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关节
  • 6篇骨折
  • 5篇内固定
  • 5篇关节置换
  • 4篇膝关节
  • 4篇疗效
  • 4篇股骨
  • 3篇全膝关节
  • 3篇全膝关节置换
  • 3篇髋关节
  • 3篇膝关节置换
  • 3篇假体
  • 3篇钢板
  • 2篇植入物
  • 2篇置换术
  • 2篇双钢板
  • 2篇双钢板内固定
  • 2篇全膝关节置换...
  • 2篇全髋
  • 2篇全髋关节

机构

  • 14篇苏州大学
  • 2篇常熟市第一人...
  • 1篇福州市第二医...
  • 1篇福州大学

作者

  • 15篇汪强
  • 13篇孙俊英
  • 6篇殷浩
  • 6篇赖震
  • 4篇马良波
  • 3篇郑鸿鸣
  • 3篇唐祖林
  • 3篇金晔
  • 2篇查国春
  • 2篇陈练
  • 1篇房小文
  • 1篇陈兵乾
  • 1篇薛峰
  • 1篇彭育沁
  • 1篇干旻峰
  • 1篇胡海
  • 1篇李继刚
  • 1篇李喜功
  • 1篇王正飞
  • 1篇陈日齐

传媒

  • 4篇苏州大学学报...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华关节外科...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4
  • 4篇2012
  • 3篇2008
  • 6篇200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排锚钉缝线桥技术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疗效观察
2023年
目的 探讨双排锚钉缝线桥技术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自2019-01—2020-08诊治的62例髌骨下极骨折,其中32例采用双排锚钉缝线桥技术(A组),30例采用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术(B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末次随访时Bostman评分、膝关节活动度。结果 A组与B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A组末次随访时Bostman评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切口均一期愈合,满2周拆线,未发生切口感染、皮瓣坏死、神经损伤等并发症。B组1例术后切口延迟愈合,细菌培养为阴性,2例远端骨折块轻度分离,4例克氏针退出,顶起皮肤引起疼痛,其中1例克氏针穿出皮肤伴发感染。结论 双排锚钉缝线桥技术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疗效满意,其具有保留髌骨下极骨折块、内固定无需取出、固定牢靠、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是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一个理想术式。
付尧瞿晓宏房小文汪强王正飞陈兵乾
关键词:髌骨下极骨折带线锚钉
双钢板内固定在复杂型肱骨髁间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型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型肱骨髁间骨折25例,术后随访时对骨折复位质量、异位骨化、X线表现、肘关节功能分别进行评估。结果25例患者均获11~29个月、平均19.2个月随访,术后1个月,肘关节伸屈活动为0°~100°,术后12个月肘关节伸屈活动为0°~135°。骨折愈合时间12~20周,平均14.5周。按Jupiter肘关节评分系统评价肘关节功能;优9例,良12例,尚可4例,优良率84%。结论双钢板内固定能提供牢固持久的固定,显著降低相关并发症,促进肘关节功能的恢复,是治疗复杂型肱骨髁间骨折的理想方法。
赖震孙俊英汪强殷浩
关键词:肱骨骨折内固定器疗效
Pipkin骨折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影响Pipkin骨折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5月-2009年2月收治的37例Pipkin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32例,女5例;年龄26~98岁,中位年龄43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31例,摔伤4例,高处坠落伤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28 d,平均8.6 d。骨折根据Pipkin分型标准:Ⅱ型23例,Ⅲ型8例,Ⅳ型6例。27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ORIF),10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otalhip arthroplasty,THA)。对性别、年龄、受伤至手术时间、骨折类型、治疗方式与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相关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94个月,平均40.5个月。X线片复查ORIF患者骨折于术后5~11个月达骨性愈合,平均8.9个月;THA患者无假体松动、下沉。末次随访时牛津髋关节评分标准(OHS)评分为16~58分,平均37.2分;获优12例,良13例,可2例,差10例。单因素分析表明,骨折类型及治疗方式对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有显著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骨折类型及治疗方式对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pkin骨折分型及治疗方式可能影响Pipkin骨折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术前应根据骨折分型选择恰当治疗方式以保证关节功能恢复。
胡海杨惠林王根林干旻峰李继刚操志海汪强
关键词:PIPKIN骨折髋关节功能影响因素
S-ROM股骨柄假体的设计特征与初次全髋置换被引量:12
2012年
背景:目前尚缺少S-ROM股骨柄假体应用于初次全髋置换后疗效的报道。目的:探讨S-ROM股骨柄假体在初次全髋置换中的应用。方法:纳入2009-04/2011-05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采用S-ROM股骨柄假体行初次全髋置换的71例(75髋)患者,置换后评估髋关节功能及假体的生物学固定效果。结果与结论:纳入的71例患者全髋置换后X射线片显示股骨柄假体的初始固定均符合优良标准。无感染、骨折、脱位、深静脉血栓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置换后半年,Harris评分恢复至(93.8±3.5)分,X射线片未见假体松动征。说明S-ROM股骨柄假体具有设计合理,可调控性强,符合患者解剖等优点,可有效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
汪强孙俊英金晔郑鸿鸣陈练查国春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组配髋关节功能生物学固定
