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兵

作品数:13 被引量:45H指数:5
供职机构: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磁共振
  • 6篇成像
  • 4篇腕关节
  • 4篇腕关节不稳
  • 4篇关节
  • 4篇磁共振成像
  • 3篇新生儿
  • 3篇韧带
  • 3篇腕骨
  • 3篇近侧
  • 3篇基底
  • 3篇斑块
  • 3篇MRI
  • 2篇新生儿HIE
  • 2篇新生儿缺氧
  • 2篇新生儿缺氧缺...
  • 2篇新生儿缺氧缺...
  • 2篇新生儿缺氧缺...
  • 2篇血性
  • 2篇易损性

机构

  • 13篇哈励逊国际和...
  • 2篇衡水市第四人...

作者

  • 13篇刘兵
  • 7篇赵树军
  • 7篇康志雷
  • 4篇吉幸双
  • 4篇王志利
  • 4篇徐丹凤
  • 4篇张钊
  • 3篇管铁岗
  • 2篇孙昭胜
  • 2篇郭洪
  • 1篇张明哲
  • 1篇张明哲
  • 1篇张斌
  • 1篇杨雪辉
  • 1篇陈翠荣
  • 1篇张威

传媒

  • 1篇医学综述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 1篇创伤与急危重...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椎基底动脉延长症合并后循环梗死患者责任斑块、责任血管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 分析椎基底动脉延长症(VBD)合并后循环梗死患者责任血管、责任血管特征。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收治的142例VBD合并后循环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所有患者行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RMR-VWI)检查。记录VBD合并后循环梗死患者责任斑块、责任血管特征,并比较易损斑块和稳定斑块及不同责任血管重构情况患者一般资料、HRMR-VWI参数。结果 142例VBD合并后循环梗死患者中48例(33.8%)为易损斑块,其中28例患者的易损斑块位于基底动脉(BA)、20例患者的易损斑块位于椎动脉(VA);94例(66.2%)为稳定斑块,其中45例患者的稳定斑块位于BA、49例患者的稳定斑块位于VA。142例VBD合并后循环梗死患者中责任血管正性重构99例(69.7%),负性重构30例(21.1%),无重构13例(9.2%)。易损斑块患者BA直径、VA直径大于稳定斑块患者,BA高度评分、BA水平移位评分高于稳定斑块患者(P<0.05)。负性重构患者BA直径、VA直径小于正性重构患者,BA高度评分、BA水平移位评分低于正性重构患者(P<0.05);无重构患者BA直径、VA直径小于正性重构和负性重构患者,BA高度评分、BA水平移位评分低于正性重构和负性重构患者(P<0.05)。结论 VBD合并后循环梗死患者以稳定斑块、责任血管正性重构多见,且易损斑块、责任血管正性重构患者VBD病情较严重。
耿姿慧康志雷王心颖管铁岗刘兵
关键词:脑梗死后循环脑梗死斑块血管
3.0TMRI在腕关节不稳患者近侧列腕骨间韧带损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研究3.0T MRI在腕关节不稳患者近侧列腕骨间韧带损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初诊腕关节不稳患者120例为实验组,另招募本院30例健康体检的成年志愿者为对照组,均行高场强3.0T MRI扫描,对扫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观察组与对照组受检腕关节的舟月韧带、月三角韧带MRI信号强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可重复性测量的误差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个体间的误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腕骨体积测量结果比较,观察组测量体积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4)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位置间舟月骨的间距动态MRI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腕关节进行冠状位、矢状位及轴位多方位扫描,能观察患者腕关节内韧带损伤情况并作出早期诊断,为手外科医生采取治疗措施提供重要依据。
王志利徐丹凤吉幸双赵树军刘兵
关键词:MRI腕关节不稳韧带损伤
创伤性脑损伤昏迷患者默认网络功能连接的静息态fMRI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创伤性脑损伤昏迷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 MRI)中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改变情况及其与后扣带回(posterior cingulate cortex,PCC)的功能连接特点。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1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附属衡水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神经外科入院治疗的创伤性脑损伤昏迷患者23例为试验组,同时选取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右利手健康志愿者23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完成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选择感兴趣区并作功能连接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差异。结果:正常对照组的PCC功能连接图与假设的默认网络完全匹配(P<0.05)。颅脑损伤性昏迷患者和PCC呈显著正连接的区域比正常对照组和PCC显著正连接的区域明显减少(P<0.05)。结论:静息状态下颅脑损伤性昏迷患者默认状态网络系统存在,但范围减小,颅脑损伤性昏迷患者在静息状态下与健康对照相比多个脑区与PCC的功能连接显著减弱。
张明哲孙昭胜郭洪刘兵杜乃易
关键词:昏迷静息态功能磁共振默认网络
