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兴兰

作品数:10 被引量:117H指数:8
供职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兰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类风湿
  • 5篇关节炎
  • 5篇寒证
  • 5篇风湿
  • 4篇针法
  • 4篇热补针法
  • 3篇缺血
  • 3篇类风湿关节炎
  • 3篇风湿关节炎
  • 2篇代谢
  • 2篇代谢组学
  • 2篇血性
  • 2篇质谱
  • 2篇色谱
  • 2篇相色谱
  • 2篇滑膜
  • 2篇滑膜组织
  • 2篇家兔
  • 2篇关节
  • 2篇关节炎模型

机构

  • 10篇甘肃中医药大...
  • 9篇兰州大学第二...
  • 2篇甘肃省中医院
  • 2篇上海聚类生物...

作者

  • 10篇杜小正
  • 10篇李兴兰
  • 9篇王金海
  • 8篇袁博
  • 8篇田亮
  • 7篇张星华
  • 3篇方晓丽
  • 2篇张振昶
  • 1篇鄢琦
  • 1篇鲍英存
  • 1篇商俊芳
  • 1篇赵敏
  • 1篇姜华

传媒

  • 3篇中国针灸
  • 2篇针刺研究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医研究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6篇2017
  • 2篇201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头穴透刺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海马CA1区酸感受离子通道1a、2b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观察头穴透刺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海马CA 1区神经细胞膜酸感受离子通道(ASIC)1a、2b表达的影响,探讨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头针组和阿米洛利组,每组8只。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复制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头针组于双侧顶颞前斜线和顶颞后斜线行快速捻转透刺治疗,1次/d,共7d;阿米洛利组以阿米洛利溶液(5mL/kg,0.045mg/mL)灌胃,2次/d,共7d。于造模成功后1h及干预结束后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干预结束后处死大鼠,快速分离海马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CA 1区神经细胞膜ASIC 1a、ASIC 2b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海马神经元细胞内Ca2+浓度。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增高(P<0.01),海马CA 1区神经细胞膜ASIC 1a和ASIC 2b表达显著增高(P<0.01),神经细胞内Ca2+浓度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头针组和阿米洛利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P<0.01,P<0.05),且头针组优于阿米洛利组(P<0.05);头针组和阿米洛利组大鼠海马CA 1区神经细胞膜ASIC 1a和ASIC 2b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P<0.01),细胞内Ca2+浓度明显降低(P<0.01)。结论:下调神经元细胞膜ASIC1a、ASIC 2b表达,进而降低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内Ca2+浓度,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可能是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田亮王金海赵敏鲍英存商俊芳鄢琦张振昶杜小正姜华孙润洁袁博张星华张婷卓李兴兰
关键词:海马CA钙离子浓度
颈六刀松解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8例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观察颈六刀松解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中心门诊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6例,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颈六刀松解疗法治疗,1周治疗2次。对照组给予普通毫针针刺(双侧颈夹脊、患侧风池、天柱、肩井、肩髎、肩贞、曲池、外关、后溪、合谷和阿是穴),1次/d,连续治疗6次为1个疗程,间隔1 d继续下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4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9例,显效26例,有效3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9例,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77. 1%。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 01)。治疗后,治疗组在VAS评分、20分量表法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 <0. 01)。结论:颈六刀松解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
杜小正袁博姚小强张婷卓李兴兰
关键词:毫针VAS
