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鸣
- 作品数:12 被引量:49H指数:5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非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
- 2017年
- 目的探讨非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N)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住院RA患者32例和健康对照29例,抽取外周血,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利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s)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外周血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生化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并计算病情活动性指标DAS28评分,统计学分析PTPs的表达水平与炎性因子、生化指标、DAS28评分间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A患者PTPN1、PTPN2、PTPN3、PTPN4、PTPN7、PTPN9、PTPN13的表达量下降,PTPN11(2.530±0.743,对照组1.000±0.034)和PTPN14(2.269±0.548,对照组1.000±0.057)表达明显上升。PTPN11的表达水平与TNF-α水平[(5.95±1.57) ng/ml,r=0.669,P=0.000]、CRP含量[(28.58±6.72) mg/L,r=0.795,P=0.000]、DAS28评分[(4.20±0.73)分,r=0.703,P=0.000]间具有显著正相关。PTPN14表达水平与TNF-α水平(r=0.633,P=0.000)和CRP含量(r=0.435,P=0.013)明显相关,但与DAS28评分(r=0.033,P=0.856)之间无明显相关。结论PTPs在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差异化表达,其中PTPN11与RA炎性因子、CRP含量和DAS28评分呈正相关。
- 刘鸣王丹潘军伟
-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单个核细胞炎性因子
- 腺病毒穿梭载体介导RNA干扰对激素诱导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的作用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观察腺病毒穿梭载体介导RNA干扰对激素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脂分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新西兰兔制备BMSCs并随机分为6组,RNA干扰1组、2组和3组(s1、s2和s3);无关序列组(Con);模型组(M);正常对照组(N)。加入激素终质量浓度为1×10-7mol/L地塞米松。将重组腺病毒穿梭载体转染细胞,采用TaqMan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分别检测各组BMSCs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子活化受体γ(PPARγ)mRNA及其蛋白表达,测定细胞甘油三酯含量,用苏丹Ⅲ染色细胞并计数脂肪细胞。结果处理细胞7d时,s1、s2、s3、Con、M、N组中,PPARs,mRNA相对表达值分别为0.406±0.012、0.401±0.009、0.410±0.042、0.621±0.045、0.628±0.008、0.399±0.014,PPAR'yWesternblot灰度扫描值分别为0.246±0.027、0.235±0.015、0.257±0.025、0.800±0.017、0.793±0.019、0.244±0.010。S1、S2、S3、N组中PPARγ mRNA及其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M、Co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1、s2、s3组和N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1、s2、s3、N组中脂肪细胞计数、甘油三酯含量均明显低于M、Co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1、s2、S3组和N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向PPARγ基因的腺病毒穿梭载体介导RNA干扰能够有效地抑制激素诱导的BMSCs成脂分化。
- 李月白刘鸣李劲峰李洁宋石赵国强王义生
- 关键词:RNA干扰激素成脂分化
- 小干扰RNA预防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组织病理学观察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观察靶向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小干扰RNA预防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ONFH)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方法将48只兔随机分为4组。股骨头坏死模型组(M):给予地塞米松20mg/kg,连续肌肉注射3d。干扰组(S):同样给予地塞米松,并于实验1、3、6周给予siRNA腺病毒滴液25山注入一侧股骨头内。无关序列组(Con):同样给予地塞米松,注入兔股骨头内无关序列siRNA病毒滴液。正常组(N):无特殊处理。实验第4、8周末分批处死兔,观察兔股骨头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实验8周时,干扰组、模型组、无关序列组、正常组中,最大脂肪细胞平均直径分别为(41.21±2.33)、(49.61±1.13)、(49.22±2.18)、(40.94±2.09)μm;骨小梁面积分数分别为(40.93±1.96)、(31.51±4.26)、(30.79±1.85)、(41.64±2.34)%;空骨陷窝计数分别为(12.07±1.38)、(21.54±1.38)、(21.76±1.46)、(11.67±1.28)%。模型组和无关序列组中发生明显的早期ONFH组织病理学变化,股骨头软骨下骨区造血组织大大减少、骨髓坏死、脂肪细胞增殖肥大、平均直径明显增大、骨小梁变细稀疏或断裂、骨小梁面积分数明显降低、空骨陷窝显著增多。而正常组中无这些病理学改变(P〈0.05)。干扰组股骨头病理学改变较少,接近于正常组(P〉0.05),与模型组和无关序列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无关序列组中ONFH发生率为83%、83%,干扰组、正常组中为33%、0%(P〈0.05)。结论靶向PPARγ基因小干扰RNA能够有效阻止激素导致兔ONFH的组织病理学改变,预防激素性ONFH的发生。
