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丰雪

作品数:44 被引量:103H指数:5
供职机构:山东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卫生厅科技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矿业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3篇矿业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5篇细胞
  • 6篇自然流产
  • 6篇流产
  • 6篇反复自然流产
  • 5篇血栓
  • 5篇血栓闭塞
  • 5篇血栓闭塞性
  • 5篇细胞因子
  • 5篇脉管
  • 5篇脉管炎
  • 5篇免疫
  • 5篇免疫功能
  • 5篇闭塞性
  • 4篇细胞因子水平
  • 4篇教学
  • 3篇地表移动
  • 3篇血栓闭塞性脉...
  • 3篇压缸
  • 3篇岩石试件
  • 3篇氧化氮

机构

  • 26篇泰山医学院
  • 18篇山东科技大学
  • 2篇济宁医学院
  • 2篇泰安市中心医...
  • 1篇泰山医学院附...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青岛市妇女儿...
  • 1篇济南市妇幼保...
  • 1篇章丘市人民医...

作者

  • 44篇张丰雪
  • 19篇于爱莲
  • 9篇杨春贵
  • 6篇朱长义
  • 5篇尹延春
  • 4篇卓相来
  • 4篇李永华
  • 4篇赵同彬
  • 3篇李亚鲁
  • 3篇李新华
  • 3篇陈秀春
  • 3篇李志慧
  • 2篇李杨杨
  • 2篇郭居新
  • 2篇周广礼
  • 2篇张巍
  • 2篇李新华
  • 2篇李忠培
  • 2篇黄彬
  • 1篇郭花

