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晓迪

作品数:36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6篇手术
  • 5篇通气
  • 5篇气管
  • 4篇单肺
  • 4篇单肺通气
  • 4篇镇痛
  • 4篇细胞
  • 4篇肺通气
  • 4篇芬太尼
  • 3篇动物
  • 3篇动物实验
  • 3篇再灌注
  • 3篇再灌注损伤
  • 3篇植入
  • 3篇植入手术
  • 3篇神经节
  • 3篇神经痛
  • 3篇神经元
  • 3篇术后
  • 3篇缺血

机构

  • 27篇江苏省人民医...
  • 7篇南京军区南京...
  • 7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徐州医学院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常州市第一人...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作者

  • 35篇孙晓迪
  • 10篇周晓凯
  • 8篇潘寅兵
  • 8篇朱勤
  • 8篇段满林
  • 7篇徐建国
  • 6篇苗晓蕾
  • 4篇沙欢欢
  • 3篇王强
  • 3篇饶竹青
  • 3篇李丹
  • 3篇肖杭
  • 3篇李竞进
  • 3篇朱敏敏
  • 3篇陈晓东
  • 2篇徐苗苗
  • 2篇胡婷婷
  • 2篇周玉弟
  • 2篇徐慧
  • 2篇惠康丽

传媒

  • 5篇中华麻醉学杂...
  • 3篇临床麻醉学杂...
  • 3篇江苏医药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教育信息化论...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西北国防医学...
  • 1篇麻醉与监护论...
  • 1篇科技视界
  • 1篇第十四次长江...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9篇2020
  • 10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细胞实验用采样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细胞实验用采样装置,包括采样装置主体和棉签,所述采样装置主体的顶部一侧设置有棉签插入口,所述棉签插接在棉签插入口的内部,所述采样装置主体的顶部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照明灯珠,所述采样装置主体的表面上设置有用...
朱勤孙晓迪韩晟
文献传递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晚期癌痛患者鞘内药物输注系统植入手术的应用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晚期癌痛患者行鞘内药物输注系统(IDDS)植入手术中镇静、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40例晚期癌痛拟行IDDS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丙泊酚联合芬太尼(P组)和单用芬太尼(F组)两组。手术开始前10min内,P组患者静脉泵入丙泊酚2mg/kg;手术开始后持续泵注丙泊酚1.5mg·kg^(-1)·h^(-1)并适时调整剂量,以维持患者Ramsay镇静评分3~4分,直至手术结束。F组泵入等容量生理盐水作对照。术前5min所有患者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术中根据患者VAS疼痛评分,间断追加芬太尼。记录入室时(T0)、手术开始时(T1)、手术15、30、45、60、75和90min(T2~T7)、术毕(T8)、入麻醉后恢复室15min(T9)和30min(T10)时的MAP、HR、SpO_2、VAS疼痛评分以及Ramsay镇静评分。计算芬太尼用量和患者完全恢复时间,记录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满意度评分。结果与F组相比,P组在T1~T4时MAP降低,Ramsay镇静评分在T1~T9时升高,患者满意度评分增加,但低血压发生率升高(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可安全用于晚期癌痛患者IDDS手术,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作用,但易引起BP下降,需注意防治。
张素素潘寅兵周晓凯邓甘林孙晓迪
关键词:丙泊酚晚期癌痛镇痛
一种动物实验捆绑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物实验捆绑装置,包括捆绑台,所述捆绑台一端上侧安装有颈部固定机构,所述捆绑台上侧安装有第一支脚固定机构和第二支脚固定机构,所述第一支脚固定机构和第二支脚固定机构包括插设在捆绑台内部的第一气缸,所述第...
朱勤孙晓迪仲晨
文献传递
硫化氢复合浅低温可选择性激活突触内NMDARs及其下游PI3K/Akt信号通路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硫化氢(H_2S)复合浅低温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s)的亚单位NR2A、NR2B、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及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GSK 3β)的影响,旨在探讨其发挥脑复苏作用的潜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100只,随机均分为五组:假手术组(Ⅰ组)、模型组(Ⅱ组)、浅低温组(Ⅲ组)、硫氢化钠(NaHS)组(Ⅳ组)、浅低温+NaHS组(Ⅴ组)。