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 总结使用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PFNA)的临床经验,探讨应用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PFNA治疗25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结果25例患者经5—10个月随访,平均(6.5±3.7)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优10例,良11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达84%。结论PFNA具有设计符合生物力学要求,手术创伤小、固定稳定,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理想的内固定物。
赖震孙俊英汪强殷浩
关键词: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内固定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32例被引量:20
2007年
赖震孙俊英汪强殷浩龙成唐祖林
关键词:肱骨髁间骨折尺骨鹰嘴截骨双钢板内固定
Tri-Lock骨保留型股骨柄假体的设计特征与临床应用被引量:8
2012年
背景:新一代Tri-Lock BPS型股骨柄假体在原有设计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改进,目前尚少有报道总结其设计特征及手术技巧。目的:总结Tri-Lock BPS型股骨柄假体的设计特征及其在全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方法:选择Tri-Lock BPS柄行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9例(10髋),其中股骨头坏死8例,创伤性关节炎1例。置换前后的髋关节功能和置换后股骨柄假体的生物学固定分别按Harris标准和Engh标准评定,置换后股骨柄假体的初始固定质量按Healy标准评定,分析透亮线、骨溶解的发生率,分别按Delee和Gruen分区描述髋臼和股骨侧的骨长入,按D’Antonio法测量股骨柄假体的下沉,股区痛则采用目测类比评分10分制评定。结果与结论:10髋置换后X射线片显示股骨柄假体的初始固定均符合优良标准。凡手术满3个月的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可恢复至平均92分(85~96分),无主诉存在股区痛,无X射线显示的假体松动征。结果证实,Tri-Lock BPS型假体设计更符合人体解剖特征,髋关节功能恢复快,骨量保留多等优点。
金晔孙俊英郑鸿鸣汪强陈练查国春
关键词:股骨柄假体全髋关节置换假体设计医学植入物
采用GeminiMKⅡ旋转活动平台假体行全膝关节置换被引量:2
2014年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目前仍以固定平台假体为主,但活动平台假体临床使用量逐年增加,虽然旋转活动平台假体在理论上被认为能显著改善疗效,但至今尚未获得临床证实。目的:总结Gemini MKⅡ(Link,Germany)旋转活动平台假体的设计特征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采用Gemini MKⅡ旋转活动平台假体行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108例(119膝),男31例,女77例;单侧97例,双侧一期置换11例;置换前诊断:血友病性关节炎1例,性病性Charcot’s病1例,创伤后关节炎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1例,退变性骨关节炎87例。假体均采用骨水泥固定,所有患者均未行髌骨置换。结果与结论:置换后均未出现感染、股骨髁骨折或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除双侧置换外,单侧置换的平均手术时间为(56±13)min。平均置换后血红蛋白下降值为(25±5)g/L,其中83例(86%)置换后血红蛋白仍维持在100 g/L以上,无需输血。置换半年后的膝关节评分和功能评分分别恢复至(92.0±4.7)分和(90.3±6.8)分;末次随访时分别为(94.4±3.2)分和(91.6±5.9)分,较置换前显著改善(P<0.01)。未见因内衬脱出或旋出,以及因骨溶解或假体松动需行翻修者。提示Gemini MKⅡ旋转活动平台假体的早中期临床疗效满意,但远期疗效仍有待临床进一步证实。
汪强孙俊英薛峰盛晓文彭育沁
关键词:植入物人工假体全膝关节置换翻修并发症
多孔磷酸三钙填塞植骨加支持钢板手术治疗塌陷型胫骨平台骨折25例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观察多孔磷酸三钙填塞植骨加支持钢板手术治疗塌陷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分析采用多孔磷酸三钙填塞植骨加支撑钢板手术治疗的25例塌陷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术前均行X线正侧位摄片、CT扫描及三维重建,以准确了解骨折的塌陷和粉碎程度及骨折碎片的翻转方向。凡骨折塌陷〉5mm,且伤前无关节退行性变者,均作为该手术方法的适应证。结果除1例Ⅱ度开放性骨折发生切口浅表感染外,其余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术后X线片显示所有骨折均达到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位。经6个月~3年(平均1.8年)的X线片和功能随访,维持解剖复位者21例(占84%);按Merchant评分标准评定膝关节功能优良22例(88%)。结论多孔磷酸三钙填塞植骨加支撑钢板手术治疗塌陷型胫骨平台骨折能有效避免复位后的再丢失,改善远期疗效;多孔磷酸三钙作为骨移植替代材料,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汪强孙俊英马良波
关键词:磷酸三钙胫骨平台人工骨支持钢板
经小切口股内侧肌入路与小切口髌骨内侧旁入路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比较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8
2008年
目的探讨经小切口股内侧肌入路与小切口髌骨内侧旁入路行微创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早期疗效。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07年3月,共51例(51膝)被随机分为经股内侧肌组26例和髌骨内侧旁组2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疾病诊断以及术前关节活动度和功能评分方面均匹配(P〉0.05)。假体均采用GenesisⅡ后稳定型设计,骨水泥固定,手术均采用微创器械,术毕采用“鸡尾酒”镇痛剂注射。平均随访15个月(10-23个月)。结果两组均无神经、血管损伤,以及感染、切口皮肤牵拉性坏死等并发症。两组在切口长度,术后引流管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下降量,VAS评分,杜冷丁和西乐葆追加量,关节活动范围,总体功能评分以及X线片上的假体力线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外侧支持带松解率,直腿抬高时间和起始下地行走时间方面,经股内侧肌组显著优于髌骨内侧旁组,在手术时间方面,髌骨内侧旁组显著短于经股内侧肌组。结论经小切口股内侧肌入路在术中显露满意度方面不如髌骨内侧旁入路,但在股四头肌功能恢复和髌股轨迹的改善方面显著优于髌骨内侧旁入路。而这两个入路在手术创伤严重度、术后总体功能恢复以及假体固定力线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孙俊英汪强马良波殷浩赖震
关键词:外科手术微创性关节成形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