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腾腾

作品数:37 被引量:210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关节
  • 14篇关节炎
  • 9篇骨质
  • 9篇骨质疏松
  • 8篇淋巴
  • 7篇软骨
  • 7篇中医
  • 7篇类风湿
  • 7篇风湿
  • 6篇疏松性
  • 6篇踝关节
  • 6篇踝关节炎
  • 6篇淋巴回流
  • 6篇骨折
  • 6篇骨质疏松性
  • 5篇性关节炎
  • 5篇药物
  • 5篇药物辅料
  • 5篇软骨缺损
  • 5篇缺损

机构

  • 37篇上海中医药大...
  • 3篇教育部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江苏省中医院
  • 1篇重庆市中医院
  • 1篇切斯特大学

作者

  • 37篇王腾腾
  • 31篇王拥军
  • 29篇施杞
  • 22篇徐浩
  • 22篇梁倩倩
  • 21篇赵永见
  • 14篇唐德志
  • 13篇齐晓凤
  • 11篇李强
  • 11篇王琼
  • 10篇舒冰
  • 10篇笪巍伟
  • 9篇刘洋
  • 8篇刘书芬
  • 8篇张利
  • 8篇李晓锋
  • 6篇卢盛
  • 6篇王晶
  • 5篇李晓锋
  • 5篇陈岩

