果可见mGCC和pRNFL肿胀,表现为厚度正常高限或部分超出高限;3周左右进入分离现象期,mGCC变薄,pRNFL仍然肿胀;6~8周后进入萎缩期,mGCC和pRNFL均变薄.经过治疗视力和视野较初发期均可好转,但无法恢复至原有水平.结论 视神经炎患者随病程进展mGCC和pRNFL厚度改变不尽相同,OCT可以探测到这些改变,进而为探讨视神经炎的治疗和结构改变提供基础.
严钰洁张利王志军李爱红孙心铨
关键词:视神经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视盘神经纤维
Purtscher视网膜病变(附13例报告)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深入了解普尔夏 (Purtscher)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7年~ 2 0 0 1年我院眼科遇到的 13例 15只眼Purtscher视网膜病变的主要临床表现及伴发的周身病变 ,并观察预后与眼底表现的关系。结果 :13例 15只眼中 6例 8只眼预后差 ,视网膜梗塞性病变位于黄斑中心凹区 ;7例 7只眼预后好 ,视网膜梗塞性病变发生于黄斑中心凹以外部位。结论 :Purtscher视网膜病变的视力预后取决于视网膜脉络膜损伤部位 ;黄斑中心凹部位损害 。
李爱红苗龙生孙心铨
关键词:PURTSCHER视网膜病变病例报告发病机制预后
黄斑裂孔内界膜撕除术后视网膜内层远期形态改变的影像学观察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黄斑裂孔内界膜撕除术后视网膜内层远期的形态学改变特点。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2015至2018年间诊断为特发性黄斑裂孔、于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行25G玻璃体切除+内界膜撕除(或反折)+长效气体填充术的患者。共纳入特发性黄斑裂孔术后患者17例(19只眼),其中男性4例(4只眼),女性13例(15只眼);年龄(62.7±5.2)岁。通过相干光层析成像术(OCT)获得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地形图、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mGCC)地形图及病损概率图、黄斑区视网膜血管扫描及en-face扫描结果。综合分析术后视网膜内层形态学改变的影像学特点。结果19只眼中,内界膜撕除者9只眼,内界膜荷包样反折8只眼,上方180°内界膜反折2只眼。黄斑裂孔最小径为(543.06±220.17)μm,最大径为(947.18±319.12)μm;患者随访时间为(21.05±9.66)个月,末次随访视力0.45±0.35。19只特发性黄斑裂孔患眼中,所有患眼的黄斑裂孔均于术后闭合,且所有患眼均出现了神经纤维层松解样外观(DONFL)、同轴黄斑区暗斑(CMDS)及mGCC变薄改变。其中行内界膜上方180°反折的2只眼CMDS与mGCC改变主要见于视网膜上方,余17只眼为黄斑周围弥漫性病变,大致与内界膜撕除范围对应。2只眼在视网膜血管扫描结果上可清晰见到视网膜毛细血管密度降低。结论黄斑裂孔内界膜撕除术后视网膜内层远期形态改变显著,可见DONFL和CMDS样改变,改变累及mGCC。
严钰洁孙心铨陈酉孙川赵通李爱红王志军
关键词:视网膜穿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