高场强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诊断中价值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高场强磁共振的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新生儿科确诊的90例HIE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病情程度分为轻度组(n=51)、中度组(n=27)、重度组(n=12)。采用高场强磁共振3.0T扫描仪对患儿头颅进行常规MRI及SWI序列扫描。比较常规MRI序列与SWI序列对HIE患儿的检出率,同时,观察常规MRI序列与SWI序列对HIE患儿出血灶及静脉扩张的检出率。结果不同临床分度患儿的检查时日龄、胎龄及出生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90例新生儿HIE早期诊断结果中,常规MRI序列的检出率为87.8%(79/90),SWI的检出率为92.2%(83/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度,常规MRI序列影像与SWI检出的轻度、中重度患儿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WI在轻度、中度HIE患儿中的出血灶及静脉扩张检出率均明显低于重度HIE患儿;SWI在轻度HIE患儿中的出血灶及静脉扩张检出率均明显低于中度HIE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HIE分度患儿,SWI对出血灶及静脉扩张检出率均高于常规MRI序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场强磁共振的SWI对新生儿颅内出血具有高度敏感性,可应用于新生儿HIE的早期诊断,为合理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张钊杜乃熠刘兵赵树军康志雷
关键词:高场强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MR高分辨血管壁成像对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患者管壁易损斑块的诊断价值
2023年
目的探究MR高分辨血管壁成像(HRMR-VWI)对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患者管壁易损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14例经DSA确诊存在管壁斑块的VBD患者。行HRMR-VWI检查,记录管壁斑块分布情况、斑块易损性及斑块特征。比较稳定斑块组和易损斑块组一般资料、HRMR-VWI测量的基底动脉(BA)直径、BA分叉高度、BA曲折程度,分析HRMR-VWI诊断VBD管壁斑块位置、斑块易损性的准确度,分析BA直径、BA分叉高度、BA曲折程度与管壁斑块易损性的相关性。结果存在管壁斑块的VBD患者管壁斑块分布以背侧壁为主(57.74%),其次为前壁(14.88%)、右壁(11.90%)、左壁(10.12%)、环壁(5.36%)。易损斑块特征以斑块内出血为主(46.15%),其次为纤维帽断裂(28.21%)、大脂质核心(25.64%)。与稳定斑块组比较,易损斑块组BA直径显著升高(t=4.342,P<0.001),BA分叉高、BA曲折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39,P=0.014;χ^(2)=5.639,P=0.018);HRMR-VWI诊断VBD管壁斑块位置、斑块易损性的准确度均为100%。VBD患者BA直径、BA分叉高度、BA曲折程度均与管壁斑块易损性密切相关(OR=3.026,P<0.001;OR=4.165,P<0.001;OR=3.575,P<0.001)。结论HRMR-VWI能准确判断VBD患者管壁斑块位置、斑块易损性,且BA直径、BA分叉高度、BA曲折程度均与管壁斑块易损性有关。HRMR-VWI检查可准确评估患者上述指标,为临床判断斑块易损性提供科学依据。
刘兵康志雷王心颖管铁岗耿姿慧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斑块易损性
3.0T MRI对腕骨间韧带损伤早期诊断的价值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3.0 T MRI对腕关节不稳患者近排腕骨间韧带损伤早期诊断及腕关节角测量的价值。[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本院就诊并被临床医师初诊为腕关节不稳患者120例为试验组,招募志愿者30例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MRI诊断检查,分析比较两组舟月韧带(SLIL)、月三角韧带(LTIL)的MRI信号强度,SLIL和LTIL的直径及舟月骨角、腕骨角、桡月骨角。[结果]试验组腕关节SLIL和LTIL的MRI信号强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SLIL近侧部分直径[(7.40±1.31) mm vs (5.73±0.78) mm,P<0.05],LTIL近侧直径[(5.66±0.77) mm vs (4.93±1.09) mm,P<0.05]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外,试验组舟月角[(88.75±11.50)°vs (57.65±8.42)°,P<0.05]、腕骨角[(143.12±6.74)°vs (137.59±7.31)°,P<0.05]和桡月角[(11.79±4.69)°vs (6.18±1.75)°,P<0.05]为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3.0 T MRI对腕关节不稳患者近侧列腕骨间韧带损伤的患者可进行早期诊断,本研究的测量结果可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价值。
王志利徐丹凤吉幸双赵树军刘兵
关键词:MRI核磁共振成像腕关节不稳
MR高分辨血管壁成像与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患者管壁斑块易损性的相关性研究
2023年