传媒

  • 16篇泰山医学院学...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中国行为医学...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中国寄生虫病...
  • 1篇新中医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生物数学学报
  • 1篇煤矿安全
  • 1篇中国实用妇科...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北华大学学报...
  • 1篇沈阳药学院学...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山东免疫学会...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3
  • 3篇2002
  • 3篇2001
  • 5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弓形体、解脲支原体感染与男性不育的关系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探讨男性不育患者弓形体、解脲支原体感染情况和抗精子抗体在男性不育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 (PCR)技术分别对 112例男性不育病人和 6 2例正常生育的精液进行精浆弓形体DNA、解脲支原体DNA的检测 ,用金标免疫斑点试验检测精浆抗精子抗体 (AsAb)。结果 男性不育组弓形体阳性 2 0例 ( 17.86 % ) ,解脲支原体阳性 35例 ( 31.2 5 % ) ,抗精子抗体阳性 33例 ( 2 9.4 6 % )。 2种病原体感染率与抗精子抗体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 P <0 .0 1)且 2种病原体感染患者抗精子抗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感染者。
杨春贵张丰雪李亚鲁
关键词:弓形虫解脲支原体抗精子抗体不育
男性不育患者生殖系感染、NO与细胞因子水平的关系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在分子水平上进一步探讨男性生殖系感染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导致不育的机理 ;精浆一氧化氮的含量、IL - 1、IL - 2、IL - 6、IL - 10、IL - 12、TNF等细胞因子的水平在男性不育中的作用。方法 研究对象为选择 86例男性不育患者。采用PCR技术检测各组精浆中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DNA ;硝酸还原酶法测定精浆与血清中一氧化氮的含量 ;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5种白细胞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的水平。结果 男性不育伴有病原体感染组精浆与血清一氧化氮的含量为 135 4 2 μmol/L和 12 0 86 μmol/L ,明显高于男性不育无病原体感染组与对照组。且一氧化氮的含量与精子存活率、活动率呈负相关 ,而与畸形率呈正相关。不育患者精浆内细胞因子的变化为有病原体感染且一氧化氮的含量明显升高者IL - 1、IL - 6、TNF的含量高于无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 ,尤其是IL - 1和TNF(P <0 0 1) ,其次是IL - 6 (P <0 0 5 )。IL - 10和IL -12的含量下降 ,IL - 2R在各组间无明显差异。经相关分析发现精浆一氧化氮的含量与TNF呈正相关 (A =14 89,B =0 4 5 ,r=0 6 4 ) ,与IL - 10呈负相关 (A =17 0 8,B =- 0 0 6 ,r =- 0 5 6 )。结论 生殖系病原体感染影响体内一氧化氮、细胞因子的产生 ,使各细胞因子间网络平衡紊乱 。
于爱莲杨春贵张丰雪李亚鲁
关键词:不育生殖系感染NO细胞因子一氧化氮
76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被引量:2
1994年
本文应用红细胞葡萄球菌蛋白A混合花环试验对76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进行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检测,并以55例健康献血员作为正常对照。结果表明,活动期患者红细胞C3b受体活性降低,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增高,红细胞免疫促进因子活性降低而抑制因子活性升高,且红细胞免疫粘附促进因子和抑制因子分别与红细胞C3b受体活性呈正或负相关关系。
于爱莲张丰雪朱长义
关键词:红细胞免疫功能脉管炎血栓
反复自然流产患者UU、CT感染与NKC活性、TNF水平的关系
2003年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在反复自然流产中的致病作用;揭示UU、CT感染流产的孕妇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含量变化与外周血中自然杀伤细胞(NKC)的活性,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金标免疫斑点法分别对160例反复自然流产妇女,50例人工流产妇女UU、CT的感染情况;用酶标双抗体夹心法(ELISA)定量测定自然流产妇女UU、CT感染者和非感染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的含量;用MTT比色法检测各组外周血中NKC活性。结果反复自然流产组UU、CT的感染率分别为23.13%(37/160),18.75%(30/1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88%和6.00%,UU、CT感染流产孕妇血清中TNF的含量与外周血NKC活性分别为62.69±12.48ngJL和58.62±10.57,非感染组为43.02±9.33ng/L和45.33±7,8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UU、CT感染可能是引起反复自然流产的重要病原体;TNF.含量异常升高和NK细胞活性增强也是导致反复自然流产的因素之一。
张丰雪于爱莲周翠环杨春贵
关键词:反复自然流产
具时滞的捕食与被捕食系统的动力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研究了具有时滞的捕食与被捕食系统,分析了系统的正不变集、边界平衡点性质、全局渐近稳定性和持久生存性.当时滞(?)很小时,系统在正平衡点是局部渐近稳定的,当(?)从0增到(?)_0时,系统在正平衡点附近产生Hopf分支.
卓相来张丰雪
关键词:捕食与被捕食系统时滞全局渐近稳定HOPF分支
反复自然流产患者TORCH感染与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被引量:9
2000年
目的 研究反复流产患者弓形虫、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 (TORCH)感染与 TNF、IL- 6含量的关系 ;探讨反复流产患者的发生机理。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5 6例流产患者、2 0例早孕妇女及 2 0例非孕妇女血清中TORCH- Ig M、TNF、IL- 6的水平。结果 流产组 TORCH感染率和 TNF、IL- 6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5 ) ,多种病原体感染患者 TNF、IL- 6含量升高明显 ,TNF、IL- 6水平在正常早孕妇女及非孕妇女组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反复流产与 TORCH感染有关 ,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体感染可能存在着病毒间的相互作用 ,加重流产的发生 ;TNF、IL -
于爱莲张丰雪黄庆玉李新华陈秀春
关键词:反复自然流产细胞因子病原体TORCH
高校大学生毛细血管采血过程中常见问题分析
2013年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人类对疾病的不断认识,临床医生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越来越多地依赖于临床实验室检查,常常通过血液常规化验作为疾病的辅助诊断。而在基层医疗单位,大部分血常规化验都是通过采集左手中指或无名指毛细血管血液获取血液样本,正确采集血液标本是检验人员获得正确检测结果的重要前提,而正确检验结果又是临床医生诊断治疗疾病的重要依据,检验结果正确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血液标本的采集。现就毛细血管采血的常见问题分析如下。
张丰雪
关键词:毛细血管采血过程大学生临床实验室检查高校基层医疗单位临床医生
冠心病病人血清IMA与sICAM-1变化及意义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与血清缺血修饰清蛋白(IMA)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浓度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120例CHD病人血清IMA和sICAM-1浓度的变化,并与40例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CHD病人血清IMA与sICAM-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18.45、11.02,P〈0.001)。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及稳定型心绞痛病人IMA和sICAM-1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102.16、32.81,q=3.70~20.24,P〈0.001)。不同类型CHD病人血清IMA与sICAM-1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0.609-0.855,P〈0.01)。结论血清IMA和sICAM-1浓度变化参与CHD的发生与发展,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陈文一王红巧张丰雪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细胞黏附分子缺血修饰清蛋白
革兰氏染色法的改进被引量:3
2002年
张丰雪于爱莲宋光乐
关键词:革兰氏染色法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
反复自然流产与白细胞介素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1
2000年
目的 探讨反复自然流产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的变化。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5 6例反复自然流产妇女血清中IL - 6、IL - 8、IL - 10的水平。流产患者分为两组 :早期流产和晚期流产。选择正常早孕妇女及非孕妇女各 2 0例作对照。结果 反复自然流产患者血清IL - 6、IL - 8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早期流产组升高明显。IL - 6与IL - 8之间呈正相关 (r =0 78,P <0 0 1) ,与IL - 10呈负相关 (r =- 0 5 4,P<0 0 5 )。流产患者血清中IL - 10的水平降低。
于爱莲张丰雪杨春贵周翠环
关键词:反复自然流产白细胞介素孕妇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