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忠

作品数:9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磁层
  • 4篇地球
  • 4篇地球磁层
  • 4篇星际
  • 4篇星际磁场
  • 4篇行星
  • 4篇行星际
  • 4篇行星际磁场
  • 3篇数值模拟
  • 3篇数值模拟研究
  • 3篇值模拟
  • 2篇太阳风
  • 2篇流体力学
  • 2篇磁流体
  • 2篇磁流体力学
  • 1篇电位
  • 1篇日冕
  • 1篇时钟
  • 1篇相互作用
  • 1篇激波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技术...
  • 5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9篇彭忠
  • 3篇胡友秋
  • 2篇王赤
  • 2篇王赤
  • 1篇陈耀
  • 1篇陆全明
  • 1篇李晖
  • 1篇韩金鹏

传媒

  • 2篇空间科学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全国空间天气...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行星际磁场时钟角与地球磁层开放磁通的关系被引量:1
2014年
地球磁层开放磁通F_(pc)是研究磁层动力学过程的重要参数之一,其与日侧和夜侧磁尾的磁场重联具有密切关系.日侧重联率控制稳定状态下磁层开放磁通的大小,主要受各种太阳风条件的影响.其中,行星际磁场(IMF)的时钟角是影响日侧重联率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全球MHD模拟,研究了行星际磁场时钟角θ_c与地球磁层开放磁通F_(pc)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开放磁通F_(pc)随着行星际磁场时钟角θ_c逐渐接近180°(纯南向)而逐渐增加,两者之间的关系近似为F_(pc)∝sin^(3/2)(θ_c/2).由于表征行星际磁场与地球磁场剪切程度的θ_c影响日侧重联率,从而控制F(pc),该关系反映了二者之间的物理联系.
夏之阳王赤彭忠陆全明
关键词:MHD模拟
日冕相邻磁场剪切的相互作用
利用球对称理想 MHD 模型,我们研究了多极场的剪切储能情况,并着重讨论了相邻磁拱剪切之间的相互影响。多极背景场取为关于赤道面对称的势场,它包含四个磁拱:中心磁拱跨越赤道, 其两翼的两个磁拱,以及在它们上方的磁拱。日冕底...
彭忠胡友秋
文献传递
地球磁层对不同太阳风响应的全球MHD数值模拟研究
地球空间(磁层和电离层)对行星际和太阳风扰动的全球响应是空间天气变化因果链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揭示地球空间天气基本规律的关键科学课题。本文主要运用全球MHD数值模拟,结合卫星观测,系统研究了地球磁层对三种行星际扰动(...
彭忠
关键词:磁流体力学数值模拟行星际磁场地球磁层太阳风
部分开放多极磁场中的日冕磁绳灾变
2005年
采用球坐标下二维三分量理想MHD模型,研究部分开放多极背景磁场中日冕磁绳的灾变现象.背景 磁场由含3个闭合双极场的冕流和带赤道中性电流片的开放场构成,磁绳位于中心双极场的下方,其特性由环向 磁通和轴向磁通表征.对给定的环向磁通,存在轴向磁通的一个临界值;对给定的轴向磁通,也存在环向磁通的 一个临界值.在该临界值以下,磁绳附着于太阳表面,系统处于平衡状态;该临界值一旦被超越,磁绳将脱离太 阳表面向上喷发,说明部分开放多极背景磁场中的日冕磁绳系统存在灾变现象.本文算例表明,灾变点对应的磁 能阈值超过对应部分开放场(中心双极场开放,两侧的双极场仍维持闭合)能量约15%,其超过部分可为日冕物 质抛射一类太阳爆发提供能源.