传媒

  • 6篇世界科学技术...
  • 5篇上海中医药杂...
  • 3篇中国骨质疏松...
  • 2篇老年医学与保...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医药管理杂...
  • 1篇世界中医药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12篇2017
  • 9篇2016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征的研究被引量:23
2020年
目的研究中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方法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筛选上海市部分社区居民(年龄≥50岁),检测腰2-腰4椎体及髋部骨密度(BMD),填写中医证候问卷,运用SPSS 18.0和SPSS Clementine 12.0进行关联性分析和数据挖掘。结果共纳入社区217例50~86岁间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其中60例脾肾阳虚者,约27.65%;65例肝肾阴虚者,约29.95%;39例气滞血瘀者,约17.97%。女性骨量减少患者与肝肾阴虚、脾肾阳虚证型关联性强,而男性与气滞血瘀证型关联性中等。结论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的中老年人群更易出现骨质疏松,女子以肝为先天,男子以肾为先天,临床诊治中应重视肝脾肾、气血等病理变化与体质、性别、年龄等因素间的相关性。
笪巍伟唐德志唐德志赵永见舒冰赵永见王晶舒冰施杞李晓锋李晓锋
关键词:中老年骨质疏松中医证型数据挖掘
施杞防治骨代谢疾病的学术思想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探讨施杞教授防治骨代谢疾病的学术思想。通过临床和基础研究,认为肾精亏虚、阴阳失衡、精亏骨损是骨代谢疾病的病理基础,创立补肾益精和调和肾阴肾阳等治疗法则以及临床系列研究方案、技术和指南;阐明了补肾益精法通过恢复成骨细胞主导的骨生成和破骨细胞主导的骨吸收的平衡,维持骨稳态、防治骨代谢疾病的作用机制。补肾益精法防治骨代谢疾病是对"肾主骨""肾藏精"等理论的发展,进一步拓展了中医药理论在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中的指导作用。
王拥军赵东峰舒冰唐德志王晶梁倩倩崔学军李晨光卞琴徐浩莫文胡志俊张岩杨燕萍李晓锋李晓锋贾友冀赵永见王腾腾卢盛
关键词:骨代谢疾病骨质疏松症补肾益精法名医经验
基于数据挖掘中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中医证候研究被引量:22
2020年
目的研究中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方法纳入2015年10月至2016年1月入住上海龙华医院骨伤科病房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80例,运用跟骨骨密度仪进行足跟部骨密度检测,填写中医证候问卷调查量表,对相关证型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结果中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中脾肾阳虚型37例,占46.25%;肝肾阴虚型13例,占16.25%;气滞血瘀型14例,占17.50%;其他证型16例,占20.00%。绝经时间较久的妇女中,脾肾阳虚型患者易发生至少2次及其以上骨折,以髋部、脊柱骨折为主。结论中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出现骨折多因肌肉协调性下降而摔倒造成,脾主肌肉、肾主骨,若脾肾亏虚则无以濡养肌肉、骨骼,筋缓骨痿,因此,“脾肾相关”“先、后天之本”理论在骨质疏松性骨折防治中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笪巍伟笪巍伟唐德志赵永见舒冰赵永见王晶舒冰王拥军李晓锋李晓锋郭杨
关键词:中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中医证候数据挖掘
施杞防治慢性筋骨病学术思想与研究被引量:30
2017年
慢性筋骨病是以人体筋与骨自然退变为主因的全身和局部的综合征。施杞教授带领团队通过对脊柱筋骨病、骨与关节筋骨病、骨炎症、骨免疫以及骨肿瘤筋骨病进行长期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认为气虚血瘀、肾亏精衰、髓空骨损是筋骨退变的重要病理基础,创立了"调和法"(调和气血、补益肝肾)和"调衡法"(调衡筋骨、恢复平衡)系列防治技术和方案,建立了中医药防治慢性筋骨病转化医学模式,形成了中医药防治慢性筋骨病的思想体系。
王拥军梁倩倩唐德志舒冰崔学军莫文胡志俊李晨光李晓锋赵东峰徐浩王晶王腾腾叶秀兰叶洁卢盛施杞
关键词:中医药疗法名医经验
健脾补肾方增加β-catenin、Runx2表达而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5
2017年
目的研究健脾补肾方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疗效机制,探讨"脾肾相关"、"先后天之本"中医理论在骨质疏松性骨折防治中的运用。方法建立去卵巢骨质疏松性骨折小鼠模型,随机分为7、14、28d 3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分生理盐水、健脾补肾方2组。于骨折术后第2天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分别于治疗3个时间点后处死小鼠,取材,进行影像学观察和病理组织学染色。结果 X-ray、Micro-CT结果显示,健脾补肾组7、14、28d均可促进骨痂形成及骨折愈合;Micro-CT定量分析显示,健脾补肾组7、14d骨痂BV/TV、Conn.D、mean/density of TV、mean/density of BV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有限元分析结果提示,健脾补肾组28d骨折部位刚度、弹性模量结果均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HE染色、ABH/OG染色结果显示,健脾补肾方可以促进骨折部位早、中期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加速骨折愈合;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健脾补肾方能增加骨痂部位β-catenin、Runx2的表达,促进骨折愈合。结论健脾补肾方可以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其机制可能与增加β-catenin、Runx2的表达相关。
