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健

作品数:38 被引量:362H指数:11
供职机构:江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8篇学成
  • 18篇化学成分
  • 4篇药理
  • 4篇三萜
  • 4篇糖苷
  • 4篇化学成分研究
  • 4篇黄酮
  • 3篇药理作用
  • 3篇化合物
  • 3篇藏药
  • 2篇药理作用研究
  • 2篇药理作用研究...
  • 2篇药效
  • 2篇药效物质
  • 2篇药效物质基础
  • 2篇抑制剂
  • 2篇植物
  • 2篇制剂
  • 2篇质谱
  • 2篇生物碱

机构

  • 22篇江西中医药大...
  • 13篇中国科学院成...
  • 3篇云南农业大学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成都医学院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江西省疾病预...
  • 1篇四川省公安厅
  • 1篇中国科学院成...

作者

  • 36篇梁健
  • 10篇丁立生
  • 9篇钟国跃
  • 7篇朱继孝
  • 7篇彭树林
  • 7篇王洪玲
  • 5篇曾金祥
  • 4篇李敏
  • 4篇高燕萍
  • 4篇王娟
  • 3篇任刚
  • 3篇张丽
  • 3篇王晓云
  • 3篇白冰如
  • 3篇蒋伟
  • 3篇梁文娟
  • 3篇吴强
  • 2篇但春
  • 2篇张寿文
  • 2篇梁永红