- 马源张善锋刘鸣李劲峰王义生李月白赵国强
- 关键词:小干扰RNA激素股骨头坏死组织病理学
- 小干扰RNA阻断激素导致兔股骨头细胞内成脂基因表达的作用
- 2016年
- 目的观察靶向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小干扰RNA(siRNA)阻断激素导致活体兔股骨头细胞内成脂基因表达的作用。方法48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正常组(N):臀肌注射生理盐水2ml。模型组(M):每次臀肌注射地塞米松20mg/kg,连续注射3d。干扰组(s):同M组给予地塞米松,并于1、3、6周穿刺注入一侧股骨头内siRNA腺病毒滴液25μl。无关序列组(Con):同M组给予地塞米松,注入家兔股骨头内无关序列siRNA病毒滴液。实验第4、8周末分批处死家兔,观察兔股骨头细胞内成脂基因与成骨基因的表达。结果实验4周和8周时,S、Con、M、N组中的PPARymRNA表达量分别为0.40±0.05、0.69±0.09、0.71±0.08、0.38±0.06和0.43±0.05、0.71±0.08、0.71±0.08、0.42±0.08;Runx2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0035±0.0006、0.0019±0.0008、0.0019±0.0007、0.0036±0.0007和0.0034±0.0006、0.0017±0.0005、0.0020±0.0004、0.0035±0.0006;骨钙素(Osteocalcin)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034±0.006、0.015±0.006、0.014±0.005、0.035±0.005和0.032±0.007、0.016±0.006、0.015±0.005、0.033±0.005。PPARγ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18±0.02、0.85±0.14、0.87±0.18、0.24±0.02和0.17±0.02、0.90±0.15、0.90±0.18、0.22±0.02;核心结合蛋白因子2(Runx2)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82±0.19、0.22±0.03、0.19±0.03、0.84±0.17和0.83±0.19、0.21±0.03、0.20±0.03、0.86±0.15;Osteocalcin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83±0.17、0.19±0.02、0.20±0.02、0.83±0.15和0.82±0.17、0.18±0.02、0.20±0.03、0.80±0.14。S组中PPARymRNA与其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低于M、Con组(P〈0.05),与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中Runx2、OsteocalcinmRNA与其蛋白表达量均明显�
- 赵辉金国平刘鸣李劲峰赵国强王义生李月白
- 关键词:小干扰RNA激素股骨头
- 左坐、耻骨巨大软骨肉瘤1例
- 2015年
- 笔者于2012-04诊治左坐、耻骨巨大软骨肉瘤1例,报道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男,65岁,因"发现左腹股沟肿块18年余"入院,患者诉左腹股沟区胀痛,于坐位时明显,行走时活动受限,伴左小腿麻木。入院查体:全身一般情况可,左侧腹股沟处可扪及一14 cm×15 cm×14 cm包块,质硬,无活动度,多结节,边界欠规整,呈分叶状,无明显压痛,左下肢感觉稍减退,血运、运动可。
- 李宁夏磊王丹刘鸣李鹏
- 关键词:软骨肉瘤腹股沟肿块左侧腹股沟外生骨疣软骨瘤
- 非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1通过低氧诱导因子-1α调控破骨细胞分泌和骨吸收
- 2017年
- 目的 探讨人破骨细胞中非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1(PTPN11)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不同年龄组健康志愿者(青年组28例:20~45岁;中年组33例:46~60岁;老年组31例:61~80岁)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成破骨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空白组、Adv-PTPN11转染组.利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PTPN11、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 mRNA的表达,利用Western blot检测PTPN11、HIF-1α蛋白的表达,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存活,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白细胞介素(IL)-6、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B细胞激活因子(BAFF)分泌量,同时检测骨吸收.结果 与青年组(mRNA:4.468±1.441,蛋白:1.000±0.055)和中年组(mRNA:4.673±1.469,蛋白:1.021±0.076)比较,老年组破骨细胞中PTPN11 mRNA(7.510±1.941)和蛋白(1.556±0.123)表达明显上升.破骨细胞转染Adv-PTPN11后24、48、72h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dv-PTPN11转染组HIF-1α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Adv-PTPN11转染组SDF-1[(94.2±10.3)ng/ml]、IL-6[(25.1±3.2)ng/ml]、MIP-1α[(31.2±3.9)ng/ml]、BAFF[(39.8±3.7)ng/ml]表达量增高,同时骨陷窝数量和面积也增加.HIF-1α抑制剂YC-1处理则抑制破骨细胞中SDF-1[(73.8±7.5)ng/ml]、IL-6[(17.9±2.5)ng/ml]、MIP-1α[(19.8±1.6)ng/ml]、BAFF[(23.5±2.7)ng/ml]表达及骨吸收.结论 PTPN11可通过HIF-1α影响破骨细胞细胞因子表达和骨吸收.
