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汤莉

作品数:10 被引量:54H指数:3
供职机构: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厅预防医学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6篇精神分裂症
  • 6篇分裂症
  • 4篇慢性
  • 4篇慢性精神分裂...
  • 3篇症状
  • 3篇精神分裂症患...
  • 2篇阴性
  • 2篇阴性症状
  • 2篇慢性精神分裂...
  • 2篇脑波治疗
  • 2篇康复
  • 2篇康复作用
  • 2篇干预
  • 2篇痴呆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健康
  • 1篇心理行为
  • 1篇心理行为干预
  • 1篇行为干预
  • 1篇行为和精神症...

机构

  • 9篇无锡市精神卫...
  • 1篇江苏大学

作者

  • 9篇汤莉
  • 4篇吴越
  • 4篇顾君
  • 3篇朱建中
  • 2篇杨国平
  • 1篇林媛媛
  • 1篇张娟
  • 1篇包炤华
  • 1篇周晓婷
  • 1篇张紫娟
  • 1篇姚建军
  • 1篇季萍
  • 1篇李志佳
  • 1篇周晓婷

传媒

  • 3篇中国康复
  • 2篇临床精神医学...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临床心身疾病...
  • 1篇精神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2
  • 3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心理行为干预辅助治疗痴呆并发行为和精神症状
2011年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辅助治疗痴呆并发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的效果。方法:60例BPSD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口服利培酮和脑复康药物治疗。研究组同时辅助心理行为干预治疗。包括记忆、文体活动及ADL训练、行为矫正等。于治疗前后采用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及ADL能力量表(ADL)评定2组患者的痴呆程度、行为症状及ADL。结果:治疗6周后,2组BEHAVE-AD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1),2组间比较,研究组下降更明显(P<0.05)。MMSE评分研究组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提高,ADL评分明显下降(均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结论:心理行为干预辅助治疗BPSD患者,可有效改善其认知,提高残存记忆功能和ADL能力。
吴越杨国平汤莉顾君
关键词:心理行为干预痴呆
氯氮平联合美金刚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对照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氯氮平联合美金刚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4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2例,两组在服用原有抗精神病药(氯氮平)的基础上,研究组联合美金刚治疗,对照组联合安慰剂治疗,观察12周。于治疗前、治疗8周及12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8周及12周时研究组和对照组PANSS总分、阴性因子分及SANS总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P<0.01)),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或P<0.01)。结论:氯氮平联合美金刚治疗与单用氯氮平相比,可显著缓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
顾君吴越汤莉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氯氮平美金刚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 探讨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110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自编基本情况调查表、精神疾病病耻感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精神疾病病耻感量表总均分为(2.52±0.64)分,其中88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病耻感.单因素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病程、住院次数及家庭支持情况是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结论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病耻感,其影响因素众多,社会及临床医护人员应重视该问题,从多种渠道降低患者的病耻感,促进患者顺利回归社会.
林媛媛张娟汤莉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心理健康病耻感影响因素
首发青少年抑郁症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与心智理论、风险决策能力相关性研究
2023年
目的对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心智理论、风险决策能力及其与抑郁情绪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选取38例伴NSSI行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组,42例无NSSI行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为对照A组,42名健康青少年为对照B组。三组均给予爱荷华博弈任务(IGT)、失言识别测验(FPT)评估心智理论、风险决策功能状况,研究组、对照A组给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抑郁情绪状况,研究组给予青少年自我伤害问卷评估自伤状况。结果三组间IGT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续两两比较,研究组IGT总分低于对照A、B组,对照B组IGT总分低于对照A组(P<0.05)。三组间IGT模块1~模块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模块1两两比较,研究组得分低于对照A、B组,对照B组得分低于对照A组(P<0.05);组间模块2、3、4、5两两比较,研究组得分低于对照A、B组(P<0.05)。对照B组的组内各模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两两比较,对照B组的模块3、4、5得分均高于模块1及2(P<0.05)。三组间FPT总分及失言故事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续两两比较,研究组FPT总分、失言故事分均低于对照A、B组,对照A组FPT总分、失言故事分均低于对照B组(P<0.05)。研究组IGT总分、FPT总分及失言故事分与HAMD、青少年自我伤害问卷评分均呈负相关(P<0.001)。结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心智理论、决策能力明显受损,存在NSSI者损害更为严重,其心智理论、决策能力受损程度与自我伤害程度、抑郁情绪有关。
易峰汤莉李志佳韦育达梅雪峰
关键词:抑郁症
脑波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
目的:探讨脑波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作用。方法:随机将8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予利培酮治疗配合脑波治疗,而对照组单纯予利培酮治疗。治疗8周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
朱建中顾君汤莉周晓婷
关键词:慢性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
积极性社区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影响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探讨积极性社区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综合疗效。方法:将104例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2例,干预组予积极性社区干预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社区精神卫生服务,随访观察1年。分别在实施干预前、干预6月末、干预1年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威斯康星量表(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WCST)、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uality of Life Scale,SQL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评估患者临床症状、认知功能、生存质量以及社会功能。结果:治疗1年末,干预组复发率、住院率分别为9.62%、1.92%,对照组分别为15.38%、5.77%,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791,P=0.374;χ2=0.260,P=0.610)。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干预组干预6月、1年末PANSS总分和各因子分、WCST、SQLS和SDSS评分均明显改善;对照组干预1年末PANSS总分和一般精神病理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WCST、SQLS和SDSS评分较治疗前均无明显改变。干预组治疗1年末PANSS总分、阴性症状评分、WCST、SQLS和SDSS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积极性社区干预在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能促进认知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和社会功能。
汤莉李国海姚建军张紫娟包炤华
关键词:慢性精神分裂症量表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被引量:24
2012年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8例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rTMS真刺激组(研究组)24例和rTMS假刺激组(对照组)24例,2组在维持原有抗精神病药物种类及剂量不变的基础上,研究组给予经左侧前额叶背外侧皮质高频rTMS刺激;对照组给予假刺激。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末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定疗效。结果:治疗过程中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治疗4周后,2组PANSS和SAN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0.01),2组间比较,研究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rTMS联合抗精神病药能有效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
吴越季萍汤莉杨国平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
脑波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脑波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作用。方法: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72例,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7例,均口服常规剂量的利培酮片。观察组配合脑波治疗,根据患者症状选择操作程序。治疗前后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SCL-90总分和人际关系、抑郁、焦虑、躯体化单因子分及SDSS总分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有明显下降(P<0.05,0.01);对照组仅抑郁、焦虑、躯体化单因子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SDSS总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辅助脑波治疗能有效缓解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不良精神状况,改善其社会功能。
朱建中顾君汤莉周晓婷
关键词:脑波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康复
麻痹性痴呆误诊为血管性痴呆1例被引量:2
2012年
1病例 患者男,89岁,文盲。于2004年初自觉头晕、头痛不适,注意力难以集中,整日感疲乏,夜眠差,多梦,易醒,伴听力下降,无恶心、呕吐现象。当时查头颅CT等未见异常,服中药后病情好转。于2006年初出现性格改变,常为一些小事而大发脾气,行为表现轻浮,举止粗鲁,对家人漠不关心,并出现敏感、多疑,怀疑儿子要迫害他,情绪不稳,无故骂人,呈间隙性发作,家人未予重视。至2010年10月,患者病情逐渐加重,听力明显下降,敏感,坚信儿子要迫害他,情绪易激惹,
汤莉吴越朱建中
关键词:麻痹性痴呆血管性痴呆梅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