笪巍伟赵永见兰儒贤王腾腾唐德志舒冰马俊明施杞王拥军
关键词:去卵巢骨质疏松性骨折健脾补肾方
淋巴回流功能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性及中医药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6年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系统性和自身免疫性的炎症性关节疾病,以发病率高、难治愈为特征。如果治疗不当,可导致不可逆的关节畸形,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炎症刺激关节周围组织和局部转运淋巴结的淋巴管增生的同时,也会造成集合淋巴管结构和功能异常,并导致关节周围淋巴回流功能障碍。类风湿关节炎炎症下淋巴管回流功能障碍,促进淋巴回流,减轻关节炎症的观点,与中医"痹"证"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的观点相一致。另外,中药复方独活寄生汤可以改善淋巴回流功能,促进淋巴管生成,减轻关节炎症。中药有效组分阿魏酸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淋巴管内皮细胞产生的一氧化氮,减轻一氧化氮对淋巴管平滑肌细胞的损伤,改善慢性炎症下的淋巴回流功能,从而减轻关节炎症。有效组份三七总皂苷可以刺激淋巴管内皮细胞产生VEGF-C促进淋巴管生成。这些研究结果提示起蠲痹作用的中医药很有可能通过调控淋巴回流功能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本文回顾了淋巴回流功能与炎症性关节炎相关性,讨论现阶段中医药调控淋巴回流功能改善炎症性关节炎的进展,以期为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新的思路,为基础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方向,为中医痹证理论提供新的解释。
刘洋王腾腾施杞王拥军梁倩倩
关键词:淋巴系统淋巴回流炎症性关节炎中医药
近红外光谱吲哚菁绿成像系统在关节炎小鼠淋巴回流功能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本文建立了近红外光谱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成像技术平台,通过类风湿关节炎TNF-Tg小鼠模型和手术诱导骨性关节炎小鼠模型,验证了技术平台检测淋巴回流功能的成像质量与稳定性,为筛选中药复方与中药单体调控淋巴回流功能防治关节炎的动物体内研究提供技术平台。方法:采用TNF-tg小鼠和手术诱导骨性关节炎小鼠模型,采用近红外光谱ICG成像系统检测类风湿关节炎小鼠模型的下肢淋巴回流功能,手术诱导骨性关节炎小鼠模型的膝关节淋巴回流功能。结果:淋巴回流功能检测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TNF-Tg组的下肢淋巴回流清除率明显下降;Control组小鼠下肢淋巴管收缩脉冲值为1.12±0.27个/min,与之相比,TNF-Tg组检测不到明显的收缩脉冲值;与Sham组相比,OA组的膝关节淋巴回流清除率明显下降。结论:本文建立的近红外光谱-ICG成像系统可以为评价动物体内淋巴回流功能实验研究,筛选治疗关节炎有效的中药复方,小分子化合物提供良好的工作平台。
徐浩王腾腾齐晓凤王琼张利邢联平施杞王拥军梁倩倩
关键词:吲哚菁绿关节炎
以肿瘤坏死因子α转基因小鼠为类风湿关节炎模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6年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疾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过表达在本病的发病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并介导了多种炎症因子的表达。目前抗TNF药物已广泛应用于RA临床。过表达人TNF-α的转基因小鼠可出现类似RA的病理表现:起病缓慢、发病率高、模型稳定。因此,TNF转基因(TNF-Tg)小鼠模型在RA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已广泛应用于RA的诊疗技术和病理机制研究,尤其是淋巴管功能的研究,并取得一系列成果。本文针对该模型小鼠的生理病理特征、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王腾腾徐浩王拥军施杞梁倩倩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转基因小鼠类风湿关节炎淋巴
二陈加桃红四物汤改善类风湿关节炎的机理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累及全身小关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前期研究发现,充足的淋巴回流功能有利于RA的恢复。本文主要探讨二陈加桃红四物汤治疗本病的疗效及其对淋巴管回流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10周龄TNF转基因(TNF-Tg)小鼠为模型,以二陈加桃红四物汤灌胃治疗12周,并选取同窝野生型小鼠作对照,采用Micro-CT观测小鼠的踝关节骨量,采用近红外-吲哚菁绿系统检测小鼠下肢淋巴管功能。结果:Micro-CT三维成像显示,与对照组相比,TNF-Tg组可见明显的骨质破坏,踝关节结构严重受损。二陈加桃红四物汤治疗后,骨结构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淋巴管回流功能检测显示,与对照组相比,TNF-Tg组的淋巴管清除率明显下降;与TNF-Tg组相比,二陈加四物汤可促使受损的淋巴功能恢复。与对照组小鼠相比,TNF-Tg组的Pulse值明显下降,与TNF-Tg组相比,二陈加桃红四物汤可促进Pulse值明显升高。结论:二陈加桃红四物汤可以有效促进TNF转基因小鼠模型下肢的淋巴回流功能,从而缓解关节炎症,保护骨组织免受侵蚀。
王腾腾赵永见陈岩李金龙王拥军施杞梁倩倩徐浩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的研究现状被引量:26
2016年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高发于中老年人的慢性关节疾病,属于中医"痹病"范畴。古代文献中已有较多关于该病的记载,但是目前KOA的中医证候分型仍有较大争议,而且不同地区的证型分布也存在流行病学差异。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展了疾病证候本质研究,发现KOA不同证型存在特异的生物标志物。本文主要对KOA的中医证型研究情况进行简要综述。
齐晓凤王腾腾梁倩倩徐浩施杞王拥军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