传媒

  • 4篇中国实验方剂...
  • 4篇中国中药杂志
  • 4篇中药材
  • 2篇应用与环境生...
  • 2篇中成药
  • 2篇中草药
  • 2篇世界科学技术...
  • 2篇世界中医药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食品科技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有机化学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华西药学杂志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质谱学报
  • 1篇Chines...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7篇2017
  • 9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1999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星状凤毛菊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58
2004年
采用各种填料的色谱柱层析方法从药用植物星状凤毛菊 (SaussureastellaMaxim )的全草中分离纯化出 15个化合物 ,经波谱分析将它们的化学结构分别鉴定为 2 甲氧基 4 羟基苯甲醛 (1)、3 (3 甲氧基苯基 )丙烯醛 (2 )、松脂素 4′ O β 葡萄糖苷 (3)、胡萝卜苷 (4 )、木犀草素 (5 )、金合欢素 (6 )、洋芹素 (7)、日本椴苷 (8)、3′ 甲氧基木犀草素 7 O β 葡萄糖苷 (9)、洋芹素 7 O β 葡萄糖苷 (10 )、槲皮素 3 O α L 鼠李糖苷 (11)、山奈素 3 O α L 鼠李糖苷 (12 )、槲皮素 5 O β 葡萄糖苷 (13)、4′ 甲氧基槲皮素 5 O β 葡萄糖苷 (14 )和 3 甲氧基山奈素 6 O β 葡萄糖苷 (15 )。其中化合物 1~ 5、9~ 10和 13~ 15是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沈进梁健彭树林丁立生
关键词:糖苷木犀草素胡萝卜苷全草4-羟基苯甲醛鼠李糖
基于OPG/RANKL信号轴探讨二至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1
2022年
目的:探讨二至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8只雌性SD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PMOP)组、雌激素治疗(E_(2))组、二至丸低剂量治疗(EZW-L)组、二至丸中剂量治疗(EZW-M)组、二至丸高剂量治疗(EZW-H)组,每组18只。E_(2)组接受E_(2)针剂皮下注射,EZW-L组、EZW-M组、EZW-H组分别予以6 g/kg、9 g/kg、12 g/kg混悬液灌胃,Sham组与PMOP组均予以1 mL生理盐水灌胃,均干预12周。检测各组大鼠右侧股骨头骨密度(BMD)、股骨生物力学/病理变化以及骨代谢血清标志物BALP、TRACP-5b、Cath-K、OPG、RANK、RANKL的水平变化。结果:药物干预12周后,与PMOP组比较,EZW-M组、E_(2)组、EZW-H组的BMD、弹性模量、最大载荷、BV/TV、Tb.Th、Joint、血清骨代谢标志物BALP、TRACP-5b、Cath-K的蛋白表达均显著增高(均P<0.05),FLAW显著降低(P<0.05);HE染色显示PMOP组骨组织出现明显病理改变,E_(2)组和EZW-H组疏松病理现象改善明显。POMP组、EZW-L组、EZW-M组股骨中OPG蛋白含量较Sham组、E_(2)组、EZW-H组明显下降;RANK、RANKL蛋白含量升高。与PMOP组比较,EZW-M组的OPG/RANKL比值显著增高(P<0.05),RANK/RANKL比值显著降低(P<0.05),E_(2)组、EZW-H组的OPG/RANKL比值显著增高(P<0.01),E_(2)组、EZW-H组的RANK/RANKL比值显著降低(P<0.01)。结论:二至丸可改善骨质疏松,其作用机制可能是OPG骨保护素重组蛋白/核因子κB受体激活物配体/RANKL信号轴抑制破骨细胞成熟分化实现的。
姜宜妮梁健刘江源伍庆华闵建新
关键词:骨质疏松二至丸病理改变
腊肠树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6年
腊肠树又名阿勃勒,其果实、种子、树根和树皮均可入药。其中腊肠果作为特色藏药,具有清热,治肝病、实热便秘的功效。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对腊肠果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整理,为其全面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腊肠树化学成分包括黄酮、蒽醌、甾体及挥发油等物质,其药理作用主要有保肝、抗寄生虫、抗氧化、抗菌等作用,但药效物质基础尚不清楚。因此,应结合药理学、毒理学等方面的研究,为规范腊肠果的质量控制以及合理开发提供一定的依据。
王洪玲梁文娟钟国跃梁健
关键词: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藏族药西伯利亚蓼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对蓼科Polygonaceae植物藏族药西伯利亚蓼Polygonum sibiricum的干燥全草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藏族药西伯利亚蓼的干燥全草用70%乙醇提取,浓缩,过大孔树脂,依次用水,30%乙醇,50%乙醇,90%乙醇洗脱,对90%乙醇洗脱部分采用各种柱色谱(硅胶,LH-20羟丙基葡聚糖凝胶,反相色谱Rp-18)进行分离,通过波谱数据分析(1H-NMR,13CNMR,MS)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90%乙醇部分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其中4个黄酮类化合物,1个酚性化合物,1个三萜化合物以及2个甾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quercetin,1),山柰酚(kaempferol,2),木犀草素(luteolin,3),番石榴苷(guajavarin,4),邻羟基苯甲酸(o-hydroxybenzoic acid,5),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6),胡萝卜苷(daucosterol,7),谷甾醇(β-sitosterol,8)。结论: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藏族药西伯利亚蓼中分离得到,该研究为寻找藏族药西伯利亚蓼抗痛风药效物质提供一定的化学依据。
王洪玲梁文娟朱继孝李敏高燕萍钟国跃梁健
关键词:西伯利亚蓼黄酮化合物三萜