- 刘鸣王丹潘军伟
- 关键词:低氧诱导因子-1Α骨吸收
- 采用骨内液氮冷冻法制作兔股骨头坏死模型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 采用骨内液氮冷冻法制作家兔股骨头坏死模型.方法 取1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选择兔一侧股骨头,采用股骨头骨内液氮冷冻法制作兔股骨头坏死模型,另一侧作为正常对照,于术后2、4、8周行大体观察和放射学、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正常对照侧的股骨头无异常变化,空骨陷窝计数为(11.02±1.56)%.实验侧:X线片显示,造模2周股骨头密度增高,4周时出现囊性变和骨密度增高,8周时股骨头内骨密度不均,2个股骨头负重区轻度塌陷.组织病理学结果:造模2周,造血组织明显减少,出现骨小梁坏死,骨髓坏死灶,空骨陷窝明显增多[(73.33±7.21)%].4周时,骨小梁变细、排列紊乱,空骨陷窝显著增多[(81.52±7.35)%],出现纤维组织.8周时,股骨头内坏死范围大,骨小梁明显变细、稀疏、断裂,排列紊乱,可见大量空骨陷窝[(88.13±8.12)%].坏死区可见部分增生结缔组织,坏死区外围出现修复反应,股骨头软骨面无剥脱.全部实验侧出现了股骨头坏死,2、4、8周时空骨陷窝计数均显著高于正常侧(t2周=12.168,P2周=0.007;t4周=13.048,P4周=0.006;t8周=13.048,P8周=0.006).结论 骨内液氮冷冻法制作兔股骨头坏死模型简便、易行,可模拟临床早期股骨头坏死,适合于标准化的治疗研究.
- 王海涛王义生王秀利刘鸣李劲峰李月白
- 关键词:液氮冷冻股骨头坏死
- siRNA腺病毒载体对兔骨髓基质细胞成脂分化的干扰效应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观察靶向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子活化受体-1(PPARy)基因siRNA腺病毒载体阻断乙醇诱导兔骨髓基质细胞(MSCs)的成脂分化。方法培养兔MSCs随机分为7组:N:对照组,M:模型组,CO:感染空载体组,C1:感染无关siRNA组,S1、S2、S3:干扰1、2、3组。将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细胞,检测MSCs内PPAR叫mRNA、osteocalcinmRNA、PPARγ蛋白表达、甘油三酯、ALP活性和培养液骨钙素含量,并计数脂肪细胞。结果N、M、CO、C1组PPARγmRNA和osteocalcinmR—NA表达值分别为(0.39±0.02)、(0.75±0.03)、(0.74±0.03)、(0.73±0.02)和(1.09±0.19)、(0.50±0.10)、(0.46±0.12)、(0.49±0.13),M、CO、C1组脂肪细胞多,甘油三酯高,ALP活性与骨钙素量均低。S1、S2、S3组PPARγmRNA和osteocalcinmRNA表达值分别为(0.28±0.03)、(0.30±0.03)、(0.31±0.01)和(0.92±0.09)、(0.87±0.32)、(0.93±0.25),脂肪细胞数、甘油三酯量、ALP活性值与骨钙素含量均接近正常,与M、CO、C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腺病毒载体能阻断乙醇诱导的MSCs成脂分化。
- 王义生王少华李月白赵国强刘鸣王小刚
- 关键词:RNA干扰腺病毒载体骨髓基质细胞乙醇
- 一期后路截骨矫形术治疗重度脊柱畸形术后的并发症分析及处理被引量:14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截骨矫形术治疗重度脊柱畸形术后并发症原因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3年5月,采用一期后路截骨矫形内固定术治疗147例重度脊柱畸形患者资料,其中17例术后发生病发症,男5例,女12例;年龄14—51岁,平均22.6岁;先天性脊柱侧凸11例,先天性脊柱后凸4例,先天性脊柱侧后凸2例;术前主弯侧凸Cobb角85。-1600,平均109。;后凸Cobb角65。~152。,平均104。。术前2例患者有神经症状,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均为D级。