采用Pulsinelli-Brierley四血管阻塞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15 min再灌注即刻Ⅳ组和Ⅴ组腹腔注射14μmol/kg NaHS,Ⅲ组和Ⅴ组行体表降温至肛温32~33℃。6 h后断头取海马,分别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H_2S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测NR2A、NR2B、p-Akt及p-GSK 3β的表达,每组分别取4只于再灌注24 h取脑行Tunel染色观察CA1区锥体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Ⅰ组相比,Ⅱ、Ⅲ、Ⅳ、Ⅴ组海马组织H_2S含量均升高(P<0.05);与Ⅱ组相比,Ⅳ和Ⅴ组H_2S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Ⅰ组相比,Ⅱ、Ⅲ、Ⅳ、Ⅴ组NR2A、NR2B的表达、凋亡指数(AI)均增高(P<0.05),且Ⅱ和Ⅲ组NR2A/NR2B<1,Ⅰ、Ⅳ和Ⅴ组NR2A/NR2B>1;与Ⅰ组相比,Ⅱ、Ⅲ、Ⅳ、Ⅴ组海马p-Akt及p-GSK 3β的表达均上调(P<0.05);与Ⅱ组相比,Ⅲ、Ⅳ、Ⅴ组海马p-Akt及p-GSK 3β的表达均上调,AI降低(P<0.05);与Ⅲ和Ⅳ组相比,Ⅴ组海马p-GSK 3β的表达上调(P<0.05)。与Ⅱ组相比,Ⅲ、Ⅳ、Ⅴ组CA1区锥体细胞凋亡程度均明显减轻,尤以Ⅴ组效果最明显。结论 H_2S复合浅低温可能通过选择性作用于突触内的NMDARs,进而激活其下游促存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锥体细胞凋亡,从而发挥脑复苏的作用。
苗晓蕾徐苗苗胡婷婷孙晓迪周玉弟惠康丽段满林徐建国
关键词:硫化氢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硫化氢联合浅低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评价硫化氢(H2S)联合浅低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80只,体重250~300 g,月龄3月,随机分为5组(n=16):假手术组(S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浅低温组(M组)、硫氢化钠组(NaHS组)和硫氢化钠+浅低温组(NM组).IR组、M组、NaHS组、和NM组采用四血管阻塞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15 min后恢复灌注.NaHS组和NM组于再灌注即刻腹腔注射NaHS 14μmol/kg,其余组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同时M组和NM组于15 min内将直肠温降至32~33 ℃,并维持6 h;其余组采用白炽灯维持直肠温36~37 ℃.再灌注6 h时,各组处死12只大鼠,取海马组织,测定H2S的含量,采用Western b1ot法测定磷酸化cAMP反应原件结合蛋白(p-CREB)的表达,采用RT-PCR法测定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mRNA的表达.于再灌注72 h时,各组处死4只大鼠,取海马组织,观察CA1区病理学结果.结果 M组、NaHS组和NM组病理学损伤较IR组减轻,其中NM组减轻最明显.与S组比较,IR组、M组、NaHS组和NM组海马H2S含量升高(P<0.05);与IR组和M组比较,NaHS组和NM组海马H2S含量升高(P<0.05).与S组比较,IR组、M组、NaHS组和NM组海马p-CREB和BDNF mRNA的表达上调(P<0.05);与IR组比较,M组、NaHS组和NM组海马p-CREB和BDNF mRNA的表达上调(P<0.05);与NaHS组和M组比较,NM组海马p-CREB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DNF mRNA表达上调(P<0.05).NahS组和M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2S联合浅低温可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与上调海马p-CREB和BDNF mRNA的表达有关.
苗晓蕾嵇晴李丹徐苗苗周玉弟孙晓迪段满林徐建国
关键词:硫化氢再灌注损伤
富氢液联合浅低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观察富氢液联合浅低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50只,周龄9~10周,体重250~300 g,随机分为5组(n=10):假手术组(S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富氢液组(H组)、浅低温组(M组)、富氢液+浅低温组(HM组).IR组、H组、M组和HM组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15 min,再灌注6 h.H组和HM组于再灌注即刻腹腔注射富氢液5 ml/kg,其余3组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同时S组、IR组和M组维持直肠温37~38 ℃;M组和HM组于15 min内将直肠温降至32~34 ℃,并维持6 h.再灌注6 h时处死大鼠,取一侧海马组织,分别行尼氏染色和HE染色,光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取另一侧海马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CA1区HO-1表达、MDA和TNF-α的含量.结果 H组、M组和HM组病理学损伤较IR组减轻,其中HM组减轻最明显.与S组比较,IR组、H组、M组和HM组海马HO-1表达上调,MDA和TNF-α的含量增加(P<0.05);与IR组比较,H组、M组和HM组海马HO-1表达上调,MDA和TNF-α的含量降低(P<0.05);与H组和M组比较,HM组海马HO-1表达上调,MDA和TNF-α的含量降低(P<0.05);H组和M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富氢液联合浅低温可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与上调海马HO-1的表达,降低MDA和TNF-α的含量有关.