小大黄根部酚类成分的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研究藏药小大黄Rheum pumilum Maxim.根部酚类成分。方法小大黄根部7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通过硅胶、LH-20凝胶、中压柱进行分离纯化,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经MS、1H-NMR、13C-NMR进行鉴定。结果从中分离出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大黄素(1)、大黄素甲醚(2)、6-羟基芦荟大黄素(3)、白藜芦醇(4)、去氧土大黄苷元(5)、对羟基苯甲醛(6)、阿魏酸(7)、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8)、反式对羟基肉桂酸乙酯(9)。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王洪玲梁文娟钟国跃梁健
关键词:酚类
车前子中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成分的电化学生物传感筛选研究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采用电化学生物传感法,对车前子中分得的23个化合物进行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的筛选,并对有抑制作用的成分考察其抑制强度及酶动力学特征。方法:以黄嘌呤氧化酶为生物传感靶标,采用循环伏安法,基于不同浓度化合物对黄嘌呤氧化酶电化学催化黄嘌呤的传感电流信号的影响筛选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结果:共筛选出7个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成分,分别为木犀草素、毛蕊花糖苷、金圣草黄素、吲哚-3-甲醛、圣草酚、(E)-3,4-二羟基苯亚甲基丙酮及二(2-乙基己基)-苯-1,2-羧酸酯,且均为竞争性抑制类型。其中木犀草素、毛蕊花糖苷、金圣草黄素IC_(50)依次为4.6、7.7、53.0μg·mL^(-1),抑制常数Ki分别为4.3、10.1、90.2μg·mL^(-1);吲哚-3-甲醛、圣草酚、(E)-3,4-二羟基苯亚甲基丙酮、二(2-乙基己基)-苯-1,2-羧酸酯最大抑制率分别为30.2%、22.7%、21.5%、10.3%,抑制常数Ki分别为68.2、73.0、136.4、141.7μg·mL^(-1)。吲哚-3-甲醛,(E)-3,4-二羟基苯亚甲基丙酮及二(2-乙基己基)-苯-1,2-羧酸酯为新发现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结论:车前子中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有多种化合物类型,具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电化学生物传感筛选方法简单快捷,灵敏度与选择性高,筛选化合物用量低,在天然产物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的筛选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王娟许兵兵曾金祥任刚张丽朱继孝王晓云梁健谢雄雄邹红
关键词:痛风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木犀草素毛蕊花糖苷
川明参须根中的化学成分被引量:12
2004年
李帮经彭树林梁健丁立生
关键词:川明参须根化学成分中药香豆素黄酮类化合物
直接竞争ELISA法快速检测豆芽中2,4-二氯苯氧乙酸的残留被引量:5
2017年
利用碳二亚胺法合成2,4-二氯苯氧乙酸(2,4-D)的包被抗原,用高碘酸钠法制备了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2,4-D抗体,随后用包被原包被酶标板并建立了快速准确检测豆芽样品中2,4-D残留的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法。结果表明:包被抗原与酶标记抗体的最佳稀释比例分别为1:160和1:32000。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250)ng/mL(R^2=0.997),检测限为0.63 ng/mL,在该范围其相关性良好。其日内和日间的变异系数(CV)分别在3.03%~7.58%和2.81%~6.87%之间,均小于10%,精密度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5.5%,有较高的准确度和良好的特异性。因此,该直接竞争ELISA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实现对豆芽中残留的2,4-D检测。
王乾龙丁立生王甜甜梁健谢静
关键词:2,4-二氯苯氧乙酸豆芽
蓝玉簪龙胆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分离鉴定藏药材蓝玉簪龙胆Gentiana veitchiorum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正反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分析确定化学结构。结果共分离鉴定出7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为乌索酸(Ⅰ)、2α-羟基-乌索酸(Ⅱ)、胡萝卜苷(Ⅲ)、polygalacerebroside(Ⅳ)、异牡荆苷(Ⅴ)、异金雀花素(Ⅵ)和异荭草苷(Ⅶ)。结论化合物Ⅰ~Ⅳ均为首次从蓝玉簪龙胆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Ⅱ和Ⅳ是首次从龙胆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邹琼宇梁健廖循彭树林丁立生
关键词:蓝玉簪龙胆化学成分
淡黄杜鹃植物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被引量:17
1999年
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保留指数定性、标准样品叠加和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对淡黄杜鹃植物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共鉴定出单萜烃18个、倍半萜烃41个,并测得了各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其主要成分是:β蒎烯、α蒎烯、乙酸冰片酯、柠檬烯、β榄香烯、香桧烯。
蒲自连梁健
关键词:精油化学成分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