热补针法对类风湿关节炎寒证模型家兔血液代谢物谱的影响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利用液质联用(LC-MS)技术研究热补针法对类风湿关节炎(RA)模型家兔血液代谢物谱的影响,探讨热补针法治疗RA的特异性机制。方法:40只清洁级青紫蓝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平补平泻组、捻转补法组和热补针法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余组以卵蛋白诱导法联合低温冷冻法复制RA寒证模型。正常组、模型组不予针刺干预,平补平泻组、捻转补法组和热补针法组于"足三里"分别施以平补平泻、捻转补法、热补针法针刺,留针30 min,每日1次,共7 d。干预结束后测定各组痛阈值以及膝关节表面温度;心脏采血制备血清,对血清进行代谢组学检测;并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通过变量重要性投影值(VIP>1)和P值(P<0.05)筛选出血清中的差异代谢物。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家兔痛阈、膝关节表面温度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针刺组干预后痛阈、膝关节表面温度升高(均P<0.05);热补针法组优于平补平泻组、捻转补法组(均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血液代谢物中肉碱、Lyso PC(14∶0)、Lyso PC(18∶3)、Lyso PE(0∶0/20∶5)、Lyso PE(0∶0/22∶1)、癸酸、硬脂酸以及乳酸的含量均升高,亮氨酸、缬氨酸、谷氨酰胺、焦谷氨酸、α-酮戊二酸、琥珀酸、延胡索酸、苹果酸、半乳糖、甘露糖含量均降低,上述代谢物具体涉及到脂肪酸、氨基酸、三羧酸循环以及糖类代谢。各针刺组干预后上述代谢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调。热补针法组较平补平泻组和捻转补法组乳酸的含量降低,琥珀酸、延胡索酸、苹果酸、半乳糖、甘露糖的含量升高。结论:热补针法治疗RA的特异性体现在对三羧酸循环与糖代谢的调控。
杜小正袁博王金海张星华田亮张婷卓李兴兰张枫帆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热补针法代谢组学系统生物学
正五聚环蛋白3在缺血性中风发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7年
研究表明脑缺血损伤是一种损伤级联反应,即兴奋性氨基酸毒性释放,梗死区周围去极化,程序性细胞死亡和炎性反应[1],其中炎性级联反应在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进展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2].脑缺血可诱导多种促炎介质的表达,如细胞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1β、IL-10和黏附分子(ICAM)等,在中枢神经系统炎性反应的扩散和持续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3].急性期蛋白正五聚环蛋白3(pentraxin3,PTX3)是一种新兴的炎症反应介质,在心脑血管疾病、血管炎症、天然免疫及细胞外基质功能中发挥作用[4],可能是缺血性中风后一种新的、强大而独立的预后指标[2].笔者就近年来PTX3在缺血性中风的作用进行总结,为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李兴兰王金海张婷卓袁博田亮张枫帆杜小正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梗死脑保护
热补针法对寒证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家兔滑膜组织代谢物谱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比较不同针法对寒证类风湿关节炎(RA)模型家兔滑膜组织代谢物谱的影响及热补针法治疗RA的特异性机制。方法 40只清洁级青紫蓝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平补平泻组、捻转补法组、热补针法组,每组8只。以卵蛋白诱导联合低温冷冻法建立寒证RA模型。除正常组、模型组外,其余各组分别于足三里穴施以平补平泻、捻转补法、热补针法针刺,1次/d,留针30 min,共7次。治疗结束后分离家兔膝关节滑膜组织,采用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LC-Q/TOF-MS)检测滑膜组织代谢物,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方判别分析(OPLS-DA)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滑膜组织代谢物变化主要体现于丙氨酸、瓜氨酸、脯氨酸、谷氨酰胺、甘氨酸、谷氨酸、鞘氨醇1-磷酸、溶血卵磷脂、肌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含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针刺组上述代谢物含量增高(P<0.05),且热补针法组肌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含量明显高于平补平泻组和捻转补法组。结论热补针法通过调节与RA能量代谢相关的氨基酸代谢,在改善RA机体氨基酸的供给及减缓负氮平衡方面有一定的特异性作用。
袁博王金海方晓丽张星华田亮张婷卓李兴兰杜小正曾华宗
关键词:热补针法滑膜组织液相色谱-质谱
手针与电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0
2016年
目的:比较手针与电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8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手针组(34例)和电针组(3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药物治疗,选穴均取双侧顶颞前斜线,留针30min,手针组在留针期间用平补平泻法捻转行针3次,各1min;电针组在针刺的基础上行电针疗法,予疏密波,频率5 Hz/20 Hz。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6次,共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简式FuglMeyer运动评分(FMA)和Barthel指数(BI),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明显下降(均P<0.01),且电针组低于手针组(P<0.05);两组治疗后Fugl-Meyer运动评分和BI评分均明显升高(均P<0.01),且电针组高于手针组(均P<0.01);电针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1%(32/34),手针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5.3%(29/34),电针组疗效优于手针组(P<0.05)。结论:电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神经缺损功能具有康复作用,可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疗效优于手针。