目的 探究磁共振高分辨血管壁成像(HRMR-VWI)与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患者管壁斑块易损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1月衡水市人民医院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存在管壁斑块的VBD患者114例,均行HRMR-VWI检查,统计管壁斑块分布情况、斑块易损性及斑块特征,分析HRMRVWI诊断VBD管壁斑块位置、斑块易损性的准确度,比较稳定斑块和易损斑块患者一般资料、HRMR-VWI测量的基底动脉(BA)直径、BA分叉高度、BA曲折程度,分析BA直径、BA分叉高度、BA曲折程度与管壁斑块易损性的相关性。结果 存在管壁斑块的VBD患者管壁斑块分布以背侧壁为主(57.74%),其次为前壁(14.88%)、右壁(11.90%)、左壁(10.12%)、环壁(5.36%);易损斑块特征以斑块内出血为主(46.15%),其次为纤维帽断裂(28.21%)、大脂质核心(25.64%);HRMR-VWI诊断VBD管壁斑块位置、斑块易损性的准确度均为100.00%;易损斑块患者BA直径(6.13±0.84)mm、BA分叉高度3级占比(51.28%)、BA曲折程度重度占比(56.41%)均高于稳定斑块患者(P<0.05);HRMR-VWI检查VBD患者BA直径、BA分叉高度、BA曲折程度均与管壁斑块易损性呈正相关(r=0.612、0.569、0.547,P<0.05)。结论 HRMR-VWI能准确判断VBD患者管壁斑块位置、斑块易损性,且BA直径、BA分叉高度、BA曲折程度均与管壁斑块易损性有关,HRMR-VWI检查可准确评估患者上述指标,为临床判断斑块易损性提供科学依据。
刘兵康志雷王心颖管铁岗耿姿慧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磁共振斑块易损性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在创伤性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损伤评估及预后预测中的研究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成像的低频振幅(ALFF)、功能连接(FC)的方法及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昏迷患者进行损伤评估及预测其预后。方法用rs-fMRI和DTI对21例sTBI患者(病例组)和21例受教育程度、年龄、性别均相匹配的健康被试(对照组)进行成像检查,比较两组间脑区ALFF、FC及各向异性(FA)的差异。根据sTBI患者的预后情况将病例组分为清醒组及昏迷组,比较两组间ALFF、FC的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病例组患者默认网络内多个区域ALFF、FC明显降低(P<0.05),半卵圆中心、胼胝体膝部和压部、内囊前肢和后肢的FA值也明显降低(P<0.05)。与昏迷组比较,清醒组患者默认网络内多个区域的ALFF、FC明显增高(P<0.05)。结论预后更好的sTBI患者大脑默认网络的脑区ALFF、FC增高。
张明哲郭洪孙昭胜杨雪辉刘兵康志雷
关键词:功能磁共振颅脑损伤昏迷预后预测
3.0T磁共振成像测量腕关节不稳患者近侧列腕骨间韧带损伤腕关节角的价值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研究3.0T磁共振成像(MRI)测量腕关节不稳患者近侧列腕骨间韧带损伤腕关节角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经关节镜检查并初步确诊为腕关节不稳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招募同期健康成年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行高场强3.0T MRI扫描,测量舟月及月三角韧带长度、韧带宽度、韧带厚度,舟月及月三角夹角(舟月角)、头骨与月三角夹角(头月角)、桡骨与月三角夹角(桡月角)。观察并对比两组腕关节MRI检查中舟月及月三角韧带产生的信号强度。结果观察组背侧部分、掌侧部分、近侧部分舟月及月三角韧带长度均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背侧部分、掌侧部分、近侧部分舟月及月三角韧带宽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背侧部分、掌侧部分、近侧部分舟月及月三角韧带厚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舟月角、头月角及桡月角均大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舟月及月三角韧带MRI信号强度为低信号,观察组舟月及月三角韧带MRI信号强度为高信号。结论 3.0T MRI对测量腕关节不稳患者近侧列腕骨间韧带损伤腕关节角具有非常好的临床价值,可有效测量不稳腕关节的MRI信号强度(舟月与月三角韧带)、舟月与月三角韧带大小、腕骨间及腕骨和桡骨的夹角等,能为手外科医师提供客观的治疗依据。
王志利徐丹凤吉幸双赵树军刘兵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腕关节不稳腕骨韧带损伤
腕关节不稳合并TFCC损伤患者早期MRI表现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分析腕关节不稳合并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患者早期磁共振成像(MRI)表现,为临床早期确诊及治疗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核磁共振室高年资医师诊断腕关节不稳合并TFCC损伤78例患者的影像资料,根据Palmer分型标准对其MRI表现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78例腕关节不稳合并TFCC损伤患者中,创伤性TFCC损伤患者58例(其中ⅠA 11例,ⅠB 27例,ⅠC 5例,ⅠD 15例),在压脂的质子密度加权成像(PD-FS)及3D薄层T2加权成像(T2-iso)冠状位薄层扫描序列上表现为三角纤维软骨盘(TFC)中心可出现裂隙状、线状或片状高信号,软骨面不光滑及撕裂,尺骨茎突连接部及桡骨乙状切迹连接部结构模糊,部分患者出现尺月韧带及尺三角韧带损伤,信号增高,远端桡尺关节积液。退行性TFCC损伤20例(其中ⅡA 5例,ⅡB 4例,ⅡC 3例,ⅡD 2例,ⅡE 6例),在PD-FS及T2-iso冠状位薄层扫描序列上表现为TFC形态变薄,结构模糊,软骨面不光滑,信号不均匀,可见混杂中高信号,邻近月骨、三角骨软骨变薄,内可见小片状水肿信号、囊变,月三角韧带结构模糊,桡尺关节积液。结论 MRI可精确显示腕关节不稳患者TFCC的精细解剖结构,其早期MRI影像表现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价值。
王志利徐丹凤吉幸双赵树军刘兵
关键词:腕关节不稳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磁共振成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