彭忠胡友秋
关键词:磁流体力学
地球磁层对不同行星际磁场方向响应的全球MHD数值模拟研究
彭忠王赤
太阳风-磁层-电离层耦合的全球MHD数值模拟研究
太阳风-磁层-电离层(SMI)系统的演化和系统内部的耦合过程,是空间天气学的关键问题之一。本论文运用全球MHD数值模拟,对SMI系统中的重要电动力学参数,即电离层越极电位、磁层顶重联电压和电离层1区场向电流进行定量研究。...
彭忠
关键词:太阳风磁层数值模拟
地球弓激波的旋转非对称性被引量:5
2010年
通过对太阳风-磁层-电离层系统的全球MHD模拟,研究地球弓激波相对日地连线的旋转非对称性.模拟限于太阳风速度沿日地连线、地球磁偶极矩和行星际磁场(IMF)与日地连线垂直的简单情况.模拟结果表明,即便对于IMF强度为零的情况,弓激波相对日地连线也不具备旋转对称性质:终端面(晨昏子午面)及其向阳侧的弓激波截线的东西宽度大于南北宽度(约9%~11%),终端面尾侧的弓激波截线东西宽度小于南北宽度(约8%).在存在IMF的情况下,弓激波的位形同时受到磁层顶的形状和快磁声波速度各向异性的影响.磁层顶向外扩张并沿IMF方向拉伸,且其扩张和拉伸程度随IMF由北转南而增强.在磁鞘中,垂直于磁场方向的快磁声波速度高于平行方向.因此,磁层顶拉伸方向与快磁声波速度最大方向垂直,它们对弓激波位置的效应恰好相反;弓激波的最终形状取决于何种效应占据主导地位.对于终端面尾侧,快磁声波速度的各向异性起主导作用,弓激波截线沿IMF垂直方向的宽度大于平行方向.对于终端面及其向阳侧,弓激波截线的形状与IMF取向有关:在准北向或晨昏向IMF情况下,弓激波截线沿IMF垂直方向的宽度仍大于平行方向;在准南向IMF情况下,弓激波截线沿IMF垂直方向的宽度小于平行方向的.鉴于弓激波形状同IMF取向之间的密切关系,我们提议以IMF为基准方向,提取弓激波截线的平行半宽度R_b_∥垂直半宽度R_b_⊥作为尺度参数.这些尺度参数和通常引入的弓激波截线的东西半宽度y_b和南北半宽度z_b相比,更为合理地表征了弓激波的几何性质.模拟结果表明,在终端面上,y_b/z_b和R_b_∥/R_b_⊥在IMF各向同性取向下的统计平均值均低于1,与观测得到的结论一致.
胡友秋彭忠王赤
关键词:地球磁层行星际磁场
流管几何对低速太阳风alpha粒子丰度的影响
2007年
建立了离子回旋共振机制驱动的一维三元(电子、质子、alpha粒子)低速太阳风流管模型,重点分析流管参数对alpha粒子丰度(定义为alpha粒子与质子数密度之比)的影响.流管几何形式与有关观测数据分析及二维太阳风模型的计算结果相一致.与以往研究相符,在太阳附近alpha粒子的丰度先增加(可超过冕底丰度的1~5倍),尔后迅速降至行星际空间中的平均观测数值.alpha粒子丰度极大值αmax在大约1.5~1.7 Rs范围内获得,具体数值主要取决于流管的几何参数包括冕流尖点的高度与相应膨胀因子的极大值:尖点越靠近太阳、极大膨胀因子越大,则αmax越大.但是这两个参数对于行星际空间中alpha粒子的特征影响不大;而合理地改变流管在远处的膨胀因子,可定性解释低年低速太阳风中alpha粒子的平均丰度与太阳风速度正相关的观测现象.
彭忠陈耀
能量耦合函数的拟合:全球MHD模拟
<正>Session:空间天气科学前沿-磁层Type of presentation:口头报告Key word:在全球尺度上测量太阳风与磁层之间的耦合过程一直是观测上的巨大挑战,全球磁流体(MHD)模拟为监测这些能量过程...
韩金鹏王赤李晖彭忠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