田亮杜小正王金海孙润洁张振昶袁博张星华李兴兰张婷卓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电针随机对照试验
热补针法对寒证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家兔滑膜组织代谢物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通过测定寒证类风湿关节炎(RA)模型家兔滑膜组织内源性代谢物,探讨热补针法治疗RA的特异性机制。方法采用卵蛋白诱导联合低温冷冻法复制寒证RA模型。将40只清洁级青紫蓝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平补平泻组、捻转补法组、热补针法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和模型组外,其余各组分别施以平补平泻、捻转补法、热补针法针刺"足三里",1次/d,留针30 min,连续7 d。干预结束后分离家兔膝关节滑膜组织,应用气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采集各组滑膜代谢物谱图,利用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家兔滑膜组织代谢物变化主要体现于三羧酸循环、糖类及脂肪酸代谢相关物质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针刺组家兔滑膜组织代谢物变化主要体现于上述各种代谢相关物质降低(P<0.05),且热补针法组三羧酸循环与糖代谢相关物质明显低于平补平泻组和捻转补法组(P<0.05)。结论热补针法治疗RA的特异性体现在对三羧酸循环及糖代谢通路的调控。
杜小正袁博王金海方晓丽张星华田亮张婷卓李兴兰曾华宗
关键词:热补针法滑膜组织气相色谱-质谱法
家兔类风湿关节炎寒证模型的建立与病理学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索家兔类风湿关节炎(RA)寒证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90只清洁级青紫蓝家兔随机分为空白组、卵蛋白组、卵蛋白+冷冻组,每组30只。卵蛋白组采用卵蛋白溶液与等量弗氏完全佐剂混成乳化剂,在家兔肩背部6个点各注射0.2m L,14d后再注射;卵蛋白+冷冻组注射相同乳化剂,在末次注射24h后冷冻1.5h,复温5min。冷冻后1d随机分为3亚组,观察各亚组冷冻后1、7、14d一般表现、膝周径、关节表面温度及关节滑膜病理积分变化。结果:空白组未见异常;与前者比较,卵蛋白+冷冻组、卵蛋白组膝关节肿胀、滑膜病理积分均增高(P<0.05);与同组冷冻后1d比较,冷冻后7d肿胀达到高峰、滑膜病理积分较高(P<0.05);与同组冷冻后7d比较,冷冻后14d膝关节肿胀减轻、滑膜病理积分减小(P<0.05),但仍较冷冻后1d积分高(P<0.05)。结论:采用卵蛋白诱导联合低温冷冻法建立的RA寒证模型可靠,模型至少可持续14d。
袁博王金海方晓丽张星华田亮张婷卓李兴兰杜小正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家兔病证结合
舒筋调神法治疗原发性失眠及对血浆食欲素A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0
2019年
原发性失眠是指持续1个月以上,但排除其他原因如精神疾病、身体疾病或药物因素引起的失眠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夜间易醒,醒后难以再次入眠,白天精神欠佳,伴烦躁易怒、头晕、健忘等症状。
王一心杜小正王金海张枫帆乔翔张婷卓李兴兰
关键词:原发性失眠针刀针刺食欲素A
基于代谢组学研究热补针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证家兔的作用机制被引量:23
2017年
目的:采用代谢组学技术探讨热补针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寒证的特异性作用机制。方法:青紫蓝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平补平泻组、捻转补法组、热补针法组,每组8只。以卵蛋白诱导联合低温冷冻法建立RA寒证模型。各治疗组分别运用平补平泻法、捻转补法、热补针法于双侧"足三里"穴进行针刺干预,治疗30min,每日1次,共治疗7d。治疗后观察各组家兔的痛阈值以及关节表面温度,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结合模式识别法分析家兔血清中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家兔痛阈、关节表面温度较正常组降低(P<0.05),各针刺组干预后痛阈、关节表面温度较模型组升高(P<0.05),热补针法组高于平补平泻组、捻转补法组(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家兔血液代谢物中亮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花生四烯酸的含量升高(P<0.05),α-酮戊二酸、柠檬酸、琥珀酸、葡萄糖、纤维糖、棕榈酸、硬脂酸、乳糖、d-核糖、D-甘露糖的含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针刺组血清中代谢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调(P<0.05),且热补针法组对α-酮戊二酸、柠檬酸、琥珀酸、葡萄糖、纤维糖、d-核糖、D-甘露糖的回调明显优于平补平泻组和捻转补法组(P<0.05)。结论:热补针法治疗RA具有确切的疗效,可能与对三羧酸循环与糖代谢的相对特异性调控有关。
杜小正袁博张星华田亮张婷卓李兴兰张枫帆王金海
关键词:热补针法类风湿关节炎代谢组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