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真

作品数:19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艺术
  • 6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6篇舞蹈
  • 4篇人类学
  • 3篇身体
  • 3篇文艺
  • 2篇言语
  • 2篇义学
  • 2篇语义
  • 2篇语义学
  • 2篇身势学
  • 2篇田野调查
  • 2篇群众文艺
  • 2篇自我
  • 2篇文化
  • 2篇文字
  • 2篇舞蹈人类学
  • 2篇舞蹈史
  • 2篇京剧
  • 2篇公共空间
  • 2篇表演
  • 1篇档案

机构

  • 19篇中国艺术研究...
  • 3篇南京大学
  • 2篇中国政法大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伊利诺伊大学
  • 1篇美国波士顿大...

作者

  • 19篇刘晓真
  • 2篇黄纪苏
  • 2篇卢燕娟

传媒

  • 3篇舞蹈
  • 3篇当代舞蹈艺术...
  • 1篇戏曲艺术
  • 1篇中国民族
  • 1篇西湖
  • 1篇北京舞蹈学院...
  • 1篇民族艺术研究
  • 1篇中国文艺评论
  • 1篇戏曲研究
  • 1篇艺术评论
  • 1篇艺术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舞入京剧:1910-1920年代的跨文化创新被引量:4
2020年
梅兰芳在1910-1920年的京剧改良中,受西方现代舞形式的影响,明确将舞蹈表演引入传统京剧,其历史背景是蔡元培借鉴西方文化经验推行美育,其艺术灵感来自齐如山游历欧洲的见闻,以及梅兰芳与日本、美国艺术家的直接交流。这个过程中,舞蹈代表了一种现代性美学,激发齐如山和梅兰芳转化和运用中国古典文化符号,在与域外文化的对话意识中,实现跨文化创新,产生了具有独特精神的作品。
刘晓真(译)
关键词:现代舞
京剧对昆曲的反哺——从1959年的一份档案说起
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戏曲史中,京剧和昆曲的关系牵涉两个话题:一是有造诣的老伶工大都有昆曲的底子;二是昆曲的演艺市场让位于京剧。一份1959年有关上海戏曲学校的档案重启了笔者对这两个老话题的新思考:昆曲是否一直...
刘晓真
运动的身体,行为的自我——人体运动人类学理论综述(二)被引量:1
2022年
本文描述了人类学中人体运动研究的一个范式转变:从行为的观察主义视角,转变为以身体运动作为动态呈现行为的观念。在概述了这类研究的范围之后,本文批判性地审视了人类学研究相对忽视身体运动的历史,并将其置于更广泛的社会和文化理论背景中探寻原因。作为学术综述,本文将早期的方法,如身势学(kinesics)和空间关系学(proxemics);以及最近的理论和方法,如语义学(semasiology)和动作符号(action sign)的概念联系起来,并描述了语言人类学和认知人类学的交叉发展。一种整体性的“人体运动人类学”(anthropology of human movement)的出现,提出了新的研究问题,需要新的理论资源,而理论上的见解对研究人员提出了新的方法要求。如录像和丰富的转录系统,后者的例子说明媒介素养在分析中的优势。
刘晓真
关键词:身势学语义学
运动的身体,行为的自我——人体运动人类学理论综述(一)被引量:1
2022年
本文描述了人类学中人体运动研究的一个范式转变:从行为的观察主义视角,转变为以身体运动作为动态呈现行为的观念。在概述了这类研究的范围之后,本文批判性地审视了人类学研究相对忽视身体运动的历史,并将其置于更广泛的社会和文化理论背景中探寻原因。作为学术综述,本文将早期的方法,如身势学(kinesics)和空间关系学(proxemics);以及最近的理论和方法,如语义学(semasiology)和动作符号(action sign)的概念联系起来,并描述了语言人类学和认知人类学的交叉发展。一种整体性的“人体运动人类学”(anthropology of human movement)的出现,提出了新的研究问题,需要新的理论资源,而理论上的见解对研究人员提出了新的方法要求。如录像带和丰富的转录系统,后者的例子说明媒介素养在分析中的优势。
刘晓真
关键词:身势学语义学
舞蹈评论的“识”与“述”被引量:3
2022年
本文从“实践性”的角度阐析舞蹈评论的对象及过程。舞蹈评论首先要认识和把握舞蹈的特性,进而掌握如何评论舞蹈,以上涉及“识”和“述”的关系。舞蹈评论的前提是认识和把握身体语言,由家庭、族群(社会)和审美(专业)三条养成路径打通舞蹈评论对象与文化土壤之间的内在联结。在此基础上,舞蹈评论者需要在不同的视角和方法下对舞蹈进行描述和阐释,通过细节来提炼意义。最后,流行的概念或者理论并不一定达成有效的评论,舞蹈评论者要释放艺术感受力,寻找到合适的文字语言去抵达舞蹈的审美奥秘。
刘晓真
关键词:舞蹈评论舞蹈作品舞蹈文化身体语言文字修养
从乡俗仪礼到民间艺术 ——当代山东商河鼓子秧歌文化功能的变迁与传承
本论文以山东省商河县的鼓子秧歌活动作为研究对象,以四个村庄的调查为起点,展示了鼓子秧歌活动从乡俗仪礼到民间艺术功能变迁和传承的过程,通过活动中的各种社会角色来分析鼓子秧歌变迁和传承的背景原因,并将其放在历史进程中进行审视...
刘晓真
文献传递
传统即镜子,民间无定式——写在“深扎”5周年纪念演出后的思考被引量:6
2020年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就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2014年11月,中宣部、文化部(现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电总局、中国文联、中国作协五部委联合下发通知,号召文艺工作者广泛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简称"深扎")的主题实践活动。中国文联、中国舞协积极响应,组织采风创作,于2019年12月推出"走四方——中国舞协‘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采风创作活动5周年纪念演出"。
刘晓真刘海栋(图)
关键词:中国作协文艺工作者文艺创作中国文联主题实践活动
新世纪的群众文艺与公共空间
2015年
主持人:卢燕娟(中国政法大学文学院)主讲人:黄纪苏(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思想评论》杂志社)刘晓真(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
卢燕娟黄纪苏刘晓真
关键词:公共空间群众文艺杂志社
沈伟回归之《融》被引量:3
2021年
《融》作为沈伟远乡去国26年后的回归之作,在呈现多媒介融合的视觉盛宴的同时,着力传达《易经》中的哲学观念,体现了沈伟打通界域的尝试和艺术成就。但观众的审美经验积累、艺术感受力和文化理解力未能抵达作品"沉浸式"观演的潜在要求,反而显示了破坏力的一面。同时,《融》是沈伟域外艺术经验的移植和重塑,所体现的圆熟是形式与技术层面的积累,更为理想的艺术创造尚需时日和自省的深度。
刘晓真
关键词:多媒介沉浸式文化镜像自省
歌舞·遗产·时代——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歌舞类节目简析
2016年
作为多元一体的国家,中国深厚的历史传统和文化遗产面临着时代的挑战,艺术如何歌舞载道、叙旧谱新?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给出了圆满的答案。新疆的《木卡姆印象》《情暖天山》、重庆的《追寻香格里拉》、香港的《缘起敦煌》、贵州的《巫卡调恰》、云南的《梦幻彩云南》、内蒙古的《草原上的乌兰牧骑》……其歌舞都体现出民族文化遗产传承精神和时代风尚。遗产传承与时代创新"新疆是个好地方",去过那里的人无不印象深刻。新疆物产丰饶,山水人文都美不胜收,
刘晓真
关键词:时代风尚木卡姆载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