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8日
星期三
|
欢迎来到维普•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莹
作品数:
2
被引量:0
H指数:0
供职机构:
徐州市青年路小学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更多>>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2篇
文化科学
主题
1篇
语文
1篇
语文课
1篇
语文课堂
1篇
语文课堂教学
1篇
语言
1篇
书面
1篇
书面语
1篇
书面语言
1篇
年级
1篇
小学高年级
1篇
小组合作学习
1篇
写作
1篇
写作课
1篇
写作课程
1篇
课程
1篇
课程设计
1篇
课堂
1篇
课堂教学
1篇
教学
1篇
高年级
机构
2篇
徐州市青年路...
作者
2篇
邓莹
传媒
1篇
文教资料
1篇
基础教育课程
年份
2篇
2016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探寻微型写作课程的DNA——从一则小学高年级创意写作课程设计说起
2016年
对于写作,王鼎钧先生曾有十分精到的见解,他说:“写作,就是把内在语言转换成书面语言。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我们要表达。表达是一种快乐,一种成就,一种权力,不能表达是一种痛苦。”可看看我们的学生,真正把课堂写作当作乐事的又有几人?究其原因,长期以来,削足适履的习作教学,让酣畅淋漓的快意表达变成了情势所迫的生搬硬造,我们总是急功近利地希望在一次习作中改变学生文章中存在的所有问题,而给出的解决问题的“处方”却是诸如“描写不够具体”之类的隔靴搔痒。正如王荣生教授所指出的:写作课程应当基于学情,这是变革写作课程极为重要的取向。
邓莹
关键词:
写作课程
小学高年级
课程设计
DNA
创意
书面语言
“合”乐而“不为”——五问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2016年
细观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从而出现了“合”乐而“不为”的现象,这必然影响到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所提出的“五问”,正是决定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有效的关键。
邓莹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