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娜
- 作品数:7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冠状动脉无复流的危险因素及对血清ITLN-1、sICAM-1水平的作用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冠状动脉(冠脉)无复流的危险因素及对血清内凝集蛋白-1(ITLN-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的作用。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PCI的100例AMI患者进行研究,根据PCI术后冠脉血流再通情况分为无复流组、正常血流组,比较无复流组和正常血流组血清ITLN-1、sICAM-1水平,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冠脉无复流的危险因素。结果100例患者中,18例患者PCI术后出现无复流,发生率为18.00%;单因素分析显示,无复流组与正常血流组的年龄、吸烟、病变血管支数、Killip分级、症状出现至PCI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复流组血清ITLN-1水平为(121.33±26.67)ng/ml,明显低于正常血流组的(299.53±34.58)ng/ml,sICAM-1水平为(579.03±56.22)ng/L,明显高于正常血流组的(338.23±42.98)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吸烟、病变血管支数、Killip分级、症状出现至PCI时间、sICAM-1均是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冠脉无复流的危险因素,血清ITLN-1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冠脉无复流的影响因素较多,包括年龄、吸烟、病变血管支数、Killip分级、症状出现至PCI时间、血清ITLN-1、sICAM-1,应密切关注。
- 杨秋菊王耀辉白娜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无复流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 血清PCT检测用于肺部感染快速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检测在肺部感染快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06~2019-07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肺部感染患者组成观察组,依据感染病因分为细菌性肺部感染组65例和非细菌性肺部感染组35例,同时将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志愿者组成对照组。分别检测所有入选者PCT和WBC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PCT、WBC水平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肺部感染组PCT、WBC水平均比非细菌性肺部感染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肺部感染组PCT、WBC阳性率均比非细菌性肺部感染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检测PCT水平,肺部感染患者可快速诊断疾病,对其感染程度及预后的评估均有较好临床应用价值。
- 白娜
- 关键词:肺部感染降钙素原白细胞
- 血清脂联素联合视黄醇结合蛋白4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预后的评估作用被引量:9
- 2023年
-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联合视黄醇结合蛋白(RBP)4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纳入明确诊断并随访的121例老年CHF患者。收集患者临床、实验室检查等资料并检测血清脂联素和RBP4水平。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随访终点为CHF急性加重入院或全因死亡。通过Kaplan-Meier曲线明确不同RBP4和脂联素水平的老年CHF患者预后情况。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明确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纳入121例老年CHF患者,男75例,女46例,平均年龄74.12岁,平均病程21.28个月,30.58%患者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为41.69%。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RBP4≤47.47μg/ml组与>47.47μg/ml组(χ^(2)=41.93,P<0.001)、脂联素≤36.65μg/ml组与>36.65μg/ml组(χ^(2)=26.58,P<0.001)预后存在显著差异。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提示RBP4>47.47μg/ml(HR=2.10,P<0.001)及脂联素>36.65μg/ml(HR=1.87,P=0.03)是老年CHF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脂联素和RBP4水平是评估老年CHF患者预后的有用指标。
- 杨秋菊王耀辉白娜
- 关键词:脂联素视黄醇结合蛋白4慢性心力衰竭
- 血清CRP水平联合MPV/PLT、RDW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的评估价值
- 2024年
-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计数(MPV/PLT)、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程度的评估价值,以期为临床制定相应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02月-2021年08月我院1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106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及研究组不同神经缺损程度、梗死面积患者血清CRP、MPV/PLT、RDW水平,分析血清CRP、MPV/PLT、RDW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程度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程度的评估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血清CRP、MPV/PLT、RDW水平较高(P<0.05);与轻中度缺损患者比较,重度缺损患者血清CRP、MPV/PLT、RDW水平较高(P<0.05);与小面积梗死患者比较,大面积梗死患者血清CRP、MPV/PLT、RDW水平较高(P<0.05);血清CRP、MPV/PLT、RDW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面积、神经缺损程度均呈正相关(P<0.05);血清CRP、MPV/PLT、RDW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缺损程度诊断AUC分别为0.799、0.818、0.708,联合诊断AUC为0.903;对梗死面积诊断AUC分别为0.828、0.819、0.797,联合诊断AUC为0.916。结论 血清CRP联合MPV/PLT、RDW可用于急性脑梗死病情评估中,为临床早期评估病情、制定相应干预方案提供依据。
- 王丽时慧白娜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平均血小板体积病情程度
- HBVDNA定量与乙肝病毒标志物及肝功能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 探讨HBVDNA定量检测结果与乙肝病毒标志物及肝功能指标的关系。方法 对697例乙肝患者血清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FQ-PCR)检测HBVDNA含量,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TRFIA)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含量,并同步进行肝功能监测。结果 结果显示HBsAg、HBeAg与HBVDNA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13、0.516,P<0.05,HBsAg、HBeAg与HBVDNA呈正相关。HBVDNA与肝功能损害指标ALT、AST、PAB、ALB、TBIL、PT不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乙肝病毒标志物定量检测结果与HBVDNA载量之间及各病毒标志物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HBsAg、HBeAg是反映乙肝病毒复制的指标之一,但不能用病毒量的多少来判断肝功能受损的程度。
- 张国庆白娜田巧
- 关键词:HBVDNA乙肝病毒标志物聚合酶链反应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
- 慢性乙型肝炎与肝硬化患者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及乙型肝炎病毒DNA载量水平比较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比较慢性乙型肝炎与肝硬化患者血清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及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水平,探讨其与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经临床确诊的184例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炎后肝硬化的患者,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分为慢性乙型肝炎组和肝硬化组,各9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HBV DNA定量检测及乙型肝炎5项定量检测,对比2组患者血清HBsAg和HBV DNA载量水平及其相关性。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组患者的HBsAg及HBV DNA载量水平均较乙型肝炎肝硬化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及HBV DNA载量水平在慢性乙型肝炎组及乙型肝炎肝硬化组中呈正相关。结论血清HBsAg及HBV DNA载量水平可有效反映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的情况,且HBsAg与HBV DNA载量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
- 白娜
- 关键词:肝硬化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 血清HCV-RNA载量及抗-HCV浓度检测在丙型肝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血清HCV-RNA载量及抗-HCV浓度检测在丙型肝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04—2018-04治疗的丙型肝炎患者100例纳入试验组,选取同期30例健康人群纳入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对其进行HCV-RNA载量检测,ELISA法检测抗-HCV浓度、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AST、ALT、TBIL的浓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0例标本中抗-HCV阳性者89例,阳性率为89%;随着HCV-RNA载量的不断增加,抗-HCV阳性率不断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抗-HCV s/co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血清AST、ALT、TBIL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V-RNA载量联合抗-HCV及肝功能指标检测,不仅可有效对患者的感染、病情严重程度做出准确判断,还可以对临床治疗进行监测。
- 白娜
- 关键词:丙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