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彦松

作品数:5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
  • 3篇心肌
  • 2篇动脉旁路
  • 2篇动脉旁路移植
  • 2篇动脉旁路移植...
  • 2篇移植术
  • 2篇移植术后
  • 2篇术后
  • 2篇体层摄影
  • 2篇体层摄影术
  • 2篇旁路移植
  • 2篇旁路移植术
  • 2篇脱氧
  • 2篇脱氧葡萄糖
  • 2篇显像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2篇冠状动脉旁路
  • 2篇冠状动脉旁路...
  • 2篇冠状动脉旁路...

机构

  • 4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常州市第一人...

作者

  • 5篇王跃涛
  • 5篇杨彦松
  • 4篇邵小南
  • 3篇邵晓梁
  • 3篇王小松
  • 2篇张晓膺
  • 2篇狄冬梅
  • 2篇钱永祥
  • 2篇王建锋
  • 1篇王冬艳
  • 1篇吴敏
  • 1篇王冬艳

传媒

  • 3篇中华核医学与...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存活心肌数量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左心室容积变化的关系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 探讨PET心肌代谢显像结合心肌灌注显像评估存活心肌数量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左心室容积变化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入选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胸外科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行CABG的冠心病患者39例[男37例、女2例,平均年龄(64±9)岁],术前进行99Tcm-MIBI GSMPI和18F-FDG PET心肌代谢显像评估存活心肌,术后3~6个月随访并复查GSMPI。根据术后EDV和(或)ESV减少10%及以上判断为左心室容积减小,将患者分成左心室容积减小组和左心室容积未减小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和秩和检验分析2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及存活心肌节段数、瘢痕心肌节段数等指标间的差异,用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指标与左心室容积变化之间的关系,用ROC曲线寻找预测术后左心室容积减小的存活心肌数量界值。结果 (1)39例冠心病患者CABG术后26例左心室容积较术前减小,13例左心室容积未减小。(2)左心室容积减小组存活心肌节段数明显高于左心室容积未减小组(4.5±2.8和2.4±1.5;t=-3.011,P〈0.05),瘢痕心肌节段数明显少于左心室容积未减小组[0(0,1.0)和1.0(0,2.0);z=-2.08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间性别、年龄、BMI、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病史、心绞痛病史、CCS分级、NYHA分级、EDV、ESV、LVEF、术前肌酐、Gensini score、正常心肌节段数、术后GSMPI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53~1.522, χ2=-1.014~1.251,均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存活心肌节段数是冠心病患者CABG术后左心室容积减小的独立影响因素[比值比(OR)=2.462,P〈0.05]。(4)ROC曲线示,存活心肌数量预测CABG术后左心室容积减小的界值为存活心肌节段数≥3,AUC为0.743,其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均为76.92%(10/13、20/26和30/39)。(5)�
王跃涛杨彦松张晓膺钱永祥狄冬梅邵晓梁王建锋王小松邵小南
关键词:冠状动脉分流术心肌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MIBI
^(18)F-FDGPET/CT在风湿性疾病的初步应用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目前X线、CT、MRI和超声对风湿性疾病大多表现为局部部位成像,难以显示风湿性疾病全身范围的疾病全貌,本文旨在探讨风湿性疾病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特征及其初步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18例风湿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18F-FDG PET/CT显像特征,观察病灶18F-FDG摄取情况。结果 18例风湿性疾病患者中,类风湿关节炎(RA)4例,多发性大动脉炎(TA)5例,成人Still病(AOSD)2例,风湿性多肌痛(PMR)1例,强直性脊柱炎(AS)6例。PET/CT表现:RA表现为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腕关节等大关节及部分掌指关节等多个关节FDG摄取增高,CT未见骨质异常;TA表现为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血管壁FDG弥漫性摄取增高,CT示多发动脉血管壁不均匀增厚、局部伴点条状钙化,其中1例规律治疗1年后,FDG摄取明显减低,其左侧锁骨下动脉SUVmax由6.8下降到3.2;AOSD表现为脾脏及骨髓FDG弥漫性摄取增高,CT未见脾脏及骨质异常;PMR表现为寰枢关节、肩关节、胸锁关节、髋关节、耻骨联合、坐骨结节以及腰椎棘突周围FDG摄取异常增高;6例AS仅有1例表现为左侧髋臼关节面骨质增生硬化伴FDG摄取增高,CT均表现为脊柱多发椎体骨质增生硬化,呈"竹节样"改变,FDG代谢基本正常。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有助于风湿性疾病的诊断,准确显示病变范围,反映其活动性,并可用于疗效评估。