李丹苗晓蕾李俊芳惠康丽孙晓迪宗剑孙学军段满林徐建国
关键词:再灌注损伤
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超声教学的探索与总结
2019年
近年来,因麻醉学科向“围术期医学科”转变的内在需求,对麻醉科医师临床技术水平的要求也日益增高。超声技术在围术期诊疗应用广泛,是麻醉科医师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的重要“利器”。因而,如何让住院医师在临床实践中快速掌握并熟练使用这项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对麻醉科临床超声实践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与总结,以期缩短麻醉科住院医师超声临床应用的学习曲线。
孙晓迪潘寅兵沙欢欢
关键词:麻醉学住院医师
右美托咪定复合布托啡诺在开腹肝部分切除患者术后镇痛的应用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布托啡诺在开腹肝部分切除患者术后镇痛的应用效果。方法全身麻醉下行开腹肝部分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A)采用布托啡诺0.2 mg/kg+格拉司琼6 mg,B组采用布托啡诺0.15 mg/kg+右美托咪定2μg/kg+格拉司琼6 mg。记录患者术后2 h(T1)、6 h(T2)、12 h(T3)、24 h(T4)、48 h(T5)静息和运动VAS疼痛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术后48 h PCA泵按压总次数及镇痛补救率;记录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A组比较,T2~T4时B组静息VAS疼痛评分降低(P<0.05),T1~T5时B组运动VAS疼痛评分降低(P<0.05),T1~T4时B组Ramsay镇静评分降低(P<0.05)。术后48 h,B组PCA泵按压总次数为(2.3±0.4)次,少于A组的(7.8±1.1)次(P<0.05)。B组镇痛补救率为6.7%,低于A组的26.7%(P<0.05)。术后48 h,B组患者头晕、嗜睡、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A组降低(P<0.05)。结论与单用布托啡诺比较,开腹肝部分切除患者复合应用右美托咪定和布托啡诺实施静脉PCA镇痛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较轻。
陈自洋饶竹青周晓凯刘存明孙晓迪
关键词:布托啡诺肝部分切除术术后镇痛
布比卡因切口持续浸润对开胸心脏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研究
2017年
目的:探讨布比卡因切口持续浸润对开胸心脏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01~2016-05择期行开胸心脏手术患者100例,ASAⅡ~Ⅲ级,随机分为2组。A组给予地佐辛复合曲马多静脉自控镇痛(PCI),B组给予0.15%布比卡因切口持续浸润镇痛,每组50例。分别记录患者术后2、4、8、12、24、48h安静时的VAS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按压镇痛泵次数及副作用等。结果:B组各时间点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A组;A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B组,且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较B组严重。结论:0.15%布比卡因皮下持续浸润对开胸心脏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显著。
祁闻周志强孙晓迪段满林夏明徐建国
关键词:布比卡因术后镇痛
室旁核IL-1β介导CRH神经元敏化参与大鼠慢性内脏痛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PVN)IL-1β介导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hin-releasing hormone,CRH)神经元敏化对大鼠慢性内脏痛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8日龄,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8):假手术+PBS组(Sham+PBS组)、假手术+IL-1β抑制剂组(Sham+Gevokizumab组)、模型+PBS组(CRD+PBS组)、模型+IL-1β抑制剂组(CRD+Gevokizumab组).CRD组大鼠出生后第8、10、12 d,每天给予2次结直肠扩张制备慢性内脏痛模型;出生后第8周,室旁核注射0.5μl的IL-1β抑制剂Gevokizumab 5μg或PBS,测定内脏痛阈值;免疫荧光检测室旁核c-Fos表达及CRH神经元的活化情况.结果:与Sham+PBS组、Sham+Gevokizumab组相比,CRD+PBS组大鼠痛阈值降低,且c-Fos表达及CRH与c-Fos共标比例增加(P<0.05);CRD+Gevokizumab组较CRD+PBS组大鼠痛阈值增加,且c-Fos表达及CRH与c-Fos共标比例明显降低(P<0.05).结论:室旁核IL-1β可能通过敏化CRH神经元参与了大鼠慢性内脏痛的调节.
陈自洋饶竹青孙晓迪李竞进
关键词:室旁核内脏痛IL-1Β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