手术均采用椎弓根钉棒系统矫形固定,其中采用Smith.Petersen截骨术2例、经椎弓根截骨术11例、全脊椎截骨术4例。结果17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1.6%(17/147)。其中椎弓根螺钉置入椎管2例、截骨端合拢压迫及牵拉神经2例、截骨处残留骨块压迫神经1例、急性脊髓损伤2例、感染2例、断棒及脱帽3例、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5例。术后7例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其中2例由术前ASIA分级D级变为c级,5例由神经功能正常变为c级2例、D级3例。采用再次手术调整钉棒、应用甲基泼尼松龙、神经营养药物、取出内固定、抗感染、翻修换棒及对症处理,15例完全恢复,2例好转。结论严重脊柱畸形一期后路截骨矫形术后会出现神经系统及断棒、脱帽、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等并发症。为避免发生并发症,术中应提高椎弓根钉置入的准确性,合理安置螺钉数量及位置,截骨端牵拉加压应适度,并彻底咬除截骨端骨块,术后密切观察肢体感觉及运动变化情况,及时手术探查并解除神经致压因素,同时给予激素冲击、神经营养等药物,术后早期需佩戴合适支具,避免暴力撞击手术部位。
- 王丹夏磊刘鸣包德明柯广水周亚旗徐静磊
- 关键词:脊柱畸形截骨内固定术后并发症
- 靶向特异基因小干扰RNA预防乙醇性股骨头坏死的研究被引量:16
- 2011年
- 目的观察靶向PPARγ基因小干扰RNA(siRNA)预防灌胃法家兔乙醇性股骨头坏死的效果。方法将96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24只。N组:灌胃法给予生理盐水10ml/(kg·d)。M组:灌胃法给予烈性酒(含乙醇度46%,V/V)10ml/(kg·d);S组:实验1、3、5个月第1天,随机选择侧别手术,穿刺注入股骨头内25p,1siRNA重组腺病毒,同M组灌酒;c0组:同s组手术,同M组灌酒,不注入siRNA重组腺病毒。于2、4、6个月末分批处死家兔,观察血清学和股骨头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实验6个月时,N、M、CO、S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分别为(1.21±0.12)、(4.59±1.58)、(4.63±1.17)、(4.32±1.20)mmol/L;总胆固醇含量分别为(2.35±0.33)、(19.59±1.58)、(20.13±1.17)、(18.32±1.20)mmol/L;脂肪细胞平均直径分别为(40.89±2.41)、(48.65±2.93)、(49.45±2.63)、(42.52±2.57)μm;骨小梁面积分数分别为(41.80±2.47)%、(30.70±2.86)%、(29.80±2.69)%、(41.60±2.87)%;空骨陷窝计数分别为(12.30±1.73)%、(22.40±1.52)%、(23.10±1.62)%、(11.70±1.46)%;PPARγ表达量分别为(0.29±0.05)、(0.66±0.12)、(0.61±0.15)、(0.33±0.05);骨钙素mRNA表达量分别为(0.92±0.07)、(0.19±0.11)、(0.23±0.08)、(0.88±0.11);PPAR~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75±0.08)、(1.60±0.11)、(1.55±0.12)、(0.65±0.05)。M、CO组病理变化明显,髓内造血组织减少,脂肪细胞增殖肥大,骨小梁变细、稀疏、部分断裂;S组股骨头内最大脂肪细胞平均直径、空骨陷窝计数、骨坏死发生率、PPARγ基因与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低于M、CO组(P〈0.01,P〈0.05),S组与N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向PPARγ基�
- 王义生刘鸣张林锋申子龙王少华殷力
- 关键词:SIRNAPPARΓ股骨头坏死家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