王冬艳杨彦松邵小南王跃涛
关键词:风湿性疾病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氟脱氧葡萄糖F18
存活心肌数量预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改善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 探讨PET心肌代谢显像结合心肌灌注显像评估存活心肌数量对于预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改善的价值。方法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46例冠心病患者行CABG,术前行”99mTc—MIBISPECT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SMPI)/18F—FDGPET心肌代谢显像评估存活心肌并计算其数量,术后3—6个月复查GSMPI。分析LVEF改善组(≥5%)和LVEF未改善组(〈5%)两组患者相关指标的差异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指标与术后LVEF改善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寻找预测CABG术后LVEF改善的相关指标的界值。结果LVEF改善组存活心肌节段数明显高于LVEF未改善组(5.4±2.6对2.5±1.8,P〈0.05)、瘢痕心肌节段数明显少于LVEF未改善组(0.3±0.6对1.6±2.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其余指标无统计学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存活心肌节段数是CABG术后LVEF改善的独立影响因子(OR=2.507,P〈0.01);ROC曲线示存活心肌数量预测LVEF改善的界值为存活心肌节段≥4。结论存活心肌节段数≥4可较准确预测CABG术后LVEF改善;CABG术前18F-FDGPET心肌代谢显像评估存活心肌数量对于预测术后LVEF改善有重要价值。
杨彦松张晓膺王跃涛钱永祥狄冬梅邵晓梁王建锋王小松邵小南
关键词:心肌代谢显像存活心肌
再血管化治疗中存活心肌作用的再认识被引量:4
2017年
近年来,存活心肌在再血管化治疗中的作用是研究的热点。笔者对存活心肌的定义和评估方法、存活心肌在再血管化治疗中作用的荟萃分析、多中心前瞻性研究结果及不足、再血管化治疗后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等进行综述,以提高对存活心肌在再血管化治疗中作用的认识。
杨彦松王跃涛
关键词:心肌缺血心肌顿抑心肌再灌注
18F-FDGPET/CT显像对多发性大动脉炎的临床应用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多发性大动脉炎(TA)的18F-FDG PET/CT显像特征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11月至2014年8月期间5例经临床证实的TA活动期男性患者[65~82(72.8±6.6)岁],确诊前行18F-FDG PET/CT显像,其中1例为治疗1年后病情稳定而复查18F-FDG PET/CT。分析其影像特征,观察病灶18F-FDG摄取情况。按性别和年龄匹配选择同时间段的5例肿瘤标志物轻度升高而18F-FDG PET/CT显像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将动脉分为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腹主动脉、头臂干动脉、左和(/)右颈动脉、左/右锁骨下动脉、左/右肱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左/右髂动脉、左/右肾动脉、左/右股动脉共18段,测量其SUVmax,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TA组与对照组间的SUVmax。结果(1)5例TA 18F-FDG PET/CT显像均表现为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血管壁FDG弥漫性摄取增高,CT示多处动脉血管壁不均匀增厚、局部伴点条状钙化;5例TA患者均累及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腹主动脉、头臂干动脉、左/右锁骨下动脉、左/右颈动脉、左/右髂动脉,其中4例左/右肱动脉、左/右股动脉受累,2例肠系膜上动脉受累。SUVmax为1.4~7.6,2例最高SUVmax位于左侧锁骨下动脉,1例位于右侧锁骨下动脉,2例位于腹主动脉。(2)TA组与对照组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血管壁的SUVmax分别为3.96±1.35和2.13±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0,P〈0.001)。(3)1例TA患者治疗后病情稳定,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血管壁FDG摄取较治疗前明显减低,其中左侧锁骨下动脉SUVmax由6.8降至3.2。结论18F-FDG PET/CT显像有助于TA的诊断,可准确显示病变范围,反映TA活动性,并可用于疗效评估。
王冬艳王跃涛邵晓梁吴敏杨彦松王小松邵小南
关键词:TAKAYASU动脉炎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脱氧葡萄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